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

近十萬唐軍自西樓南還,自然不是一日盡走,這得有個過程。此次出征,真正力戰的部曲唯盧龍、大同兩軍,其中尤以盧龍軍最甚,其他邊軍,基本只是來壯了聲勢,其中河東軍尤其如此。河東軍到西樓時,李從璟都已入城,這一遭算是踏青了一回。

班師的順序是河東軍先走,邊軍次之,大同、盧龍軍又次,正好與出征的順序相反。如今兩川、契丹都已大定,李從璟總算能鬆一口氣,他打算順道回晉陽看一看,便隨了河東軍一路。

歸到儀坤州的時候,大軍暫歇,李從璟入城,在此停留了一日。

得到儀坤州,不僅是擁有一城,儀坤州左右千百里之地,都入了大唐囊中,所謂防線,亦或是進擊草原的橋頭堡,這纔算是有了規模。如今帝國整治藩鎮,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幽州節度使雖有些特殊,卻也不能還擴張勢力。正如遼東沒有劃歸幽州節度使一樣,帝國也沒有將儀坤州交給盧龍的打算。

按照事先李從璟與李嗣源的商議,大唐在儀坤州置鎮北營,與遼東安北營一樣,統軍之將不再加節度使、防禦使等銜,而是沿用唐初之制,稱大都督。

大都督只是過渡階段的官職,日後會逐漸替換爲鎮邊將軍,不過大都督的過渡期也很有必要,有例可循,才能安定人心,陡然由節度使、防禦使撤爲鎮邊將軍,太過突然。

儀坤州大都督,由李彥饒來擔任,這也是他該有的重用。李彥超則入朝受封,往後往禁軍任職——禁軍的制度也要完善,都指揮使之上,當再有高級將領。至於幽州節度使,朝廷將另遣人選,符氏一門(李存審本姓符,李姓是晉王所賜)戍守幽州已經兩代,盧龍節度使不能再由符氏繼續把持了。

李嗣源的意思,是讓李從璟再遙領盧龍節度使,這樣好處多多。

李從璟將李彥饒帶了回來,好讓他早日入城主事,構建儀坤州防線。畢竟在草原駐軍,這也算是開了先河,諸事都需要趕緊操持。

“杜千書對草原諸事很熟悉,孤將他留在儀坤州,輔助你一段時間,凡事你倆要多商議,困難肯定不少,需要多加克服。這是帝國在草原第一支常駐軍,你倆要做出表率來。”李從璟對李彥饒寄予厚望。

李彥饒、杜千書齊聲應是。

李從璟又道:“往後有需要,只管向朝廷提就是,鎮北營是帝國在草原的矛,帝國也是你們的後盾。”

李彥饒顯出幾分豪氣,“殿下放心,不出一年,鎮北營必能向帝國交付上好戰馬萬匹!”

這話涉及到帝國馬政,這也是帝國隨後需要着力解決的大事,在這之前,帝國戰馬主要來自豐、勝二州、沙陀故地及其它地方的有限馬廄,已經不能滿足日後需要,對此李從璟沒有多言,但也少不了一番勉勵。

“饒州軍的兵甲、將官,何時歸還,一回歸還多少,視耶律敵烈的表現而定,你們自己拿捏分寸。”李從璟最後道。

至此,契丹之事就算落下暫且落下帷幕。

隨後,李從璟隨河東軍一道入關

入關之後,李從璟嫌跟着河東軍行軍腳程太慢,就帶了近衛,先一步往晉陽(太原)而去。

年節時北上,在契丹折騰許久,如今春日已經過半,一隻腳踏進了暮春時節,正是萬物勃發,草木綠蔭初成規模的時候,李從璟等人雖說不至於遊山玩水,但在路上行走,也免不了過山望河,自然多有一番意趣。

踏進晉陽地界之後,官道上的行人明顯多了不少,有唐一朝風氣頗爲開放,加之又是春日時節,山莊田野中有不少踏青的郎君、娘子,尤其是到了晉陽近郊,往來的騾車毛驢填塞道路,但凡有綠蔭、桃花、流水之處,皆有遊人相圍,便是那矮山上,也可見各色衣衫。

那些兒郎也就罷了,無非是腹有詩書的賣弄文采、沒有詩書的彰顯勇力,而那些個一年中難得到處跑幾回的娘子們——正經官宦人家的娘子們,無論大娘子、小娘子皆是輕衣薄衫,穿戴的花花綠綠不說,更有那眉點花子、頰施粉黛的美嬌娘,不懼還未走開的冷意,露出粉嫩如水的小胳膊、白皙如玉的白脖子,再放出幾聲黃鸝般的輕笑,真是比那百花還要迷人眼。

當然,最爲緊要的,還是這些娘子們眼中的嫵媚與風情,那可是比黑白無常還要能勾人魂魄,畢竟人家難得出來一趟,一放出來自然要可勁兒展露風姿,期待才子佳人的好事能落在自己頭上。

只要想想後世那些週末如同監獄裡放出來的高中生們的瘋狂,就不難想象此時那些娘子們的熱情似火。

李從璟不得不把近衛遠遠放在身後,免得他們妨礙自己欣賞風景。

上一世他也算見慣了各種制服誘惑,但平心而論,沒有一種制服比唐服更適合中國女子,尤其是配上唐人的妝扮,真是美得詩情畫意。要不中國人形容女子之美都說美若天仙呢,天仙的風采神韻,就算不低眉不嬌羞,僅僅是靜靜的站在遠處,也是美得直入心靈。

若是再能俯身去撫一株雨後的鳳仙......

“薄羅衫子金泥縫,連枝花樣繡羅襦。”李從璟望着在路邊彎腰弄花,靜若處子一名小娘子,只恨沒有攜帶一柄摺扇,“卻嫌脂粉涴顏色,淡掃峨眉朝鳳仙。”

他這廂胡拼亂湊了一首詩,津津有味的欣賞那小嬌娘,對方聞聲擡起頭來,眉如遠山眼如清泉,正是人比百花瘦,見李從璟正含笑打量着她,不禁粉臉微紅,但她卻也不低下頭去,反而一直迎着李從璟的目光。

“莫哥兒,快,摺扇拿來!”李從璟心頭大喜,心說這不正是本才子賣弄風流的時候?

啪的一聲,手上重重落了一個物什,李從璟無暇去看,順手拿到身前,隨手一轉,正想瀟灑的打開,忽然嘭的一聲,自己胸前就捱了重擊,他低頭去看,只見手裡拿的,哪裡是什麼摺扇,分明就是一柄短刀。

李從璟這纔想起莫離早就回洛陽去了,心頭一驚愕然轉頭,就看到桃夭夭那張面無表情的臉,只是眼簾耷拉得跟樹懶一樣。

李從璟頓感無趣,再看那小娘子時,只見她掩嘴嬌笑,朝李

從璟拋了個不知名的媚眼,這才婀娜起身,手撫着花草遠去,留給李從璟一個令人浮想聯翩的背影。

“想我堂堂大唐帝國秦王......”李從璟看了手中短刀一眼,憤憤掛在腰間,正想大喊一聲來人,把那小娘子給孤王抓回來,就聽到一聲驚問:“秦......秦王殿下?”

李從璟循聲去看,就見一名衣着華貴的富家公子,正站在道旁,吃驚的望着自己。見自個兒轉過頭來,那富家公子瞧見果然是秦王,連忙下拜,“小民拜見秦王殿下!”

李從璟跳下馬背,哈哈一笑,過去拉起對方,使勁兒拍了對方肩膀一下,“我這纔剛回來,就給你撞上了,好傢伙,今兒又出來賣弄風騷?”擠了擠眼,壓低聲音道:“就不要叫秦王了,我回來隨意看看,原本打算今日進過宗祠,就去找你喝酒......”

眼前這富家公子,喚作張有生,卻與莫離一樣,同樣是李從璟發小,年少輕狂時沒少在一起廝混,只不過關係比不得莫離親近,才能也要差上一些,饒是如此也絕非庸人。

早些時候,李從璟在淇門草創基業,也給他去了信,讓對方來相助自己,只不過彼時對方去遊學去了,兵荒馬亂的竟是數年未歸,後來李從璟諸事繁忙,身邊漸漸不缺人手,就沒顧得上再叫他。

如今,張有生的父親在太原任職,由於太原是當朝基業之地,朝廷於此設太原府,張有生的父親便是太原府兩名少尹之一,從四品的官職,絕對的地方大員。

兩人也是多年未見,此時不免敘舊半響,李從璟遂得知對方遊學歸來之後,本欲去投自己,後來見朝廷大開貢舉,便想貢舉出仕,只是時運不濟,如今卻無功名在身。

“殿下......李哥兒既然歸來,何不與我等同遊一番,今日某相約了不少人,其中不乏青年才俊,李哥兒正好看看今日的太原才俊是否能入眼。”張有生朝李從璟眨眨眼,含義不言自明,他今日相約的自然不止是青年才俊,怕是大家閨秀也不缺。

如今李從璟貴爲秦王,於情於理,張有生都沒有不與之親近的道理,又見李從璟並不拿捏秦王架子,此念也就更加深切。

李從璟沉吟片刻,按理說歸鄉當先見長輩、拜祖宗,但如今太原卻是沒他什麼長輩,都去了洛陽,便連宗祠也只剩下故址,見張有生誠意邀約,再看看左右滿是小嬌娘,正好放鬆一番,勞逸結合方是持久之道,也就不推辭。

“桃大當家,同去?”李從璟對桃夭夭道。

桃夭夭回了一句“我要歇息了”,就打馬離去。

李從璟嘿然,心說這娘們兒雖然平日裡不乏醋意,但到底識得大體,知道我要去品鑑太原百花,也就不跟着礙眼。

李從璟招收叫來孟松柏,吩咐他讓近衛們在遠處歇着,不必靠近護衛,孟松柏俯身稱是,至於他自己,肯定是要帶一些精銳以僕從身份相隨的。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李從璟望了一眼面前的無邊春色,搓了搓手。

(本章完)

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十五 接城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六 神仙山(5)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十二 襲營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三十一 君子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封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