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

西樓建城之地,依山傍水,三面皆有羣山,雖不高峻,卻恰得衆星拱月之勢;西樓城前,遠近各處頗有矮山土泡,然放眼觀之,卻無礙於天地遼闊。

陣戰之道,雜糅萬象,天時地利自是題中之意,因戰事突起,身前左右皆敵軍,先機已失,盧龍軍局勢極是不利,然則行軍之法,必符進退之理,盧龍軍雖處劣勢,但還沒到九死之地。

依山列陣,陣成偃月,可保進退。

然契丹軍畢竟早有準備,先前不動則已,這廂一動,便有雷霆之勢。但見左右兩陣,那各擁十萬雄兵的鐵甲海洋,翻出一道巨浪,帶着兩軍呼嘯轉來,大有席捲萬物、摧天毀地之能。

身處近二十萬大軍面前,聞殺聲,察地動,又見那風起雲涌,誰敢不懼?

區區不到兩萬盧龍軍,在大海面前,無異於一座草廬,轉瞬即有被吞沒之風險。

蚍蜉之於大樹,螢火之於日月,大小之別,無如此刻之鮮明。

當此情景,莫說勝敗,但問一句:赴死何其容易,求生何等艱難?!

然而你要再問,那陣前對敵我大勢感知最清楚之人,那位歷經殺伐深知沙場深淺的宿將,那位大唐帝國尊貴顯赫的秦王,他懼是不懼?他不會回答你。

因爲,他在着甲!

在近二十萬大海一般汪洋、天地一般浩瀚涌來的敵軍面前,他在着甲!

在只不過區區不到兩萬之數,但軍陣嚴整、軍旗飄揚的同袍面前,他在着甲!

曾經沙場多少事,而今秦王再着甲。

北上以來,盧龍軍歷經數戰,尤其萬馬坡一役,前後歷經七日,甲士猛攻敵營之時,戰況不可謂不激烈,然連日以來,李從璟都不過青衫革帶而已,穩坐後方未臨戰陣,更不曾去披甲執銳。

大軍遠道而來,一路勢如破竹,到得此時,雄城在前,如虎豹臥雪,敵軍在側,如羣狼環伺,盧龍軍註定有一場苦戰,李從璟終於立馬陣前,他好整以暇,披戰甲、持長槊。

黑袍黑髮,鐵甲駿馬。

近兩萬雙眼睛在看他,數十萬雙眼睛在看他。

李從璟調轉馬頭,銳利如金的目光,在萬千將士身上掃過。戰陣前,大將林立,李彥超、李彥饒、許大膽、徐旌等人,無一不是天下驍勇,無論放諸何軍,都能殺出一片赫赫軍功。上-將身後,鐵甲如潮,一望無際,這裡的每個將士,都是幽燕的大好兒郎,古往今來,以之成軍者,無不精銳,常震天下。

世人稱之:盧龍鐵甲一萬八,十萬雄兵亦可殺!

秦王倒持長槊,在戰馬上問:“告訴孤王,爾等何人!”

爾等何人?數百近衛齊聲喝問。

“大唐鐵甲!”萬八將士齊聲迴應。

天下兵馬大元帥再問:“告訴本帥,爾等何人!”

“大唐盧龍軍!”萬八將士聲震雲霄。

李從璟三問:“大唐鐵甲,盧龍驍勇,你們怕死嗎?!”

“不怕!”

“不怕!”

“不怕!”

萬八將士勢震山河。

李從璟四問:“明知一死,可敢一戰?!”

“戰!”

“戰!”

“戰!”

金戈相擊,鐵甲轟鳴。

李從璟回身,長槊前指,彼處,敵旗遮天,敵甲覆地,“狹路相逢勇者勝!孤王要爾等告訴賊敵,爾等何人!”

“殺!”

“殺!”

“殺!”

盧龍鐵甲,氣衝斗牛。

李從璟大喝:“李彥饒!”

“末將在!”

“率步軍大陣,後山前結陣!”

“末將得令!”

李從璟再點將:“李彥超!”

“末將在!”

“精騎兩千,護衛兩翼!”

“末將得令!”

李從璟拉下兜鍪,“徐旌!”

“末將在!”

“精騎三千,隨孤王殺敵!”

“末將得令!”

戰場爭勝,最上奪勢。敵軍衆,我軍寡,欲爲守勢,先立攻心。遣上-將,破軍入陣,奪敵戰心,是爲首要之重。

契丹軍雖大舉襲來,然變陣之際,攻勢未成,各部雖勢如狂潮,實則聯繫未深,大小戰陣銜接未緊,頗有空檔與可趁之機,當此之際,以精騎突擊,扼其前陣,挫其士氣,可收奇效。

先前戰事,逢戰必有軍議,彼時諸將各抒己見,無尊卑之分,如今大戰降臨,李從璟頒下軍令,獨斷專行,卻無人敢有異議,饒是李彥超等將憂其周全,也不敢多言。

秦王銳意進取,因厚積軍功而立身,曾經年率軍征戰,向來無所畏懼,自入洛陽投身政事以來,不過四載,若是今日便失了出入戰陣之心,那不是惜身,而是自取滅亡!

我欲強便強,我欲勝便勝!

這就是大唐秦王。

漢唐雄風何處尋,且看秦王破陣!

盧龍軍陣是大湖,三千精騎分流而出,捲動煙塵,其勢自成一條江河。江河奔流,前陣漸尖,後陣漸厚,遂成鋒矢陣。契丹軍陣是兩方海洋,此時向盧龍軍襲來,如牛出雙角。

牛角厚重,比那江河要寬。

然則江河已成鋒矢,牛角卻未聚力,如同分叉許多的線頭,空有牛角之身,沒有牛角之角——牛角之勢只是暫時,乃是契丹軍變陣的一種過渡形態,契丹軍本就沒有磨尖牛角的意思,他們要的是兩面合圍盧龍軍陣。

只是誰也不曾預料,這時候盧龍軍陣會分出一支精騎,主動出擊!

大地遼闊,金日西沉,在不高的斷斷續續的山巒上徘徊不去。曠野深邃,愈發襯托的矮山毫無氣勢,奔馳在山前廣闊平地上的鋒矢陣,向那其中一隻牛角襲去。

契丹兩軍突然轉向襲向盧龍軍,變勢要快,變陣卻不能急,各自近十萬的軍陣,急了自然會亂。雙方雖然相距不近,但只要變陣完成,大勢一成,盧龍軍便跑不掉——跑則能追。時辰已經不早,再有一個多時辰夕陽就要落入地平線,契丹軍選在此時出擊,趁的便是這個時機。

只要在天黑前圍攏軍陣,一旦進入黑夜,陣腳大亂的盧龍軍,根本無從抗拒大海襲來的恐懼,耶律倍與耶律德光此舉,深得用兵之法。

李從璟主動出擊的意義也在這裡,盧龍馬軍必須扼制契丹軍陣之勢,讓盧龍本陣在天黑前于山前布好防禦大陣,如此陣腳穩固,方能有後續之戰。

欲制牛身,當制牛角。

李從璟對戰機的把握

,入木三分。

不多時,三千鐵騎就近了牛角。

李從璟選的是耶律倍這一方。

陣後,耶律倍高居望樓,見了三千盧龍馬軍奔來,不禁臉色微變,而後卻又冷哼一聲,“蚍蜉撼大樹,不知死活!”

眼見盧龍精騎襲來,契丹軍陣中令旗揮舞,鼓聲連連,那當先的軍陣正在變化,無暇應戰,兩翼的精騎本有護衛大陣之責,這下在旗鼓號令之下,立即迎上來。

李從璟卻看也不看兩翼敵軍,長槊往前一指,下達了全速突擊的命令。

三千精騎,立即將速度提到衝陣水準上來,鋒矢陣如陣風突襲,直取中軍。

兩翼的契丹精騎千夫長見盧龍軍不理會自己,頓手舞足蹈叫喊連連,他們本是斜指盧龍軍陣,這會兒盧龍軍埋頭前行,他們便會直接碰到盧龍精騎側腰。

那兩名千夫長異口同聲,喊的卻是:“腰斬敵軍!”

他們十分激動,因爲盧龍軍的這個破綻太明顯,軍陣腰部防禦最是薄弱,制腰則制身,這是連百夫長都知道的事。況且他們身後,還有更多的契丹精騎在奔來。

面對兩股契丹精騎直奔腰側而去,李從璟嘴角勾起一抹微冷的弧度,只不過這抹弧度隱藏在兜鍪下,卻是無人能夠看見,而李從璟雙眼迸射出的濃烈殺氣,還是猶如實質無比清晰——那是長久積攢的戰意終於得以釋放的爆發!

五百步,三百步,兩百步,李從璟漸漸能看到眼前契丹軍陣的窘迫。

那正在變陣的契丹衆人,轉臉相顧,既有駭然,又有猙獰。

當頭的契丹軍士反應迅捷,雖不能變陣來迎,卻也可以弓箭射之。

一潑箭雨,不下數百。

叮叮噹噹,打在鐵甲上。

並沒有什麼卵用。

李從璟咧咧嘴,“癢。”

“弩!”李從璟身後,一張臉也隱藏在兜鍪下的徐旌,陡然一聲大喝。

此時,盧龍精騎距離契丹軍陣,已近百步。

百步內,勁弩穿甲。

那契丹軍士,彎弓搭箭,還想再射,未及出手,弩矢撲面。

五十步內,勁弩殺人。

外層的契丹軍士,睜大了不可思議的雙眼,下餃子般接連墜馬。

這便是盧龍勁弩的威力!

弩矢如蝗,由前而後依次射出,訓練有素的盧龍騎兵,保證了每一支弩矢都在最佳距離射出——地上彷彿有一條直線,每名騎兵奔過這條直線時,便飛射弩矢。軍陣的弩矢,在空中練成一條龍,龍頭在契丹軍陣,龍身在己方軍陣。

“槊!”徐旌再次大喝。

射出弩箭,騎兵收弩端槊,平舉向前。

鋒刃森寒。

一支盧龍軍,撞入敵陣中。

鐵騎衝陣,威勢何其之大,說是山崩地裂也不爲過。無需將士有任何動作,飛奔的戰馬,帶動長槊向前,鋒刃滑過契丹軍士的咽喉、胸膛,刺穿甲冑又刺穿身體,將契丹軍士的身軀帶離馬背。

那匆匆調整出防禦姿態的陣線,被盧龍軍一撞而破,一時之間,盧龍鐵甲精騎前、側,一片人仰馬翻。

披風雲卷,李從璟自陣線缺口一躍而出,殺進契丹人羣中,槊如閃電,人如蛟龍!!

(本章完)

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三十七 襲城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十二 襲營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六 決心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二 鬼斧十手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九 他的屠刀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九 破軍章六 神仙山(5)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