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坦承

311 坦承

皇后這麼說,那就是十七公主和小郡主都學得不咋地了。其他人估計也差不多。也是,這些人都是圖個新鮮湊熱鬧,能有多認真。

書院那些即將到來的女弟子,可能還需要靠了這個長長名聲,將來好嫁入更高的或者是相當的門第。可這些公主郡主那都是低嫁,無須看婆家臉色的。至於王妃們,那更是無須這些來錦上添花了。真嫁了人就知道了,用得多的都是管家理事宅鬥之道,詩詞歌賦女紅廚藝除了顯擺用得了什麼。

反正聶政帶了兩個女子到府上跟着顧琰學了三天,就可以出師了。這會兒多半都走到半道了。那兩個女子是聶政得到通知以後上大公主府借來的,心靈手巧不用說了,更是肯用心學。顧琰還特地留意了一下,面貌只清秀而已,應該不是大公主要給兒子添的房裡人。

而且像渝王妃帶着女兒一起來學,小姑娘學得如何不知道。但初八蕭允和顧琰還到渝王府赴宴來着,渝王妃肯定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反正不管她們學得如何,也就還有兩三天了。齊娘子得回王府教女學子們了。那些公主、郡主、王妃的,出了元宵也各自有事兒。掌管一府的要管理中饋,不用管家的,多半就是要上學的。

女學子們說是顧琰親授,她又哪裡有時間成日守着。多半還是要讓齊娘子先盯着了。或者回頭把白芷也教會,她也可以去教。白芷也將從正月十六開始就要回秦王府當差了。

何皇后笑道:“十六你的書院是不是就要開了?要不要給你賀一賀啊?”

“還是等兒臣正正式式的開張的時候吧。如今只算是將人集中起來先學着一些東西。”爲了將人都留好,倒是需要多弄出些針法來傳授了。或者旁的也可以教一些。不然,不能讓人有向學之心,她的書院也不用開了。直接成爲一個炒得火熱然後不了了之的大笑話。

從皇后處告辭出來,顧琰轉身往紫檀精舍去。她既然進宮,肯定得把糰子帶上,不然皇帝要問的。皇帝公爹的態度很明確:你來不來無所謂,你來了不把糰子帶來就很有所謂了。所以這會兒她得轉道去接糰子。另外,她還有事知會明暉一聲。

年前派人去洛陽取姑祖母留下的藏書、字畫、古董,當然是浩浩蕩蕩去了一大幫人。這可容不得半點閃失的。估摸着這會兒也都動身該回返了。顧琰收到信,說是留守在洛陽的老管家還有耿嫂子等人都跟着一道來了。倒不是不放心那些物件,肯定是來看望小師母和她腹中即將臨盆的孩子,想來都高興壞了。用老管家的話來講,這是鐵樹開花啊。

先到皇帝跟前接了人,後者道:“你這麼快就要走?”

這要是明暉,顧琰就會直接道:要不您留我吃個飯?可是皇帝跟前她還是不敢造次的,這位主心底還不怎麼認同她,而且要不要殺她也只在一念之間呢。便只道:“是。父皇,兒臣告退。”一邊擡起糰子的手揮揮,“來,糰子給皇爺爺道再見!”

“走吧走吧,閒着沒事就勤着點帶他來。”皇帝出宮看孫子次數多了,哪能不走漏點風聲,讓秦相爲首的重臣絮叨了。

“是。”

顧琰出去和明暉把事兒說了,他應了聲‘知道了’,然後嘀咕:“一個個老天拔地的了,又這麼冷的天兒,出什麼遠門嘛。”

“師傅放心,這次的事情不比其他,我這次派去的都是仔細人,定會安排妥當的,路上也走得慢。老人家們也難得上一趟京。誰讓你被釘在京城走不開呢。他們可不就自己來了。回頭我都安排到師母隔壁的院子就是。”

“你看着辦吧。”

出了宮又到三房去把消息告訴三夫人,三夫人很是高興,她的童年便是在洛陽那座宅子度過,也是這些老人家或者是他們的父母照顧她成長的。

三夫人轉而問起顧琰的書院準備得如何了,她答道:“先把人拉起來吧。學生呢,衝着我即將成爲主政親王的王妃,不會少。先生嘛,慢慢張羅起來。我尋了幾位給我啓蒙的先生,除了年紀實在老大的,或是已經在別人家坐館的,有幾位回覆了到時候願意來。琴棋書畫倒是湊夠了。再加上請的外援,場面不會難看。”暗自好笑,三夫人之前還抱怨自己招呼不打一聲把她推了出去,如今卻是處處爲書院考慮起來。看來辦這個書院讓她除了兒孫又多了一樣關心的事兒。

三夫人點點頭,“那你以後是請個人幫你照看還是怎樣?”

“怕是要請個人,但自己也斷不能撩開手,至少在上正軌前。”顧琰頓了下,“三伯母,其實招收權貴之家的小姑娘們,只是我一開始的權宜之計。我還是想辦成一家正正經經的書院的。所以,如今這些人都只是個噱頭。”

三夫人反應過來,“其實你不光是爲了刷名聲同人爭鋒纔要辦書院?”

“嗯,我只能先這麼說,然後慢慢把攤子鋪開。我一直都覺得文化下行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兒。但如果大張旗鼓的說,那些老冬烘尤其是太學那些老先生以及各地官學的官員怕是都要說我異想天開。就讓所有人都以爲我就只是要做成如今這樣好了。我想着將來的書院最好能辦得比較有層次,既能教人讀書識字,又能在其中挑出些好苗子重點培養。要做大也得有名聲才行。”

歷史上第一次文化下行便是孔老夫子打破貴族壟斷文化的特權,開壇講學。不過就算是如今,讀書識字依然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兒。就算是家有十幾畝地的耕讀之家,也只能支持家中最有潛力的人去讀書,而其他人都得在田裡勞動這才能把日子過下去。所以,絕大多數人被排除在門外,一輩子都沒有這個機會。這是針對所有人而言,其中女子又更是如此。

能讀書識字,就有改變家族命運的機會。便是沒有科考的天賦,去當學徒也能比旁人多些上進的機會。在這個時代,讀書人是真正受看重的。只是很多人都沒有這個機會而已。顧琰現在想做的,就是給人一個機會。

三夫人面色愈發的嚴肅,“琰兒,這件事真要做成了,可是一件大功德。只是,你想過沒有,所費很大啊!”

這個顧琰心頭有數,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纔有能力支持的。她真要把事兒辦成了,肯定是一筆源源不斷巨大的支出。所以她纔要事先和蕭允商量,得到他的全力支持嘛。而且她也可以把自己名下的數樁買賣做大,都投入進去。這樣就不至於全從秦王府的庫房裡搬了。

“嗯,只有慢慢來了。真要上正軌了,就好了。對了,你看我高興得都忘了問,你知道了麼?”三夫人一副猛然想起一樁事的樣子。心頭卻是大爲驚服,沒想到顧琰還有這樣大的抱負。既然她想做,自己日後便從財力物力人力上全力支持她吧。畢竟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

“什麼?”看三夫人喜動顏色,顧琰一臉的莫名其妙,俯身去看搖搖車裡搶着布娃娃的糰子和元元。兩小傢伙一個抓了娃娃的手,一個扯了娃娃的腳正在拔河。

顧琰把老實不客氣的糰子的爪子抓了下來,另遞了個?...

手鈴給他。小傢伙撅撅嘴,不敢反抗母上的權威委屈的接受了。

“香雪,你舅母啊,有了。”

“我不知道啊,舅舅信裡沒告訴我。”

“你是晚輩,耿將軍怕是有些不好意思同你說。香雪給我寫的信,說是有兩個月了。孫夫人派了自己帶去的人在指點下人照看她。”

秦菀帶去的穩婆之輩比當地的水平好許多,預備着她要生老二老三,所以都還留着。不過孫小丁很忙,所以暫時孫皓熙小朋友還當不成哥哥,她便把人遣去指點一下。怎麼說也是顧琰的舅母,她肯定不能坐視。而且耿懷安如今也是孫小丁手下的得力干將。

“太好了!”顧琰也是高興得不行。耿懷安妻兒之前都死在入侵的西陵人手裡,如今能再有一個家有個孩子也不至於晚景淒涼。她轉頭看看拿着元元的手鈴不住搖晃的糰子,你小子又要添一個小長輩了。不過想想孫小丁那一脈,也就平衡了。

接下來便是過元宵了,十四下午小菊來稟報,她已經按計件的數量給二十個紡羊絨毛線的小丫頭髮了工錢。顧琰要的數量也提前達到了。

雖然是自家的丫頭,但過年期間,除了自家輪到請客的時候,下人們還是可以偷偷鬆泛一下的。而且大冬天的,雖然燒了地龍,但手上的活計還是比較辛苦的。顧琰便定了一卷繞緊了高度一尺的線球單給兩百文。這半個月,手腳麻利的便格外掙了二兩銀子。抵得上一個大丫鬟一個月的月例了。所以之前纔能有那樣大生產運動一樣的場景哪,還提前完成了任務。

元宵的宮宴後,帝后帶了皇子公主、大臣等登上城樓觀燈,與民同樂。顧琰和蕭允早早的便溜號了,帶了糰子自個兒逛去。

換過衣服下了城門便是皇家做的八個巨大的宮燈,無數百姓涌過來觀看,也仰頭看那羣高高在上根本看不清面孔的貴人。因此,饒是有人開路,顧琰也不時感到有人朝自己擠來,實在是人太多了。

蕭允見狀便張開手護住她們母子,“走過這一段就好了。”這一段都是來看貴人的,雖然脖子仰斷也看不清,但這不妨礙他們擠了來的熱情。山呼萬歲的聲音也不小,看來老爺子這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民間評價還是挺高的,尤其如今他又迷途知返了。

城樓上自然早就發現他們一家溜號了。皇帝只做不知,難道派人去抓回來麼?攏攏披風繼續看着下方歡騰的盛世景象。他不出聲,也就沒人會公開的說出來,無謂得罪人嘛。

今天皇帝倒是沒將毛衣穿出來,這事兒老九媳婦已經炒得太熱了,再給她添把火非得糊了不可。他沒穿,皇后和兩位公主自然也就沒有。

十七公主皺着鼻子小聲道:“半道溜掉,九哥真不像話!”

十六公主笑道:“你是怨九哥沒把你一道帶走吧。你也不想想,他們一家子出去,再捎上你那不多餘啊。九哥什麼時候是會給自己找這種麻煩的人。糰子是還小,大些懂事兒了他也得被扔在這兒。”反正她已經許親是不可能跟去玩的,所以十七不能去,她很是開心。

終於繞進一條人流量小些的小巷子,脫離了朱雀大街。顧琰看看抱在懷裡的糰子,小傢伙臉蛋紅撲撲的,正興奮得緊。對於棄了亮如白晝的大道還有些不滿的樣子,嘴裡咿呀着。

其實小巷子里人也比平時多多了,今晚沒有宵禁,怕是整個京城的人都涌到這附近來了。

顧琰小聲問道:“以前逢年過節你一個人在街上亂晃也就罷了,怎麼今天也不老實在城樓上呆着?”難道是習慣了?

“悶啊,而且明天起我就得去幹苦力了。今晚再不出來玩一趟怕是不好找機會了。再說了,你不是喜歡這樣真正的與民同樂,更甚於那般高高在上麼。這小子現在挺壓手的,你抱累了沒有?”

“暫時還沒有問題。”因爲糰子太過黏着自己,顧琰覺得她肯定是臂力練得最好的親王妃。連續抱上一兩個時辰沒問題的。不過,她真的不太喜歡那麼一直端着啊。看來枕邊人也是挺了解她的。

蕭允還是伸手把糰子接了過去,擱到自己肩膀上坐着。這會兒周遭人少他已經把跟着的人驅退了,讓他們亦步亦趨的跟着還有什麼意思。

糰子很習慣這個姿勢,也不害怕。這樣他看得更加的遠了,愈發的滿意。只是小手還朝熱鬧明亮的地方指着。一家子便穿過小巷子到了另一條主幹道,比方纔是好多了,也能滿足糰子的要求。於是沿街慢慢逛着看街道兩旁的花燈。

大街上把孩子這麼頂頭上的倒也有,見到了還彼此點點頭打個招呼。他們夫妻的面貌都弄得平凡了一些,倒也不顯眼。就是孩子生得實在好些,卻也不會太引人注目。

顧琰買了一盞走馬燈,一轉動外燈,裡頭的畫像就像動起來一般。糰子便目不轉睛的盯着看,嘴裡發出咯咯的笑聲。

逛了一路,蕭允道:“我之前沒怎麼吃飽,有些餓了。”

顧琰道:“我讓你在家墊個底你偏不。”四下看看那些大酒樓不消說早就客滿了,就是路邊攤也是坐滿了走累了歇腳的人。今晚所有地方都是生意爆好啊。再一看,角落裡有一家賣蓮子羹的,有人離開了位置。

後頭何山一看這一家子的舉動,心道不好。可別在外頭吃壞了肚子。明兒王爺就要正式上衙了,皇上都已經正式下旨讓秦王主政的。要是因爲吃壞肚子頭一天就不去肯定不妥。雖然他們家這位爺的五臟廟是經過戰場考驗的,可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如果因爲這個讓朝臣覺得靠不住那也太冤了吧。

於是何山走上前來,“爺,夫人,怕是不好在外頭隨便吃東西。明兒您還要上衙的。”

“那怎麼辦?”這麼擠,擠回去且得費時間呢。

何山想了想,“今兒劉大總管輪休,他的府邸好像就在附近。”

顧琰失笑,“得,那咱們上他家打個秋風吧。”

劉方今兒不當值,正在家抱了兒女樂呵呢。他可沒有蕭允和顧琰這麼好的精神帶上孩子出去逛去。而且一個太監,帶一雙兒女出去顯擺什麼啊。沒得擠了人招人在背後罵的。聞說有客至不由愕然,誰元宵佳節的上他這兒來啊。朝臣這會兒還都在城樓上陪着皇帝呢。怎麼也得再過一陣纔會散吧。他是之前感了風寒沒有回去銷假才難得的逢節休一次呢。

劉方抱着兒女出來就看到這一家三口外加何山等人。

“哎呀,原來是秦王、王妃、小世子還有何統領你們啊。這是哪陣風把這樣的貴客給吹來了啊?快請坐快請坐,來人,上茶!”

一時下人們端凳子的端凳子,上茶的上茶,有條不紊的進行。劉方在內廷管幾千人的,自個家的下人調教得自然不能差了。

糰子已經到了顧琰懷裡,盯着劉方手裡的龍鳳胎好奇的看着。一手抓着顧琰的衣襟,一手指着龍鳳胎讓她看,嘴裡不知在說些什麼。

“娘看到了,一模一樣的。”顧琰只聽說過,今天還是頭一次看到。抱着糰子坐下,示意廖永上前送上兩份厚厚的見面禮。

“奴才代犬子、小女謝秦王、王妃厚賜。”

蕭允道:“老傢伙,你倒是真不嫌累,一手抱一個。”

“呵呵,抱不夠啊。”一手帶大,劉方再瞭解蕭允沒有了,看他一坐下就拿了一塊點心往嘴裡丟便知道他餓了。頓時明白過來他們上門來幹什麼來了,趕緊的吩咐廚下做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