451 出狀況

望族毒女卷 四 451 出狀況

蕭允道:“陳兵邊關,能趁機動手就動手,不能也沒損失。,我‘挺’喜歡孫小丁這一點的,他不在意別人怎麼說他。屠夫就屠夫!按朝裡一些老冬烘說的,要不戰而屈人之兵,要興仁義之師。西陵人犯我邊關、燒殺虜掠什麼時候客氣過。我們爲什麼不可以?等我厲兵秣馬,將來打到他們王城去。”

顧琰默然,以暴制暴,聽着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對的。至少在當下是這樣。

又過得兩日,鎮東軍中傳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年近六旬的鎮東將軍舊傷復發,無法再坐鎮軍中。老將軍一身征戰,身上自然是留下了不少舊傷、暗傷。有一些傷在當時戰時的條件下不能完全修養好就又得上戰場。這一次相當於是一次總爆發。因此來勢洶洶。

兵部原本就是蕭允在掌管,如今他人又在洛陽。事情便報到他這裡來了。當下他就往皇帝那裡去了。

皇帝這會兒讓人把大球小球抱去了,在看他們玩兒翻身。小哥倆這會兒仰躺着在歇氣,皇帝伸手捏住了他們的胖腳丫,一邊和劉方說道:“這琰兒還‘挺’會生養孩子,一個個都這麼胖乎乎,好玩兒。”顧琰一氣兒給他生養了三個大胖孫子,在他口中就成了‘琰兒’。

劉方看皇帝撓上兩個小公子的腳底板,撓得他們縮成一團咯咯的笑,心道真還真是老小老小。

“皇上,回頭小世子看到,要說您欺負小公子了。”

皇帝不以爲然的道:“他自己欺負得比誰都厲害。”看兩個小孫子笑得不行,還是撒了手。湊近仔細看了看,“劉方你看,他們的眼睛很像卿兒。”

劉方看了看,“別說,還真有些像。”

“嘴巴像朕。”

“嗯。”

皇帝好心情的抱起來,一手一個,“喲,有點分量了啊。”這樣可愛的孫子,看起來是要老三家那個病怏怏的嫡子心情舒坦啊。老三也是不知怎麼的,在這個上頭就是不順。開始看他那個媳‘婦’兒哪哪都好,怎麼如今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呢?

“父皇”蕭允急急進來。

皇帝臉‘色’一整,“出什麼事兒了?”

“鎮東將軍舊傷爆發,無力再坐鎮軍中。偏生我大……”蕭允看皇帝變了變臉‘色’,改口道:“歐將軍正好到東昌去了,還要過些時日才得返還。兒臣的意思,讓太醫去將鎮東將軍接到洛陽治傷養病,另派一個去鎮東軍中坐鎮。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全軍上下羣龍無首顯然不行。”

“那你屬意誰去?”皇帝示意劉方過來把大球小球抱到一邊。

“這個人地位得不遜於四鎮將軍,能主持日常事務。”如今天下沒有兵馬大元帥,武職最高便是四鎮將軍了。要地位不遜於他們,那就只剩下帶過兵的皇子了。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第一個是蕭允自己,另一個就是楚王。楚王沒打過仗,但他帶過京郊大營的兵。所以,在東昌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暫時去坐鎮一段時日等歐哲回來就卸任還是使得的。

這個人選,皇帝也覺得可行。只是暫時坐鎮,不需要讓蕭允趕去。他在洛陽是要總攬全局的。而楚王在洛陽卻是出工不出力,他自己也有些憋屈。

皇帝想了想道:“聽說琰兒和貴妃詳談之後,對很多事達成了共識?”

蕭允點頭,“是,之前‘花’‘女’的事雖然種種的‘證據’都隱隱約約指向晉王府,但是我們商量之後覺得這件事應該不是三哥三嫂做的。所以讓琰兒去和貴妃娘娘開誠佈公的談了談。”也之所以,這次的事情一出他就想到了楚王。既然如今算是兩家聯手,他也不用再表現得那麼防備楚王。

“好,劉方,讓人去把老七叫來。”

就在此時,何山那裡又收到烏莊主緊急送來的一條消息。蕭允掌權以後,西陵那邊所有的細作都是歸於烏莊主手下的。所以他送來的消息格外的受重視。何山半點不敢耽擱,趕緊的送了來。

蕭允接過直接遞給皇帝,皇帝擺擺手,“你看了告訴朕就是了。”

蕭允也不再推辭,只是看了之後忽然面‘色’大變,皇帝道:“出什麼事了?”剛送來了一條消息,立即緊急加送,想來也不是尋常事。再看允兒這個面‘色’,事情怕是還真有些棘手。

“西陵納真與東昌王孫東方槿疑暗中勾結。”蕭允將烏莊主的原話念了出來。真要是這樣,這盤棋可就下得有點大了。這東方槿正是阿櫻的兄長,此次東昌內‘亂’真正的得利者。那東昌王之前到底是被誰暗算的?不是已經死了的那幾個吧。還有,他們這一次回去真的如之前想象的平安麼?大哥在東昌現在又如何了?東昌和國師他們走了好幾日了,順利的話應該已經到東昌腹地了。甚至有可能已經接近王城了。

衆人都以爲東昌的事已經塵埃落定了。如今,還來得及通知他們麼?還有歐哲率領的一部分鎮東軍也還在東昌呢。如果東方槿和納真有所勾結,他們還能活着麼?蕭允都有些不敢想,如果烏莊主這個情報是真的,那會帶來多大的後果。也許是事情太重大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即便還沒有確切的證據,他依然報上來了。不惜用了‘疑’這個字眼。但他敢這麼做,其實事情應該已經十之六七了。

皇帝對劉方道:“把人給秦王妃送去。順道讓她給秦王收拾行囊。允兒,鎮東軍你去,讓你七哥留在洛陽主持大局。”如今東昌可能要出更大的事,從來沒有真打過仗的楚王就有些不合適了。而洛陽說是讓他主持大局,但皇帝還在呢。

蕭允頷首,“好。等七哥來了,兒臣就與他做‘交’接,然後往鎮東軍去。”

於是等楚王過來,他的任務就變成了代替蕭允坐鎮洛陽。同時,此時的局勢他也知道了。西陵那邊大洗牌,納真是個頑固主戰分子。這次樂樂差點被怪帶走就是他派人乾的。想做什麼不言而喻。甚至西陵王會突然歸天,想來也是在有些事情上和他不一致造成的。然後東昌這邊也很可能要出大狀況,已經派過去的鎮東軍將士和士兵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和天朝一貫‘交’好的東昌王年事已高不說還中毒在身,恐難主持大局。而國師明暉對政治並不在行。如今可以指望的竟只有那個被他鄙視不守‘婦’道的東昌郡主東方櫻。

楚王正‘色’道:“父皇,兒臣明白了。”

皇帝揮揮手,“你們去‘交’接,允兒今天午後就出發。”

“是。”楚王和蕭允對視一眼,同時問道:“父皇幾時返回京城?”

皇帝蹙眉看向面前的兩個兒子,對着蕭允道:“你守不住國‘門’?”又看向楚王,“你護不住行宮?”

護得住,但父皇千金之軀坐不垂堂,還請儘快返京。”蕭允和楚王如今是難得的立場一致。

“兒臣守得住

皇帝道:“朕前日在街上纔對百姓們說了,要在洛陽再呆半個月,待牡丹‘花’謝之後離開。如今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還沒‘弄’清楚了,就讓朕失信於民?而且就算是真的出事了,朕帶着皇族這麼一走,豈不是要造成老百姓的恐慌。回頭那東昌和西陵的賊子還真當天朝怕了他們呢。再說了,所有的船隻不都在檢修麼。沒檢修完怎麼走?你們出去吧。”

老爺子時常在外頭走動,前日讓老百姓認出來圍觀了。他老人家就和幾個老者說了幾句話。老者問他能不能多留一段時日,他說等半個月後牡丹‘花’期過了就走。之所以會被認出來,居然是因爲他抱着糰子在街上溜達。而糰子的畫像這段時日已經傳開了。胖乎乎的仙童一般的小皇孫,被那日在繡樓下的人真畫成了送子觀音身邊的童子。想生兒子的人手一張貼在貼在‘婦’人‘牀’頭。只希望能生個這樣可愛的兒子出來。行宮這邊有所耳聞,倒也不以爲忤。這股風氣便愈演愈烈。那天,便是有人認出了糰子,然後猜出了皇帝的身份。

楚王和蕭允一起出去,楚王道:“父王不肯提前走,那咱們哥倆身上擔子就重了。”

蕭允道:“好在還能分擔。其他事先慢一步說,七哥,我之前發現洛陽城裡城外有不少東昌移民。尤其這一次牡丹‘花’會各地來看牡丹‘花’車的人着實不少。至少在五千以上。”那天關天河將來獻‘花’的一些東昌人暗中控制了起來,不過暫時還沒有發現什麼異動。

楚王有些不以爲意,“東昌人遷移入天朝,那不過是水匯入大海。翻得起什麼大‘浪’來?他們人多,多得過本地人?再說了洛陽行宮這裡可還有三千兵馬呢。”

“最近的事態有些透着古怪,你還是對此多留個心眼吧。”

楚王看蕭允鄭重其事的,便點點頭,“你放心,行宮這邊就‘交’給我。你把國‘門’守好便是了。”

兩人又說了其他的一些事務,蕭允便回去住處。

顧琰已經收到消息正帶着丫鬟替他收拾。因是去坐鎮軍中不是出遊,便一切從簡。但也裝了三口箱子。糰子穿着盔甲拿着他的長槍兀自在一邊興奮,“爹爹,去打仗?”

“不是,只是去坐鎮。你出去玩兒去。”顧琰心頭有些‘亂’,一是不知道師傅師爺還有歐哲現在如何了;二是不曉得一會兒要怎麼去跟師母還有歐大嫂說這件事。她也傾向於相信烏莊主緊急送來的情報。

糰子撅撅嘴,拿着槍出去,看到蕭允回來高興的撒‘腿’跑過去,“爹,帶我!”說着八爪魚一樣的纏到蕭允身上。

蕭允拍拍他的屁股,“你以爲爹是去請客吃飯啊,還帶你。自己玩兒去,爹進去和你娘說幾句話。”說完就放下他,徑直進去。

糰子搓搓鼻子,“都攆我,哼!”說着長槍一指,“衝啊——”撒‘腿’往前跑去。慌得阿大阿二忙不迭的跟上去,就怕他摔了。

蕭允進屋去,顧琰示意幾個丫鬟繼續,然後拉着他到內室去,“我都不知道回頭怎麼跟師母還有大嫂說。”

“先證實了再說吧。希望只是虛驚一場。我這次去只說是去接鎮東將軍回來養傷,順道替他坐鎮一段時日。”蕭允道。不過心頭也知道這個可能‘性’真的無限接近零。烏莊主可不是會隨隨便便把這種事報上來的人。

“嗯。”顧琰想了一下,“蘋果,去把糰子攔着,別讓他出去‘亂’嚷嚷。”回頭這小子一嚷嚷,整個行宮怕是都要傳遍說要打仗了。大家心頭都是有桿秤的,如果只是去坐鎮讓楚王去不就好了。

蕭允道:“我方纔問了,龍船的檢修還有三日就完成了。你哄着糰子去跟老爺子鬧想回京,讓他早點走。”

顧琰有點爲難,“糰子怕是不想走。”瞧剛纔興奮得那樣兒,也只有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才把打仗當成高興的事兒。

“而且,洛陽離邊境還有幾日的路程呢。怎麼也不可能打到這裡來吧?”

“我是有些擔心洛陽城的移民。方纔告知七哥,他也有些不以爲然的。這會兒也不好清查移民,不然更容易引起‘騷’‘亂’。等消息確切,還是想法子讓老爺子早點回去的好。你和母后、十七妹她們想想轍吧。老爺子說不想失信於民。”

“試試吧。”

“這行宮裡人太多,先把老爺子何皇后他們‘弄’走。你帶着兒子也跟着一船走,然後再說其他人。”

顧琰愕然,“這不成逃難了麼?”洛陽怎麼都是天朝的重鎮,怎麼就至於這樣了?行宮禮的貴人這麼一跑,讓洛陽的老百姓怎麼想啊?就是要走也該像來時一樣大家一起風風光光的離開啊。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有,我在外頭,你回到京城一定得留意晉王府和楚王府的動向。雖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如果他們趁着我不在‘逼’宮,君臣名分定了,我縱容手握天下兵馬也是很難翻盤的。嗯,老頭子最好也別回到京城,就半道在哪處行宮帶着最好。也不能讓他被楚王掌握在手裡。唉,這事情一下子變得很難掌控。”蕭允皺眉不已。

顧琰撓頭,“阿允,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老爺子又不是糰子,我讓他去哪他不去我還可以強迫他。而且,如今你一走,行宮不就在楚王掌控之下麼。三千人都在他手裡,我怎麼跟他對抗啊?”

蕭允扶住顧琰的雙肩,“不是你一個人。我把府裡一半的人留給你。還有老爺子那裡也有人手。只是如今缺個領頭的人。”

顧琰心道,可千萬別發展到那一步。到時候我站出來力挽狂瀾,你家老爺子還不得更忌憚我啊。可是真要到了那一步,她能不站出來麼?她的夫婿在前方打仗,後方斷斷不能‘亂’。她的三個幼子都可能落入人手,爲母則強,她不能不盡一些辦法抱住他們。但在老爺子那裡,她越本事其實也是離鬼‘門’關越近啊。這纔是左右都不是呢。怎麼就到這樣的地步了呢?

可此時更加沒法跟阿允說這些,他馬上就得出發了。

“父皇讓你吃過午飯就走,你想吃什麼,我吩咐人去做。”

“這會兒吃什麼都是如同嚼蠟。我再想想。”讓老爺子離開洛陽,首先就有難處。而且在路上要讓琰兒用手頭這點人跟楚王對抗,不然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似乎也不太可能。畢竟楚王算是名正言順。再者說,什麼都還沒有明朗化,就急急忙忙的回鸞,的確是容易引起恐慌。到時候再有人攪‘混’水,就更容易‘亂’了。

“算了,老爺子不走就不走吧。一動不如一靜。我去請老頭子下一道命令,以褒獎的名義,將東昌移民的一些領頭的人召進行宮。然後讓人和他們開誠佈公的談一談。他們也不想這幾十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吧。”東昌移民裡有一些已經在天朝定局幾十年,掙下了偌大一片家業。也成爲當地移民心頭的領頭人。只要控制了這部分人,下頭那些人應該就‘亂’不起來。

“可現在不是已經把權柄移‘交’給楚王了麼?”

“所以要讓老頭子下令啊。”蕭允說完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留下顧琰站在原地還是有些納悶,事情真的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阿允是知道些什麼沒有全對自己講,還是自己政治經驗不足沒有看清局勢。罷了,他比自己有經驗,全依他說的做好了。--42446+dsuaahhh+2654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