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

在以理學爲正宗的大明朝,翰林院居然要編王學總綱。

此時的王學,在大明朝影響並不深,雖然許多官員已經開始接觸,甚至朝中的袞袞諸公之中,已有不少人就是王學門徒,比如徐階,比如聶豹,甚至於一些尚書級別的人物,亦和王學有很深的瓜葛。

可是在臺面上,許多人都沒有表露出自己的身份。這些人更像是一羣教徒,採取暗中的手段相互聯絡,相互學習,相互探討。他們早已不滿理學,對理學的因循守舊帶着深深的芥蒂。

也正因爲如此,自王學出來之後,立即開始蔓延,上到朝中諸公,下到各書院,某種意義來說,現在的王學,已經有了和理學分庭抗禮的實力。

只是……這所謂的實力也只是人頭而已,王學門徒開枝散葉,各大學派廣納門徒,可是並沒有真正深入到權利的中樞。

唯一讓王學門徒們拿的出手的是,近來明報的出現,再加上一部分王學門人開始藉助報紙開始造勢,至少在江南地區,王學深入人心,至少近半的秀才生員們偏向於王學,江南許多官員也頗受其影響,尤其是南京的賦閒官員,這些人官場失意,於是心灰意冷,或是流連於花叢,或是鑽心寫書,這種官場憤青寫書自然不是爲了娛樂,而是爲了黑人,比如各種體裁的故事,故事背景可能是宋朝亦或者是唐朝,只是裡頭對應的人物卻往往都是朝廷中的某些大人物,這叫隔空潑污水,最是流行,其中成大成者便是金瓶梅,表面上寫的是情色小說。各種葷段子層出不窮,故事背景也在宋朝,只是裡頭的許多人物卻都可以對號入座,由此可見,這些官場失意的傢伙們戰鬥力還是驚人的,今天你讓我完蛋,我就讓你遺臭萬萬年,專注黑你五百年,絕對沒得商量。

自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開始靜下心來揣摩學問,理學已經摸透了,反而最近時新的心學卻是風頭正勁,許多觀點宛如一陣春風,盪漾這些腐朽的心田。有人頓悟,有人茅塞頓開,有人似有所覺,王學自此流行。

王學流行,並不代表它有了正式的身份,這個身份可不是輕而易舉能到手的,就算是在後來。徐階入閣,也未能得到當時的認同,更不敢編什麼王學總綱。

可是眼前這位徐謙徐學士,這纔剛剛上任。竟是提出了編王學總綱,這傢伙不是瘋了就是瘋了,這簡直是唯恐天下不亂,不鬧出點事來。你是不是骨頭癢癢?

可是徐謙很認真,道:“王學總綱的大綱本官已經有了謀劃。如今王學分爲左派王學、江右王學之類,其文章書籍,要儘量的蒐集,可命人前去江左、江右、嶺南、江西等地蒐集文側,這綱目嘛,就由本官親自代勞,具體的述言,怕是要請王檢討負責了,再就是審覈之事,怕是要勞煩謝侍讀,趙檢討若是無事,大可以參與進來,此書的編制,是宮裡準允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有什麼顧慮。”

“……”

衆人深深吸一口氣,王檢討忙道:“大人,不可哪,翰林是什麼地方,豈可爲僞學張目,這要傳出去,怕是要驚天動地了。”

徐謙眼睛一眯:“何謂僞學,你這是什麼意思?王學莫非尊的不是孔聖人,莫非不是立聖人言,怎麼到了王檢討口裡,就成了僞學了?”

這東西就是如此,不認可的人就認爲這是僞學,認可的人將其奉爲至寶,徐謙一番義正言辭,倒是駁斥的王檢討啞口無言。其實他倒不是完全沒有說辭,只是徐謙是他上官,眼看上官發怒,自然不敢繼續爭辯下去。

謝正覺得這事兒滋事體大,也忍不住勸道:“大人可想過此事的影響嗎?一旦傳出去,勢必會引起動盪,此事很不好辦,王學畢竟非官學,翰林院何必要編什麼王學總綱,此事應當從長計議。”

徐謙卻是微笑,道:“從長計議歸從長計議,可是現在陛下那邊已經首肯,讓咱們編書,銀子也已經有了,總不能光拿銀子不辦事吧?”

衆人又是一驚,陛下準允,連銀子都有了,這莫非是說,聖意偏向的乃是王學?

這個消息實在太過讓人震驚,假若只是徐謙一個人的主意,他們倒不覺得什麼,徐謙是向來唯恐天下不亂的,他有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都不奇怪,反正現在也沒有人招惹他,如今在官場,他是人見人怕的人物,連內閣現在都對他敬而遠之了,他想怎麼胡鬧不就怎麼胡鬧。可現在的問題可能就是,聖上對王學來了興趣,徐謙要編王學總綱,根本不是他的心血來潮,很有可能是聖上的意思。

如此一想,道理就通順了,可是也足以讓人目瞪口呆,如果聖意偏向王學,那麼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理學又當怎麼辦?現在是編王學總綱,那麼往後,豈不是還要將王學列爲官學?這……

徐謙自然禁不住他們的浮想聯翩,甚至於,他想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徐謙此時一副篤定之態,慢悠悠的道:“這件事就這麼定了,銀子過不了多久就會劃撥過來,你們先做個準備,王檢討,你先列個章程來,萬事開頭難,不過只要大家肯同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諸位各自去辦公吧,嗯,本官先打個盹……不,本官先日理萬機,精通一下業務。”

在座的諸人,已經沒有心情去反對了,他們現在考慮的顯然是如何去消化這個震驚的消息。

消息不脛而走,立時炸開了鍋,徐謙胡鬧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徐謙背後,一定有人授意,徐謙背後的人是誰,可能牽涉到了宮裡,此外,誰能保證這背後沒有王學的人挑唆?

如此一來,許多人義憤了。

在理學們的眼裡,王學就是異端,編王學總綱,比之大禮議更加嚴重,一個是皇帝老子的身份問題,一個是涉及到千秋萬代的綱領問題,這是萬萬不能妥協,也絕不能有絲毫迴旋餘地的。

楊廷和這邊已經被人踏破了門檻,在內閣擬票回來,所面臨的便是排山倒海一般的人浪。

這些人中有尚書,有侍郎,有給事中,有主事,有郎中,有言官,甚至山東、山西、河南巡撫那邊收到了消息,也已經來了書信過問此事,這是士林的大事,許多人已經抱着必死的決心,也絕不容忍這部書自翰林院出來。

“這是什麼意思,必須得弄清楚,這是宮裡的主意,還是那徐謙擅自做主,到底是誰迷了天子的心竅,今日他們要翰林院編書,明日是不是要將王學立爲官學,是不是將來後進們讀書,不去學程朱,反而去學他王學,怎麼,難道還想變天不成?大人,這事兒若是不立即遏制下去,這是要貽害萬年的。”

“不錯,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絕不能讓他們胡作非爲,大明朝一向都是程朱之術,爲何還要弄出個王學出來?王學……哼,王學是什麼東西,不登大雅之堂,奇談怪論,打着聖人名目,卻是詆譭聖人學說,可笑可嘆。”

衆人七嘴八舌,楊廷和則是坐在椅上,闔目不動。

“山東巡撫那邊,已經有書信過來,同來的還有一份奏書,汪大人的意思是,此事關係重大,朝中一定是出了小人妖言惑衆,若是不及時制止,恐有社稷傾覆之危,太祖以理學爲綱常,這不是沒有道理,何以有人要反祖制,必定是有人居心不軌,諸公不可小視。”

“衍聖公那邊也從山東發來了奏書,說只知程朱而不識王,對王學也多有抨擊之詞,衍聖公的意思是,有人借孔學滋事,宣傳僞學,山東那邊,不會坐視不理。”

“文靖公謝太師嫡子亦已上書,斥王學誤人子弟,不知好歹。”

“大人,事到如今,是不能坐視不理了,若是再不說兩句話,一旦讓王學成事,則祖宗社稷俱都要萬劫不復了。”

楊廷和只是眯着眼,這才張口:“事情不好辦,這其中最難的,並非是敕王學爲官學,他們是要徐徐漸進,只是編王學總綱而已。”

“哼,僞學就是僞學,翰林編了書,豈不是說朝廷認可了他們的身份,許多讀書人不明就裡,不識僞學之害,一旦編了書,就怕有人習讀,誤人子弟!”

楊廷和不由苦笑:“這纔是難辦的地方,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人非要鬧,那就各自上書,俱言王學危害,這些話未必是要說給陛下聽,也未必是說給王學聽,而是要說給讀書人們聽,讓他們曉得王學的害處,以後敬而遠之,大家不必到老夫府上來說話,各抒己見吧,不必有什麼顧慮。”

……………………

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654章 株連第94章 不識擡舉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678章 內閣人選第358章 算賬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177章 御劍第475章 變天第24章 大人英明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606章 倒打一耙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651章 閉門羹第732章 爭取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15章 藉機發難第651章 開足馬力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107章 御書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230章 生財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99章 爲官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151章 打臉第70章 打上門了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661章 藉機反戈第412章 王法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256章 造孽啊第219章 你拿捏得住嗎?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111章 金錢如糞土第613章 死路一條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657章 風暴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164章 你完了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193章 面聖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66章 死鬥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225章 君心難測乎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649章 清算的時候到了第731章 不成了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358章 算賬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725章 重賞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1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61章 藉機反戈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695章 伏誅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359章 動手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604章 大哉吾師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734章 多事之秋第534章 民賊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729章 降表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104章 主動權第166章 鄉試第327章 恩旨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582章 共度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