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

高麗的困局幾乎是趙禎一手策劃的,他可以不征服那裡,但必須要有牽制潛在威脅的辦法,現在的高麗已經不是高麗朝廷說的算的了,當地百姓更加信奉資本這樣神奇的東西。

百姓的農田裡種植什麼作物不是高麗王說的算,而是大宋,大宋的商賈不斷的高價購買當地的蔬菜,並在當地開設工廠進行處理加工,烘培製成菜乾或是醃菜。

別小看這些菜乾和醃菜,因爲脫離水分或是醃製,都能持久保存,是大宋船隊的必備之物,所以大宋就在高麗當地建起了大量的代工廠。

高麗百姓在宋人商賈的鼓勵下,不斷的把土地中的糧食換成蔬菜,因爲這能掙錢啊!

掙錢之後呢?就可以購買大宋豐富的商品了,從鐵器到木器,從瓷器到絲綢,這些東西雖然高麗也有,可相對來說卻是大宋的更加精良,當然也更加便宜。

東京道一戰對大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對於高麗來說,或是對於高麗朝廷來說卻是極大的威脅,甚至堪比滅國。

大宋對高麗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經到了尊崇大宋超過尊崇朝廷的程度了,託宋人商賈帶來的“財富”,高麗當地百姓上了大宋商賈開辦的書院。

但這樣一來,華夏的文化也徹底進入了高麗,高麗本就使用漢字,但也有自己的文化,可宋人的書院出現以後,這一切都變成了儒家的傳承,最爲正統的儒家思想…………

另一邊大宋在東京道不斷的攻城拔寨,給了高麗朝堂以極大的壓力,他們希望大宋敗與契丹中失利,卻又要爲大宋提供糧草,更爲可氣的是這些不用高麗朝廷親自動手。

全是來自高麗的大宋商賈,他們組織人手不斷的向東京道運送糧草已經菜乾,甚至還有肉食!而高麗所作的只是在提供一條通途而已。

可以說高麗這次打算賣給大宋的人情大打折扣,也讓高麗的人情攻略覆水東流!

大宋的攻伐速度之快遠超契丹人的想象,數日之內宋軍便基本把邊角收拾完畢,大軍攻向東京遼陽府!

這樣的速度使得契丹人反映不過來,而這時契丹的援軍還在路上,並未抵達,兵貴神速說的就是大宋的速度,依託東京道的公路,宋軍急速行軍的同時又在不斷的補給所需和消耗。

至於臼炮則是張舟專程用來對付遼陽府堅固的城池只用,出征的宋軍不光有臼炮和烈性炸藥,還有火器營的支援,趙禎已經逐漸開始在上四軍中配備火器。

他們都是火器營訓練出的將士,融入各軍之中作戰,有着自己獨特的戰法,只要稍加訓練便嫩發揮極致的作用。

遼陽府府城是契丹爲數不多的堅城之一,這裡有着大量的財富要守護,也有大量的百姓和商賈,當然也因爲和大宋通商的緣故,城池建設方面也趨於宋的模樣。

宋軍包圍遼陽城,城池之旌旗招展,契丹的黑色大旗飄滿城頭,城牆之上滿是各種守城的器械,滾石檑木,金汁鉛水樣樣齊全,唯獨不見契丹守軍。

這一反常現象在張舟眼中卻極爲正常,顯然這是擔心宋人用火器攻打城池,對守軍造成威脅,待宋軍攻城的時候再出現以進行反擊。

這是頗爲穩妥的辦法,同時也是最爲理想的防禦狀態。

張舟最希望的戰況並未出現,這讓他有些遺憾,他真的很期待臼炮所帶來的強大破壞力,同時摧毀城牆和牆上守軍的一幕。

另一邊,熟女真的大軍已經趕到,他們事實上並不是單一的熟女真,還有一部分生女真,尤其是黑水都護府唐括氏在其中。

熟女真歸附契丹,卻一直遭受壓迫,但他們的日子要比生女真要好得多,畢竟打女真打的可是生女真。

可漸漸的,生女真活的越來越好,尤其是宋人奪取了他們的土地後,生女真非但沒有遭到欺壓和殺戮,反而獲得了地位和資源。

一時間生女真在北方可謂是一家獨大,大宋提供的精良裝備使得生女真更爲強大,同時糧食,商品的出現也讓生女真變得繁榮起來,甚至可以輕鬆的和契丹做生意換取回報。

熟女真自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和他們一樣嫉妒生女真強大的契丹人就把一切的火氣撒在了熟女真的身上。

而東京道不光有契丹人,還有着大量漢人摻雜其中,無論是遼朝還是契丹,都有漢民,他們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自然也就隨着王朝更替依附其中。

趙禎不願讓東京道生靈塗炭的原因也是如此,他擔心波及當地漢民,讓他們墮入深淵。

戰爭是殘酷的,但若是能儘量減少損失豈不更好?

大軍圍攻遼陽城的同時,黑水軍也沒有閒着,他們有一部分前往遙遠的北方尋找海峽,剩下的自然而然的就參與了大宋的戰爭。

對東京道進攻,這是黑水軍早已夢想許久的事情,不光光是因爲這裡的繁華,還因爲當年契丹人對他們的壓迫,統統都要釋放出來!

任何擋在黑水軍面前的障礙統統被他們粉碎,通州,鹹州,安州,榮州的契丹人組成了一支三萬人的契丹鐵騎。

他們打算主動出擊擊潰黑水軍的一萬騎兵。

是的,黑水軍只派出了一萬騎兵,他們是黑水軍中的精銳,其他人不是去了生女真進行“遊說”要麼便是進入宋軍的序列之中。

趙禎早已打上了女真騎兵的主意,這些人實在是天生的戰士,背嵬軍最喜歡這樣的漢子,所以在遷徙老弱婦幼的時候,順便也把這些黑水軍中的女真勇士帶回了大宋。

成爲背嵬軍鐵騎的時候,大宋會解決他們別的問題,甚至包括成家立業之類的瑣事,趙禎相信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女真勇士徹底融入大宋。

而效果嘛,自然是斐然的。

一萬敵三萬不是不可能,人馬具甲的女真鐵騎展現了他們的恐怖,什麼叫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女真人衝鋒起來簡直是不要命,一萬人衝擊三萬人的騎兵毫無退縮,狠狠的撞在了一起,手中的馬刀揮舞起來,讓同樣是草原民族出生的契丹人都力所不及!

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