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

常州遠在百里之外,中間又有大江阻隔,莫離等人便是想要相助,也是鞭長莫及,然則莫離、王樸既然已經料到局面很可能惡化,就不能不就此做些準備。

“常州局勢難料,實是錢元瓘自陷危境。他與常州劉金暗中勾結,先是假意相助,而後臨陣反戈相擊,想要出其不意,實則是爲取巧,此乃小道,如今弄巧成拙,怨不得別人。倘若他一開始便走大道,堂堂正正出兵,怎會陷入這等局面?”王樸分析錢元瓘的得失。

莫離卻是輕輕搖頭,“錢元瓘之所爲,趨利避害,人之常情。有機會輕易謀得的東西,何必要大費周章,徒耗錢糧?便是堂堂正正進兵,也難言取勝。若說敗筆之所在,是錢元瓘沒能及時發現常州異常,歸根結底,這是才能的不足。”

王樸面色凝重,沉吟道:“若是錢元瓘果真兵敗常州,我等何以應對?”

莫離想了想,起身來到沙盤前,“且容你我先推演一番戰局。”

......

常州。

吳越大軍全力攻打常州城,已經半日,錢元瓘親臨陣前,督導將士力戰。

錢鏵跟在錢元瓘身旁,一面評估戰局,一面暗作計較。

錢元瓘調集重兵猛攻常州,不僅使得吳越軍對吳國的防備力減弱,也使得吳越軍對常州、蒯鰲部的防備減弱,便是留守水師樓船附近,保障大軍退路的兵力,也已經很是單薄。

錢鏵心頭不安,忍不住又勸了錢元瓘半響,卻沒能讓對方採納自己的意見。錢元瓘已經打定主意先破常州城,這不能說錯,因爲一旦攻下常州城,則大事定矣,然則錢鏵輔佐錢謬多年,之所以深得錢謬看重,憑的就是滴水不漏的性子,他見在錢元瓘這裡討不到軍令,便離開陣前,來到營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安排。

“傳陳將軍來。”錢鏵以行軍長史的身份,在大帳中傳下命令。

他能做的有限,所以沒有大布局,只有一條:集結有限精兵,保證大軍退路,以備不時之需。

此時,城外吳軍大營中。

蒯鰲得到密報,“伏兵已經抵達約定之地,現正加緊登岸,預計入夜後便能趕到,實施夜襲之策!”

聞聽此訊,蒯鰲大爲振奮,不禁屈指成拳,“還有半日,只要渡過這半日,大事可成!”

尋思片刻,蒯鰲找來心腹,傳下命令:“去聯絡盧公,讓他入夜之後,務必尋機逃脫!”

盧絳被錢元瓘扣在營中,監視嚴密,值此關鍵時期,錢元瓘也不會有婦人之仁,跟盧絳“客氣”。

今夜吳軍伏兵襲擊吳越軍,到時錢元瓘知道中計,必定不會放過盧絳,爲免在兵荒馬亂之中折了盧絳,蒯鰲故而有此安排。

做完這些佈置,蒯鰲趕去陣前,與錢元瓘一同督戰。他出現在錢元瓘面前,一方面可以繼續麻痹錢元瓘,讓對方沒有戒備,另一方面也有監視錢元瓘,避免錢元瓘有其它舉動而自身不知的用意。

城牆內外,激戰正酣,雙方將士在各自將帥的嚴令下,都已殺紅了眼。

劉金照例辱罵了錢元瓘半天,口乾舌燥之後來到城下休息片刻,他屁股還沒做牢靠,就有將領急匆匆趕來稟報,“將軍,賊人拼命了,攻勢太狠,僅憑城頭上的兵力,只怕抵擋不住,斷難堅持到日落,請將軍速作決斷!”

錢元瓘聚集重兵全力攻城,軍令又嚴,那吳軍將士也不是紙糊的,常州城豈能真個穩如泰山,沒有陷落的危險?

劉金深思半響,見城頭上人影晃動,箭矢橫飛,廝殺正緊,流血就跟流水一樣,快要浸透了城牆,心頭已經意識到局面的緊迫性。

“一定要堅持到日落,我已看見城外軍營中打出了旗號,事情成敗就在今夜,萬不容有失!”劉金站起身,“傳我將令,奇兵盡出,上城參戰!”

將領聞言大喜,連忙去安排。

劉金之所以能在吳越軍的猛攻下苦戰數日,保得城池不失,焉能果真只有錢元瓘以爲的那點兵力?

事實上,吳國在城中格外藏有精兵三千!

這三千將士,劉金每日只是往城頭用上數百,循序遞增,以求不露馬腳。一開始他也沒打算都用上,畢竟增兵太多,哪怕有多種掩護,也不能保證錢元瓘瞧不出端倪來。

如是,激戰到黃昏。

......

揚州城外,唐軍營中。

推演戰局到一半,莫離忽然丟下手中小旗,“不對!”

王樸不明所以,“哪裡不對?”

“常州不對!”莫離回到將案後,拿起錢元瓘送來的幾份常州軍報,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而後他閉上雙目,靜靜凝思。

王樸的政才強於軍略,在軍事上的造詣沒有莫離高,此時也不便打擾,只能靜靜等待。

須臾後,莫離睜

開雙眼,眸底亮光乍現,“憑藉常州原本兵馬,常州城斷然無法堅守這些時日!”

想到這裡,莫離心中豁然開朗,對王樸解釋道:“錢元瓘雖然一開始並沒有投入全部兵力,但也將吳越將士拉上陣大半,加之他克城心切,軍令不可謂不嚴,賞罰不可謂不重,又且吳越軍新出,兵鋒正銳,豈會五日不能攻克一座常州城?”

王樸眼前一亮,“軍師之意,是說常州城中藏有兵馬?”

莫離頷首,“必然如此。”

王樸目光炯炯,“凡是陰謀,必有蛛絲馬跡可尋,越是事到臨頭,便約會露出馬腳,希望錢元瓘能及時發現!”

莫離忽而笑道:“錢元瓘者,越地人傑也,只怕他早有懷疑了。”

......

常州。

酉時,錢元瓘下令收兵。

蒯鰲見錢元瓘面色不忿,心頭暗自計較一陣,向對方進言:“某觀常州之賊,已近力竭也,若是今日不停下攻勢,連夜猛攻,說不定能一舉攻下城池。”

錢元瓘回頭瞪了蒯鰲一眼,不悅道:“連日激戰,某觀蒯公部曲,傷亡頗少,難道是沒有竭盡全力的緣故嗎?”

蒯鰲也不樂意了,佯怒道:“錢公何出此言?我軍將士連日力戰,數度攻上城頭,傷亡近千,錢公若是懷疑,何不去營中一觀?”

他和劉金做戲做全套,攻城時也將戰事表現的很激烈,數度“攻”上城頭也不是虛言,不僅如此,每日戰罷,他都讓士卒相互攙扶回營,然後讓一部分將士佯裝成傷員。

但戰事激烈程度能作幾分假,傷員卻是做不得假的,若是錢元瓘果真起疑,跑到他營中去解開傷員的包紮,只怕會看到令人驚喜的東西——但若是事情果真到了那一步,蒯鰲拼了性命,也要將錢元瓘誅殺在他營中。

錢元瓘冷哼一聲,與蒯鰲不歡而散,各自回營。

到了帳中,錢元瓘解下甲冑,讓人將盧絳找來。

盧絳進了帳中,立即關切的詢問戰事細節,他在營中只能看到大概,故而表現得很急切也無可厚非。

“明日必定克城!”錢元瓘敷衍了盧絳一通,而後如此總結。接下來,錢元瓘跟盧絳訴苦,說吳越軍爲幫助吳國平亂,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請吳國事後萬萬不能有負盟約,對此盧絳自然拍着胸脯保證。

如是半響,錢元瓘接下來的話便顯得順理成章,“戰事到了如今地步,盧公留在我營中也是無用,現在可以回營去,只盼明日盧公也能出戰,與我一道合力破賊!”

盧絳心頭大喜,他已然得到蒯鰲暗示,知道伏兵進擊就在今夜,正想着法子出逃,不曾想錢元瓘就給了機會,這真是上天眷顧,“如今兩軍戮力同心,將士血戰,盧某久坐營中,也日夜感到有愧,正想披甲執銳,與將士們一道出戰......”

話說到此處,盧絳心頭忽然咯噔一聲,一個不好的念頭不可遏制的冒起來:錢元瓘該不會是起疑了?

再看錢元瓘的神色,仍是沒有破綻,但盧絳不敢掉以輕心,電光火石之間咬緊牙關,下定了決心,隨即話鋒一轉,“然則盧某身爲使臣,自有使命,眼下攻打常州城自有大軍驍勇出力,盧某雖然恨不得立即攀上城頭,卻也不能擅離職守......”

一面看着錢元瓘的面色,盧絳一面道:“但若錢公意欲盧某出力,盧某也不推辭,明日願隨錢公左右,與吳越將士一道,上陣殺敵!”表明了不離開的態度。

“哦?”錢元瓘頗感意外,“想不到盧公竟是這般念頭,也好,那就請盧公且先休息,明日與某一道臨陣。”

盧絳拜謝告退。

盧絳走後,錢元瓘面色陰沉下來。

錢鏵目光閃爍,若有所思,詢問道:“莫非公已起疑?”

錢元瓘沉聲道:“連日來,我一再增添兵力,一再嚴明軍令,將士一再奮力向前,然常州始終不能攻克,難道真是我吳越將士不中用?我吳越將士戰力如何,多年來我還是有幾分把握的......又且我觀常州城頭,每逢激戰,竟似有賊人愈多之象,雖然戰後賊人仍差幾是原本數目,但我還不至於完全是眼花,這裡面,似有蹊蹺!”

錢鏵恍然,“故而公才試探盧絳?”

錢元瓘點點頭,“但盧絳並無脫身之意,實在令我捉摸不透,若是吳軍果然有詐,他該趁機逃脫纔對。”

錢鏵遲疑道:“會否是吳軍使詐的時機還沒到,故而盧絳不急着走?”

錢元瓘沉思半響,忽而站起身,“傳令下去,全軍夜不解甲,枕戈待旦!再令陳思容,調集本部將士,在營中列陣以待!”

錢鏵驚道:“將士連日鏖戰,這般折騰,是否太狠了些?”他的性子的確是滴水不漏,但也顯得優柔寡斷。

錢元瓘則不缺魄力,“

破城在即,苦這兩日怕甚麼,想要放鬆,克城之後再說!”

卻說盧絳告別錢元瓘之後,並沒有立即回帳,軍帳內外遍是錢元瓘耳目,還不如在營中尋個空曠之地來得自在。

空地駐足,負手擡頭,頭頂月明星稀,盧絳微微一嘆。

心腹不解道:“方纔錢元瓘讓公離去,公爲何不走?”

盧絳冷笑道:“好端端的,錢元瓘爲何要放我走?我又不是呂布秦瓊,還能以一人當千軍萬馬不成?”

心腹訝然道:“如此說來,錢元瓘是對公起疑了?”

盧絳眼神陰沉,“即便沒有起疑,也是試探。”

心腹遲疑道:“然則今夜事發,公若不走,勢必被錢元瓘遷怒,屆時如何自保?”

盧絳奮然道:“大丈夫謀國事君,焉能因懼死而壞了大事?!”

心腹怔了怔,肅然起敬,“公真乃當世奇人也,一片忠心,日月可鑑!某願隨公左右,與公同生共死!”

盧絳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以示讚賞,而後他又恢復負手望月的姿勢。

清輝下,他身姿偉岸,身影修長,此時他位處敵營,遠近皆是敵軍甲士,而他臨事不亂、臨危不懼,心懷家國,一片赤子之心,令人動容。此情此景,說不出的悲壯豪烈,說不出的風流倜讜。

然則,盧絳心頭清楚,他並不是因爲要盡忠吳國,纔不願在此時出逃。

在他心頭,有另一個響亮的聲音,“大爭之世,正大丈夫揚名立萬、謀取富貴之時也,我盧絳不懼一死,唯懼死而無名!總有一日,我盧絳要衣錦還鄉,要讓世人知曉,我不是白鹿洞之害,而是白鹿洞之傑!”

......

當夜,丑時。

常州城頭,劉金披掛齊整,肅然而立。

城門之內,數千甲士,嚴陣以待,只等劉金一聲令下,便殺出城去。

清風拂面,劉金心頭卻一片火熱。

不時,城北有火光亮起。

劉金精神一振,一把拔出橫刀,奮然大喝:“王師已至,衆將士聽我將令,打開城門,出城擊賊!”

遠觀吳越軍營地,劉金心頭一片暢快,“賊子錢元瓘,膽敢謀我大吳之地,實爲不知死活也!先前你欺我辱我,今夜,我便要讓你知曉,到底是誰欺了誰,是誰辱了誰!”

衆將士衝殺城門,氣勢如虹,“殺!”

常州城外,吳軍營地,蒯鰲同樣高舉橫刀,向整裝待發的將士下令,“錢賊犯我疆土,殺我同袍,何其可恨!如今王師已至,衆將士隨我殺出,滅盡錢賊,報效家國!”

吳越軍營中,錢元瓘聞報奔出大帳,登上角樓,望見黑夜裡四面八方看不到盡頭的燈火海洋,又見常州城門大開,吳軍殺將出來,頓時氣得捶胸頓足,指着蒯鰲的營地罵道:“豎子安敢欺我至此!豎子安敢辱我至此!楊溥,徐知誥,爾等膽敢謀我錢塘,不得好死!”

從角樓上奔下來,錢元瓘跨上戰馬,舉刀振臂大吼:“吳越兒郎聽着,賊人前來送死,速速隨我上陣殺敵,誅盡賊人!此戰勝,常州入我囊中,本帥許爾等劫掠三日,城中財貨女子,任爾等取用,本帥不取分毫!”

吳越將士火速奔出軍帳,在各自將校喝令下列陣,聞言無不大聲高呼。

是夜,兩軍激戰於常州城外。

吳軍遣將士萬餘,自常州北部登岸,先擊吳越水師,縱火大燒水師樓船,斷吳越軍後路。當是時,火勢連綿過十里,河水如沸,火光沖天,映亮常州城。

劉金、蒯鰲率部,衝擊吳越軍大營,不料吳越軍早有防備,數度被吳越軍弓箭射退,甚至遭到陳思容反撲,死傷無數。

及至吳越水師潰,吳軍援軍趕到,劉金、蒯鰲率部奮力反擊,吳越軍由是漸亂,錢元瓘率部苦戰,奮力支撐局面。

天明後,吳越軍退往無錫,遂止敗勢。

是役,吳越軍折損將士超過五千。

幸賴錢鏵、錢元瓘兩度有所佈置,大軍纔不至於被徹底擊潰,水師雖折損過半,好歹還留有三四分力。

夜裡盧絳趁亂奔逃,隨從皆戰死,唯其一人脫身。

兩日後,兩軍始戰於無錫。

激戰數日,勝負未分。

此役之後,吳越軍不退,常有反攻之意。

有鑑於此,吳軍亦不能退。

常州之局遂陷入僵持,吳越軍與吳軍兩相對峙,時有交戰,卻誰也奈何誰不得。

吳越未能得到常州,反而損兵折將。

吳國亦未能完成常州之策,反而因常州之策丟了無錫、損兵亦是不少。

兩地多位英才,各出計策,耗盡萬般心思,明爭暗鬥良久,兩地數萬將士,再起仇隙,相互廝殺不休,最終換來的,卻是雙方都不能接受的平局。

(本章完)

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二 神仙山(1)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二十 天下章五 水寨(3)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五十一 澤州判官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封推感言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三 水寨(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