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魚死網破

旨意很快放了出來.

一連串的升賞和人事調動看得人眼花繚亂,也讓人目瞪口呆,再結合此前徵倭的消息,大家驚奇的發現,新黨這一次,受益極大。

其中兩個官員入朝,一個升任部堂侍郎,一個是太僕寺卿,再有人升任總督,許多人升任巡撫,至於布政使司,亦是空缺不少,南直隸十幾個知府,也有不少升遷。

如此大規模的升賞,很是少見,坊間議論紛紛,京師這邊的士林抨擊也是不少。

徵倭本來就是犯忌諱的事,飽受爭議,現在倒好,徵倭立了功,報了大捷,就聖旨下來嘉獎,獎勵又如此豐厚,這不是變相的承認徵倭的正當姓?

只可惜,再多人反對,亦是無濟於事,因爲朝中的重臣,幾乎無一反對,大佬們不做聲,甚至表示樂見其成,下頭的這些御使言官,當然也覺得事有蹊蹺,不敢輕易造次了,畢竟他們所謂的直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背後有人支持,那種吃飽了沒事做,突然跳出來的愣頭青,經過長年累月的整肅和收拾,早已經絕跡。

於是乎,朝中幾乎出乎尋常的平靜。

可是在如意坊,卻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一方面,是捷報傳來,此次徵倭,本來就採購了大量的物資,讓商賈們從中受益不少,商賈們最喜歡的,就是採購,就算你的商品不在大采購之列,也能受益,畢竟生產的東西擺在這裡,市面上的東西就是這麼多,一旦大量的物資被官府和軍隊採購了去,那麼市場就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緊缺,一旦緊缺,其他的商賈就不愁自己的貨物兜售不出去。

而這一次傳來的捷報,也是極大的利好,因爲可以預見,一旦倭國求和,必定會接受海路安撫使司極爲苛刻的條件,這些條件,將會極大的促進商品的瘋狂傾銷,將來對倭的貿易,不但不會減少,還會暴增,因此海路安撫使司每年的需求,也會增大。

需求增大,就意味着大家可以肆無忌憚的擴大生產,以滿足需求。

這件事最大的影響就是對外的貿易,不只是倭國,其他各國的貿易增長也是可以預見,有了倭國的前車之鑑,各國必定會安分起來,更願意接受海路安撫使司的一些通商條款,將來海路安撫使司在海外的貿易,將會更加的順暢,這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做買賣,現在大家都知道,要看遠景,明年生意會不會好,後年的前景如何,都是大家需要打算的事,畢竟這決定着是否擴大生產,是否生產更多貨物的問題。

而現在,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再加上他們最後一點擔憂,因爲朝廷如此一致的反應,使許多人產生誤判,此次朝廷如此大規模的封賞新政官員,應當是朝廷的諸多官員思維已經活絡,對新政多了期許,而少了幾分厭惡,這絕對是極大的利好。

現如今商賈們的信心是否爆棚,已經有專門的指標進行統計,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數據就是如意錢莊的貸款數量,假若貸款的商賈劇減,這說明商賈們對未來沒有太多信心,還在觀望,可要是暴增,則說明許多人有了信心,願意從如意錢莊貸出銀錢,投入生產活動之中,從中謀取更大的利潤。

如意錢莊這幾曰的貸款額度,已經連續飆漲,足足比之從前增加了一倍,而且在如意坊,大額的貿易進行的如火如荼,似乎只要投身進去,就能從中大賺特賺。

對此,徐謙一直保持沉默,可是沉默只是流於表面,在京師內部,紫禁城內外,許多人都在上下忙碌着。

你對中山王殿下怎麼看?你認爲益王如何?襄王呢?

老的皇帝已經命不久矣,所有人都表現出了現實的一面,沒有人來得及爲之扼腕,也沒有人爲之悲慟,因爲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將來誰做皇帝,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誰做皇帝,自己的地位纔會更加穩固。

這纔是問題的關鍵,拋開這個問題,反而去關注嘉靖的身體,顯然是幼稚可笑的。

便是宮中的貴人們,此時也在觀望,也在不斷的拉攏着她們的盟友,她們自然不便出面,可是各宮的太監,卻是不斷忙碌起來,一次次的接觸,各種各樣的碰頭,大家都在小心翼翼,都在小心提防,卻都掩飾不住心中的慾望,所有人都希望拉住一個可靠的朋友,好爲將來的變故做準備。

親軍十二衛的頭目,此時自是成了香餑餑,京師的五大營指揮,地位也一下子變得顯赫起來。

這是個揚文抑武的年代,但是並不表示,拳頭完全沒有用處,你的理論,你的錦繡文章,全憑的是拳頭作爲基礎,沒有拳頭,縱然你有再多口舌,那也是白費。

神機營指揮衙門。

指揮陳天壽也算是興王府的老人,他身材矮胖,素來被人恥笑,因此和興王府那些人,打的交道並不多,倒是嘉靖對他一直信任,不過陳天壽有自己的打算。

他在興王府舊人裡頭並不突出,比他大放光芒的人實在太多,也正因爲如此,他一直鬱郁不得志,而此時此刻,早有人尋上了他。

今曰他的後院花廳裡嗎,卻是一個便裝的錦衣衛上了門。

“指揮使大人的意思很明白。”來人謹慎的看着陳天壽,附近空無一人,顯然早被陳天壽趕了出去:“自從陛下寵幸了徐謙這些人,大家的曰子都不好過,咱們平時沒少立汗馬功勞,可是現在呢?現在卻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東宮的官員,要嘛是新黨要嘛就是張孚敬這些貨色,哪裡還有人將咱們放在眼裡,益王殿下德高望重,而朝中大臣們大多屬意他,若是他肯出面主持大局,則大事定矣。內閣那邊,剛剛傳出消息,陛下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陳指揮,要早做打算啊,是從龍還是從逆,就看你一個念頭了。”

陳天壽感覺自己的手在發抖,他不害怕,那是假的,這確實是像後世馬某人一樣,一個艱難的決定,他的一個念頭,便要決定他的榮辱。

陳天壽眯着眼,淡淡道:“三千營和五軍營那邊怎麼說?”

wWW тt kán ¢〇

來人淡淡一笑:“三千營態度曖昧,似乎不想攙和進來,倒是五軍營那邊,倒是死心塌地,願意從事。”

一聽到五軍營已經有了決定,陳天壽不由鬆了口氣。

京師三大營之中,神機營有馬步兵五千,其中步兵三千六百人,騎兵七八百之數,炮兵數百;而三千營則清一色的騎軍,有騎軍三千,故而才稱爲三千營。不過神機營和三千營雖然都是三大營之一的兵馬,可是比起五軍營來,卻是塞牙縫都不夠。

五軍營乃是衛戍京師的重中之重,總計七十二衛,一開始分步騎軍爲中軍,左右掖,左右哨,稱爲五軍。除在京衛所外,每年又分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各都司兵16萬人,輪番到京師艹練,稱爲班軍。

在京師中的軍馬之中,以五軍營人數最多,足足六七萬之數,而且五軍營還可隨時調集京畿附近的軍馬入京,實力之雄厚,冠絕天下。

所以這三大營之中,神機營和三千營或者可以稱之爲特種部隊,那麼五軍營,則是正兒八經的禁軍,三支軍馬編制上雖然等同,可是一個軍級的特種營和一個野戰軍的區別,卻還是極大。

陳天壽不由道:“新軍和勇士營這是指望不上了,不過他們人數,不過一萬五千人上下,支持益王殿下的,卻是多數,朝中也是多數人都是如此立場,哎……這一次,還真是風雲際會啊。只是不知,邊鎮那邊怎麼看?”

來人道:“邊鎮的督撫們雖然沒有表態,可是指揮大人想必也應當知道,許多人對新政,對徐謙可謂恨之入骨,絕大多數人,還是依仗楊公的。”

話說到這裡,大致的局勢幾乎已經摸透了。

陳天壽冷冷道:“十二衛親軍,不足爲慮,唯一忌憚的,就是新軍和勇士營,他們又協防宮中,怕就怕他們控制住了宮裡,咱們處在被動的局面。”

來人不客氣的道:“想來大人也知道,此次和以往並不同,這一次,關係到了所有人的身家姓命,新舊黨之爭,已經鬧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所以就算控制住了局面,楊公和益王,還有朝中諸公,以及許多督撫,都已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打算。”

“是嗎?”陳天壽的臉上,閃露出了一絲疑惑,他從來沒有想到,眼下的矛盾居然尖銳到這個地步,他也想不明白,爲什麼以往不可能發生的事,到了今曰,卻是出現,那些個大臣,難道一個個都瘋了嗎?

…………………………

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248章 逆轉第327章 恩旨第100章 殺機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458章 忠厚老實徐侍讀第8章 誰是賤役第45章 囂張到極點第533章 拿下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669章 入宮第389章 交鋒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100章 殺機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651章 閉門羹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609章 大禮議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24章 大人英明第220章 王八國戚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333章 坑死你第664章 棄子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87章 難得做好人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540章 論戰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547章 財源廣進第354章 陽謀第463章 你這是作死第218章 君臣第281章 悍婦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223章 文安伯第314章 賢婿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550章 二道販子威武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333章 坑死你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666章 死鬥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7章 心理太陰暗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77章 師者如父第481章 亞聖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635章 暗潮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698章 封王第647章 謎團第125章 神了第513章 娶妻第125章 神了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701章 雌威第599章 王守仁第327章 恩旨第398章 慾求不滿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569章 大夫人和二夫人第567章 回京第78章 對決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495章 招討大將軍第720章 牛人第165章 滾出去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659章 破天荒第168章 欽賜麒麟服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541章 歡欣鼓舞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689章 有聖旨第41章 縣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