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 72 章

一片忙碌中文祈的認乾親日子似乎眨眼就到了面前, 這天一早張靜就在大門口等張媽媽過來。雖然明明可以在學裡住一晚,但是老太太的性格沒辦法,越是事到臨頭越是哪裡都放不下, 最後還是決定了一早再趕過來, 哪怕辛苦些, 這樣她反而能放心。

張靜知道張媽媽今天會帶不少新鮮蒸的點心過來, 所以一早就候在門口等做搬運工。結果發現駕車來的是新來家裡幫忙的吳勇, 看來搬運工還輪不到他。

而張媽媽也不是一個人,居然還有個看起來似乎是年輕寡婦的小娘子跟着一起來了。

“張靜來,幫娘拿這個。”

指使兒子做事是每個孃的特權, 就算有人在邊上幫忙也一樣,看着兒子幫自己拿東西那不僅僅是減輕負擔, 更是一種喜悅的表現。

不過有不少兒子對這樣的事情會表現出不耐, 好在張靜從來不是。或許是因爲從小他就一直看着娘這些年過的不容易, 所以就算年紀漸漸長大,有時候那種孺慕之情還是會帶出來, 張媽媽讓他做的事情從來都會帶着一絲孩童一樣的笨拙來完成。

只是今天因爲有外人在場,張靜有一瞬間的愣神。張媽媽看看兒子沒有像往常那樣聽話的馬上過來,倒是吳勇向自己伸手:“張夫人給我吧,不用麻煩小少爺。”

張靜這纔回過神,馬上上前一步接過張媽媽手裡的包袱:“吳大哥, 我來。娘……”

張媽媽點頭, 把東西給張靜, 注意到他的目光又有點忐忑:

“兒啊, 這是我們家邊上新搬來的小青娘子。因聽說今日裡老張家要認乾親, 她一個女人家平日在家中也是無趣,想過來湊個熱鬧, 我便帶她來了。不會有甚不便吧?”

本來認親這種事算是比較私人的事情,張媽媽也不會隨便帶人來。不過前幾天文瑞剛好提到,今天爲了熱鬧請了唱戲的班子,她又看小青娘子那裡整天冷清清的有些壓抑,就想幹脆把人帶過來一起開心一下。

要說來這也是一時興起,要不是一早看到三寶蹲在門口無聊的數螞蟻還想不到。而且小青娘子一開始也不想跟來的,還是老太太自己熱絡,一門心思的說服了半天才成功。

只是一直到走到城門了纔想起完全沒有和兒子說過,現在看張靜面色好像有些凝重,反倒不安起來。心想人都被自己拖來了,這萬一要是真不行,自己也只能老着麪皮硬要求行了。

好在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張靜只是呆了一呆,也沒多說什麼。點點頭在前面帶路:“孩兒進去後便安排,青姐姐若是不願見人也無妨,橫豎下午有戲可看,應不致無趣。”

張媽媽他們到的還早,沿着新學府靠圍牆的側廊一路向內走去的時候,院子裡並看不到多少人。倒是因爲他們是從讀書館這裡走的,一路上伴隨他們的都是晨讀的學生們朗朗的書聲。合着一院子初秋正開到鼎盛的各色爛漫鮮花,煞是寧靜而悠遠。

那小青娘子雖然頭上戴着箬笠,還掛着厚厚的面紗,對着這院子裡的光景,卻也沒有少看。

就這麼一邊看着風景,一羣人兜兜轉轉,走了一會兒才終於到了後院。張靜眼尖,馬上發現一大早就蹲在門口候着大家的文祈居然不見了。

那小傢伙爲這天也是又盼又等,倒不是說他真明白了認乾爹是什麼意思然後十分看重,而是聽他親爹說今天會有好吃的,還會有唱戲的,小孩兒就興奮了。

他隔天晚上幾乎興奮的睡不着,今天一早天剛矇矇亮就折騰起了牀,候在院子門口,專等唱戲班子來,可以看熱鬧。

張靜是一大早就深受其害的,被文祈那大嗓門的小嫩嗓子嚎的也是天剛矇矇亮就醒了,爲此文瑞還訓了兒子一頓——雖然看上去完全沒有作用。

結果現在他就出去接了下老孃,回來發現小孩兒居然沒等在那裡了,頓時有些失笑。心說果然還是小孩子,只怕等了等,沒等到,又支持不住回屋去睡了。

這說來張靜還真錯怪文祈了。

小孩兒一大早就蹲在門口等,結果被他老爹訓了一頓。但到底今天對他的吸引力十分大,所以並不能影響他的興奮情緒。

等他爹和張靜都出門各自去忙,王姐兒還要打點他白天要用的東西,他就繼續一個人蹲在大門口等。結果越等越無聊,於是想起來,今天三伢子沒和自己一起。

念頭一起他就蹲不住了,站起來就往自己院子裡跑。他還記得自己起牀的時候三伢子也被自己拖了起來,後來自己就跑到爹爹的院子裡了,三伢子卻說要抓緊早上的時間再讀一會兒書,就沒跟着他過來。

在文祈的心裡,唸書和玩,毫無疑問後者更重要,他是不太明白爲什麼三伢子會對書本那麼着迷。想着這會兒也離“早上”過去一段時間了,三伢子的晨讀應該也結束了,就想把對方也拖過來和自己一起。

結果回到自己院子一看,院門掛鎖,三伢子居然已經離開了。小腦筋轉了兩下,知道對方肯定是已經去了前頭書院裡。

這個點錢夫子應該還沒到,文祈實在太想拖着三伢子一起,反正路也認得,也沒和王姐兒說,自己就往前頭跑過去,一定要找到三伢子纔算。

書院這個時間人是真不多,路上有時候會遇到一兩個下人,基本上也都知道文祈身份尊貴,不敢亂問怎麼身邊沒人,恭敬的請了安,就隨他一個人亂走。

接近錢夫子平常給他和三伢子單獨輔導的小院的時候,到底還是有些擔心,怕夫子萬一來得早,自己被逮住了又要被訓,於是躲在圓洞門邊往裡頭探頭探腦。

站了沒多久,身後突然響起個聲音:“咦?這不是文祈少爺嗎?”

聲音不輕,文祈下了一跳,連忙扭頭去看,一邊還豎起一根食指壓住嘴脣:“噓!”

和他打招呼的是個僕婦模樣的中年女人,文祈覺得有些眼熟,卻想不起來是誰。不過對方很配合,看他示意不要出聲,連忙就壓低了聲音:“少爺如何在這裡?可用了早飯?”

文祈每天的早飯是按錢夫子要求的最普通的白粥加鹹菜,以及考慮到小孩子成長期,所以多給的一個雞蛋。

本來他今天一早起來就魂不守舍,這樣的早餐對於他來說吸引力也不大,囫圇把雞蛋吞了,粥就沒喝幾口。現在白白等了有小半個時辰,有人一問,肚子裡頓時覺得空蕩蕩起來。

那僕婦看上去十分有眼色,從懷裡掏出一個小荷葉包:“民婦這裡有些棗糕,是今早剛剛出籠的,還熱着,少爺可要用些?”

那棗糕捧在掌心裡,明明包着荷葉包,文祈也覺得能看得出那種軟軟糯糯的質感,再加上一陣陣撲鼻的甜香,肚子都幾乎要叫起來,口水更是嚥了不知道多少。總算還沒忘記夫子的教導,對面的女人他實在不能說認識,只能猶猶豫豫的忍着。

那僕婦眼看着他兩眼發直的盯着自己手裡的荷葉包,但就是不伸手,眼珠一轉,還想再說些什麼,就聽圓洞門裡響起了小孩子清亮的嗓音:“文祈?可是你在那裡?”

原來三伢子自己晨讀了一陣,出來解手,結果出門走了沒幾步就看到了圓洞門那裡有個衣角閃來閃去。這裡很少其他孩子靠近,他和文祈又是天天混在一起的,自然熟悉不過,一眼就認出來。

雖然同樣是小孩兒,三伢子本來就比文祈大幾歲,雖然發育的沒有文祈那麼好,但他家本來就是做小生意的攤販,從小的世故人情看的比文祈多很多。一看這架勢就知道文祈是自己偷跑出來的,馬上出聲招呼他,就怕他一個眼錯不見出什麼事情。

一聽到三伢子的喊聲,文祈一下就精神起來,馬上就要往那邊撲,結果卻發現自己被人拉住了。那個僕婦眼看有人來,急急忙忙把那包棗糕塞到文祈懷裡:“小少爺,奴婢還有事,先走一步。”

說完轉身就走,腳步匆忙,等三伢子來到文祈身邊,那僕婦早就不見了蹤影。

如果換個戒心稍微重些的孩子,這種時候或許就能感覺到不對。不過文祈從小就是被周圍人寵慣的,渾然不覺。

他身邊的人一向都是對他最爲看重,就算後來有錢夫子看着,那也只能在衣食住行的一些硬件上做一定的限制,周圍人對待他的態度不會因爲那些限制而改變。甚至還覺得他一個小世子卻要過這樣清苦的日子,實在有點苛刻了小孩子。

所以在文祈的記憶裡幾乎就沒有壞人一說,更加不可能要求他有多高的戒心。看到三伢子來到身邊,還獻寶一樣的把懷裡的棗糕拿出來:“宋哥哥要不要吃?”

三伢子從院子裡出來,也是角度湊巧。之前那個婦人站的比較靠牆,他完全沒看到。現在文祈舉着糕問他,還以爲是王姐兒偷偷給文祈加的早飯點心,連忙擺手:

“我不吃。文祈你也莫要吃太多,小心稍後又肚痛。今日不比往日,倘耽誤了大事,只怕夫子與你爹爹都要不歡喜。”

這種事情以前是有過先例的。

文祈貪吃,那點鹹菜白粥的早飯肯定不夠他造,所以大家也都會瞞着錢夫子給他一點其它點心。有一次張媽媽炸果子,本來是打算給張靜當乾糧的,結果被小傢伙看到饞的不行,吃完一個還想要。張媽媽也是怕他吃壞肚子,就給他留了一個在櫃櫥裡,告訴他過一個時辰再來。

結果等張媽媽轉身離開,他就自己搬了凳子疊起來爬上去,把那一個果子拿出來吃了。吃完不算,覺得膩了就又自己去勺了一大勺的涼水喝掉。

那麼油膩的東西,他又是小孩子,腸胃本來就嬌弱。這一通下來那一天整個張家都沒太平,醫生都來了好幾個。連帶着平常和文祈關係最好的三伢子對此也是印象深刻,因爲文祈肚子一痛就要找他,找到了就一把死死拉住不鬆開。結果那天他是在文祈牀邊做完的夫子的功課,至於課,根本沒辦法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