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

揚州城外,唐軍大營。

看過常州最新戰報,王樸很是鬆了口氣,甚至露出一絲笑意,“錢元瓘雖然吃了些虧,到底不曾潰敗,常州能有這等局面,雖說談不上好,卻也不差了。”

莫離輕笑道:“在我看來,戰爭的局面沒有好與差之說,只有目標是否完成。錢元瓘據有無錫,與吳軍相持,我等希望他拖住吳軍一部兵力的戰略目標,也就實現了。”

常州之役的結局,吳越與吳國都不能接受,唯一能接受的一方,就是大唐。

換言之,常州之役,吳越與吳國都沒有撈到好處,各自損兵折將,唯一得利的一方,便是大唐。吳越與吳國都因常州之役遭到削弱,此消彼長,大唐自然“樂見其成”。

並且因爲兩軍都猶有戰力,往下會繼續相鬥,徒耗錢糧兵甲,這對吳越和吳國都是很大的負擔——吳國不能放棄常州,之前如此,現在更是如此,此時再放棄常州,被算計了的吳越就不會滿足於常州一地,勢必得寸進尺,繼續西進,如此一來吳國就徹底麻煩了。

——吳越更不能放棄常州,一方面吳越沒有完成大唐交代的差事,另一方面吳越也需要攻下常州來彌補自身的損失。

吳越與吳國繼續在常州交戰,是大唐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甚至比吳越順利得到常州更希望看到。

此戰持續下去,消耗吳國就是消耗敵國,消耗吳越就是削弱藩鎮,大唐豈能不高興?

臨了,王樸笑道:“想不到常州之役到得今日,竟然還有意外收穫,正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無心插柳?非也。”莫離笑意深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朝廷之所以讓吳越出兵,其深刻用意,豈非正在此處?”

王樸先是怔了怔,而後不禁讚道:“妙哉,實在是妙哉!”

莫離摺扇輕搖,鬢角髮絲微動,忽然出了會神。

劉金,淮南宿將也;盧絳、蒯鰲,淮南俊彥也;錢元瓘、錢鏵,越地人傑也。此番這些人你爭我鬥,各自極盡智、力極限,彼此算計則刀光劍影,兩軍交戰則屍橫遍野。

殊不知,這些人便是再如何各展其才,便是鬥得再如何精彩,實則也不過是在太子爲他們搭建的戲臺上起舞——那盧絳、蒯鰲費盡心思請君入甕,要在常州吃下錢元瓘,殊不知,他們一開始就入了太子的甕!

念及此處,莫離眼神變得悠遠,彷彿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陽,看到了神都城裡的那座東宮,看到了那個一身英氣的風流人物,他低聲呢喃道:“光陰流轉,如白駒過隙,不知覺間,竟已是半載過去......李哥兒,離這廂可甚是想念......”

......

金陵。

得到常州戰報,徐知誥獨坐書房,長久不動不語。

他當然知道常州之戰僵持下來,對吳國是一種何等不利的局面,從短期來看,至少分在常州的兩萬兵馬脫不得身,無法渡江北上到江淮參戰。

江淮有唐軍共計十餘萬,怎麼都不容小覷,雖然如今分散各處,給了吳國可以施爲的機會,局勢頗爲有利,但徐知誥原本就不敢言說必勝,眼下只有八萬兵

北上,就更是沒有了這等心思。

然則徐知誥不後悔在常州設伏,江淮戰事持續到今日,吳越要向西用兵,毋庸置疑,常州會有戰事,不可避免,他必須應對。只要不獻地,他就得跟吳越打這場戰爭,區別只在於怎麼打而已。

設伏沒能得手,常州局面固然陷入僵持,但若不設伏,吳軍難道就會大勝?

“到底是小覷了錢元瓘這廝。”徐知誥暗自思量,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他又不禁搖頭。

錢元瓘有幾斤幾兩,昔曾與之交過手的徐知誥,最是清楚不過,他看過常州之役的詳細戰報,盧絳、蒯鰲、劉金執行策略都無差錯,已經做得足夠好,單單以錢元瓘之能,還不至於能僥倖逃脫。

“江淮莫神機......問題還是出在莫離身上。”徐知誥得出結論,他想到:若非錢元瓘是受莫離節制,被莫離時時以王位繼承之事作爲提醒,錢元瓘不至於突然變得這般小心謹慎——照此說來,這莫離果真不是浪得虛名,他人雖在江淮,卻極有可能只憑戰報,就看出了常州的異常。

這個念頭一起,徐知誥就覺得極爲有理,繼續想到:莫離嚴令之下,錢元瓘時時警惕,雖然惱怒久攻常州不克,卻仍能保持一些清醒,這才能看到他原本看不出的東西,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些許端倪......

徐知誥站起身,負手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凝神細思,越想越覺得莫離此人端得是不好相與,甚至能稱可怕,“身在百里之外,不發一兵一卒,竟能左右常州戰局,使我必成之良策化爲泡影,此何等人也?!”

“莫神機,莫神機......神機妙算,料敵於先......若我有這等大才輔佐,何愁大業不成?”徐知誥忽然憤憤一拳打在書桌上,他想起這半年以來,吳國屢出良策奇計,用精兵北上,其中不乏神出鬼沒的手筆,但竟然都讓莫離一一破解了去,半個也沒能達到預期成果。

徐知誥不禁拿身邊的謀士與莫離相比,比來比去竟然發現沒人有這等大才——宋齊丘長於大略短於戰陣、周宗精於細處格局卻不夠、史虛白......此人就知道勸我有得有失!

還有其他人,縱然政纔不小,但在軍事造詣上,都難與莫離相媲美。另有一些大將,雖然也有才幹,但總覺得差點意思,才冒頭的年輕一輩俊彥,不乏資質卓越者,然則到底歷練不足,還遠未成長到可以獨領大局的地步。

越想徐知誥的心情就越發失衡,“此人竟有孔明、藥師之才,可遇而不可求......”念及此處,徐知誥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一股怒火,雙眼通紅,咬牙道:“李從璟,你何德何等,竟然叫你得了這等大才?!”

分明是嫉妒到了極點。

......

錦繡閣。

史虛白要了二樓一間通透雅間,一邊飲酒一邊觀看堂中高臺上的歌舞演奏,雖然身影舉止無不灑脫依舊,眉宇間卻憑空多了幾分蕭索之意。

葛三娘、蘇紅袖離開後,錦繡閣落入旁人之手,大概是深爲認可原本裝飾風格的緣故,重新開張之後並未如何整修,一應閣樓燈飾裝潢都基本維持了原本模樣。

然也正是如此,讓史虛白感受到了物是人非的惆悵,酒仍舊是原來

的酒,滋味卻已好似不再如從前。

很少有人知道,史虛白對錦繡閣用情頗深,這也是他跟很多人不一樣的地方,這個他剛到金陵無處安身時,憑藉幾首詩詞文章,就讓他幾乎享受到免費待遇的青樓,不僅有他的風流,也有他的情意。

葛三娘、蘇紅袖這些人,在史虛白看來都是妙人,只可惜卻是再也見不着了。

史虛白飲盡杯中酒,輕嘆一聲,就準備起身離開,但不等他站起來,就有人坐在了她身前。

見到這個人,史虛白竟然沒有再着急要走,因爲在他看來,眼前的人也是個妙人。

能不作男兒裝扮,以女兒之身堂而皇之在青樓行走的女子,自然是妙人。

“眼下國事正緊,先生竟然有暇在此飲酒賞舞,我是該說先生風流不羈呢,還是該說先生不務正業?”林安心坐在案後,微笑中帶着兩分打趣。

史虛白笑道:“林司首不也跟在下一樣?”

林安心拿起酒杯在眼前打量,幽幽道:“我可跟先生不同,我是確已無事可做。”

史虛白笑意不減,“但依在下看來,林司首不是樂作閒人之輩。”

林安心不答,反而問道:“常州之戰陷入僵持,先生如何看待?”

“常州之戰既已陷入僵持,還有甚麼好說的?”史虛白似乎又有了興致,再叫了一壺酒來,“林司首想問的,怕是江淮戰事吧?”

林安心嫣然笑道:“果然甚麼都瞞不過先生。”

酒娘送來一壺石凍春,爲史虛白斟上一杯後,才扭着腰肢款款離去,史虛白品着美酒道:“你我說話的這會兒,江淮只怕正在大戰,只不過戰報一日不傳回,在下也無法輕言擅斷。”

放下酒杯,史虛白回味一番,這方纔無味的酒,此時竟然有了香醇之意,“不過江淮之戰乃是兩地決戰,事關兩地將來,某倒確有北上一觀之心。”

“是嗎?”林安心眼神玩味,“不知先生是想領兵出戰呢,還是想孤身前往?”

史虛白至此終於放聲大笑,“某從未領兵,豈敢拿將士性命當作兒戲,還是隻身前往的好!”

林安心笑容頗有深意,“先生乃是書生,獨自前往戰亂之地,只怕旦夕之間性命不保。”

史虛白笑而不答。

林安心忽然神色一變,眼神凌厲,一字字道:“先生該不會是,想要投敵吧?”

史虛白坦然無愧道:“這話從何說起?”

林安心冷笑道:“先生自入丞相府,逢大事,屢有進言,然則據我所知,丞相好似鮮有納策之時。先生既然在金陵不得用,有北上投敵之心,豈不順理成章?”

史虛白再度哈哈大笑,滿飲一杯酒,這纔看着林安心道:“如此說來,林司首豈不更該北上?”

林安心盯着史虛白,半響不說話。

史虛白自飲自酌,安然自在。

末了,林安心率先妥協,幽幽一嘆,“投敵,我不能爲也。”

史虛白笑得跟狐狸一般,“某也作如是念。”

林安心沒好氣的瞪了史虛白一眼,望着桌上的杯子不說話了。

史虛白這時卻道:“不過去江淮看看戰局,料也無妨。”

(本章完)

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二十一 教育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九 破軍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四 神仙山(3)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三十四 都試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四十八 劫道章六十一 火攻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六 水寨(4)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