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

林英不敢耽擱,立即接令:“林英得令!”

“全軍集結!”林英轉身,對君子都傳下號令。

沉重的號角聲嗚咽響起,打破了草原沉靜的日暮。

少時,林英策馬來到陣前,環顧衆將士,先是傳達了李從璟軍令,而後喝令道:“全軍聽令,立即馳援西樓!”而後,高舉手臂,“展旌旗!”

三千君子都,至此高居旗幟,風馳電掣般奔向西樓。

至於那一望無際的牛羊,則是無一人詢問一聲、多看一眼,全都就地丟棄。

待君子都消失在原野,原先下游那羣牧民中,有一個僥倖未死之人爬起身來,卻發現自己被數不盡、看不清的無主牛羊圍在中間,他呆立羊羣中,不明所以。

......

一日前。

李從璟率盧龍軍抵達西樓城外。

當其時,耶律倍與耶律德光正在激戰。

大軍停下不久,耶律倍和耶律德光就派了使臣來見。

看到兩人並沒有親身前來,李從璟眼中的神色就很難言了,他自嘲的笑了笑,對身旁的杜千書打趣道:“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也太不識趣,自己不來卻只派使者前來,那些使者的跪迎我還真不稀罕。”

桃夭夭在他耳旁揶揄道:“看來秦王的威風還不夠,人家沒打算買賬。”

“都是逆臣賊子啊!”李從璟裝模作樣嘆息,“此時給他們機會他們不來,往後就該後悔了,孤王有的是打得他們服氣的時候。”

說到這,示意杜千書,“看來莫神機說的沒錯,孤王來西樓,耶律倍與耶律德光不會來跪拜服輸,然後都眼巴巴求着孤王相助他們。快打開莫神機送來的錦囊,看看他都說了些什麼。”

莫離向來喜歡自比先賢,留錦囊這種事早年就沒少幹過,只不過這回的錦囊,卻不是莫離在儀坤州與衆人分別時所留,而是後來半路上遣人送回來的,李從璟也剛剛收到,還沒來得及看。杜千書聞言掏出錦囊,雙手奉上。

李從璟滿面春風的打開錦囊,細細看下去,殊不知他一看完內容,臉色立即就變了,“不好!”

“傳令全軍:偃月陣!”

......

昨日夜。

耶律德光接到耶律敵烈敗回饒州的消息後,沉思良久,而後說了一句衆人都沒料到的話,“遣使去見耶律倍,孤王要與他相見。”

左右大驚,正欲相勸,話還未出口,耶律德光已是怒喝道:“速速去辦,多言一句,立斬不赦!”

這邊廂,耶律倍也接到了耶律敵烈軍敗的消息,他在大怒之餘,也陷入沉思,過了許久,他擡頭道:“遣使去見耶律德光,朕要與他相見。”

只不過他的使臣還未派出,耶律德光的使者已經到了。

這一回,昔日契丹國最有賢名兩個皇子,爭鬥多年的兄弟倆,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總算是想到了一處。

不時之後,兩人避過耳目,只率些許精銳近衛,在隱蔽處相見。

樹陰前,兄弟兀一碰面,耶律倍即怒斥道:“耶律德光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背家棄國,聚衆叛亂,你眼裡還沒有君臣,還有沒有王法,你難道不知死嗎?”

耶律倍厲聲斥責,一直持續了好半響,那憤怒之色就差被撲過來咬斷耶律德光的脖子,然而耶律德光卻只是安靜的站着,悉數接下了耶律倍的怒罵。

待耶律倍好不容易停了下來,耶律德光苦笑道:“兄長若是要罵,只管罵個夠,愚弟接着就是了。”

“你當真以爲此時朕不敢殺你?”耶律倍聞言不僅沒有覺得舒坦,反而大怒,他眼中兇光畢露,可見的確是動了殺心。想想也是,他一番王朝霸業,多年準備,如今都毀在耶律德光手中,怎能不恨?

“兄長若要殺我,見面就動手了,何必等到此時?”耶律德光臉不紅心不跳,既沒有對耶律倍的愧疚之色,沒有對耶律倍的懼怕之意,“不過

兄長要對愚弟動手,實則不過是自家之爭,愚弟此番興兵西來,雖然在兄長看來是大逆不道,說到底也不過是自家之爭。你我自家人明自家事,自家人相爭,便是爭得頭破血流,無論最終誰站着誰倒下了,自家的東西還是自家人的,輸贏都不過是個人命運,於家國無傷。但是此時此刻,卻有強盜要入家劫掠,霸佔你我家業,難道你我不該先聯手對付外敵?”

“還輪不到你來教訓朕!”耶律倍冷哼,“還有,契丹國是朕的,朕是契丹皇帝,你不過是覬覦朕的家業,與那外賊並無二致!”

耶律德光攤攤手,那意思是隨你怎麼說,你開心就好。

“說吧,你有一刻的時間說服朕,否則朕明日必會盡起大軍,先除內賊,再去收拾李從璟!”耶律倍皇帝的姿態不能丟,依舊是高昂頭顱。

耶律德光也不拿捏姿態,娓娓道來,“李從璟已敗耶律敵烈,明日就會抵達西樓。他是何種心思,兄長難道不知?”

耶律倍又忍不住了,“說到這朕倒是要問問你,你此番興兵,是否與李從璟相互串通,是否與耶律敏相互勾結?可恨那耶律敏,朕對她那般恩重,她竟也臨陣倒戈,實在是可恨!你們還真是一丘之貉,狼狽爲奸!”

“李從璟若是一心相助愚弟,愚弟今日何必來與兄長相見?那李從璟是什麼樣的人,他打的什麼主意,難道兄長果真不知?四年前相助兄長,今日又來蠱惑愚弟,不過都是想要引得契丹內亂,好消耗契丹國力罷了!”耶律德光痛心疾首,“此番他與愚弟聯合是假,勾結耶律敏倒是真......”

耶律倍有心想說他與你勾結也是真,想了想終於是忍住了。

耶律德光繼續道:“明日李從璟抵達西樓,不出所料,定會坐視你我兄弟相爭,等你我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則坐收漁翁之利。到得那時,我契丹大軍折損殆盡,他李從璟還不是想如何折騰便如何折騰?便是兄長勝了愚弟,但往後兄長的皇位還能坐得安穩否?要知那耶律敏趁你我相爭之際,暗自培植黨羽,一心投靠唐朝,如今可是勢力非常,來日再有李從璟相助,她就不僅僅是尾大不掉,只怕兄長你也要爲她所駕空了!”

耶律倍冷笑道:“你是怕自個兒被耶律敏駕空了權柄吧?”

耶律德光耐心有限,此時也忍不住出擊,“兄長與徐知誥聯合,暗中培植勢力搗亂西川,讓唐朝禁軍至今都不能離開兩川,惹得唐朝對契丹怨恨不已,李從璟更是不惜親自前來找麻煩,這難道也是愚弟的事?”

要說耶律倍先前不知李從璟知道了他搗亂西川的事,如今李從璟連敗耶律黑格、耶律敵烈,這般來勢洶洶,他若是還不醒悟卻也不可能了。

“朕那是爲了契丹大業,哪像你這般狼心狗肺,就知道禍國殃民,來奪朕的皇位!”耶律倍大怒。

耶律德光臉色一陣扭曲,有心發作,終究還是忍住,沉聲道:“無論如何,李從璟此番北來,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了,扶持耶律敏也是因此......耶律敏不必多言,早年她逃到幽州,就與李從璟勾結一處,四年前她回契丹,是否是所圖深遠姑且不言,此後定會唯李從璟之命是從,卻是毋庸置疑。兄長......”

耶律德光深吸一口氣,“無論往後如何,只有先敗李從璟,這契丹纔會是契丹人的契丹,日後也不必受耶律敏掣肘,否則,你我寢食難安!”

耶律德光一番話字字珠璣,可謂是入情入理,只不過耶律倍心中恨意仍是滔天,“與你這等逆臣賊子聯手,實在是讓朕萬分噁心......他李從璟區區一介盧龍軍,還真能反了天不成,朕就不信勝了你之後,不能拿下他!”

“豈會是隻有盧龍軍?”耶律德光搖頭,“那不過都是假象罷了。”

他聲音冰冷道:“李從璟之所以只率盧龍軍出現在你我面前,防的就是你我對他太過忌憚,從而逼得你我聯手,讓他討不了好。正因爲只率盧龍軍出現,你我對他過分輕視

,所以纔會全力自相殘殺,想着事後隨隨便便把他趕走。但兄長也不想想,但凡他李從璟出現的時候,哪一回沒給契丹帶來深重災難?待到你我事了,大軍疲敝,他李從璟大手一揮,萬千大軍北來,到時誰能奈何得了他!”

耶律倍大驚,“你是說,他暗中調集了大軍在等着?”

耶律德光痛苦道:“正因事先不曾察覺到這點,還想着儀坤州、饒州軍隨隨便便就能擋住他,就算擋不住,你我事了之後也能隨手解決他,所以纔對他不夠重視,纔會只顧着處理眼前的事。現在看來,卻是你我都太天真了......”

“這不可能!”耶律倍斷然搖頭,“朕的眼線密佈唐朝北境,彼處並無大軍調動!否則,朕又怎可能一心西征?!”

“愚弟的眼線何嘗不也是這般說?”耶律德光苦澀道,“但很多事,光靠眼線是不夠的。”他有心說得靠腦子,又覺得這樣太侮辱耶律倍了些,好歹及時打住,“李從璟前時沒調動大軍是真,但現在呢?兄長的眼線多久沒有新消息傳回來了?”

耶律倍愣住。

雖說眼線是有事稟報,無事則隔一段時間一報,但近來沒有回報,並不代表就一定無事......還有可能是那些眼線都不在了!

“總而言之,李從璟北來之後種種舉措,的確矇蔽了你我,讓你我以爲唐朝不會大舉興兵北上......然而,你我終究還是低估了唐朝的怒火。”

“不對!”耶律倍叫起來,“西川動亂,楊吳攻楚,難道唐朝不管了嗎?唐軍禁軍如何能大舉北上?”

“何用禁軍?兄長難道忘了,盧龍邊鎮,那是李從璟經營多年的地方,無論是藏些兵馬,或是臨時緊急調動邊軍出戰,再組織地方後備兵員戍衛州縣,他都輕車熟路!”耶律德光寒聲道,“他根本就不必用到禁軍!”

耶律倍一時說不出話來。

他越想越覺得耶律德光的話是對的,因爲李從璟這個傢伙......他本來就是這樣一個既陰損又強大的對手啊!

耶律德光見耶律倍已經想通,遂道:“但你我並非也就敗了,眼前李從璟只有盧龍一軍在身邊是事實,他要調集邊軍趕來,總需要時間,而這就是我們最後的機會!”

耶律德光盯着耶律倍,眼中精光爆閃,“你我合力,抓住時間,吃掉盧龍軍,就能打破李從璟的佈局!盧龍邊軍雖能北上,但藩屬太雜,戰力不強,只要擊敗盧龍軍這股主力,盧龍那些邊軍就不是大問題。而若能活捉李從璟,則唐朝此番攻勢頓時土崩瓦解!”

耶律倍沉默不語。

過了許久,他望着耶律德光,“你真能與朕齊心共拒李從璟?你果真不會背後使絆子?”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耶律德光凜然道,“再說,愚弟可不想千辛萬苦,最後卻只能做個傀儡皇帝!”

耶律倍冷哼一聲,“你做不成皇帝的!”

“明日,你我佯裝激戰,等李從璟到了西樓,在其紮營之前,趁其立足未穩、自滿鬆懈之際,疏於防備之時,你我共擊之!”

“你我軍中不乏耶律敏、李從璟之耳目,待唐軍出現之時,少不得要佯裝大怒、驚慌......”

......

李從璟將錦囊丟給杜千書,調轉馬頭回去陣前。

莫神機不負才名,推算出了耶律倍、耶律德光的心思變化與謀劃。

而此時,那“激戰”的兩軍,怎麼看情況都有些微妙。

耶律倍與耶律德光未交戰的軍陣,則已開始有了變動的跡象。

曠野,一望無際。

天邊,金日西沉。

李從璟來到盧龍軍陣前,迴轉馬頭,目視契丹軍。

彼之兵馬,十倍於我。

秦王目光平靜,氣息沉穩,他張開雙臂,“來人,給孤王着甲!”

——給你們跪迎的機會不知珍惜,孤王就打得你們撲地求饒!

(本章完)

章九 淇門之變(1)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三十四 都試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一百五十八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1)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五十八 崔玲瓏抵死掙扎 第五動情用巧刑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封推感言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六 神仙山(5)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九 破軍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一百九十七 山河破碎臣子逆 伐蜀功成何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