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

文臣諸事,倒也不用多作贅言,李從璟要施行他的竊國之策,在具體政事措施上,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契丹原本興太廟、佛寺、漢學的基礎上,進行更深一步的規劃,在加強加快契丹精英分子漢化的同時,也要推行契丹的全面漢化。

這些文事,都需要親唐派的文臣們去做,這也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局面,契丹漢化的越深,親唐派的勢力也就越鞏固越強大。如此下去,不出十年,契丹終要變天。

就像當年盧龍變天一樣。

只不過這回,李從璟不用再親力親爲。

對於歸國這件事,雖然漢官們無比懷念故國,然而衆人也都知曉大唐的謀劃,特別是在李從璟向衆人表明,日後要將契丹國土變成大唐之地,將契丹人變成唐人之後,他們敏銳的意識到,如今大唐要做的事,比當年太宗做的要更加深入,也更加有意義,所以他們開始猶豫。畢竟太宗只是威服諸夷,卻沒有化夷爲漢的意思,或者說化得不夠。

康默記心念堅定,在聽完李從璟的交代後,他激動的渾身顫抖,緊緊抓住李從璟的手,立即做出了決定,“臣這老殘之軀雖已凋敝,倒還勉強可堪一用。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請秦王殿下奏明陛下,臣願爲大唐千古功業之先驅。一日不將草原化爲唐土,一日不南下歸國!”

康默記的臉仍是一張古板的臉,但李從璟卻從對方亮如天日的雙眼中,看到了對方的堅持與渴望。

作爲一項千古功業,身在局中,能爲此事出力的人,誰也不想被排除在潮流之外。

同樣,這是身爲唐人的康默記等人,報效家國的最好方式,也是當下他們施展個人抱負,名垂青史的絕佳選擇。

李從璟最終同意了康默記等人的請求,讓他們爲大唐盛世的到來再立功勳。

許多日後,李嗣源派來的使臣浩浩蕩蕩到了西樓,來與契丹商議最新的兩國盟約,率領使臣隊伍的是宰相李琪,但一應事務還是以李從璟爲首,他爲帝國打下了這赫赫功業,事到最後當然沒有被人搶走風光的道理。

在與耶律德光的最後一次談判中,李從璟與他就契丹獻土問題未解決的事作了最後商議。

“孤王的部曲,必須在饒州駐軍,這件事孤王絕對不會讓步!”對耶律敏在軍事上“讓東據西”的策略,耶律德光經過這些時自然已經認清,“唐軍已經在儀坤州駐軍,若是孤王的部曲不掌控饒州,那豈非貴國軍隊隨隨便便就能到西樓?孤王決不允許!”

李琪冷哼一聲道:“契丹是臣,大唐是君。便連契丹皇帝,也是由大唐冊封,稱大唐皇帝陛下爲君父!大唐與契丹,實則已成一家,在這種情況下,大唐軍隊不駐紮西樓,已是做了讓步,在下奉勸閣下一句,還是識時務些得好!”

“這不可能!”耶律德光堅決道。

李從璟擺了擺手,“這樣吧,黃龍府給你。”

“什麼?”耶律德光一怔。

“黃龍府給你,饒州便維持原樣,依舊由耶律敵烈的部曲駐紮。”李從璟道,“這樣你總該滿意了?”

“君無戲言!”耶律德光不是覺得這個條件不能接受,

而是太能接受,黃龍府是他的龍興之地,能用不在饒州駐軍換回黃龍府,他當然樂意——無論如何,饒州駐紮的總還是契丹軍。

“當然。”李從璟手指敲打着案桌,“不過西樓城防諸事,得交給北院宰相府。”

耶律德光還沒來得及欣喜,正在納罕李從璟是不是有其它陰謀,聽了這話,立即不幹了,“此事萬萬不行!”

李從璟沉下臉來,“耶律德光,你不要貪得無厭,你當真以爲孤王好脾氣,事事都能順着你來?”

耶律德光黑着臉,恨得只咬牙,若是西樓城防權都給了耶律敏,那他還有什麼安全可言?雖說皇宮仍有防禦力量,但也難保他坐臥不安,“不行,西樓城防諸事,北院宰相府最多隻能做一半的主!”

李從璟露出笑意,“成交。”

耶律德光:“......”

李從璟示意李琪,“李公若是沒有異議,此事就此決定如何?”

李琪笑道:“一切但憑殿下做主。”他當然沒有異議,捨棄黃龍府那夾在耶律德光與渤海國之間的疙瘩地,換取饒州的主動權與西樓一半城防權,本就是來之前他們商議好的事。

更何況,時至今日,黃龍府也還沒打下來......

耶律德光哪裡不知他着了李從璟的道,對方大方答應交換黃龍府,實則不過是以退爲進之計——黃龍府雖然還沒被唐軍完全打下來,但已丟了不少地盤,關鍵是,黃龍府在李從璟早先要的時候,他就沒表示反對......

對大唐軍隊而言,只要穩固儀坤州周邊防線,就足以威懾、聲援西樓,而耶律敵烈提出的圍三闕一之策,本就不包括黃龍府——黃龍府這個地方,還是讓渤海國去跟耶律德光爭的好。

“這廝一開始就沒打算要黃龍府,前時提出要我獻出黃龍府,只不過是獅子大張口,好以此換取其它利益......”耶律德光心中已經明白過來。

但事已至此,他也沒辦法再反悔。

更何況,他也不算太吃虧......

當然,最重要的是,耶律德光認爲日後他能將今日失去的奪回來,也能將耶律敏打壓下去。

“這份協議,還缺一個名字。”李從璟忽然道,他笑了笑,“不如,就叫澶淵之盟?”

衆人愕然,不解其意。

李從璟站起身,在正午的陽光中走出門去。

石敬瑭獻幽雲十六州、向耶律德光稱兒皇帝,這事不會有了。

遼宋澶淵之盟,不會有了。

有的是契丹向大唐割獻儀坤州千百里之地,有的是耶律德光向李嗣源稱兒皇帝,有的是......唐軍唐人在契丹耀武揚威,然後簽下了一份世人不解其名的協議。

李從璟負手站在門外,迎着刺眼的陽光看向太陽。

大唐,威武!

還有你自己,也很威武。

......

這一日,契丹於西樓城南筑壇,耶律德光登上壇頂,在此接受大唐冊封,繼位爲契丹皇帝。

唐軍精甲,護衛壇側,契丹兵馬,遠遠觀之,契丹百官,於壇前而拜,千萬契丹百姓以及

他國子民,翹首見證了這一幕。

旗幟在招展,天地被祭祀。

大唐秦王李從璟,在壇頂宣讀大唐皇帝李嗣源的詔書。

而後耶律德光跪拜,雙手高舉,接過冊封詔書。

契丹皇權,大唐授。

這天的陽光,格外耀眼。

世人會記住,歷史,曾在這一刻定格。

......

終是要南歸了。

城外送別,禮儀隆重。

耶律敏忍了很久,忍得很辛苦,最後還是當着衆人面落了淚。

李從璟鼻子也有些酸,但還是笑道:“洛陽的大門開着,你隨時可以率使節來訪。雖說你本就是女兒家,但哭成這樣還是不大好,容易傷身。”

耶律敏沒有去抹淚,任由它們在臉上倘佯,也許是不知此時一別,何時才能相見,她有些小小放縱自己的情感。她雖然在哽噎,卻還是倔強的擡着頭,所以紅臉紅鼻子就特別清晰,聽了李從璟的話,她幽怨着說:“爲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李從璟搖頭,看着她嚴肅道:“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耶律敏委屈的鼻子直抽,最終還是點頭:“聽你的就是。”

桃夭夭過來拉住耶律敏的手,替她擦了把淚,“別怕,姐姐會常來看你。”

“姐姐你真好!”耶律敏差些嚎啕大哭,與桃夭夭抱了一回,突然臉色一變,氣咻咻道:“真是便宜你了!”

桃夭夭眼簾耷拉,滿頭黑線。

李從璟對康默記等人拱手而拜,“往後契丹諸事,還要辛苦諸位,從璟拜謝!”

康默記等人回禮,俱都道:“殿下言重,我等不敢言苦。”

翻身上馬之後,李從璟遠遠看到了站在城牆上的耶律德光,對方一身皇袍,在一衆官吏與近衛的簇擁下,倒也顯得頗有幾分威風,只一眼,李從璟揚起馬鞭,踏塵而去。

此行契丹,李從璟最大的收穫,不是消耗了契丹國力,不是讓耶律德光割獻了領土,甚至不是讓帝國威嚴再傳萬里草原,使羣雄俯首。

而是得到以康默記爲首的漢官重新爲帝國效忠。

之前他們是在無意識漢化契丹,而往後,他們將是大唐征服契丹,甚至是征服草原最重要的力量。

韓延徽這些人,李從璟一定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帝國強盛,天下之大,不缺忠臣;帝國疲弱,四海之內,遍地奸佞。

山河遼闊,大軍凱旋。

離別愁緒,也不是誰起了頭,最後很多人都在高聲誦讀一首詩,最後那聲音充斥在天地間,蒼涼、厚重、雄渾,如有一座山脈一躍千年,如有一條大河流傳歲月,讓人知道有些東西一直都存在,一直都未變。

中華之所以是中華,漢唐之所以是漢唐,需要的是掌權者強大這個帝國,建立民族自信與豪氣,如此才能培養更多爲國精忠之人。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本章完)

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六 水寨(4)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十一 投靠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六十六 郭威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七 三個錦囊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三十一 君子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六十九 名將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四十八 劫道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九十一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7)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六十三 陣斬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四 水寨(2)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四 水寨(2)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