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

洛陽。

一座茶樓上。

李從榮與邊鎬相對而坐。

側旁有茶釜正煮茶,清香嫋嫋。

李從榮看着邊鎬,“王兄在北境鬧翻了天。”

“豈止是鬧翻了天,而且有百年未見之大功收入囊中。”邊鎬神色平靜。

李從榮問道:“先生就沒有別的話要說?”

“聽聞楊吳已經開始攻打楚地。”邊鎬道。

李從璟有些不滿邊鎬此時還這副不溫不火的模樣,“不錯!楊吳攻勢如潮,楚王抵擋不住,已經向陛下求援。”

“陛下作何打算?”邊鎬問。

李從榮皺眉道:“陛下作何打算,孤王如何知曉?”

“既然殿下不知曉陛下打算,爲何不向陛下出出主意?”邊鎬道。

李從榮又問:“出什麼主意?”

“自然是發兵求援楚王的主意。”邊鎬道。

李從榮眉州皺得更甚,語氣不善,“陛下計議未定,孤王貿然進言,若是合了陛下心意倒好,若是不合,豈非自找麻煩?”

“那就讓陛下采納殿下的進言。”邊鎬道。

李從榮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兩川已定,北境已平,帝國已無它患,豈非正是彰顯王道,立德立威於天下的時候?”邊鎬道。

李從榮默然不語。

邊鎬不緊不慢倒了茶,將茶杯推倒李從榮身前,“殿下想要立功,總得有立功之地纔是,如今四方平穩,除卻楚地,還有哪處地方可去?”

李從榮沒有去碰茶杯,默然半響,“還有夏州。前時陛下下詔,令党項人來朝,党項人竟然不遵詔令。當此之時,正可伐之。”

邊鎬搖搖頭,“殿下可知,党項人緣何不來?”

李從榮答道:“朝堂風聲,陛下有意遷党項人出夏州,另置節度使。”

“正是如此。”邊鎬點點頭,“但夏州不可去。”

“爲何不可去?”李從榮問。

“党項人驍勇善戰,夏州又是險地,進可據守重鎮,退可隱遁沙漠,王師前去,難以建功。”邊鎬道。

李從榮摸着茶杯,轉了好半響,“楚地軍功易得?”

“與楚聯手,何懼區區楊吳?”邊鎬雙目有光。

李從榮沉思半響,飲下茶水,“好!孤王這就進宮!”

起身走了幾步,李從榮忽然停下腳步,回身看着邊鎬,意味深長道:“莫離回了洛陽,先生可知?”

邊鎬只是微微笑了笑,並未作答。

煮茶的侍女蜂腰肥-臀,眉宇間有風情萬種,雖然着裝淡雅,卻也掩蓋不了她本身的嫵媚之氣。

“先生讓李從榮去說動李嗣源出兵楚地,是何用意?”那侍女規規矩矩坐在旁邊,目不斜視,聲音不大,但內容絕不是一介侍女該問的。

邊鎬自顧自品茶,“大吳攻楚,楚王求援,李唐到底發不發兵,卻還是未知之數,需得讓他去探明李嗣源的態度。”

那侍女冷笑兩聲,“先生可是讓李從榮去說服李嗣源,若是他果真得手,豈非弄巧成拙?”

邊鎬搖搖頭,也不在意侍女的態度,“軍國大事,李嗣源自有計較,豈是李從榮能夠說動的?”

侍女皺眉道:“若是李唐果真發兵楚地,那該如何?”

“該慶幸。”邊鎬道。

“慶幸李唐來阻擾大吳大業?”侍女聲音更冷。

“慶幸領兵去做這件事的人是李從榮。”邊鎬道,“而不是李從璟。”

侍女尋思片刻,“李嗣源素來倚重李從璟,若是決意援楚,爲何會派李從榮去?”

邊鎬道:“李從璟平兩川、定契丹,功震天下,封無可封,除卻一個東宮之位,李嗣源還有什麼拿得出手?若是再讓他在楚地立下大功,李嗣源難道去做太上皇?”

侍女冷笑道:“李家父子可是父慈子孝得很,這回聯手唱的這處大戲,還不足以讓人吃驚嗎?期待李嗣源忌憚、打壓李從璟,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正因爲父慈子孝,手心手背都是肉,李嗣源纔會給李從榮立功的機會。”邊鎬成竹在胸,“就算李嗣源不忌憚李從璟,難道就不心疼他這個整日勞碌的長子?”

侍女又尋思了片刻,又問:“若是李嗣源讓李從榮去了夏州,那會如何?”

“若是李唐對夏州動武,則必不會求援楚地。”邊鎬道。

侍女冷哼道:“先生說話可是高深得緊。”

“內政外戰,這是李唐接下來要選擇的東西。”邊鎬娓娓道來,“如今,李唐平兩川、定契丹,有兩件事可選。繼續完善、深入天成新政,是爲其一;繼續向外征戰,爭霸天下,是爲其二。以李唐目前的精力,二者只能選擇其一。”

侍女略微蹙眉,顯然是對軍政之事不太精通,“爲何只能二選其一?”

“深化天成新政,重心在於整治藩鎮,整治藩鎮,則必分其權、分其軍。天成新政到了今日,若是繼續深入,則必要令藩鎮裁剪甚至是遣散軍隊,重募青壯爲州軍,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若說先前弱節度使之權,精選節度使之兵,還只是觸及血肉,這回就是動其筋骨。若是此事順利,日後李唐境內,將不復有藩鎮,由此可知,繼續削藩有多大動靜,有多難。”

邊鎬飲了口茶,繼續道:“李唐要保證藩鎮不生亂,或說能平亂,禁軍就不能外調,也就無法大規模支援楚地。”

侍女不解,“這跟夏州有何關係?”

邊鎬道:“李唐之藩鎮,除卻邊軍重鎮軍力依舊強大,如今基本只剩下有數的幾個皇親藩鎮還存有大勢力。若是不出意外,邊軍藩鎮只能改變制度,而不會遣散將士,而皇親藩鎮,則需要服從朝廷詔令。既然所有的藩鎮都沒有太大問題,夏州便凸顯出來。”

侍女問道:“夏州的党項人,有多少兵馬?”

邊鎬笑意莫名,“党項人舉族皆兵,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兵馬。”

這話略顯誇張,但大體意思不錯,侍女默然良久,“如此藩鎮,在天成新政的大勢下,自然無法獨善其身。”

邊鎬點點頭,“所以若是李唐對夏州出兵,便是要先着力解決內政,深化天成新政,消化兩川戰果。”

“所以無論李從榮在李嗣源那裡得到什麼答覆,我大吳都能提前做出應對。”侍女道。

邊鎬略微笑了笑。

侍女瞥了邊鎬一眼,“都說金陵才子,邊郎第一,此言果然不假。”

邊鎬放下茶杯,看向侍女,“現在林司首可以告訴在下,爲何你會出現在洛陽?”

林安心咯咯笑了兩聲,撫起鬢角髮絲,姿態妖媚,說出來的話卻是字字透着一股冷意,“來報仇。”

邊鎬嘴角動了動,“徐相說,青衣衙門在洛陽一切行動,悉聽在下調動。”

林安心手上動作微微一僵,隨即瞪了邊鎬一眼,咬牙一字字道:“本座也聽你調動!”

邊鎬不鹹不淡道:“理當如此。”

林安心大爲惱火,盯着邊鎬道:“先生可知,莫離已經回了洛陽?”

邊鎬邊飲茶邊道:“方纔趙王已經說過了。”

“很顯然,他就是衝你來的。”林安心道。

“在下很慶幸。”邊鎬道。

“你又慶幸什麼?”林安心問。

“林司首並不是衝在下來的。”邊鎬笑意揶揄,“否則在下就真要害怕了。”

林安心氣得站起身,扭頭就走。

“林司首。”邊鎬叫住她。

林安心轉身,怒目而視,“本座並不是衝你來的。”

邊鎬道:“但林司首得聽在下調遣。”

林安心胸膛劇烈起伏,平靜了好半響,“有屁就放!”

邊鎬說了三個字,“演武院。”

......

莫離望着眼前的人,感到有些頭疼,這回他回到洛陽來對付邊鎬,自然要調用軍情處的人,作爲軍情處創始人之一,軍情處諸位統領他都隨心調動,就算面對桃夭夭,凡事也能商量着來,唯獨眼前這人,他有些駕馭不了。

等了許久,對方一直坐在椅子上玩手指,完全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莫離感到很尷尬,不得不咳嗽兩聲,擠出一個笑容:“第五姑娘,你不是在西川嗎?怎麼回來了?”

第五姑娘擡頭看了莫離一眼,繼續削指甲的千秋功業,“回來幫你啊!”

“這......怎敢勞動第五姑娘大駕?”莫離看着如一朵花一樣擺在椅子上的紅裳小娘,感覺有些棘手。

“無妨,本姑娘向來很好說話。”第五姑娘把小胳膊揮了一圈。

莫離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道:“既然如此,就要說實話。”

第五姑娘把刮指甲的短刃往身旁的高腳桌上一插,擺正了身子,看着莫離,一臉嚴肅,“林安心沒死,她又來了!”

莫離“啊”了一聲。

第五姑娘肅穆的點點頭,然後一把拔起短刃,又開始磨指甲,“這廝心狠手辣,我怕你應付不來,所以回來幫你咯。”

莫離拱手:“感激不盡。”

第五姑娘抽空看了莫離一眼,“說吧,你打算如何對付邊鎬?”

說起正事,莫離頓時底氣十足,他高深莫測的笑了笑,“聽說他們要進演武院,我準備去迎接他們。”

(本章完)

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五十八 總攻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九 他的屠刀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六十六 郭威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九十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十八 攻克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三十五 心思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三十 降者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