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變天

王艮的話起了頭,頓時傳出嗡嗡的議論聲。

近來鬧的事實在太多,在座之人都是王學的骨幹人物,按照京師裡某些人說法,他們這種骨幹人物,自然屬於斯文敗類的行列,少不得要拿問治罪,而且這罪還不小,定的是妖言惑衆四字。

這四個字等於是讓人腦袋搬家了。

現在他們的心情說不上好壞,但是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事情不能這麼下去了,否則大家都要完蛋。

一旦宮裡讓步,定爲僞學,勢必要強勢打壓,打壓的權利就在京師那些的反對派手裡,依着這些人的尿性,不住幾個典型出來剁個幾刀可能嗎?

本來大家只是研究學問,既沒什麼野心,也沒什麼想法,哪裡想到如今會大禍臨頭。

再加上京師那邊幾個大儒被打了,還有山東那邊的種種舉措,傻子都能明白,人家是磨刀霍霍,要動真格的。

既然是動真格,躲是躲不了的,還怕人家查不出你是心學骨幹?真當人家是吃乾飯的?假若廠衛出了手,大家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想到這裡,許多人不由打了個冷戰,說後悔是來不及了,擺在他們面前的,是該怎麼辦?

衆人都不吭聲,有人似乎已經有了主意,可是現在卻沒有立即說的意思,大家的目光都看王艮,王艮是心學骨幹,這事兒連查都不必查,天下人都曉得,他在明報報館裡寫的文章可都是白紙黑字,抵賴不了的。

真要說妖言惑衆,明報就是第一個妖言惑衆,那些閱讀明報的,怕也好不到哪兒去。

王艮目光掃視衆人,道:“事到如今,老夫有一言。不知大家可願意聽嗎?”

衆人道:“王夫子請講。”

王艮慢悠悠的道:“翰林院要編王學總綱,徐謙不過是個侍讀學士,要編書,這是何德何能,所以老夫料定,徐謙背後一定有人支持,老夫再大膽猜測。只怕陛下對王學頗有好感。”

得出這個推論,倒是不難,其實現在天下人都曉得,也不必王艮推論。

王艮嘆口氣,道:“如今王學氣候已成,門徒亦有三五萬人。遍佈江左江右,既有宮中支持,翰林院又表明了立場,廟堂中的種種污衊之辭,又何懼之有,他們步步緊逼,難道我們就坐以待斃嗎?”

許多人眉眼兒跳了一下。王艮的話雖然沒說完,可是意思卻是說的再明白不過了,這是要拼命的架勢,有人不禁心裡冷顫,也有人目露堅毅之色。

王艮正色道:“無路可走,那麼不妨破釜沉舟,一味退讓,諸位可曾想過前宋的黨爭嗎?”

提到前宋黨爭。就是所謂的新黨和舊黨之爭,當時空前的劇烈,新黨上臺,舊黨紛紛滾蛋,無一例外,不是去閩粵,就是打發去瓊州。不知多少人在發配的路上含恨而死。等到舊黨上臺,依舊故技重施,又是一番瘋狂打擊,朝野上下。幾乎無人倖免。

王艮拿新舊黨政來做例子,便是告訴大家,若是退縮下去,沒有人能夠倖免,妄圖妥協照樣沒有好下場。

王艮這個人,屬於那種銳意進取之人,他從師王學時候,主動講學,造成一次次的轟動,以至於連王學始祖都嚇了一跳,覺得如此張揚,必定不能長久,幾次想要將他召回去“痛加制裁”。可惜王艮根本不理會,依舊故我。

可以說王守仁固然開創了王學先河,可是沒有王艮,怕是這所謂的王學和歷史中許多的流派一樣,不過是一羣小圈子裡的文人們自娛自樂的工具而已,正是因爲王艮四處講學,到處陳述王學觀點,這才使歷史上的王學到了明朝中後期有了與舊學分庭抗禮的資本。

由此可見,王艮是個基本教義派,這種人一根筋,爲了維護他所謂的理念,爲了讓他認同的理念開枝散葉,他不會有任何的顧忌,王守仁都拉不住他,假若遇到了有人打壓,他也絕對不會妥協。

如果有人要消滅他的學說,他寧願被人消滅肉體。這既是他的軟肋,也是他光輝的一面。

王艮呼吸開始漸漸粗重起來:“若能換明日之格局,你我盡爲賢人,若中途夭折,你我皆可爲烈士!諸公若是有不肯的,可以立即出去,若是肯願與老夫共度時艱,我等立即謀劃,明日,就讓朝中的袞袞諸公們,見識我等的厲害!”

所有人都沒有吭聲,可是誰都沒有走。

王艮的話說的很明白,沒有退路了,一旦妥協,他們就都是妖言惑衆之徒,與其如此,那麼奮力一搏吧。

…………………………………

次日,明報一篇文章吹響了戰鬥的號角,王艮親自主筆,題爲《聖人爲大道,餘不足掛齒》。

這篇文章似乎沒有提到任何理學和心學,這也是王艮的高明之處,他只提出了尊孔,全文之中,沒有一句程朱,這就是說,聖人是你的,聖人也是我的,你程朱可以解釋,我陸王一樣可以解釋,聖人是正宗,王學不是妖孽,可是你理學也非正道。

一篇文章,筆鋒如刀,不過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這篇文章出來之後,江南立即開始傳抄,整個江南頓時沸騰,有生員當衆焚燒程朱集註,到處有人張貼諷刺理學的文章和詩詞,浙江同仁縣令更是大膽,親自訓斥本縣縣學官吏,呵斥他們固步自封,曲解經義。

天可憐見,大家授學的內容,可都是官方擬定的,都是考試的必修課,怎麼就成了曲解經義了。

不過人家擺明着是指着和尚罵禿驢,罵了也就罵了,你待如何?

江西那邊,幾處書院發生了學生趕走授課大儒的事件,義憤填膺的學生指斥該大儒抨擊王學。

南京這邊自然不會寂寞,衙門裡的官員們也都不署理公務了,反正他們本來就沒有什麼公務,紛紛串聯,上書的上書,叫罵的叫罵,後來鬧的太兇,嚇得南京吏部尚書親自出面,請大家不要非議近來的學事,誰曉得這位大人倒了黴,家門口就從來沒有消停過,院牆上天天被人寫上各種歪詩叫罵,夜半三更時不時有人丟石頭。

南京五軍都督衙門見狀,連忙下命拿人,誰曉得人是拿到了幾個,最後不少人登門,最後又大庭廣衆的放了出去。

這倒也罷了,更離譜的是山東這邊,本來山東反王學最是熱火朝天,巡撫大人親自督陣,面授機宜,聲稱誰敢妖言惑衆,立即拿辦。

結果這話還沒放出來多久,布政使司衙門就放出了文告,再有儒生不思本業,胡言亂語的,全部革除學籍。

巡撫大人的本意是發動生員,好好抨擊一下僞學,所以放任大家叫罵,甚至放縱他們胡鬧滋事,可是布政使司這麼一個文告,意思卻很明顯,誰敢胡鬧,布政使司不是吃素的,就是噁心你,你能把我怎麼樣,巡撫了不起嗎?有本事來彈劾老子。

巡撫大人一下子傻眼了,要曉得,巡撫某種意義來說,是管軍的,當然,也可以插手政事,而布政使司雖然比巡撫低了那麼一級,而且權利也不大,可是並不代表人家收拾不了你,就收拾不了別人。

當然,重災區是在京師,畢竟京師纔是決戰的焦點,前些日子空氣緊張,舊學肆無忌憚,很是囂張了一陣,可是江南那邊吹來了春風,立即大大的鼓舞了京師的士氣,那些原本不敢冒頭的官吏、讀書人此時亦是勇氣倍增,都察院已有三個言官跳出來反駁有人想要排除異己,兵部左侍郎跳出來指責有官員妄議學務,翰林院兩名侍讀公然支持編王學總綱,更離譜的是,刑部尚書張子麟竟也出了面,要求立即平息此事,不得再進行討論。

所謂不討論,就是拉偏架,擺明着是王學一夥的,化成灰人家都曉得。

若說其他人阿貓阿狗,這位張大人卻不是省油的燈,雖然沒有入閣,可也是聲譽卓著的人物,一向以剛正不阿著稱,曾經勘察皇親貴族案件,方正嚴明,不循私情,大明宗室們見了他都像老鼠見了貓,這種人憎鬼嫌的人,自然沒什麼顧忌,說白了,還是那句話,怎麼,你想拿我怎麼樣,莫非還敢咬我不成?

張子麟一領頭,平時隱藏的很深的王黨們大受鼓舞,紛紛迫不及待的跳出來,連在天津衛的徐階此時都不再玩那套中庸把戲了,奏書一寫,命人急送入京,要來個刺刀見紅。

…………………………………

第三章送到,哎,又到月底,月票似乎還爭氣,感謝大家。至於贊榜,算了,輸了沒關係,說明老虎還是不夠給力,以後要加油,最近更新早,老虎儘量會保持。

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695章 伏誅第114章 大功第655章 悉聽尊便第99章 天子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642章 震動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176章 天子必有父,有父必有母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267章 大考第598章 祭孔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649章 清算的時候到了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186章 進宮第288章 殿試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658章 大局已定第641章 升任尚書第60章 手眼通天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25章 令人髮指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681章 宮變第657章 風暴第497章 厚道人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232章 殺手鐗第668章 驚天動地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27章 志向高遠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656章 小內閣第316章 平倭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179章 榮華富貴第353章 閃亮登場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22章 我乃忠良之後,你是什麼東西第729章 降表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657章 風暴第477章 徐某人閃亮登場第13章 居然也有**的一天第357章 死第230章 生財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361章 殺人誅心第199章 爲官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188張 鬥法第567章 回京第115章 新任提學的下馬威第141章 聖旨下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373章 好色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239章 決戰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639章 抗稅第488章 宮變第658章 大局已定第753章 勸進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427章 殺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22章 我乃忠良之後,你是什麼東西第381章 死戰第24章 大人英明第438章 侍讀學士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74章 亡羊補牢 未爲晚也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42章 遇貴人第46章 年少輕狂第595章 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