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重賞

新軍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攻略一地之後,並不戀戰,立即登岸,而接下來,絕不會給倭人任何組織反擊的時間,下一刻,就可能出現在另一處港口,驅軍掩殺,於是又是人仰馬翻,屍橫遍野。

倭國的大人物們淚流滿面,一下子,新軍突襲這裡,而下一刻,又出現在其他某處,而且突襲的目標,都是鎖國派最猖獗的地方,這些艦船利用琉球作爲基地隨時補給,指東打西,十幾天時間,就有六七個港口淪陷。

至於他們所依仗的強大倭軍,根本適應不了這種規模的戰爭,倭島確實有所謂的精品十萬,可是卻掌握在各大大名手裡,大家互不統屬,雖然締結了攻守同盟,可是一處遇襲,其他各處紛紛前來增援,只是你的軍馬一到,便撲了一個空,看到的只是一地的斷壁殘垣和觸目驚心的景象。

還沒等他們反應,下一刻,新軍又出現在其他地方了。

這種打法,是常見的欺負人手法,讓倭人頗有幾分鴉片戰爭時期的憋屈感,當時的大清,好歹也有大軍百萬,而英法聯軍不過萬人,這個數字的對比,可謂懸殊,假若老佛爺她老人家,若是會乾坤大挪移,能和英法聯軍約戰,然後將一百萬大軍擺在天津、大沽一帶,又或者列於廣州等地,和英法聯軍來個決戰,英法聯軍縱是再如何厲害,怕也沒有三頭六臂,只有被打殘的份。可是不要忘了,後世清軍的組織能力。只能用悲劇來形容,英法襲廣州。清軍只能倉促應戰,所能調動的軍馬。也不過數萬,這數萬人之中,再裁撤掉一些老弱病殘,真正能打的,未必能有英法聯軍厲害。

也就是說,以現在倭人的組織能力,壓根就沒有任何的勝算,除非海路安撫使司和他們講道義,約定了半年之後。大家在江戶進行決戰,然後等個半年,讓倭人們調集精銳兵馬,建築防務,修築工事,籌備好糧秣。

而某處受襲,就算附近的倭軍想要馳援,還得考慮到另外一個因素,人是要吃飯的。便是倭刀也是要抹油的,這便是軍需,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等到糧草運來。只怕黃花菜都已經涼了。

其實後世某支軍隊曾將組織能力運用到了最巔峰的狀態,數十萬軍隊,可以任意的奔襲、穿插、迂迴。表面上,在東北或是華北某地。是三十萬大軍面對五十萬大軍,可是雙方的軍馬。往往是分散於各地,有人在北京,有的在天津,有的可能在通州,可是往往,三十萬軍隊明明是以弱打強,可是真正打起來,卻是以多打少的局面?爲何?因爲一道命令下去,各部就會連夜動身,前往指定的作戰地點,不需要多久,三十萬大軍就可以集結於天津,對天津的數萬守敵發起猛烈攻勢,對方的軍馬,固然有五十萬之衆,可是要馳援,卻並不容易。

因爲一個組織力渙散的軍隊,是不可能急行軍的,人家能連續行軍一天一夜,一日奔襲百里,可是一個還存在於古代體制的軍隊,他們一天能走二十里,就已經不錯,至於夜行,那更是笑話,一旦夜行,且不說大家能否吃的了這個苦頭,做長官的,也不敢夜裡行軍,因爲這些軍隊,十之八九都是靠拉壯丁的方式拉來,夜行軍?一夜之間,只怕壯丁們早已跑光了。

所以明明是敵強我弱,可是打起來的最後結果,卻是我方一十倍之力,打你最薄弱的環節,等到你們慢騰騰的前來馳援,這裡的守軍已經消滅,正好以逸待勞,就算該地沒有攻破,亦可以圍點打援,再假如你各地守軍傾巢而出,他們大可以放棄這個目標,立即穿插迂迴回去,放棄這個目標,選擇其他更易攻破的堡壘。

對倭之戰,大致就是這個情形,一萬多的新軍,在人數方面,遠遠少於倭軍,可是最後總是以多打少,以強凌弱。

倭人淚流滿面,空有所謂十萬精兵,結果每次出拳,都打在棉花上,可是對方每一下,都打中你的軟肋,此消彼長,不但造成了恐慌,而且損失也是慘重。

鎖國派立即在倭國國內,成爲了國賊,便是倭國國王,也下達了剷除鎖國派的詔命,皇國興廢,在此一舉,不能再打了,假若什麼時候,這些傢伙突襲了京都,那就真正是淚流滿面了。

於是新政派立即掌權,提出和議。

海路安撫使司這才上了奏疏,但是態度很堅決,不與之和議。

之所以如此,是要殺雞儆猴,主要是給其他藩國看的,鎖國不是你說鎖就鎖,一旦開戰,也不是你說和就和。

而這份奏疏,立即受到了兵部尚書張進用的極力反對,理由更加簡單,時間這麼少,怎麼可能連戰連捷,這分明就是冒功。

徐謙看了奏疏,也只是微微一笑,並不做聲。

而許多大臣則是開始討論起來。

“若說是冒功,又何至於如此急切,徐徐圖之有什麼不好,隔三兩個月報一個捷報來,至少沒人能挑出毛病。”

“哼,老夫素來聽說,海路安撫使司就是一羣海賊,別看他們歸附朝廷,可是從前做海賊的,卻是不少。這些人哪懂什麼朝廷規矩,便是冒功,也如此的粗製濫造,可笑,可笑。”

“大人有什麼憑據?”

“這就是憑據,憑據就是海路安撫使司不是天兵,而倭人也非等閒之輩,倉促之間,連戰連捷,老夫窮經皓首,未曾聽說過這樣的事。”

“不錯,不錯,十之八九,就是冒功,諸位看,他們自稱倭人要求和,他們卻是不準,哼哼,假若倭人當真求和,爲何不肯?這分明就是自吹自擂罷了,莫不是,海路安撫使司,已經大敗了吧。”

有一種冒功,叫做捂蓋子,也就是說,輸的越慘,就越是要報功,藉此來掩飾自己的敗績。

張進用的聲音最大,冷笑連連道:“依老夫看,眼下天子身子不好,正需要喜報來衝一沖喜,諸位看,現在咱們大明朝,好不容易出了喜事,是不是該立即呈報御前,昭告天下?”

呈報御前,是來天子知道,讓天子高興;至於昭告天下,則是讓天下人知道,讓天下人高興。

雖然徵倭惹來了很大的爭議,可是大捷就是大捷,一旦大捷,還是能大漲軍民士氣的,而且前些時日發生了宮變,陛下的壞消息又已讓朝野引發了各種猜忌,這個時候拿一場大捷來沖喜,確實不失是一個好辦法。

可是你若是認爲張進用有什麼好心,那就錯了,他認定了這是冒功,所以巴不得公佈天下,巴不得送到皇帝面前,到了那時候,全天下人都知道海路安撫使司威武霸氣,可是一旦,真相揭露出來,這時候,可就不是好玩了,你忽悠了皇帝,忽悠了全天下的感情,這個罪,你擔當的起嗎?到時候,肯定是要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任何和徵倭有關係的人,包括直浙的一些高官,海路安撫使司的上下人等,統統都要治罪,便是天子要保人,也絕對保不住,便是徐謙,也要受到波及。

張進用的提議,立即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大家都不傻,自然都知道張進用的意圖,所以一個個極力贊成,有人捋須頜首道:“不錯,不錯,是該沖沖喜了,近日京師死氣沉沉,這不是好兆頭,理當如此。”

楊廷和似也心動,看了看徐謙,淡淡道:“徐部堂以爲如何?”

徐謙不置可否道:“無妨,一切全憑楊公決斷吧。”

楊廷和點頭:“既如此,就這麼辦吧。”

………………………………

一封奏疏,遞到了御前。

嘉靖病危,可是身爲天子,也不可能完全不理政務,一些重要的奏疏,雖然未必需要他來決策,但是至少要讓他知道。

黃錦拿着奏疏,一字一句的念給嘉靖聽。

嘉靖剛剛意識有些模糊,此時聽到大捷二字,頓時來了精神,不由道:“海路安撫使司大捷,好,好啊,朱載基,有依靠了。”

黃錦欲言又止,他知道,嘉靖已經不復從前那樣的思維能力了,竟是沒有看出這奏疏裡的蹊蹺。不過他自然也不敢提示什麼,畢竟他心裡清楚,他和徐謙是一夥的,怎麼可能拆自己人的臺。

嘉靖疲倦的道:“讓內閣和各部立即磋商,擬出一個升賞的章程來,要重賞……重賞……所有將校官吏,俱都要重賞,不能寒了他們的心,去吧。”

黃錦心裡叫苦,感覺自己接到了一個燙手山芋,卻只能硬着頭皮道:“是。”

………………………

第357章 死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352章 大鱷第638章 天子殺人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1章 東窗事發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614章 謀反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405章 帝心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第739章 大行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683章 十萬火急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264章 會試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9章 坑的是你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56章 拜師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149章 內閣震動第324章 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452章 聖明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352章 大鱷第670章 萬死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121章 開張大吉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57章 別惹我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47章 謎團第218章 君臣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447章 事情真相第132章 殺人滅口第454章 封賞第186章 進宮第400章 慶生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662章 陰謀得逞第639章 抗稅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700章 美人心計第77章 師者如父第745章 殺人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176章 天子必有父,有父必有母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424章 兵變第404章 這就是水平第758章 公推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325章 大獲全勝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85章 刺刀見紅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675章 新星第7章 心理太陰暗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645章 平反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28章 張家服軟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534章 民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