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開學2

313 開學2

當下便有丫鬟上來給衆人帶路,帶她們出去拜見各科的先生。八位先生,教書法的顧琰,教禮儀的顧三夫人還有教女紅的齊娘子是女子。另外五位都是有德行的老先生。顧琰給每個人一月五兩的月例,然後在秦王府各自有一處小院權作歇息也可以直接住下。等書院弄好了,會一起搬過去。

一般大戶人家請教習,一年二三十兩銀子左右。顧琰這裡因爲人略多,便開的五兩。這也是打動人的一個地方,畢竟京城居大不易。這些老先生有些是爲了兒孫的前程所以留在京城,到這裡既可以拿高薪,又可以和秦王府以及衆多貴人搭上關係,何樂而不爲。

一忽兒,人都行禮出去了。糰子看人都走了,不熱鬧了,又咿咿呀呀的叫了起來。他方纔一直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沒一刻消停。

“嗯,我們也走吧。我們做什麼去呢?糰子想幹嘛?”顧琰抱上糰子往後院去。小傢伙看到狗拉雪橇便興奮起來。顧琰便抱了他去坐了一圈,小傢伙樂得手舞足蹈的不想下來。

“人都在幹嘛呢?”

“回王妃,這會兒都已經拜見過先生們了。有些留下來陪着先生在說話,顧三夫人跟前就有好幾人。有些逛園子看暖室,還有幾個領了劍的湊在一起玩着。”

“玩什麼?”看來還是有些怕她,都沒有來玩雪橇的。不是她說,這冬天雪橇最好玩了。

“比劃劍法啊,有幾位家中是武將出身的,看起來在家也是玩過劍的。還有幾個小姐就在旁邊瞧着。”

“哦。”

正說着,長樂拉着顧琇還有另外幾人來了。笑嘻嘻道:“姨母,我們想玩冰嬉。”

顧琰點頭,“儘管玩吧,不過,往冰厚實的地方去,也得有人看着。”不好讓侍衛進來,所以她年後特地挑了一隊健婦訓練,如今便在四處巡視。這會兒也正好看着,省得誰摔得厲害了。

來人裡還有李念、李想姐妹。李想笑道:“原來到秦王妃這兒這麼好玩。早知道之前臣女就跟着祖母和叔父來了,而且糕點也好好吃。”

“以後逢十休一,就怕你嫌辛苦不想來。”

“不會不會,每天上午一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中間還有一刻鐘休息,怎麼會辛苦呢?”

上午約莫十一點的時候,放學歸家。隨着十幾輛馬車離去,秦王妃這裡特殊的上課方式便在圈子裡傳開了。

太學的先生們哂笑,果然就是鬧着玩兒的。小小女子,辦什麼書院嘛。那是女子該管的事兒麼。

各家的夫人倒是有些感興趣,對她的課程安排很有幾分心動。又聽說顧琰安排得周全,完全不會犯了男女忌諱都放下心來。這個年歲的小姑娘,只要不是家裡存了別的想法,肯定都不希望傳出些什麼不好的話兒來啊。而存了想法的,也是沒了機會。巧遇什麼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下午織毛衣的課,名義上也是顧琰主講。這門課是所有人都選了的,因爲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這個課是逢雙日下午上。因爲都選了,所以課表排下來,這天下午就沒有其他的課了。這會兒衆人都拿着兩根竹籤把講臺上的顧琰望着。不知道要怎麼才能把這一團線球用兩根竹籤變成一件衣服。

“我先教最基礎的平針的起針、行鍼、收針。大公主府的侍女三天就出師能織衣服了。不過她們只學了這一種針法。我還有許多針法,能學去多少就看你們的領悟力了。”

顧琰只做了示範,讓衆人從最沒技術含量的織圍巾學起。然後她便離開了。半個時辰後再來看,起針、行鍼這些大多數都掌握了。還有一些手快的,都打了一寸長了。也有漏了針不得不拆了重來的。

顧琰還聽到有幾人在討論糰子上午戴的分五指的手套,笑道:“不用急,等你們熟能生巧了,什麼花樣都能織出來。這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編制技巧,跟打絡子一樣的。不過,首先基礎就得紮實。”

第一天的課程就這麼結束了,十多輛馬車將說說笑笑的小姑娘們陸續接走。顧琇留了下來直接住下。這是顧琰事前就同太夫人說過的。窈娘都不在了,顧琇以後便會留在秦王府。太夫人樂得如此,這樣一來顧琇以後的事兒顧琰等於都包了,怎麼都會嫁個好人家。

顧琇這會兒正挺上心的織着圍巾,已經有一尺來長了。再織這麼長就可以收針大功告成了。以這個作爲第一天的功課,真的是很容易讓人產生成就感願意繼續學下去啊。顧琰走進來,把糰子在她身邊放下,小傢伙便伸出小手拉扯她的成品。

“哎呀小心,小姨的竹籤戳到你可怎麼辦?”顧琇無奈只得擱下。

顧琰笑道:“行了,歇會兒吧。放學老半天了一直坐這兒戳戳戳也不知道休息。晚上你姐夫很晚纔回,咱們一起吃火鍋。”某人第一天總攬大局,加班那是確定肯定以及一定的了。

“好。”

“嗯,你閒了沒事多幫我看着點糰子。過些日子我要出去轉轉,不方便帶他。託了四嫂來照看,你在的話還能幫把手。”

“姐姐,你要去哪啊?”

“就在京城附近轉轉。”顧琰本意是要辦書院,讓貧家子弟都能讀書識字。首先就得讓人知道秦王府在做這事兒。本來派人出去也行。不過很久沒有出去好好走動了,便打算自己也去。

讓她生出這個念頭,主要是因爲明暉要去。

之前顧琰旁敲側擊的問明暉把皇帝紫檀精舍的名貴花木賣了得來的銀子做什麼去了,這才知道這些年師傅一直在資助一些鰥寡孤獨。所以他聽說顧琰打算無償或者束脩很低廉的讓貧家子弟和女子有機會讀書纔會大爲贊同。直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個法子比一味的資助好。

兩師徒就這事兒越說越投機,因爲明暉在皇帝身旁不得脫身,之前事情也都是國師府的師弟們在做。他就決定趁着有一天的假自己去看看銀子是不是都用在了刀刃上,中間有沒有什麼狀況。畢竟財帛動人心啊!

聽他這麼一說顧琰便立時動心,正好小菊的傷勢也都好了,便決定帶上她一道前往。說起來三人好多年沒有一同出行過了。打算過幾日就出發,回頭把京城附近有需要卻又無力進學的孩童的村子都知會到,讓他們往秦王府另闢出的一個院落來。至於先生,倒不是如今的這些老先生。他們精力可不夠,而且只是開蒙也用不上這些早就名聲遠揚的老先生。顧琰預備的教書先生是一些落第的書生。

這些人爲了科考上京,但是沒能考上,淹留京師。不是每個都能有家庭支持而能安心繼續攻讀的。有些當街賣字畫維持生計,有些寄食廟宇、道觀……顧琰將他們聘來也算是以工代賑,而且並不有辱斯文。

答應來的人,有些是爲了解決囊中羞澀的問題,有些是爲了能看到顧琰承諾的顧大姑收藏的典籍的謄抄本,還有些心有城府想着如此也算是搭上了秦王府的線……因此派人往這些人聚居的會館、廟宇、道觀等處一問,倒是很快就聚起了不少人。

顧琇看顧琰沒有細說的意思,也不再多問。只抱起糰子陪他玩耍。她與顧琰也像,糰子瞅瞅顧琰然後又瞅瞅這位小姨,伸手在她臉上摸着,很快便任由她抱着走動了。

“姐姐,八哥昨天有信來,說事情過去他如今在安心備考。讓姐姐和家裡人都不用爲他擔心。”

“哦。他還小,就是誤了今年,其實也不是多大的事兒。小時候多經歷些不是什麼壞事。他有沒有說及對十四妹的擔憂?”

顧琇猶豫一下,“沒有呢。怕是知道家裡不會替十四姐去出這個頭,而他自己也還力量不足。”

顧珏的事兒,顧琰覺得有些難辦。的確如太夫人所言,按現在的規矩,她成親三年無所出,夫家納妾就是很正當的。

只是,如果這個妾跟自家有關聯她還是覺得有些不是個事兒。她左想右想,顧珏就是再攏不住夫婿,就是與自己感情再不好她總是自己妹子。阿允有必要再安插一個人?後來想深了纔想到,阿允這是看重蕭戎,對齊王還有所防備呢。

“並不是有權有勢有能力就好,孫茯苓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了。”

顧琇眨眨眼,“姐夫不也是這樣的麼?”

顧琰笑笑,“那你覺得我是看中你姐夫這些麼?”

顧琇搖頭,“不是的,姐夫對姐姐好。”

“就是啊,男人能給女人最重要的,其實從來都不是那些身外物。”顧琰這其實也是在給顧琇洗腦了,渣爹的存在影響了女兒們的擇偶觀,不知道她心底是怎麼想的。萬一也跟孫茯苓一樣,就不大好辦了。

當晚蕭允果然回來的很晚,顧琰甚至沒有等到人。只能次日早晨從身旁凹陷的枕頭判斷他是回來過夜的。嘖嘖,果然辛苦!

政務上的事她也不好多過問,只能是在三餐上多費心思。怕他忙起來顧不上按時吃飯,便乾脆讓老管每日燉了湯湯水水又做了合他口味的飯食,用炭火保着溫按點送去。這樣王嘉和王佑也好相勸。

顧琰也常常問這哥倆蕭允的情況,他們是輪值的,一天還能有一個閒着。在夫妻倆不能時時見到、見到了某人也累得不想說話的境況下,倒成了靠他們才能知曉了。

十九的上午,書法課第一天開課。顧琰穿了一身輕便貼身的棉衣領着二十四個小丫頭舞劍。她的動作舒緩、大氣,也很便於小丫頭們模仿。第一天,只教了三招,講解了一遍,再演示兩遍。顧琰便收了劍倒握在手中看小丫頭們練習。

因爲之前知會過,所以今兒都穿得挺方便動作的。將門虎女們學得快些,很快便有些意思了。文官家的千金略慢,手上無力,但動作依葫蘆畫瓢倒差得不遠。顧琰一一給她們糾正了不得要領的動作,便讓蘋果雪梨照看着幾個學得慢的。她自己則踱步去看幾個練得比較到位的。

“嗯,不錯,有幾分氣勢了。看來是有功底的。”

“謝秦王妃誇獎。”

一刻鐘後,小姑娘們都活動開了,也出了汗。顧琰便讓她們進去磨墨去。書法一道,倒都是有些基礎的。上行下效,皇帝喜歡才女的事兒人盡皆知,便是武將之家也是讓閨女學了的。從前的顧家便是其中典範。

三天前,顧琰便讓各人回去自由發揮寫一幅字來看,一邊瞭解各人的情況。衆人磨墨的功夫,她已經將收上來的二十四幅字都看過了。然後叫人上去領了回去,一一點評了一番。再根據各人的情形指定了接下來的練習進程和方向。她這裡不吃大鍋飯,就是方纔練劍練得好的幾個,她也給開了小竈,將後面的三招一併教了。這樣,才能促使人有比較、上進之心。要讓她們把書法練好,可不是靠三天一個時辰的課時。功夫在課外!

“我有意謄抄我姑祖母留下的一些讀書札記。可我平日忙不過來,這些東西也不能交給外頭那些臭男人來做。蕭靈兒、李念……你們幾個字兒還挺看得過去,回去再練練便可以動筆,也算是爲我分憂了。”

被點到名字的幾人都欣然應‘是’。

並不是顧琰不想用印刷本,譬如回頭給貧家孩童識字開蒙的課本她就已經着手在印了。可是有些東西是物以稀爲貴的,不能搞成了大路貨。

“好,今天就到這兒,咱們二十三日再繼續。”

不同於織毛衣的課程以引導、讓衆人都能獲得成就感爲主,書法課第一天差距就顯出來了。劍法有人學了三招,有人學了六招。還有幾人被點名讓勤加練習,回頭要幫着謄抄。這給一衆天之驕女們可是劃出了等級了。

李想回家就開始勤奮練字,目標就是趕上乃姐。但李念又怎肯讓她趕上,也埋頭苦練起來。她可是得了秦王妃特地叮囑的人。還有劍法,兩姐妹在家一起練習,可是隻有三招。於是找了相熟的學了六招的人以出借家中所藏字帖爲代價學了後面的三招。

李尚書也是覺得顧琰存是鬧着玩兒的人,回家見兩個孫女舞劍還瞪了會兒眼。覺得有些壞了大家閨秀的氣度,弄得跟武將家的閨女一樣了。

看兩小丫頭在他面前有些怯,李夫人上前笑道:“如今兩個丫頭也知道你追我趕了,這是好事啊。而且這舞劍,與書法確是有好處的。老爺難道不這麼想?你看這身姿步法多好看,妾身也想學學呢。”

李尚書自然是有見識的,聞言平心靜氣想了想,拈拈鬍子,“秦王妃的字,我在渝王那裡也見到過。的確是有一股生氣寓於其間。難得她不藏私,把法門都傳授出來。你們跟着學學倒也不錯。”秦王妃的事兒不管是玩還是怎樣,這幾日聽家裡人提起倒是覺得搞得風風火火的。可是秦王爺初初接手這麼一大攤子事兒,略有些不適應啊,都有些左支右絀之感了。

李意歡捧着一幅字兒出來,本意是要讓侄女替他拿給顧琰點評一番。可是看到自家老爹便立時改了主意,“爹,您看看孩兒的字可有進益?”要是當着老爹的面把字交給侄女轉交秦王妃,老爹怕要吹鬍子了。只好揹着他回頭再給侄女了。

次日早晨,顧琰請了四嫂帶着元元上門,在她不在的時候照看着糰子。元元到的時候,就見到小表弟正坐在榻上,兩手各拿了個小錘子很高大上的在敲編鐘。時而拿不穩掉了,乳母便又撿起來遞給他。

這編鐘當然不是正常尺寸的,是顧琰讓宮裡造辦處按比例縮小的。昨晚才送來,小傢伙喜歡得緊。因此一大早晨就叮叮噹噹的敲上了,都沒怎麼黏着顧琰。

秦茵笑道:“好精巧的玩具!”這可是青銅的,完全按照古時王宮祭祀用品的規格造的。普通人家可不敢拿來當玩具。

顧琰看元元感興趣,便另拿了一對小錘子給她敲着玩兒。兩姐弟便一人坐一邊敲上了,聲音完全沒個章法,還要比一下誰敲得大聲。

“想着小傢伙不是喜歡聽聲響麼,就乾脆這麼給他搞了一套。”本來顧琰是想給他做個小木魚瞧着玩兒,後來想起上次把小傢伙cos成孫行者被明暉說了一通,便想到了這個上頭。

下人來稟報說是國師到了,在王夫人住的小院?...

門口等着。顧琰便將兒子託付給秦茵,趕緊帶着小菊過去了。過去一看,明暉穿得很樸素,牽了一頭毛驢。

“師傅,您徒孫如今敲得都是編鐘了。您好歹搞匹馬,騎什麼驢嘛?”顧琰玩笑道。

明暉失笑,“編鐘?他敲着跟敲破碗沒什麼區別吧。你這是王妃當久了,非駟馬之車不肯坐了是吧?我還就告訴你,要去鄉下走彎彎拐拐的地方那就得是騎驢,騎馬都不行。你又不是沒在鄉下呆過,這點常識都不知道?趕緊的,讓人給你們搞兩頭驢。”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