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

宋軍的攻伐很快,一日之內便能攻破一城,有時甚至能連下兩城,速度之快,攻勢之兇猛令契丹人震驚的同時也令天下人咋舌!

攻城之戰往往是最困難的。

耗時長不說,傷亡也是極大,非要有十足的勇氣和耐力否則不能成事,但契丹人的城池在宋軍面前彷彿是紙糊的一樣,轉瞬之間土崩瓦解。

大宋的火器已經強大到了契丹人不能理解的程度,火炮已經不是單一的破城工具了,隨着格物的發展,火藥彈也不是傷害最高的爆炸物。

烈性炸藥纔是宋軍的攻城利器,只需要不大的一塊就足以炸開包鐵的厚重木門,炸爛的木門如同一塊花菜,由外向內的裂開出無數瓣,駭人極了!

接下來纔是重頭戲,炸開的裂縫不算大,而宋軍也沒打算進入城門洞子裡和守軍硬拼,而是丟入幾個如同火藥彈一般的小鐵筒,這些鐵筒會炸開,但威力不大,只是噴出的霧氣卻非常嗆人,八尺高的契丹壯漢都堅持不下去,很快便會眼淚鼻涕流個不停,狼狽而逃。

接着便是不斷的爆炸,城門小小的裂縫也變得越來越大,有時甚至能把巨大的包鐵木門炸的粉碎。

這樣強悍的戰鬥力實在是令人震撼,即便是兇猛的契丹人在宋軍面前也不得不升起一種無力感,不過他們也有相對應的手段。

火藥彈不是宋人的專利,契丹也有,只不過威力和大宋的比起來便要相形見絀的多,但不失是一種反擊的手段。

臼炮這種東西的出現彷彿是必然趨勢,趙禎也沒想到格物院的匠人已經能純熟的運用火炮技術並且把它們逐漸實現,這些大宋的“科研人員”帶着相當大的激情投入其中。

最終臼炮的得意出現證明了華夏民族的技術與智慧,堪稱無與倫比。

當然臼炮這東西雖是攻城怪獸,但卻也有着巨大的缺陷,行動不便,因爲炮鋼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現在的大宋無法冶煉出適合臼炮的炮管,只能用最爲簡單的辦法,加粗炮身。

所以大宋的臼炮動輒萬斤之重,馬車運輸十分困難,只能依靠八匹馬驅趕的六輪車才能勉強運輸,不過還好,契丹人給大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便利條件。

東京道的公路………………

說來有些諷刺的味道在其中,契丹人基本上不願修建公路的,在他們看來公路耗時耗力,浪費成本,有修公路的錢不知能多賣出多少貨物出去。

而且契丹的土地也不適合修建公路,茫茫的草原上上哪去找補給地點去?張儉得出結論,在契丹修建一條長十里的公路所費,在大宋卻能修建五十里!

於是修路這件事就被擱置了下來,但最終卻在東京道得以出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契丹的商人也知道這一點,尤其是在他們看到大宋的公路帶來的利益之後,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擁有自己的公路。

而東京道州府衆多,勞力衆多,修建公路之所需並不如同往常,於是乎便有人建議修建公路,同時朝廷還能通過收繳費用的方式收回成本,甚至盈利。

這樣一來朝中的反對之聲自然消失不見,只不過蕭惠和他的樞密院頗爲不同意,原因很簡單,大宋的軍隊也能通過公路在東京道快速用兵甚至是補充。

但他的聲音在資本面前就顯得頗爲站不住腳,公路既然可以修建,那也可以破壞不是?

於是,密密麻麻的公路網絡就在東京道出現,而誰也沒有注意到,拿下建議修公路的契丹商賈和大宋的合作都是頗爲密切。

大宋的商賈只要通過遊說的方式利用契丹的商人修路,而他又不會修建,或者說是不想去耗時耗力的修建,那這個問題最終還是會落到大宋商賈的頭上。

這便是最早的外包,大宋的商賈獲得契丹商人提供的錢財,在當地招募勞動力,向大宋購買原料,然後由大宋的匠人指導修建,過程既既簡單又方便。

而事實上大宋商賈得到的還不止這些,他們還有大宋朝廷提供的補助,務必要把這些公路修建成爲最爲結實穩固的公路,東京道的公路事實上就是大宋在幫契丹修建的!

大多數契丹人還被矇在鼓裡,所以並不知道其中曲直,他們唯一知道的便是這公路修建起來進展神速,爲何破壞起來就那麼難?

運用了大量水泥石子修建的公路非常堅硬,而在這些公路上砸一個不大不小的坑實在沒有什麼意義,因爲相比其他道路,這水泥路還是很好!

宋軍沿着公路北上,巨大的臼炮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東京道的城池就基本上完蛋了,而臼炮這種不方便運輸的工具卻可以直接裝在另一個交通工具上。

大宋的戰船!

巨大的戰船爲了乘風破浪,爲了抵擋強風巨浪的襲擊,體積龐大載重驚人,萬斤的臼炮裝在創收完全不成問題,只需要加固好便可。

結果是誰都沒想到的,效果驚人的好!

東京道的蘇州城就是被巨大的臼炮彈丸給“砸開”的大門,城門樓子上的守軍瞬間連同城樓被砸成肉泥,巨大的彈丸並沒有爆炸,而是如同天神的巨錘摧毀了玩具一般的城池。

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連續數顆彈丸落在城牆或是城中建築上之後,蘇州城這座東京道最爲繁華,守軍最多的城池投降了。

這是契丹人爲數不多的投降之一。

是真正以上的放棄抵抗,大開城門,成爲大宋的降俘,他們和整個蘇州城一樣,恐懼的顫抖,宋人甚至不用靠近城池,只需要利用炮船不斷的轟擊蘇州城,巨大的彈丸足以毀滅一切!

爲了蘇州城的繁華,也爲了城中的百姓,最後是爲了自己的性命,蘇州城的守軍將領帶着部屬向宋軍投降。

看似是被巨大的臼炮嚇得,事實上卻是他們已經被奢華的生活,長期的物質享樂給瓦解了鬥志,聲色犬馬的生活就是會讓軍隊的戰鬥力降低。

沒有思想上的約束和軍法的控制,早晚會墮落下去,蘇州城是第一個,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