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羊肉湯

310 羊肉湯

宮宴完結後,到室外有焰火可以看。顧琰下午給糰子睡得飽飽的,這會兒將護耳給他戴上,披風也披好,就不怕他嚇着凍着了。小傢伙便站她腿上仰頭津津有味看起來了,不時發出幾聲輕笑,顯然很是開心。

蕭允忽然輕笑一聲,“父皇穿毛衣了。”

顧琰看過去,真的呢,皇帝可能是有點冷,把毛衣加在了龍袍外頭。這個場合穿出來,其實也很給她面子了。也算是她之前坐冤獄,給她點安慰獎的意思吧。

離得近,還聽到老爺子跟秦相說:“老九媳婦織的,穿着還算暖和。”她的眉眼一下子便彎了起來。

皇帝沒靠着椅背,秦相便很容易的看到背後的輿圖,讚道:“齊王妃心思果然是巧啊。不愧是十二歲便能寫出《百壽圖》來的人。老臣雖然不懂這些,不過之前府裡的女人好奇地拆了秦王妃給元元的一件小衣服的線頭研究,她們可是弄了好半天差點就沒能還原。那還是沒紋案的,這要將紋案編進去,可就更難了。尤其難得的是,一點差錯都沒有啊。”

秦相眼利啊,而且近臣裡眼利的不只他一個。所以顧琰當初着實費了不少心思確保輿圖的準確度。

一時,十六公主和十七公主見了也吩咐去取了來穿上。這樣的稀罕物件,人無我有,還是很長臉的。而且也是給了顧琰這個九嫂面子,何樂而不爲。

小郡主指着十六公主背上的人像,“哈哈,十六姑姑。”又走到十七公主背後,“這兒也有,十七姑姑。”說完便朝顧琰看過來了,撒嬌道:“九嬸嬸,悅悅也要嘛!”

顧琰可不敢攬這個活兒,“悅悅,你算一算你一輩的兄弟姊妹有多少?還得加上表兄弟表姐妹。如果光給你織,你大表姐第一個不服的。”

被她指着的汪翎羽摸摸肚子道:“舅母,瞧您把我說的。我怎麼也是要做母親的人了呢。不過悅悅,九舅母說的倒真是實話,光你們家就三個了。不過,舅母這麼厲害,肯定有法子的是不是?”

這話一出,皇族的小輩們便都看了過來。連齊王世子妃都跟着湊趣,“就是,九嬸得想個法子。不能光讓我們看着眼饞。”

渝王妃道:“不能忘了我們家。”

到後來,竟連何皇后也道:“本宮看皇上和十六十七這麼穿着,也有些眼熱呢。還有貴妃淑妃這麼多人,可都是琰兒你的長輩呢。”

顧琰笑道:“這有什麼,誰想穿就派個人到秦王府學。我們家可一時半會兒做不了那麼多。等做出來冬天怕是都過完了。”皇帝穿出來了,而且也不介意別人穿。她也不覺這是什麼需要保持專利的東西,那就教唄。

皇后含笑點頭道:“你倒果真是不藏私的人。”

顧琰道:“這個其實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的。父皇,兒臣想讓聶校尉也學會這種編織法帶回邊城,教給鎮西軍和邊城百姓。您看可行麼?”

皇帝想了想,“嗯,可行。邊城苦寒,又多養羊,正可以學一學。”說完問蕭允,“邊城八月飛雪,且得冷到來年四月都可以穿這毛衣吧?”

“嗯,可以穿大半年呢。”

“那也不必拘於鎮西軍中,其他軍隊也可以教會。這衣服輕便保暖實用。”

其實顧琰倒不是沒想到既然要推而廣之,就乾脆更徹底。可這話不能由她來說,她只能藉着自己在西邊呆過提起鎮西軍和西邊的百姓,心懷四方那應該是皇帝的胸懷。

臣子那邊李夫人道:“秦王妃真是心繫百姓,臣婦等也能來學一學麼?”

顧琰笑道:“嗯,就讓你那兩個孫女和侄女兒來學吧。”在針線的特殊針法都只傳傳人的時代,她優先教自家書院的女弟子們也是應該的吧。雖然這樣大範圍的教,到最後肯定會傳開,只是因爲她的身份可能時間拖長一些。不過第一批學會的還是不一樣。而且說起來這批人會是她親傳,人家會想着最正宗啊。也算她爲書院打個廣告吧。

另外幾位夫人那日許諾要送人來書院的,也紛紛歡喜的說自家也要派人去學。

顧琰便讓她們過了十五把人送到秦王府就好。反正這些小姑娘們學這個也只是增添一個賢惠靈巧的名聲,並不是真要趕着學會織給人穿的。

皇帝瞥顧琰一眼,這一眼顧琰解讀出來了,‘挺會順杆爬啊!’辦書院,想法倒是不少。能辦成什麼樣,他拭目以待。

顧琰對何皇后道:“至於母后的,就兒臣來織吧。”跟皇帝的織成情侶裝就好,就改改男女款式上的區別。

“好,那本宮就等着穿了。”何皇后年前未得倒也不計較,畢竟顧琰剛織好就被關進了內懲院,這可才從內懲院放出來十來日呢。這十來日當家主母可忙得不可開交,就連十七公主都知道如果非得顧琰親自動手便不好開口討要了。

蕭允小聲道:“那我的呢?”先給皇后織,他豈不是又得等着。

“等着。”

果然!

十七公主道:“那母妃的就等着兒臣學了給你織。九嫂,我不等到元宵後去你府上學了,你明兒就讓齊娘子進宮來教我吧。”

“好!”

小郡主便對貴妃道:“貴妃祖母等着,悅悅和十七姑姑一起學,學會了織給您穿。”

貴妃、淑妃開懷而笑,“好,我們都等着。”

十六公主小聲對皇后道:“母后,明兒兒臣也一起學。元宵前不是也不用上課麼。”

“那先生們給你留的功課呢?”

“也不可能從早學到晚吧,兒臣安排得過來。”

“如果耽誤了功課可不許。”

“是。”

於是便定了下來,皇家女眷有意者明日開始學,齊娘子進宮來教。所以第一批能學的就是皇家衆女眷,第二批則是書院女學子。且得壟斷一段時間呢。如果教的人太多,就不夠珍貴了。這些人也不可能趨之若鶩的要學。

其實齊娘子也只會一兩種最簡單的針法,但是羣衆的智慧是無窮的。顧琰瞅着她好像已經另搗鼓出了一種了。所以,她也不打算太過能者多勞,把會的都教出來了。不然,這正月間還真是分身乏術呢。就是如今,也有皇后一件,蕭允一件在候着呢。如果不是十七公主和小郡主主動攬了活兒,怕是貴妃和淑妃的也得着落在她身上。而且,婆家人都織了,也不能忘了給太夫人也弄一件來着。所以蕭允的那件怕是真得明年穿了。

大家正說笑得熱鬧,而且正好是兩次焰火的間隙,從皇后方向傳來挺大一聲異響。有人放屁了!

肯定不是母儀天下、行爲端方的皇后了。顧琰趕緊看過去,果然就見到糰子一臉剛用了點力氣在放鬆的樣子。她趕緊上前幾步把人接了過來,一臉赧然的對着皇后,“母后,這可真是對不住啊。”

“沒事兒、沒事兒,這有什麼啊。”

正說着,糰子又放了一個,比之前還響。

皇帝哈哈大笑起來?...

,“這小子!”

顧琰趕緊抱回去,看了看糰子,確認他不急。這才轉頭就近叫過來一個宮女,“這位姑娘,你叫什麼?”

“回秦王妃的話,奴婢王湘。”

“嗯,王湘姑娘,煩你去後頭將我府上的乳母帶過來。”

“是,秦王妃稍等。”

承湛笑着過來,“糰子,你放屁真響啊!”

這回,衆人都沒忍住,全笑了出來。糰子看衆人笑他也跟着笑,眉眼彎彎的。

蕭允擡手指天,“承湛,看,天女散花!”

顧琰心道,好拙劣的轉移技巧。她也略覺好笑,小聲問蕭允,“不會被隨時跟着父皇的史官給記下來吧?”

“不至於,吧。”

宮女王湘很快將乳母帶來,顧琰便將糰子遞給她,“你帶他下去,大概是要拉臭臭了。拉過喂他一次奶再送上來。”

次日,這名叫王湘的小宮女在宿處收到顧琰讓人送給她的一隻珠釵。不算貴重,勝在造型新穎。實在是顧琰當時身上的穿戴,每一件都名貴無比,沒有摘下來隨手賞人的道理。但是大過年的也不好白使喚人。就是乳母實在沒法子給她放年假,都讓她男人帶着孩子上門聚了一聚,又額外的給了加班費。雖然看起來是小恩小惠,但有時候這些細節也很重要的。譬如這個王湘就一直記着顧琰的好,後來關鍵時刻起到了作用。

從宮裡離開的時候,糰子已經睡着了。興奮了大半晚上,總算是消停了。與其同時,紫檀精舍裡,皇帝正在詢問明暉,“晉王的身體如何?”

明暉皺眉,“有點糟糕,尤其今天爲了在宮宴上露臉喝了提神的藥。以後再不要如此了。至少讓他休養三五個月,什麼心都不要操。不然,怕是還要反覆。”

“不會有什麼後患吧?”皇帝目露關切。有廢太子和魏王,哦,現在該叫魏庶人這樣的對比,一直兢兢業業幹活兒的晉王就太難得了。尤其那十幾年皇帝荒廢了朝政,多虧有晉王和齊王一文一武的匡扶着,才讓大臣覺得還不至於出現亂像。

“休養得好沒事兒,畢竟人年輕。”

“那就好。”

大年初一開始,秦王府就開始殺羊。不但殺自家皇莊上送來的,還大肆收購回來宰殺。因爲需要的羊毛的量實在是有些大。十七公主組織的皇家女眷學習班這些時日所需的用量就把秦王府庫存的線球全搬去了。這樣一來,羊肉自然是吃不過來了,哪怕府裡上上下下有一百多口人,可也不能當飯吃啊。

於是,大年初一街上就出現了一景,靠近貧民區各處主要的街口都支起了大鍋,下頭架了柴火熱氣騰騰的燒着。這是秦王府在向普通百姓贈送羊肉湯。連湯帶肉,只要拿碗來,就能端回去。這景象一直持續到了元宵。

大冬天的,吃滾燙的羊肉湯自然是很舒服了。就算是過年,這些窮苦人家也是不能這麼羊肉管夠的。於是排起了長龍似的隊伍。不時有人小心翼翼端一大碗離去,隊伍依然光見加長不見縮短。這些人喝得渾身暖洋洋的,自然要念幾句秦王妃的好處。據說還有人走大老遠的路進城,就爲了端回去一大碗羊肉湯。

消息傳開,不少人便反應過來秦王府這是因爲要大肆收集羊絨毛。這麼冷的天,羊毛都剃了,那羊還不得凍死,乾脆殺了熬湯送人喝。

於是便有心思活絡的,送了不少羊到秦王府去。道是自家姑娘過了元宵就要到王府學織毛衣,也該有所表示,不能什麼都賴着秦王府出纔是。幾家有女眷或是小姑娘湊熱鬧進宮去學的王府也着人運了不少過來。只要是王府或者報過名要上書院的人家,顧琰來者不拒,只讓把數記下來。

倒是沒人跟顧琰爭這個冬日舍熱湯的榮譽,而是別出心裁的又有些大家夫人出銀子買了米啊、炭啊、棉布啦這些去送窮人。

顧琰得知不由失笑,這些人倒也精乖,知道送禮什麼的打動不了她,乾脆跟着她搞起了慈善秀。也好,反正都是窮苦老百姓得好處。再一問,像是顧家、樑國公府,還有顧珂婆家這些人家都是積極響應了的。

到後來,這個送溫暖活動又波及到京城外的一些村莊,名副其實的送溫暖下鄉。之前被人罵得狗血淋頭的秦王妃便也狠狠在普通老百姓中刷了一把存在感。

顧琰手上織着蕭允的毛衣,對端娘道:“以後我時時這麼來一次好了。這樣的實惠,老百姓能記住的。一開始我倒沒想這麼多。”這些其實也花不了什麼太多銀子,尤其能夠帶動其他人一起的時候。銀子花在刀刃上,這可不就是。皇后的那件毛線還在染色,趁這個機會趕緊把蕭允的搞定。她從前看到別人開會織毛衣都覺得有些好笑,有那麼忙麼?可現在自己也不由自主的加入這個行列了。實在是冬天都過去一半了啊。

“我之前回去也聽小蘭說起我們村裡也得了呢,都在傳頌王妃的好處。”這件事顧琰算是首倡,而且那些人都是爲了給她做臉,送東西的時候也替她宣傳了一番。都知道她之前被黑得太慘,如今眼看秦王要主政了,自然都來賣好。

“對了,小蘭東西收拾好沒有。我想過了,不用等着萬事俱備了。一邊找着合適的書院地址,找到了還得重新裝修。一邊乾脆就在王府劃出一片區域把架子先搭起來。就藉着這次衆人上這裡學織毛衣的機會。以後再整個的搬到書院去。過了初十,讓小蘭先過來幫着準備着。田裡的事沒有處理完的就讓她男人留下處理好了再進城。”這個時節,田也不是說租就能租出去的。

“唉,好的。”

一旁的小菊道:“我好得差不多了,您看我做點什麼呢?我就是個幹活兒的命,閒着難受。您可別讓我一直這麼休養着。”

顧琰想了想,“你啊,現在那二十個專門紡線的小丫頭都已經上手,每日集中在一處幹活,你去監工記數吧。然後看着那屋子裡有什麼炭啊、熱湯水啊這些不夠了再跟廚房那邊去溝通。”紡線的屋子是三間打通的,看着完全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的氣象。這樣一來倒是讓秦王府有生氣了許多。

小菊歡歡喜喜應了一聲。養了將近一月,她跟小豆都好得差不多了。顧琰今天是來看小菊的,出去院子就看到小豆侯在外頭。

顧琰道:“請罪就不必了,這本來就是魏王的計。安排這麼一個人拿着上好的傷藥找上我,然後從中動手腳。你就是一塊跳板,不用有負擔,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就是。再說,咱們那個急救包,一樣可以救許多士兵的性命的。”

送傷藥方子去樂善堂的時候,顧琰便寫了信,讓高大夫想着把急救的藥粉、藥丸還有繃帶什麼的搞成一個小巧的急救包。這樣人手一個,關鍵時刻的確是可以救命的。

後來爲人所趁,孫小丁卻也沒有廢止,改進之後依然在沿用。心有疑慮的士兵在看到他帶頭用之後也消除了顧慮。而且如今真相大白,也不再有人咒罵顧琰和樂善堂了。

正月間其實大小的應酬也是不斷,就是宮宴也是三兩天就有一次。顧琰得閒便幹活,總算是在初四?...

晚上把蕭允的毛衣完工了。騎馬圖是用原色的線織的,動手前很是費了不少心思。

線頭一收蕭允就上身了,站在銅鏡前扭着頭看背後的圖像,“嘿嘿,別說,還真有幾分我的神韻。看來琰兒你除了書法出挑,這畫工也是很了得啊。”

“書畫同源嘛。”

接下來便是皇后的了,這個簡單,依葫蘆畫瓢就織成老爺子那件一樣的就是。因爲不能像之前齊娘子給兩個公主織的時候可以全身心投入,顧琰直到十二才完成。趕緊送進宮去讓皇后試了,正好合身倒也不用改。

“讓琰兒你費心了。”

“兒臣分內事。不知兩位妹妹還有悅悅她們學得如何了?”齊娘子這些天都住在十七公主那裡,她還沒找到機會問呢。

皇后失笑,“怕是淑妃和貴妃得明年才能穿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