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

盧龍精騎突入契丹軍陣中,因了戰機尋得恰當,正好擊在契丹變陣的空隙上,鋒矢陣殺入敵軍中,雖說有那蚍蜉撼大樹的嫌疑,到底佔了先機,那將士果真是驍勇,又皆訓練有素之輩,於陣中往來衝殺,直叫契丹軍陣大亂,一時之間莫說穩住陣腳,怕是連混亂都抑制不住了,彼輩雖有十萬之衆,到底不能分出來十人打一人,這會兒雖不能說猶如蛇之七寸被制,卻也焦頭爛額。

就眼下來看,只要精騎攻勢不減,那契丹軍陣中沒有一股強力精銳來擋住他們的殺勢,倒也不虞有敗陣的危險,只需爲將者看清局勢,不被荊棘纏住手腳,落得身陷泥潭被圍殺的下場,自然是進退隨心。

然而契丹稱雄多年,本是殺伐立國,取的是征戰自強之道,那軍中並非沒有智勇兼備之人,別的姑且不言,就說契丹皇帝耶律倍,早年也是聲明在外的人物,一身勇武之力,屢屢沙場建功,又兼見識不俗,也曾頗有制勝之策。

如此一時人物,哪裡是能小覷的,眼看盧龍精騎陣中逞威,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耶律倍少不得也是惱怒異常,擡頭遠望,又見金日西沉的厲害,怕是再有不到一個時辰就要落山,若是不能在天黑前圍了那盧龍軍,只怕契丹軍攻勢難成,往後雖能以優勢兵力強壓盧龍陣前,但就戰場局勢而言,到底是給盧龍軍留了餘地,未免不美。

當下,耶律倍詢問左右,“唐賊逞兇,需得治他一治,諸位有何良策?”

此問一出,當即有人答道:“唐將雖勇,彼輩雖強,畢竟入我陣中,爲今之計,只需遣出精銳,再擇一員猛將,予其迎頭痛擊,斬了那爲首唐將,則唐賊攻勢可以扼殺。”

耶律倍點頭稱好,“唐將雖勇,我契丹軍中豈非沒有驍勇之士?唐賊雖強,我十萬勇士之中豈能沒有精銳之兵?以將殺將,以軍破軍,只要扼殺了唐軍兇猛攻勢,我十萬大軍一擁而上,且看彼輩還能如何逞強!”

話至此處,也是無需多言,皇帝命令下達,那大陣中自然是一番調兵遣將的佈置。

先時,盧龍精騎雖說來勢洶洶,耶律倍等人到底不曾預料到彼輩能這般悍勇,故而不願停了大陣席捲盧龍主力的勢頭,調兵遣將去攔截他們,這廂見對方愈戰愈勇,知是不能善了,唯有退而求其次,先解決這股精騎,再去思慮其它。

那邊廂耶律倍調集人馬,這邊廂李從璟卻正殺得興起。

身處千軍萬馬之中,舉目四望,入眼皆是敵甲,那人馬相據,遠近虎視,的確叫人心驚,唯恐一個不小心,對方一個一口唾沫也將你給淹死。

然則入陣破軍這種事做的多了,也就知道了門道,方明白置身敵陣並不是那般可怕。這倒不是因爲知道舉袖成雲、揮汗如雨的敵軍不能用唾沫淹死你,而是明白了陣戰之法。

被百鬼包圍,的確可怕,然若自己便是那天兵天將,專事斬妖除魔,那百鬼便是再咄咄逼人,被我一擊即敗,也就無需懼怕,這萬軍叢中我來去自如,想破陣便破陣,想殺將便殺將,哪還有什麼需要擔心的?

最不濟,我身後百千鐵甲,總能殺出一條血路,這縱橫戰陣與行走天下一個道理,首要得有一顆無懼無畏之心。

閒話休敘,且說李從璟方纔斬了契丹一員千夫長,此刻率軍前驅,仍是片刻不曾停歇。

入陣許久,李從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殺敵之餘,也要注意大軍面臨的形勢,這下他一看精騎入陣已深,便不欲還直接往前衝殺,畢竟往前的軍陣太過渾厚,三千鐵甲雖然驍勇,到底還是不能從前到後去殺穿十萬雄兵。

正欲傳下軍令,稍後尋那軍陣薄弱之處,殺出軍陣去,再作計較。

不曾想,前方軍陣中一陣人馬喧囂,待細看了,李從璟心頭凜然,嘴角卻勾出一抹笑意。

看對方的動靜,卻是有驍勇之將,帶着精銳部曲,好不容易從陣中奔來,要阻擋盧龍精騎的攻勢。

“耶律倍的反應倒也迅速。”李從璟心道,然而戰馬卻沒片刻停歇,帶着他依舊殺向前方。

強敵既來,此時斷然沒有避而不戰的道理。

李從璟微一側頭,避過眼前敵騎斬來的馬刀,槊尾一提,正好擊中對方下顎,那敵騎腦袋往後一揚,心中已知不好,然而不等他低下頭來,孟松柏的長槊就刺穿了他的咽喉。

兩員敵騎同時揮刀斬下,李從璟渾然不懼,長槊一輪,準確掃開刀身,槊身順勢一橫,將那兩騎一起推下馬背,而後戰馬馳過,他只感覺顛破了兩下,那慘叫聲卻是無暇欣賞。

“唐將何人,報上名來!”那率領精騎的契丹將領,鮮衣亮甲,虎背熊腰,想來不是尋常之輩,他手持巨斧,威風凜凜,這一聲大喝,聲如洪鐘,卻是想要先聲奪人,喝住李從璟。

然而李從璟是何許人也,豈會在意對方一聲大喝,然則對方畢竟氣勢雄渾,自然有鼓舞契丹士氣而扼制唐軍士氣的意思,李從璟也不能任由他大叫,當即挺槊直取對方面門,一聲爆喝:“你大爺!”

李從璟喊的是契丹話,來人如何不懂,當即大怒,舉斧斬下:“你找死!”

槊斧相擊,聲音極是清脆,李從璟冷笑一聲,“找你奶奶!”

那契丹驍將心中大駭,倒不是被李從璟這句話給震住,也不是李從璟聲音比他大多少,而是長槊上傳來的力量,讓他虎口一陣麻痛,手臂輕顫,巨斧險些就要握不住脫手!

李從璟笑容略顯猙獰,兩人陣中相遇,都是勇武之輩,他豈會讓對方從他手中逃脫?長槊黏上巨斧,順斧身滑下,鋒刃直取對方面門!

契丹驍將雙目圓睜,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想到,李從璟手中長槊在與他巨斧相擊之後,竟然猶有餘力變招!

想他也是契丹軍中有名的悍將,否則此時也不會被派來迎戰李從璟,然而見面一合,他就有了生死危機!

“這員唐將到底是何人,怎會如此厲害?!”契丹驍將心頭大疑,卻無暇多想,眼見巨斧無力盪開長槊,他心中一橫,目露兇光,棄了巨斧,拼了雙手殘廢,也要握住長槊!

戰陣搏殺,不比尋常較藝,往往照面就要分勝負,分勝負即是定生死!故而戰將廝殺,出手必用全力。一招分勝負,沒有比拼力量更簡單直接的方式。

角力一勝,哪怕是毫釐之勝,即獲先機,再一出手,就能在眨眼之間,搶在對方之前,將對方斬殺或者擊傷!

故而軍中勇將,多是氣力非常之輩。

故而軍中選士,多要求力能舉幾百斤的石鎖。

契丹驍將力不如人,眼看就要落敗,這下拼卻雙手去握李從璟的長槊,看似不理智,實則是兩害取其輕!

另外,一旦他握住李從璟手中長槊,只需贏得瞬息時間,逼得李從璟一時抽槊不及,他身後的勇士就能跟上來,對李從璟補上一刀!

若是如此,勝負立即就換了邊,生死也就換了邊!

李從璟久經沙場,豈能不知契丹驍將的打算,他雙眼陡然一寒,心中殺意滔天,“找死!”

先前長槊一斬一滑,已然用盡了力氣,這下舊力已去,新力未生,已是無力收手,那契丹驍將清楚此理,故而在去手抓長槊之際,臉上已經露出獰笑!

虧得是李從璟搏殺經驗豐富,提前一瞬洞悉了契丹驍將的打算,千鈞一髮之際,李從璟果斷棄槊、拔刀!

生死,只爭一線!

那契丹驍將握住長槊,心頭大喜,然而不等他用力將長槊帶向自己,拉得李從璟身軀不能自主,陡然發現長槊上已然沒了力道!

當下肝膽欲裂,連忙收住手中力道,以避免自己把自己從馬背上甩下去。

只是他止住了自己身軀,卻無法再有其它動作。

他聽到了身後親衛的驚呼!

然而一切爲時已晚。

李從璟拔刀及時,故而能擋下契丹驍將親衛的攻擊。

而契丹驍將此時已經無暇再有動作,即被孟松柏一槊穿身!

他躲過了孟松柏刺中他的要害,卻再沒躲過徐旌將他一槊喉!

“死來!”徐旌長槊猛地一帶,將契丹驍將半邊脖子都撕開。血肉橫飛,契丹驍將睜大了雙眼,還來不及去捂脖子,就被跟上來的李從璟近衛,一刀砍了腦袋!

李從璟以刀禦敵,殺進那羣所謂契丹精銳陣中!

沒了契丹驍將的帶頭衝陣,所謂精銳,在李從璟帶領的盧龍精騎面前,也不過是一個笑話。

殺穿敵陣,李從璟調轉馬頭,尋了一個契丹軍陣薄弱的方向,帶領盧龍精騎,殺出契丹大陣。

三千精騎,入陣、破陣、出陣,無人能擋!

契丹軍陣,橫屍處處,血跡淋淋,混亂不堪。

軍陣後,耶律倍親見盧龍精騎片刻不歇,暢通無阻殺穿契丹軍陣,大驚之下又是大怒,“飯桶!廢物!”

這支盧龍精騎,簡直把他的契丹勇士當牛羊一般屠宰。他十萬大軍,竟是莫能奈之何!身爲契丹之主,耶律倍如何能不大怒?

“皇上快看!”不等耶律倍有所號令,身旁大臣已是發出一聲驚呼。

“看什麼看!”耶律倍正在氣頭上,而當他再看向前方軍陣時,頓時愣在那裡,隨即,他暴跳如雷!

只見那三千盧龍精騎,殺透了他的大軍前陣,在平地上兜了個圈,提起馬速之後,竟然一彎轉了回來,又殺向契丹軍陣!

彼處,方纔軍陣的混亂還未平息。

“豎子爾敢?!”耶律倍狂吐唾沫。

沒有人回答他,但盧龍精騎,卻以行動表明,他們不僅敢,而且在做!

本就遭受打擊的前陣,這下陷入更大的混亂中!

“攔住他們!困住他們!殺光他們!”耶律倍連下三道軍令!

盧龍精騎再入陣,有容易的地方,是可以利用先前製造的混亂;有難的地方,是契丹軍陣這回不如先前那般措手不及,調兵遣強有諸多方便。

然而,不久之後,盧龍精騎再度從契丹軍陣中殺出!

直到這時,耶律倍身旁的一名老將才大驚失色,“這......這怎麼可能!這員騎將到底是誰!他入陣、進擊、出陣的方向,皆是軍陣薄弱之處——我等高高遠觀能夠察覺此事尚且不易,他身在陣中,卻是如何能清楚得知?!”

沒有人回答他。

因爲那三千盧龍精騎,在出陣之後,再度蓄勢,而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將回來!

三入大陣!

耶律倍手足冰涼,頹然後退。

至此,他十萬雄兵的軍陣,受此三千精騎襲擾,陣腳已止,已是不可能去圍上盧龍主陣了。

紅日落入地平線,盧龍精騎,破陣而出。

這回,他們丟下動亂不堪的契丹軍陣,回奔盧龍主陣。

在其身後,一路血跡,觸目驚心。

日暮,天黑。

三千精騎,於十萬大軍中三進三出,破其陣,扼其勢,掰碎了那支所謂牛角!

(本章完)

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九 淇門之變(1)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十五 接城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五十八 總攻章十一 投靠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