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金陵

江東,金陵。

沈法興面色鐵青。

世子沈綸則面色灰敗的立在他面前。

一道道的敗訊如雪片一樣呈來。

掌控江東已有十年的沈法興,本以爲江東朝廷雖不能北上爭奪中原,可割據江東一隅還是能夠穩固的。

可誰知,秦皇羅成巡邊五年,一回到洛陽,就在開元十三年的正旦大朝會上頒下平江東之詔,歷數江東藩的不臣罪證,然後詔太子掛帥,點名將出徵。

朝廷還將沈法興送入洛陽的世子沈倫送回了江東,令其勸告沈法興投降。皇帝這個時候敢把沈倫送回來,自然已經是吃定了江東。

秦軍的攻勢非常之迅速。

太子嘉文掛帥南征,迅速抵達江陵對岸的廣陵建立了大元帥行營。

緊接着,秦軍大將、太子的義兄闞棱便率先渡過長江攻打沈軍,憑着強悍的寶船和兇猛的神機炮,先鋒闞棱當天便奪下了江東重鎮京口。

沈法興的長史蔣元超兵敗,一戰敗於京口,再戰又敗於庱亭,這一次他沒能再逃走,其部被圍住,蔣元超突圍之時,被闞棱一箭射死,其部盡降。

京口一失,對於沈法興來說,長江防線也就宣告失守,江陵城再無安全可言。

“趕緊收拾一下,我們走。”

“去哪?”

沈倫問。

在洛陽爲質十年,沈倫這個江東世子其實對於江東鎮早就沒有信心,中原呆的越久,他越發認識到中原與江東的巨大差距。說實在的,要不是皇帝沒想着要早點平南,江東鎮早就沒了。

朝中隨便挑幾員上將,點一二支精銳,都能平滅江東。

“父親,要不投降吧。”

沈倫再次勸道,他剛回到金陵時,就已經向父親陳明瞭秦之強大,希望父親能夠投降。可沈法興不甘心,苦心經營十年,他去帝號再去王號,接受朝廷之冊封,成爲大秦的江東節度使,當一個郡公,都已經是最後的底線了。

若讓他交出江東去洛陽,他不甘心。

他本以爲,憑長江防線,再有他十年的經營,江東怎麼也能抵擋一下的,誰知道,大將蔣元超連一天都沒有守住,長江防線就失守了,京口重鎮也丟了。

金陵已經失了門戶。

“回吳郡。”

沈法興咬咬牙,還是不甘心就此投降。

吳郡是沈法的祖地,當年他就是在吳地稱王的,只是後來移都金陵,現在形勢不妙,他便打算先回吳郡,暫避秦軍鋒芒。

“父親,我們打不過朝廷的。”

“現在投降,父親仍不失封侯也。”

“我江東沈氏,亦可保全。”

可再怎麼說,也無法讓沈法興就此認輸。

沈倫在洛陽呆了十年,對於朝廷已經有了很深的認同感,但沈法興做爲隋朝的太守,大業末起兵,如今的這地盤了是他百戰取得,豈能隨便送出。

要是他這麼輕易就認輸,那當年他在隋末爭霸的時候,多少次兵敗,多少次惶惶,早就投降了,哪又有如今的他。

“孩兒願意留守金陵。”

沈倫不願意去吳郡。

沈法興瞧了瞧兒子,有些猶豫,最後還是點頭,“若是勢不可爲,你便率軍南撤,到吳郡來。”

沈法興家族號稱江東望族,同宗就有幾千家,他當年以太守之職乘勢起兵,百戰而據有江東,擁兵十餘萬。

割據江東十年,也是比較安穩的十年,可十年的安定,卻也讓江東兵馬戰力嚴重衰弱,尤其是近些年,中原朝廷全面發展對外貿易,海上貿易也就成了重要一環,江東郡擁有漫長東海岸線,朝廷與江東鎮達成了許多貿易協定。

江東的金陵、餘杭、寧波、永嘉、建安等都成爲了繁華的商港,江東鎮的那些官員士族豪強都忙着經商貿易,連軍隊也搞起了軍隊回易,趁機走私。

江東的百姓們,更是大量種植桑樹、棉花等,江東鎮許多大港甚至都得依靠進口糧食,本來富庶的江東,居然糧食無法自給,皆因貿易大興,江東百姓把大量糧田改種桑棉茶等,甚至許多江東百姓都進了作坊做工。

表面的繁華之下,其實是江東鎮的巨大危機。

一個連糧食都無法自足,依靠着朝廷海上貿易而維持表面興旺的藩鎮,一旦與朝廷交惡,必然就將被卡脖子。

甚至他們的軍隊十年不打仗,整天忙着搞走私,其實已經嚴重的腐敗衰弱,不堪能戰了。

這就是蔣元超率領的號稱江東精銳的節度衙兵,憑藉長江天險,卻依然還是守不住京口重鎮,一天就敗亡的根本。

沈法興率領金陵城中的官將南逃,剛走過毗陵,結果就傳來一個巨大的壞消息。

自請留守金陵的嫡長子沈倫,居然立馬就向闞棱投降了。

還是沈倫派人跑到京口主動請降,然後引秦軍入金陵城的。

沈法興給沈倫留了兩萬兵馬。

結果沈倫一天都沒有替他堅守,直接降秦了。

知道這個消息,沈法興差點氣的吐血,他甚至有些後怕,若是沈倫直接來個兵變,把他生擒然後獻給秦軍,更糟。

可不管怎麼說,金陵再丟失,那整個江東郡就是真正的門戶大開了。

江南防線,徹底崩潰。

沈法興不敢再留毗陵,連夜奔走吳郡。

半路上,又一個壞消息送到。

流球太守、東海艦隊提督程名振分兵多路攻打建安郡各縣,建安駐軍、地方官員,皆不戰而降。

江東鎮東南門戶建安又沒了。

建安雖然窮,可地勢險要,甚至沈法興的計劃裡,一旦吳郡也守不住,就要退到建安去,那邊山林密佈,道路難行,可做最後希望。

可誰知,現在居然被程名振直接就給奪了。

“那些該死的傢伙!”

憤怒萬分的沈法興叫罵着,過了一會,冷靜下來後,他也慢慢能明白建安發生了什麼事情,建安很窮很山,可也有沿海的優良港口。

尤其是這幾年朝廷設立東海艦隊,然後以剿海賊之後把建安沿海諸島都佔去,並開始在島上建立貿易點後,他知道建安變化很大,貿易增加,建安許多地方的豪強們都因此發了財。

而他們也繞不過建安的地方官員和駐軍將領們,不過江東不比朝廷,建安郡地方官員和駐軍,其實都是當年隋末時起兵的地方豪強大戶們,後來被沈法江收編,這些地方豪強們這些年對沈法興倒也表現的很忠心,可暗裡也沒少跟朝廷眉來眼去。

很明顯,如今朝廷一發兵,這些傢伙便倒向了朝廷。

“狗日的!”

沈法興大罵,這種事情在朝廷那邊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沒有哪個地方豪強可以做到這點。他沈法興早前當然也意識到這種情況的隱患,可是他領靠的也是江東豪強們的支持才能割據一方,他根本無法也不可能去對付這些人。

第96章 選兵第710章 五鳳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95章 殺官造反第1105章 雷神第386章 屠城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1428章 功臣山第373章 攻入平壤第1025章 突厥遠遁慕容歸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33章 打到服爲止第1306章 金狼不死第705章 退位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486章 摘桃子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95章 殺官造反第451章 裴行儼第441章 彈劾第928章 開國上將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1506章 大勢所迫第234章 動員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517章 嫡庶第4章 表哥第915章 使團滅國第1321章 李縣丞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475章 戰滎陽第1260章 狼妻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1506章 大勢所迫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69章 絕殺第629章 李靖參謀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557章 亡國奴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947章 臨洮第187章 豪強第1324章 代言人第1428章 功臣山第632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164章 罪妻補兵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177章 耕戰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206章 家底第731章 驚變玄武門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1364章 呆仗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第888章 天威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669章 火併第625章 殺胡口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713章 招安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826章 反噬第1488章 先登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54章 收穫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200章 長白鷹揚府第1293章 劫掠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375章 乙支文德第1272章 沙陀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892章 請降求和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1407章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