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藩王、邊帥

十一日平藩戰爭來的快,結束的也快。

江東的百姓們對這戰爭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結束了,都不必擔憂害怕,朝廷王師南下進駐各地,更是與百姓秋毫無犯。

江東沿海的航海貿易不受絲毫影響,甚至馬上還更興盛了,而江東各地百姓們種桑養蠶織布,種棉花紡紗、燒窯制瓷,各種作坊等也是更加熱鬧,他們接到了更多的訂單。

太子主持的全面普查,百姓們也很配合。

畢竟沈法興原來推行的稅賦制度基本上是隋朝的制度,是租庸調製,對於百姓來說這種人丁稅性質的稅制負擔更重些,而現在朝廷的兩稅制將在江東全面推行,他們很清楚這種兩稅制,對他們有很大的負擔減輕。

至於說工商稅,沈法興時,一面是繼承隋朝的租庸調製,一面卻又把隋朝沒有的工商稅也都搞起來了,甚至比大秦的稅要高的多,畢竟他以江東一道之地,要養軍要養官可花費不少。

清量田地,清查戶口,清查田莊作坊礦山等,全部造冊。

有多少田畝就納多少兩稅,田少稅少,無田無稅。朝廷鼓勵田少的百姓,移民到琉球、百濟等地方去。

留下來的,也都會增授田地,保證每人至少十畝地,一戶不少於五十畝地。

對於那些豪強地主們來說,他們也不必怎麼擔憂,他們的宅第商鋪作坊等都不會受到半點侵犯,就算他們的田地超額了,也不會強行沒收,只是置換或徵收。

對於他們開辦作坊,運營商隊,跑船經商等,朝廷甚至十分支持,畢竟江東許多地方也是田地少,尤其是靠近海邊還多風暴,耕種不易。

在許多江東的百姓看來,江東變化很大,也沒什麼變化。

換了個皇帝,換了些官員,但日子依然安穩,沒有戰亂,沒有搶劫,大家不用驚慌的背井離鄉逃難,不用當流民。

甚至,他們還減輕了稅賦,又能多分田地,若是願意離開家鄉,移民到其它地方去,還能分到更多的田地。

尤其是對於建安和永嘉等一些山多地方的百姓來說,以前他們就那麼幾畝田地過日子,靠打漁或是佃工幫襯生活,而現在只要他們願意離開家鄉,他們一家子能分到一二百畝地,直接就能當上地主,這對他們的誘惑力極大。

建安許多山區裡的百姓,紛紛到官府報名,都想出去闖一闖,都想試一試當地主的感覺。

太子也派人召集各地的豪強大戶們談話,主要是動員許多地方上的大戶豪強們,讓他們遷移到洛陽、長安等六京大城。

遷移新徵服之地的地方豪強大戶,這其實是漢朝就開始的一種策略,是有效統治的一種好辦法。

既能充實京城,增進繁榮,同時又便於監管這些豪強大戶,並能讓地方更易於朝廷管理。

願意入京者,他們都會獲得一些好處,比如散予一些散階,或是爲他們死去的父祖們追贈點官職,甚至可以給他們一些名額,讓他們的子弟入國子監或是講武堂等入學。

這些都是特權。

去了有好處,如果不去,自然肯定也會有些麻煩的,只要朝廷要追究,隨便都能查出一堆的把柄問題來,到時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這些地方豪強們心知肚明。

他們並不願意離開家鄉,可不離開又不行。

於是最後跟太子講價還價,提出願意把家族大宗遷往京城,而在家鄉留下一二小宗分支,以看護祖墳祖宅祖地之類的,對此太子倒也同意了。

於是他們便喜笑顏開很滿意了。

半年的時間。

太子正月離京,二月發起渡江戰役,十一日平定江東藩,但隨後的善後事務,讓他在江南呆了足足半年多。

江南無雪。

但江南的冬天卻十分凍人。

十二月。

太子從江東道的首城餘杭出發,乘船經南北大運河北上返京。

原本江東道的首城金陵江寧城,眼下已經正式被皇帝升格爲南京金陵府,原南京廣陵府被摘了南京之銜。

這次南京換地,實是因爲廣陵雖繁華,但廣陵在長江之北。朝廷六京,皆於大江之北,爲了能夠增強對長江以南之地的重視,朝廷這次把南京遷到了一江之隔的江陵城,用心良苦。

廣陵城的百姓們很不高興,不過皇帝依然還是保留了廣陵府的地位,其級別僅比六京低半級,要高於郡。

同樣被授予府資格的,還有江陵府,還有九江府,此外還有嶺南的南海府和交趾府,北方的太原府和大同府以及西域的高昌府以及朝鮮半島上的漢城府。

六京九府。

二十七道。

三百六十郡,一千八百縣。

還有七十二藩國,五百四十諸侯。

廣陵郡。

這座大秦東南第一大繁華都市,依託海貿,成爲大秦最大的鹽商海商中心,也成了最富庶的城市。

渡江北返的太子嘉文遇到了同樣北上入京朝集的林邑道經略使李世民和日落國王羅藝。

羅藝和李世民知道太子要來,故特在這裡等候。

兩人站在碼頭迎接太子。

嘉文看到他們倒有些意外。

“孤爲太子,不便與藩王、邊帥私交。”

嘉文微皺眉頭。

太子身邊的秦瓊倒不以爲意,“殿下爲一國儲君,如今聖人也是有意放權,且現在也不是太子有意結交藩王、邊帥,只是路上遇到,他們主動前來請安,見一見也沒什麼大事。”

秦瓊認爲羅藝是宗室中有份量的親王,而李世民也是很有本事的邊帥,這些人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謝秦相。”

秦瓊哈哈一笑,“等這次回京,過完年後小女就要正式與殿下完婚了,我以後就是你的泰山,肯定要多幫襯幫襯你的。”

在幾年前,皇帝就爲太子選定了秦瓊之女爲太子妃人選。

這樁婚事,倒是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太后還有皇后等的一致贊成,連朝中宰相們也多是看好的。

太子嘉文與秦瓊的女兒如玉也是從小長大的親戚,兩小無猜感情不錯,雙方也都是互有好感。

唯一對這樁婚事有些不同意的,也就是幾位大學士。

這些大學士認爲,皇太子的妃子,將來要成爲皇后,母儀天下,故此最好是不要選擇貴族勳戚之女,怕的是將來後戚勢大幹政。

他們希望太子妃最好是出自於一般的文臣之家,是那種詩禮傳家的士族之女。

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爲太子妃當選世族名門之女。

當然,最終皇帝還是選定了秦瓊之女,不僅因爲秦瓊是表親,更是信的過的宰相,還在於秦瓊之女確實才貌年紀等各方面都與太子十分相配,更難能可貴的是,兩個小年輕又都相互有不錯的好感。

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825章 唐帝第445章 十八路反王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1346章 洗牌第905章 喪心病狂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1499章 放手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81章 鄉兵校尉第193章 山東好漢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374章 薩水第736章 還君以命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422章 逼反第920章 延英殿羣毆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653章 威震中原第284章 死戰第390章 絕戶計第119章 先鋒官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1503章 玩火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1470章 三皇盟約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380章 十萬旌旗斬閻羅第831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86章 鉤鐮槍第833章 漢城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169章 養兵第287章 家書第216章 玄甲第623章 捲土重來第679章 清君側第1356章 利益第548章 海東王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1528章 煌煌帝都第379章 瘋狂第836章 滅世族第517章 嫡庶第1489章 頑抗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932章 許和尚第538章 天使李世民第61章 八風第516章 再臨滄海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09章 擴充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331章 來自銀河的你第44章 臨時徵召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66章 躍龍門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1493章 殖民據點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486章 摘桃子第14章 傻弟弟第1003章 吐蕃欲結城下盟第798章 虯髯客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95章 殺官造反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84章 殺威第327章 妒忌第947章 臨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