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

耶律德光心如死灰,他知道這番不僅失去了與李從璟談條件的先機,更知道即便往後他成爲契丹皇帝,也將不再有今日耶律倍的權勢——就更不必去跟耶律阿保機作比。

耶律德光慘烈一笑,“孤王與秦王本是盟友,孤王興兵西來,也是因爲耶律倍不遵與大唐昔日協議,妄起刀兵,破壞草原秩序,秦王深明此理,故而才願與孤王聯手。今日孤王前來,正是想請秦王相助孤王,共破賊軍,共滅賊子,恢復契丹安寧。”

李從璟懶洋洋的坐下,“耶律德光,閒話休敘,你要與耶律倍相爭,那是你倆的家事,孤王不想參與。所以你的請求,孤王拒絕!”

耶律德光臉色大變,“難道秦王要相助耶律倍那賊人不成?”

李從璟動也不動,“都說了這是你倆的家事,孤王不會相助於你,自然也不會相助耶律倍。”

耶律德光沉下臉,“秦王是打定主意,要坐山觀虎鬥,收受漁翁之利?”

李從璟聳聳肩,“既然你都知道,又何必多言。”

“李從璟!”耶律德光一拍案桌,“你不要太過分!你真當孤王不會與你以死相搏,魚死網破?”

李從璟撇撇嘴,“別說的這樣大義凜然,你已經沒機會了。你不願答應孤王的條件,自然有人會答應。”說着,他稍稍前傾,目光沉了兩分,“還有,勸你不要再口口聲聲魚死網破,你要想打,你就一直打就是了,孤王奉陪到底!”

耶律德光目光閃動,忽而冷笑道:“你當真以爲,孤王只有眼下這些兵馬?你當真以爲,孤王就沒有後手?”

李從璟嗤笑一聲,“孤王也不妨告訴你,最遲後日,你就會接到黃龍府的軍報。那時候,你就知道黃龍府在面對什麼,你再來跟孤王說說你的後手,看孤王聽是不聽。”

“你......你竟然不顧協議,派兵去了孤王的黃龍府?!”耶律德光大驚。

李從璟很認真的點頭,“去的是安北營,彭祖山領兵。另外,還有營、平二州邊軍相助。”

耶律德光說不出話來。

“好了,談條件吧。”李從璟擺擺手,“孤王沒空跟你瞎扯。”

“你不助我,還要談什麼條件?”耶律德光咬牙切齒。

李從璟笑道:“我不助你,天經地義。但你要我不助耶律倍,可不得付出點什麼?還有,日後你要入主西樓,怎麼都得孤王點頭,你豈能沒有表示?”

“你要什麼?”耶律倍知道這是題中之意,這纔是他今夜來此的目的,至於所謂讓李從璟助他,他也不知道那根本就不可能。

原本,耶律德光和耶律倍還有合力共拒李從璟的機會。

然而,李從璟早不讓大軍露出痕跡,此時才突然調來,爲的就是不給耶律德光與耶律倍爲國難而死戰的機會,若是彼時唐軍大舉襲來,耶律德光還沒到西樓,大可引兵退回黃龍府,逼得耶律倍跟唐軍死磕,那樣也就不會有耶律敵烈的謀私,唐軍的形勢就要嚴峻得多。

又或者,形勢對契丹太不利的話,耶律德光就乾脆打出勤王的旗號,與耶律倍同戰李從璟,那也名正言順;又或者,耶律德光直接調派一支軍隊給耶律倍用,也不是一絲可能性都沒有。

無論如何,都比契丹根基大損、完全受制於人要好——如果心繫家國的話。

但唐軍大隊人馬露出痕跡太晚,等耶律倍與耶律德光察覺到事情不妙的時候,他們倆已經在西樓城外碰了面,一個做足了叛臣的戲份,一個被迫放棄西征損失已經太大,此時誰都沒有後退的餘地了。

此時的聯手,註定紐帶不牢靠。

若是唐軍果真只有盧龍一軍也就罷了,畢竟弱,即便紐帶不牢靠,也能將其擊敗。

但眼下不同了,契丹軍已經無法輕易擊敗唐軍。

而且,因爲耶律倍、耶律德光都進攻了盧龍軍的緣故,此時他倆無論是誰來談條件,都已授人把柄,理虧在先,就不可避免被李從璟大肆敲詐勒索——耶律德光此時甚至懷疑,李從璟只帶盧龍一軍出現在西樓面前,就是爲了引他和耶律倍來攻,這樣他就有了獅子大張口的理由,日後對契丹即便勒索得狠些,也說得過去,不會對契丹國中的親唐派不利。

“真真是,陰損到了極致!”耶律德光在心裡罵道。

但他還是沒將李從璟的陰損認知完全,因爲李從璟開始提條件了。

李從璟看着耶律德光,開始解釋“獅子大張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要想成功登上契丹皇位,你只要答應大唐兩個條件,不多。其一,割地。儀坤州、饒州、黃龍府,都要交割給大唐。其二,登基要接受大唐冊封,並且向我大唐皇帝稱子,也就是說,契丹皇帝得稱呼大唐皇帝一句‘父皇’!”

“你要我獻土,將關山險要全都割讓給大唐?你還要我做大唐的兒皇帝?”耶律德光跳將起來,“這不可能!”

他方纔就覺得奇怪,爲何李從璟要調安北營和營、平二州的邊軍攻打黃龍府,而不是讓渤海國出力,現在總算是明白過來,原來李從璟打的就是要將黃龍府收入囊中的主意!

調集北境邊軍悉數出動,鬧出這樣大的動靜,李從璟竟然是這般謀劃!

儀坤州、黃龍府要是割讓給大唐,契丹頓失南面、東面軍事重鎮,日後大唐一旦相對契丹用兵,面前將是一馬平川,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有一百種方法將大軍送到西樓,這就更不必說還要割讓饒州了——饒州可就在西樓眼皮子底下!

接受大唐皇帝的冊封才能登基稱帝,那契丹可就完全成了大唐的屬國!這不僅是名分上的問題,還涉及到政治軍事人心等一系列大問題,假以時日,大唐未必不能將契丹變成大唐領土!就更不必說,還要去當大唐皇帝的兒皇帝,那契丹人再碰到唐人,就會完全擡不起頭來!

若是如此,日後契丹國內的親唐派就不叫親唐派了,因爲契丹國中將處處都是親唐派,也就無需再明着叫出名號來!

李從璟站起身,哂笑一聲,“耶律德光,你考慮清楚。現在你已經輸了,輸得徹徹底底,你還有什麼資格跟我討價還價?孤王說過,爭要爭大勢,贏也要贏大勢,孤王佔據了大勢,你還拿什麼跟我談?”

耶律德光死死盯着李從璟,“這不可能!孤王絕對不會答應!你休想!”

李從璟揮揮衣袖,“既然如此,你回去便是。耶律敵烈,替孤王送客。”

耶律敵烈方纔也被李從璟的話震驚得呆住,他就算再敢想,也想不到李從璟是這樣的用心,驚駭之餘,他不禁感到慶幸,暗道還好老子明智,及時抱住了秦王的大腿。

憤然出帳,耶律德光在帳外着甲,耶律敵烈就在旁邊看着他。

“你這狼心狗肺之輩,竟然恬不知恥投靠唐朝,難道在你心裡就沒有一點家國大義,全然只有一己之私,只想着自身功名權力?!”耶律德光心中不平。

耶律敵烈人老皮厚,冷笑道:“耶律倍西征,你就興兵來攻西樓,想要奪取皇位,老夫也想問一問,你心裡可有家國?左右不過跟老夫是一丘之貉,你有什麼資格嘲笑老夫?”

耶律德光-氣得直欲吐血。

就在這時,耶律德光的後陣,突然火光大盛,喧囂大起。

耶律德光臉色大變,彼處可是他的大營!

看那動靜,分明就是有人突襲他的大營,突擊他的大軍後陣!

他的部曲頓時大亂!

彼處,耶律倍看着自己的部曲進攻耶律德光所部,雙目中閃動着極度的仇恨,火光下,他的臉色猙獰扭曲的如同厲鬼。

時間已經很晚了,再過不久就要天亮,在這一夜中,耶律倍也接到了和耶律敵烈一樣的消息,他也知道了數不清的唐軍,正如漲潮的海水一般,鋪天蓋地向西樓襲來。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在耶律德光軍中的眼線傳回一條重磅消息:耶律德光消失在陣前,不知所蹤!

眼見耶律德光所部猝不及防,被自己的皇帝軍殺得鬼哭狼嚎,耶律倍眼中的嗜血之氣越來越重。

他想到了他這一生的遭遇。

身爲耶律阿保機長子,早年他隨耶律阿保機南征北戰,浴血廝殺歷經無數險境,吃下無數苦頭,受過數不清的傷,助耶律阿保機蕩平四方,立下赫赫軍功,而他本身又是天資不錯之人,在軍事政事上屢有諫言,被耶律阿保機所採納,而後收穫許多利益。

凡此種種,多不勝數,正因如此,耶律阿保機稱帝之後,他被立爲皇太子。

那是他千辛萬苦換來的地位,也是本該屬於他的地位。

然而,突然有一日,一切都變了。他不再受耶律阿保機重視,不再受羣臣敬仰,許多人都開始疏遠他,許多人都開始與他作對,他經歷陰謀,他經歷險惡,他經歷背叛,而這一切,都是因爲耶律德光!

因爲耶律德光更像耶律阿保機,所以深受他的喜愛,因爲耶律德光是述律平的幼子,所以更受她的袒護!

不是因爲他耶律倍天資不好,而是因爲耶律德光天資更好,所以耶律德光漸漸取代他的分量,直到成爲本該是他來擔任的契丹兵馬大元帥!

他們都忘了他耶律倍曾今的付出與血汗!

耶律倍數度反抗,卻根本毫無作用。

他被忽視,一再被忽視,卻只能對月嚎哭。

他甚至聽到風聲,耶律阿保機和述律平商議,等到再打下一片疆土,就封他去做一個藩王,讓耶律德光取代他的儲君之位,來做契丹的皇帝!

耶律倍終於無法忍受這種背叛,他憤然選擇與李從璟合作。

自登基爲帝以來,耶律倍殫盡竭慮,日夜勤政,清心寡慾,甚至連皇后都無暇冊封,只是一心強大契丹,恢復耶律阿保機的霸業,他有什麼錯?

但耶律德光背叛了他,述律平再度背叛了他,就連他一手栽培、大加器重的耶律敏,也背叛了他!還有那些平日受他君恩的勇士,也有那麼多背叛了他!還有那麼多受他厚遇的臣子,韓延徽、耶律敵烈,也都背叛了他!

他有什麼錯,卻落得一個衆叛親離的下場?!

他有什麼錯,如今卻要皇位不保,性命堪憂?!

他不服!

命運不公!

眼看耶律德光部曲四下潰散,橫屍遍野,耶律倍瘋狂的笑起來,他舉着火把,就像舉着神明之力,肆無忌憚的大叫起來:“殺光他們!殺光這幫逆臣賊子!契丹是朕的,天下也是朕的,誰敢覬覦朕的皇位,誰敢動朕的江山,朕就要他死!要他們全部都死!”

他仰天大吼,“朕是天子,誰能奈我何?!”

他的吼聲豪壯,激昂,慷慨,不可一世。

而他的臉上,卻落下滾燙的淚水。

(本章完)

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三十八 踏營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四十八 劫道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二十 晉王令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七十三 經營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二十 晉王令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十六 決心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六十九 名將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二十一 教育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六十一 火攻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十二 襲營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