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

衆人說說笑笑,有了徐謙起頭,倒是集思廣益起來。

眼下在座的這些人,哪個都是天下土豪中的土豪,有了銀子,與其封存,還不如讓錢去生錢。

一下子又是紡織局一下子又是造作局,再加上一個錢莊,這些人還顯得很不滿足,挖空了心思想往自己本以咋舌的財富上頭再加一些。

人的慾望畢竟無窮無盡,正如奴隸主總想不斷增加自己的努力數量,地主們總是剋制不住自己買地的慾望一樣,這如意坊已經初具財團雛形,正如一隻吞金巨獸,已有染指天下財富的企圖。

那躲在角落裡不做聲的乃是鎮遠侯顧寰,這顧寰剛剛回京,在如意坊裡有一些股份,雖然連半成都不到,當年不過是看在張家兄弟的面上隨便出了點銀子,誰曉得後來這如意坊越來越大,雖然半成不到的股份,可是收益卻是本錢的百倍千倍,因此也開始眼熱起來,他這一趟回京述職,聽說這邊要議事,便眼巴巴的趕來,想要攙和這麼一腳。

這便是主人翁的精神,其實說白了,還是如意坊獲利太大,前景遠大,這已經關係到顧家前途了,所以這位鎮遠侯格外的上心。

顧家絕對不是破落戶,他們的爵位可以追溯到永樂年間,屬於二等靖國侯,其祖曾敕封爲夏國公,後世襲爵,而顧家之所以能在京師之中站穩腳跟,便是因爲顧家世代都和漕運有關,顧寰雖然年輕。可是現在已經擔任了漕運副總兵。這是顧家世襲的職位,便是現任的總兵官,都曾是顧寰祖父的故吏,顧家的旁支大多都在漕運衙門裡擔任官職。上到參將下到尋常運軍百戶,林林總總,某種意義來說,顧家就是漕運衙門的土皇帝。

顧寰咳嗽一聲。忍不住道:“其實無論錢莊還是其他,都不如海運掙銀子,我久在南北通州奔走,這漕運裡頭每年是多少油水就不必說了,假若真要能得到海運特許,每年獲利何止是十倍?”

他倒是頗有眼光,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在漕運裡呆的久了,自然曉得這裡頭的暴利。漕運尚且如此。海運就更不必說了。一船的絲綢從南通州經過漕運到北通州都能掙這麼多銀子,別提從大明的港口將一船船的貨物送去各藩。

徐謙不由看了他一眼,道:“兄臺似乎面生的很。”

顧寰微微一笑。自報了家門。

徐謙笑呵呵的道:“鎮遠侯世系可以從永樂一年算起,咱們大明朝極少有這樣源遠流長的世族了。顧侯爺。這海運雖然未開,如意坊照樣還是能出海,海路安撫使司眼下正在製造大船,銀子也是咱們如意坊出的,他這出航一船船的貨物,也都由咱們如意坊經手,開不開海,都是無妨,不過……這畢竟是違禁的買賣,宮裡那邊得餵飽了纔好,不要捨不得銀子,只要宮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來咱們拿出銀子來,造百艘千艘大船,統統都以海路安撫使司的名義出去便是,漕運……侯爺既然管着漕運,將來在天津等口岸,卻少不得要行個方便,以後如意坊有時候也要借用一下。”

顧寰微微一笑:“這個好說,都是自家的貨,還不是輕而易舉,運軍這邊打了個招呼,不但不敢登船搜檢,便是沿途出了事,也可以一路照拂。”

眼看天露暮色,王成提議道:“不妨一起尋個地方吃酒,權當慶祝徐學士榮升。”

徐謙卻是擺手:“明日清早還要去翰林院,不能起的太遲,改日再說。”

在如意坊坐了幾個時辰,徐謙感覺到全身心的舒暢,似乎到了那裡,纔沒了勾心鬥角,所有人都精誠團結,爲了各自的盤算努力。

他回到家中,徐家已在爲明日的酒宴準備了,徐謙反而無事,早些歇了,次日乘轎趕往翰林院,如今再到這裡,地位已經截然不同,徐謙依稀還記得自己初來乍到的時候,不過是個編撰,無品無級,一切都聽人擺佈,有人對他不屑於顧的,也有人對他漠視的,可現如今,身爲翰林院有數的幾個學士,無論這些人對自己懷着什麼心思,卻都得強作一副笑臉出來。

他的值房是在右玉堂,玉堂有侍讀一人,編修一人、檢討二人,再有七八個文吏,人雖不多,不過這兒卻是徐謙做主,感覺自然不同。

新官上任,徐謙便將編修、檢討、博士們請來。這侍讀是徐謙是老相識,正是他的師兄謝正,謝正顯得有點尷尬,先進師兄,結果如今卻成了徐謙的屬官,很有幾分慚愧,不過徐謙和他說了幾句閒話,並沒有顯露出得瑟的意思,倒是讓他好受了許多。

在這右玉堂裡,徐謙是主官,而謝正爲副,至於兩個檢討,一個負責稽查史書,另一個負責錄書。大家一團和氣的坐下,徐謙高高坐在首位,看着下頭暗中觀察他的諸人,心裡不覺得好笑,果然還是做官好,做了官就不是你去猜測別人的心思,而是別人來揣測你的心意,揣摩上意,這在哪裡都行得通,便是翰林院這樣清貴的衙門也是如此。

咳嗽一聲,徐謙道:“諸位,往後大家就是同僚了,以後得共事在一起,承蒙聖上垂愛,本官如今忝爲侍讀學士,主持稽查史書和錄書,還望諸位鼎力相助。”

這第一句自然是句客套話,大家都聽過徐謙的種種傳聞,原以爲徐謙是那種逢人便要擠兌一下的人物,兇名在外,因此頗讓大家擔心,可是現在大家見徐謙並不是凶神惡煞,總算放下了心來,一起道:“大人說哪裡話,這是下官人等應盡的本份,自然竭力協助大人辦差。”

徐謙頜首點頭,喝了口茶,道:“這便好,萬事開頭難,說句不好意思的話,這稽查史書和錄書的事本官還是生手,趙檢討,你負責稽查史書,能否說一說?”

趙檢討連忙站起來,道:“大人,其實稽查史書無非就是審覈而已,左玉堂那邊纂修了實錄、聖訓、本紀、玉牒及其他書史之後,都要送到咱們右玉堂來過目,若是沒有差錯,便進行封存。”

徐謙笑道:“原來如此。”

這個工作實在簡單,不過責任卻也重大,畢竟實錄、聖訓、本紀、玉蝶這東西不是開玩笑的,若是出了問題,一般都是審覈的人負責。

他又道:“那麼錄書呢,又擔什麼干係,王檢討……”

王檢討忙起身道:“大人,錄書其實就是存檔,每日朝廷的票擬,都要送到這裡來抄錄一份封存,除此之外,還有聖旨、史書、玉蝶、聖訓之類。”

徐謙不由道:“永樂大典是否也是由咱們右玉堂封存?”

王檢討笑道:“正是。”

徐謙算是明白了,這所謂的錄書,其實就是圖書館加一個資料室。

大明朝某種意義也是閒的蛋疼,翰林院裡的都是精英,如此精英,居然不是圖書管理員就是資料員,反而是次等的傢伙放出去主政一方,這也算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徐謙慢悠悠的道:“那麼假若要編書,是不是也由王檢討負責?”

“編書?”王檢討呆了一下,這右玉堂可是許久沒有編過書了。這裡頭的編書可不是說寫書,而是編錄書冊,比如永樂大典,其實並非是讓人寫出一部大典來,而是將天下所有的書籍進行一次整理,然後將其梳理歸類,形成一部典冊,這本大典裡既會有左傳也會有春秋,甚至還會有醫科的書籍。一旦要編書,就要派人四處尋訪書籍,以及尋找散落於民間的手抄本,再進整理,不但浪費銀錢,而且還操心勞力,不過話說回來,假若是編書,雖然會讓清閒的衆人忙起來,同時這權利卻也能增加不少,畢竟有銀子過手,好處不小。

王檢討倒是喜歡編書,立即顯出了濃厚的興趣,他雖只是小小檢討,可是一旦要編書,地位可就不同了,王檢討道:“按理來說是該下官負責,只不過一般編書,宮中都會任命總裁,往往都是大人親自負責,而下官從旁協助。不知大人要編什麼書?”

他心裡頗爲興奮,心想這個徐謙的聖眷還真是不小,剛剛上任,就能說動宮裡編書,這不擺明着給大家刷經驗玩嗎?

徐謙慢悠悠的道:“本官想編一本《王學總綱》!”

“……”

王檢討呆住了。

謝正也呆住了。

那趙檢討剛纔還掛着一副笑容,可是現如今,笑臉雖然還掛着,卻已經僵硬。

王學……

瘋了,瘋了……真的是瘋了……

王學雖然還沒有定性爲僞學,可也沒有得到官方認可,翰林院編王學的總綱,這不是擺明着給王學定性官方的合法身份嗎?

…………………………

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613章 死路一條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41章 縣試第一第213章 玩出花樣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735章 誅了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56章 造孽啊第666章 死鬥第107章 御書第151章 打臉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479章 千秋偉業第710章 威懾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86章 人治第111章 金錢如糞土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685章 誰是反賊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126章 重賞第264章 會試第645章 平反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732章 爭取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576章 軍機第225章 趨利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209章 大功一件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193章 面聖第491章 賊王第346章 青天第36章 後孃養的第321章 廷議第331章 風暴第475章 變天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15章 要玩就玩票大的第373章 好色第339章 高升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有這麼慘嗎第642章 震動第638章 天子殺人第57章 別惹我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486章 大變第450章 清算第162章 欽差大人,不好了第38章 應考第732章 爭取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231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730章 磚家第48章 才子第649章 清算的時候到了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180章 三個人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339章 高升第49章 上山打老虎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497章 厚道人第23章 坑爹坑隊友第639章 抗稅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225章 趨利第491章 賊王第479章 千秋偉業第646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180章 三個人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75章 讀書好第166章 鄉試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