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開戰

雪片一樣的奏書已經填滿了內閣。

難得朝中大聲如此和諧,異口同聲的罵人,不過這種奏書根本就沒有看的價值,因爲不一而足全部都是引經據典來罵,又或者翻來覆去的話,更或者是拐着玩兒來罵。

歸根結底,就是罵你,而且罵的很兇,很不堪。

當然,大家倒是有默契,現在誰也沒有興趣去招惹徐謙,他們罵的乃是僞學,何謂僞學,自然就是王學了,要罵王學,就要論證,論證王學各種荒謬的言論,爲了引經據典,確實是讓諸公們辛苦了。

其實先漢的時候,儒家和老家鬥法,也不至於如此殘酷,說到底,關起門來自家人鬥爭起來是最兇殘的,正如同是信仰上帝,新教和天主的鬥爭一樣,不死這麼幾萬幾十萬人你出門都覺得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更別提什麼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教了。

激烈的言辭至然不少,要求立即嚴禁王學,將王學打爲黑五類,所有王學門人俱都以妖言惑衆的名義拿辦,還有人費盡心機弄出了個羣醜圖,將這王門的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物盡皆歸類起來。

憤怒的大臣們覺得這樣還不解恨,上書之餘,私下裡更是大肆叫罵,自然是什麼難聽的話都肯說出來,對王學各種指責和歪曲,他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一方面,要求宮裡禁止王學,另一方面,製造影響,讓人明白王學的危害。以免有人不明就裡,受到王學的荼毒。

王學一下子成了過街老鼠,變得人人喊打起來,就在京師。有一處學堂,專門教授王學,這是民間士人自發行動的一個小團體,幾個大儒湊在一起。開辦了個簡易的書院,供人學習,因爲王學在京師的影響並不算得大,一般人關注的不多,因此也無人過問,而現如今,這兒卻是遭秧了。

數百個憤怒的年輕士子蜂擁的衝進了學堂,將這裡砸了個稀巴爛,一個大儒被打傷。幾個試圖制止暴亂的弟子亦是飽受拳腳。遇到了這種事。自然要打官司,狀紙遞到了順天府,順天府這邊非但不派人捉拿滋事的士子。反而將狀告者拘押起來,聲稱其妖言惑衆。若不是這些狀告之人有功名在身,怕是動刑也不是沒有可能。

遇到這種荒誕的事也是沒有辦法,現在朝中諸公這麼多人出來表態,況且還態度堅決,順天府這邊自然也得有所表示。

顯然在這背後,有人在暗中推動此事,其實之所以鬧得這麼大,倒不是因爲一個徐謙要編書,而在於有人看到了徐謙背後的某個人,大家真正擔心的是天子,假若天子崇尚王學,豈不是否認掉了許多人自身的價值?大家都是靠理學起家的,考試做官憑着的也是理學,這個時候若是不表現的態度堅決,表現出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又怎麼能借此敲打一下天子,讓天子曉得,你的喜好跟我們無關,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可是想要拿你的喜好來決定國策,那就是做夢。

既然是敲打天子,自然要有足夠的份量,因此朝上的袞袞諸公們先是起了個頭,而後便漠然的看着下層的士子們‘胡鬧’,而士子們見無人來管,而坊間又是流言朝廷極有可能擅改科舉試題,不再接受程朱之學,而考的將是王學,一下子,許多秀才們憤怒了,大家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學的都是程朱,還指望着靠這個來做晉升之階,誰曉得居然要廢除程朱,這不等於是大家的書白讀了嗎?

雖然只是流言,可是讀書人卻一個個打了雞血,反正衙門不管,那麼自然要鬧,京師這邊已經雞飛狗跳,但凡是和王學沾上邊的,盡都極盡污衊詆譭,城牆根上貼滿了各種詩詞,都是破口大罵,爭相批判。

而且這樣的趨勢,已有從京師蔓延的傾向,在通州那邊,有人拿着抄錄下來的衍聖公奏書在街市上滔滔大哭,俱言立國之本傾覆,國恆亡矣。

山東巡撫也已果斷髮出了告示,作勢要搜查妖言惑衆之徒,大量的官員出入縣學、府學,檢查功課,生怕這學裡出現絲毫王學學說,山東學官已經召集了各府各縣的學正、教諭,宣講王學之害。甚至於這位山東巡撫玩了一個小花招,故意調兵前往曲阜,將衍聖公府裡三重外三重圍住,向外宣稱是以往妖學亂黨滋事,侵擾聖人之後,這一手黑的很漂亮,王學尊的也是孔聖人,自然不會去襲擊衍聖公,見了衍聖公膜拜都來不及,偏偏他來這一手無中生有的把戲,製造這種風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這不是擺明着將王學推到了孔學的反對面。

這一樁樁的事,自然瞞不過宮裡。

嘉靖臉色如常,居然沒有生氣,事情的前因後果他自然是知曉了,事情是徐謙鬧出來的,嘉靖也不曾料到徐謙編書會編出個王學總綱出來。

可是這時候,他沒有站出來否認什麼。很明顯,在這件事的背後,有人在暗中逼迫自己低頭,雖然事情是徐謙惹出的,可是背後的人把水攪渾,卻有逼宮的意思。

假若他這個時候站出來否認,告訴全天下人,自己和王學無關,豈不是向人示弱。

所以他不吭聲,反而將自己抽身出來,一副看好戲的姿態。

只是徐謙那個傢伙,到底打的是什麼算盤,嘉靖卻是看不清,不過嘉靖心裡有點兒怒氣,這傢伙連個招呼都不打,就煽風點火,差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對於這些彈劾的奏書,嘉靖一概不理,對他來說,什麼王學、理學,統統都是扯淡,若他真要推崇什麼學說,怕也只有法家之術了,至於他到底厭惡理學又或者王學,又一時說不上來,其實說白了,他厭惡誰哪個學說就是王八蛋,歷史上他曾厭惡王學,某種意義來說是那時候已經厭煩了徐階,通過敲打王學來收拾徐階而已。

事態的發展愈演愈烈,嘉靖依然我行我素,別人可以將他打敗,可是想要讓他屈服,卻沒有這樣容易。

“徐謙這廝做的好事,去給徐謙打聲招呼,讓他近日少來添亂,再敢胡說八道,讓他不要來見朕了。”

嘉靖吩咐黃錦,顯出幾分被坑之後的怒意。

黃錦道:“是不是讓徐謙站出來否認一下,就說此前都是誤會,是口沒遮攔,陛下並無此意?”

嘉靖冷冷一笑:“不必了,事情都已經做下,就不要回頭,徐謙是朕的人,天下人誰不曉得,他出來澄清,就等於是朕出來澄清,他出來息事寧人,就是朕要息事寧人,他若是致歉,莫非還要朕下罪己詔嗎?不要理,就這麼耗着,且看這些人要玩什麼把戲。”

黃錦會意,心裡叫苦,連皇帝都曉得這個道理,徐謙會不曉得這個道理嗎?這徐謙就是曉得這個道理,才把陛下拉下水,這傢伙,真是膽大包天。

他應了一聲,連忙出宮不提。

…………………………

杭州……

一處普通的宅院裡,此時一頂頂的轎子紛紛落下,一個個人沉默着進去,大家匯聚到了一處廳堂,一個個默不作聲。

偶爾在間隙的時候,傳出幾聲咳嗽,在座之人有的氣宇不凡,有的細皮嫩肉,其實不必過多猜測,便可看出有不少都是朝廷命官亦或者大儒。

江左、江右、浙中、南中、楚中、閩粵、北方各王門盡皆匯聚於此。

這裡頭上到南京尚書,下到尋常的縣令應有盡有,作爲代表人物,所有人都在沉默。

而此時,由於明報的擴張,使得王艮在王門中的地位扶搖直上,王艮近來身體不好,由一個小童攙扶出來,衆人見了他,紛紛起身見禮,王艮連忙拿手壓下,淡淡道:“不必多禮,大禍臨頭時,虛禮客套已是無用,諸公受邀前來,會商學門大事,能否先聽老朽一言?”

衆人紛紛點頭,有一人道:“王夫子不必客氣,除開實在趕不來的,我等披星掛月而來,爲的就是聽王夫子賜告。”

王艮滿面紅光,先是吁了口氣,隨即道:“京師和山東的事,諸位聽說了吧?”

衆人沉默。

王艮吁了口氣:“事情的起因是翰林院,翰林院要編王學總綱,這是個好消息,只是可惜,好消息最終變成了壞消息,朝中的袞袞諸公,對我等芥蒂之深,教人心寒,天下學問出自一門,其餘的學問莫非都是異端嗎?那麼程朱之前的經義文章,也都是僞學?世人只曉得程朱,也不知孔聖人了,這些人爲虎作倀,揚言要揪出我等王黨,要剝皮敲骨,這哪裡是聖人門下,分明是妖,是魑魅魍魎之徒!”

……………

第393章 去死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61章 不死不休第228章 學堂第433章 出名了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207章 好茶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645章 權臣第506章 發達第520章 恩賞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11章 亢奮了第349章 瘋了,瘋了老虎求安慰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64章 冤枉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39章 瘋狂時代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16章 家大業大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205章 翰林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477章 徐某人閃亮登場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歡破壞莊稼第720章 牛人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248章 逆轉第279章 見駕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155章 送你歸西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343章 有病第27章 志向高遠第754章 真正的敵人第363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263章 項莊舞劍意在何人第190章 大禮包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70章 打上門了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502章 京師震動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274章 好氣魄第281章 悍婦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724章 捷報頻傳第121章 開張大吉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545章 變革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446章 拿下第719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728章 魚死網破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8章 徐家善堂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97章 技壓羣雄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15章 要玩就玩票大的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188張 鬥法第353章 閃亮登場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462章 沒理也不饒人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