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

親兵的話讓石敬瑭微怔,對方出帳不過片刻就回帳,自然不是石重貴接令後動作迅速,這隻能說明在他傳令之前,石重貴就已經快到了,然則此時此刻,石重貴又來作甚,方纔自個兒可是斥退了他,難不成石重貴勸諫之心不死,還要來再度進言?

石敬瑭認爲有這種可能,也沒有多想,便讓石重貴進帳來,他心頭計議已定,無論石重貴說甚麼,都不會讓他改變主意。只不過李彝殷也在帳中,他倒是擔心石重貴進言之心不死,影響和李彝殷的軍務交接,讓自己下不來臺。畢竟他不可能發兵攻打河西軍隊,哪怕是跟禁軍虛與委蛇也不行,李從璟他可是瞭解得很,眼下禁軍勢大,不可能答應他將功折罪,他早就鐵了心要謀反,李從璟也早就有必殺他之念。

“本帥之意,驍騎軍你不必再帶了,交給李公暫領,你則暫代李公統帶党項兵馬——這是對你的重用,你當勉力爲之,不可讓本帥失望。”在石重貴說話之前,石敬瑭已經率先開口,語氣平靜而不失威嚴,看向對方的眼神,滿是警告之色,希望對方不要不識擡舉。

石重貴的反應,終究還是讓石敬瑭失望、惱火了,他抱拳正色道:“大帥之令,恕末將不能領受。”

“放肆!”石敬瑭怒斥一聲,“難道你膽敢違抗軍令?”

石重貴肅立帳中,並不躲避石敬瑭嚴厲的目光,“若大帥願提兵攻打河西賊軍,末將便是做一馬前卒,亦甘之如飴。若是不能......末將便不能領命。”

“混賬!”石敬瑭這下是動了真火,他沒想到石重貴竟然如此固執,“你若敢抗命,本帥便能治你的罪!你也太猖狂了,看來本帥平素對你太過放縱,以至於你如今目無尊長,既是如此,本帥何惜奪你軍職?來人,將此子拖下去,拔了甲冑!”

石重貴見事到如今,石敬瑭還是不肯迷路知返,心底殘存的最後一絲僥倖也化爲泡影,想到往下的事不得不做,到底還是得父子反目,不禁悲從中來,眼神哀傷如雪。

李彝殷眼見兩人勢同水火,大感不妙,眼下形勢危急,若是石敬瑭、石重貴兩相反目,定會影響軍心,屆時党項兵馬亦難逃災禍,他不得不趕緊勸和,“大帥息怒!少帥到底年輕心性,遇事難免不夠冷靜,只要對少帥曉以大義、言明利害,少帥定會知道該怎麼做。”

石敬瑭也不欲跟石重貴翻臉,畢竟若是沒有石重貴去統帶党項兵馬,他還真難以找到人替代,党項兵馬畢竟是党項人,尋常唐人將領不能使其心服,石重貴少帥的身份十分重要。

不過看石重貴仍舊是一臉毫無悔意的神色,石敬瑭就感到惱火,“你看這豎子,豈是能通曉大義的?”

李彝殷見石重貴一副油鹽不進的神態,也感到很是棘手,不過他也別無選擇,當下便道:“大帥勿憂,且容某跟少帥單獨言語一陣,某必能說服少帥。”

兩人針鋒相對,都在氣頭上,誰也說服不了誰,這個時候由李彝殷出面,的確再好不過,石敬瑭冷哼一聲,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可以出帳去單獨聊。

拉着石重貴出了大帳,李彝殷就在帳前停下腳步,嘆息着語重心長道:“少帥何苦不

惜與大帥反目,也要固執己見?需知當下大敵在前,唯有同心協力,方能渡過難關,否則便會貽害三軍,自身也不能倖免......”

“敢請李公下令,讓党項兵馬隨某攻打河西賊營!”石重貴沒有等李彝殷說完,就抱拳一禮,打斷了他。

李彝殷先是一愣,旋即不禁惱火起來,心想這石重貴莫非得了失心瘋,怎生如此固執?正待要再說甚麼,忽的發現左右圍過來數名悍卒,將他包圍在中間,個個神色不善,手都按在刀柄上,彷彿一眼不合,就要抽刀砍下他的頭顱。

“少帥......你......這是意欲何爲?”李彝殷大驚失色,不禁左右觀望,頓時一顆心都沉到了谷底,手腳一片冰涼。

但見遠近營地中,密密麻麻摸過來不知多少將士,黑壓壓的一片,已經將中軍大帳圍得水泄不通,而在這些將士面前,劉知遠、楊光遠等上將目光凌厲的看過來,眼神落在他身上,猶如看死人一般。

石重貴身爲親軍統領,中軍營地本就駐紮的是他的部曲,行動起來格外方便,就連中軍大帳的護衛,也是他一手安排,雖說其中仍有親兵指揮直轄於石敬瑭,但也不過是水中魚蝦罷了。

當年從馬直軍卒作亂於宮禁,數百人就圍殺了李存勖,由此可見親軍倒戈是何等便利。

“大帥,有......”李彝殷此刻哪裡還不知道石重貴反水了,頓時大喊示警,只是不等他聲音完全發出來,石重貴就已一拳轟在他小腹上,重擊之下頓時讓李彝殷身子彎成蝦米,差些背過氣去,剩下的話再也喊不出來。

更叫李彝殷肝膽欲裂的是,石重貴從軍卒手裡接過一把橫刀,直接架在他脖子上,刀鋒劃破了皮,鮮血頓時就滲出來,感受到刀鋒上的寒意,他半分也不敢動。

“李公,欲生,欲死?”石重貴從牙縫裡冷冷擠出幾個字。

李彝殷當然不想死,而且還是死在石重貴與石敬瑭反目的亂事中,只是他萬萬不曾想到,他本是出帳來勸說石重貴的,卻自動送到了石重貴的刀口上,此間際遇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荒誕至極,不過眼下成了砧板上的魚肉,卻也毫無辦法,只得連忙表態,“願聽少帥差遣!”

石重貴冷笑一聲,收了橫刀,命軍卒將其綁了。

而這個時候,將中軍大帳圍得水泄不通的驍騎軍,已經向爲數不多的石敬瑭親兵發難,值崗的親兵不過就是小几十人,被殺得措手不及,哪裡擋得住驍騎軍?而其大部將士,此刻正在營帳裡,被驍騎軍圍堵得根本出不來。

石敬瑭提刀衝出大帳,滿面怒容,將面前的作亂驍騎軍連殺數人,終見帳外人多勢衆,自己的親兵已經所剩無幾,立時氣得五臟俱焚,恨不得將石重貴千刀萬剮。

千防萬防,家賊難防,更何況還是自己的義子,統帶親軍的上將!石敬瑭那張國字臉已經不見原來顏色,渾如一隻豬肝,鬍鬚抖動得像是要飛出來,舉刀指向石重貴,恨得直欲吐血,“逆子!你竟然擁衆作亂,弒殺爾父!狼心狗肺,無法無天,你就不怕被五雷轟頂?!”

石重貴悲慟萬分,恨不得受死於石敬瑭刀下,然事已至此,

開弓沒有回頭箭,他面朝石敬瑭而拜,泣血進言道:“事到如今,還請大帥發兵,攻打河西賊軍!”

“混賬!你休想!你這個逆子,我要宰了你!”石敬瑭怒不可遏,舉刀就衝向石重貴。

前奔兩步,被斜裡衝出來的一人揮刀擋下,石敬瑭腳步受阻,定眼一看,卻是楊光遠。他怔了怔,原本以爲今夜之事只是石重貴一人作亂,卻不曾想楊光遠也“附了賊”,頓時又驚又怒,“楊光遠!本帥待你不薄,你怎能背叛本帥,跟這逆子爲伍?!”

“大帥此言,恕末將不敢苟同。身爲大唐將士,挺身驅殺河西賊寇,乃是分內之事。”楊光遠眼觀鼻鼻觀心,冷冷的說道。

“你......”石敬瑭被氣得行將瘋亂。

“事已至此,還請大帥認清形勢,既是爲了報效國家,盡臣子本分,也是爲了保全定難軍。”說這話的,卻是步履穩重走過來的劉知遠。

石敬瑭一看劉知遠這個最受他看重的外姓將領,也投靠了石重貴,頓時絕望不已,定難軍四大實權上將,如今叛了三個,可謂大勢已定,他如何能不心冷意涼,領悟到今夜之事,己身已經毫無反抗餘地?

“好!好你個劉知遠,枉本帥對你器重有加,任命你爲前軍統帥,你竟然如此報答本帥......好得很,好得很!”石敬瑭咬牙切齒,眼神在衆人面上掃過。

“大帥不必再找了,杜將軍已經授首,不會再有人來襄助大帥。”劉知遠清楚石敬瑭的心思,這是一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傢伙。

李彝殷被綁在人羣中,此時見唐人兵將皆已被石重貴控制,心知大勢已去,再無迴旋餘地,不禁心頭冰冷一片。旋即他又想起,若是此時不快些解決此事,讓定難軍自亂起來,恐怕後果不堪設想,他党項部曲也要完蛋。

“大帥,事已至此,何不放下兵刃,同意少帥所請,發兵攻打河西賊軍?”李彝殷主動出聲相勸,他站得遠一些,所以聲音頗大。

石敬瑭聽得這話,臉色再也掛不住,蒼白一片,彷彿瞬間老了十歲。連李彝殷都投向了石重貴,他就真的沒有一兵一卒了!

想他在夏州經營數年,本以爲根基穩固,孰料一朝風雲突變,竟然衆叛親離至此,連半分掙扎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大業前途在此時灰飛煙滅,多年隱忍多年謀劃付諸東流,從此孑然一身再無憑仗,成了一介廢人。最可恨的是,他最後不是敗在李從璟的禁軍攻打下,對方甚至都沒有刻意謀劃過甚麼,他的義子部曲就忙不迭反叛投靠,爭相爲李從璟盡心盡力到這種地步!

今日之後,他必死無疑!

“蒼天無眼!可恨!可恨哪!”石敬瑭仰天怒吼,恨意滔天,話音落下,禁不住血吐當空,身子無力栽倒,昏了過去。

“大勢如此,人能奈何?”劉知遠見狀,嘆息一聲,旋即面朝石重貴抱拳,“請少帥代行大帥之權,下令大軍攻打河西賊軍!”

“衆將聽令,全力攻打賊營,決一生死!”石重貴艱難說完這話,已是全身沒甚麼力氣,“遣使拜見陛下,言我定難軍報國之志!”

“我等領命!”

(本章完)

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四十八 劫道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六十七 搜刮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十三 勝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六十九 名將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四 神仙山(3)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二 神仙山(1)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十七 淇門之變(9)品書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三十六 君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