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

沙場戰機,往往一閃而逝,抓得住便是智將,就眼下而言,契丹大軍變陣聲勢浩大,陣型銜接中的空檔也只存在於極短時間,大陣露出的薄弱點也只在很小的一部分,要抓住這樣的戰機組織起一針見血的攻勢,對將領眼光、戰場局勢判斷能力、指揮能力與部曲執行能力等諸多指標要求極高,幾乎難如登天,縱是良將精兵也不敢輕易爲之,因爲一旦稍有不慎,沒有在千頭萬緒中抓住那一絲戰機,撞到了大陣的銅牆鐵壁上,便是自尋死路,只能落得個身死人亡、全軍覆沒的下場,連掙扎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沙場戰機,不是回回皆有,良將過招,破綻更是少見,便縱是百日大戰,關鍵時機也可能就那麼一回,只在片刻之間。

而一旦抓住這等戰機,便有可能收穫以蟻穴潰千里大堤之效。打蛇打七寸,命-根-子被制,哪怕是八尺壯漢,力拔山兮氣蓋世,也只能任人擺佈。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數回征戰,足練精兵,十年沙場,難出名將!

......

這邊廂,盧龍精騎撞破契丹軍防線,李從璟一馬當先殺入陣中,他自是披堅執銳,座下駿馬也是揚蹄狂奔。一人一馬如鐵甲戰車,車輪碾過之處,敵甲碎裂,人馬俱亡,無一合之敵。

無一合之敵,非是我強敵弱。精騎衝陣,先求一往無前,若是剛入敵陣攻勢便被扼制,這仗也就不必再打。

李從璟目光沉靜,手中長槊一路飛掠,戰馬飛奔急進,但見眼前敵甲密集,前後相繼,如入叢林,唯見草木,不見天日;那陣陣呼喝之聲,悉數入耳,如巨浪拍岸,如山洪加身,人在其中,渺小如粟,只聽山鬼哭,不聞仙人語。

敵騎迎面,刀槍縱橫,好似那林中飛奔之人,被荊棘加身,面前那一張張人臉,或怒或惡,端得是駭煞人也,這萬軍之中,步步殺機,何人不知何人不曉,要想破陣殺敵,當先一個,必不能被荊棘縛身。

“喝!”長槊已斬數人,此時銳氣已失,而身前強敵林立,李從璟立即動作,一聲大喝,提臂揮槊,長槊斜挑,鋒刃在閃電間滑過敵騎咽喉,帶出一片血肉,他眼也不眨,長槊再掃,擋下斬來的一柄馬刀,電光火石之間,也不見他手臂如何動作,不過是手腕一動,那鋒刃掠過馬刀,擊在那敵騎頭盔上,打得對方眼前一黑。

李從璟縱馬與其擦身而過,緊隨其後的孟松柏,剎那間補上一槊,將那騎兵刺下馬來。

再後的甲士飛奔而過,鐵騎揚蹄,那騎兵傷重未起,馬蹄便踩在他胸腔上,只一聲微不可聞的脆響,胸膛凹陷,身如蝦米弓起,口中鮮血爭涌。

再看時,鐵蹄馳過,那人已是被接連踐踏,成了一堆肉泥。

戰馬急進,李從璟槊出如龍,勢如疾風,只見他手臂連動,竟是快得離譜,壓根分不清每一個動作,只有虛影連連,勾勒出劈、斬、挑、刺、掃的殘痕。

陣陣鐵器撞擊的脆響傳來,金戈之聲令人牙酸也叫人心顫,那前前後後襲向李從璟兵刃,竟是悉數被他擋開,便是如此,他還能尋機殺敵傷人。

偶爾有那不及擋下的刀槍,也是被他過濾下的非重擊,饒是有幸避過護衛他兩翼近衛的格擋,打在他那身明光甲上,也只能擦出一道淺痕,而作爲代價,出手的敵騎必被長槊加身,交出性命。

李從璟身如戰艦,乘風破浪,一往無前,些許微風,根本無從撼動他的身形!

以他爲鋒頭,浩瀚的契丹軍陣中,鋒矢陣如一支鋒利的鍥子,狠狠鍥進。那擋在鋒矢鐵陣前的契丹騎兵,受鋒矢陣進擊,如同江水被鉅艦排向兩邊,波浪漣漪不定。

波浪是爲軍陣顛破,漣漪是爲人馬翻倒。

以鮮血爲旗,以屍體爲路,鋒矢陣衝向更深的人潮。

“死!”李從璟一槊挑飛眼前敵騎,熱血灑落鐵甲。

“殺!”徐旌緊緊相隨,殺心正熾。

......

鋒矢陣兩翼。

兩名契丹千夫長各率本部,衝向鋒矢陣側腰。

“腰斬唐賊!”千夫長高舉馬刀,眼中閃耀着炙熱的光芒,在他身後,跟着同樣戰意昂然的無數契丹勇士。

就在兩支千人隊奔近接觸鋒矢陣時,千夫長忽然雙眼睜大,他看到盧龍軍兩翼的精騎,端起勁弩,指向自己。

因爲鋒矢陣正在奔進的緣故,當他看到唐騎的動作時,那弩矢已然發出!

與弓箭不同,弩矢射出,軌跡成直線,千夫長看到唐騎射出弩矢時,尚在左前方,並未與自己直接面對,而當弩矢飛出,卻直奔自己前胸而來!

一潑潑弩矢,從唐軍側翼飛出,如毒蛇吐信,讓人不寒而慄。千夫長機警,矮身藏於馬脖後,驚險避過弩矢,而他身旁的同伴,則多有不幸者。慘叫之聲迭起,一騎又一騎落馬,轉瞬之間,身中弩矢而墜者,即達數十人。

千夫長面色鐵青,他率部衝陣,打得便是腰斬盧龍軍陣的主意,未令部曲用弓箭,既是一心短兵相接不願引弓搭箭礙了攻勢,也是因爲眼下他部陣型乃是前後狹長,若是放箭只能前部稍稍爲之,威勢卻是不大,殺傷有限。

卻不料,盧龍精騎僅是側翼發了一陣弩,竟就讓他的前陣幾乎被射空了二三排!

這不由得千夫長不心頭髮寒。

唐軍勁弩,威勢可見一斑。

但凡中原軍隊對戰草原軍隊,強弓勁弩向來都是最受依仗的利器。

“撕碎他們!”千夫長大怒,數十人死傷於勁弩,固然讓他心寒,但他卻是不懼,只要兩軍接陣,他就能腰斬盧龍軍陣。

但就在這時,異變陡生。

那盧龍軍陣兩翼後方,精騎稍稍調轉馬頭,向左右各自駛出,竟是忽的變了陣型,各自分出數百騎來,成了大鋒矢陣側翼的兩個小鋒矢陣,而後迎向契丹千人隊!

近乎於直線的變陣,行雲流水,沒有絲毫空隙!

“千夫長,敵陣有變!”部曲連忙大喊。

千夫長轉頭相顧,立即臉色大變。

戰陣相擊之勢,立即攻守易行。兩部千人隊,立即由腰斬盧龍大鋒矢陣,變成被盧龍小鋒矢陣腰斬!

而且盧龍精騎時機抓得極準,幾乎是陣型變化剛一完成,就撞進了契丹軍陣中。而且變陣極爲迅速,待契丹軍發現情況,已經無暇應變。

也不可能應變。

小鋒矢陣這一變,即收四兩撥千斤之效。

盧龍軍戰陣嫺熟,訓練有素,竟是到了這般地步!

要知道,契丹精騎千人隊來側擊,入陣的點無法事先預計,而鋒矢大陣又在急速奔進,更不可能早早分出部將來迎擊,這也就是說,盧龍軍陣的變化不僅嫺熟無比,領頭的也最多不過是一個都頭!

都頭,統率部曲不過百人,一介低級軍官,竟能識得如此戰機,做出這般準確的判斷,有這樣果決的魄力?!其後數百騎,相繼奔進,隨其變陣而擊,毫不遲疑,竟能那般信任他一個小小都頭?!

“這不可能!”驚惶的千夫長睜大了恐懼的雙眼,不可置信的大叫出聲,他身爲千夫長,統率千騎,乃大軍中堅,竟然被一介百夫長在戰術層面上殺敗?

他萬萬不能接受!

然而,這名千夫長卻是不知,幽州演武院成立已超過七年,盧龍軍中諸將,莫說都頭,便是隊正,也多是演武院學生,那都頭、指揮使一級的軍

官,則是基本要入演武院進修!

大唐諸軍,在將官素質的比拼上,能比盧龍軍略勝一籌的,也唯有百戰軍一軍而已——就連百戰軍的略勝一籌,也不過是因爲李從璟在淇門就對將官加以培訓,起步得早而已!

“破陣!”當先爲鋒頭的盧龍精騎都頭,提槊躍馬,率部殺進契丹千人隊中,其一往無前、睥睨敵軍之態,已然頗得上-將之韻!

數百騎進擊,狠狠撕開了契丹千人隊,殺得對方人馬駭然,不能相顧。

大鋒矢陣破大陣,小鋒矢陣破小陣。

兩翼小鋒矢陣一路沖毀契丹千人隊,速度不減,也不回頭去將其徹底擊潰,而追上大鋒矢陣。大鋒矢陣在李從璟率領下,已是率先將契丹大陣犁了一遍,其部先聲奪人,打得契丹軍陣倉惶失色,軍陣大亂。而趁機混亂之際,小鋒矢陣緊緊跟上,自然沒有太大阻礙,其部勇猛精進,又將本就混亂的契丹軍陣,再度犁了一遍!

分陣易,合陣難。

能分陣者,已是精銳,而能合陣者,精銳中之精銳。

盧龍精騎,無愧北境至銳之名,無負帝國憑之以震北疆之厚望!

......

大鋒矢陣前,李從璟破陣殺敵,一身鐵甲漸被鮮血染透,鮮血在鐵甲上彙集成流,順之流下。戰馬馳過之地,一路鮮血。

三尺龍泉劍,匣裡無人見。一朝入君手,萬敵莫敢前!

李從璟“休養”數載,今日一戰,便如那蓄養鋒芒多年的寶劍,兀一出鞘便劍氣沖天,無人能扼其鋒芒。李從璟等這一戰,已是等了太久。

即便如今已是秦王,平日高坐金鑾殿,他也不曾遺棄他一身將骨!

秦王一生,出江湖、入廟堂,處處皆沙場,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要有披堅執銳、破陣殺敵之氣概,此生不死,浩然之氣便不可磨滅。

哪怕日後再無親自上陣廝殺的機會與必要,但殺伐果決之念,爲將爲帥之氣,必將終生相隨。

眼看盧龍精騎勢如破竹,各陣皆無法撼其鋒芒,軍陣的混亂越來越大,十萬大軍,竟因額頭被擊,變陣前進之勢大爲受挫,那契丹軍陣後面,耶律倍也是大大變了臉色。

“盧龍馬軍,竟是這般悍勇?”耶律倍下意識道,手指陣中,“當頭那員騎將,乃是何人?”

夕陽西下,黑壓壓的軍陣如大海似深淵,那一支所向披靡的盧龍精騎,竟如天兵下凡,甲披金輝。在耶律倍看來,當頭那員騎將,已是以殺成勢,奔馳間如虎跳龍躍,神魔皆不能擋。哪怕他身爲契丹皇帝,見慣了軍中驍勇,也不禁爲之心顫。

“不知。”左右皆是搖頭,那騎將全身覆甲,兜鍪罩面,何人能知他的身份?

“奇也怪哉!”耶律倍想不通,“李彥超、李彥饒的將旗都在盧龍後陣,這員騎將卻是連旗號都沒有,然唐軍將士隨其奮軀而戰,竟然渾不懼死,可就怪了。”

“該不會是......唐朝秦王?”有人小聲道。

他此話一出,立即被衆人鄙視。那秦王是何等尊貴之軀,焉會親入戰陣,去歷殺伐?你說這話,不是指摘咱們的皇上不去身先士卒麼!

就在衆人不解時,那軍陣中,忽然響起一陣大呼,其聲如潮如雷,驚得衆人連忙去看。這一看,連帶耶律倍在內,所有人都心驚駭然。

就見夕陽金輝下,當頭那員騎將立馬而起,手中長槊斜刺而下,正穿透了一員契丹騎將咽喉,將他的身軀從馬揹帶下來,丈八長槊直插地面!

契丹騎將,慘不忍睹。

唐軍騎將,不可一世!

契丹將士驚呼欲退,盧龍精騎齊齊大喝:“殺!”

(本章完)

章八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十九 何衝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三十五 心思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兩百三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1)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四十八 劫道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