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

春節、上元節都是國之大事,李從璟沒有缺席的理由,哪怕滑州、濮州的事情還未做完,在李嗣源一再催促下,年終前還是趕回了洛陽。

這一年對李嗣源和李從璟一家而言,實在是一波三折,起伏巨大,箇中的波瀾壯闊與險難意味,實在是不足爲外人道。好在如今形勢不錯,如此方不負李從璟迫使契丹簽訂城下之盟的苦功,也不負李嗣源在魏州留下的那些眼淚。如今回首這一年,感慨自是頗多,然而人生收穫與得意,也是獨佔鰲首。

回到洛陽,李從璟未曾回府,直接就去了皇宮面見李嗣源。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洛陽城積雪甚厚,滿城銀光素裹,飛檐畫廊都是冬意。騎隊入城,自御道奔馳而過,路人皆避,不乏駐足而望者,間或有見識非凡之輩,撫掌而嘆:“可瞧仔細了,那是秦王殿下!”

秦王回京,方入宮城,消息已然不脛而走,各家聞之,反應不一。

安府,如今已是白身,賦閒在家養老的安重誨聞之,臉色數變,而後謂左右曰:“秦王回京,未歸王府,而直入皇宮,足見其雷厲之色,較之以往更甚!”

左右疑惑問:“此之何如?府君何以滿面憂色?”

安重誨喟然搖頭道:“秦王視我爲敵寇,恨之久矣,李守敬之事,又使老夫畫地爲牢,本以爲秦王回京尚需時日,老夫還可在洛陽逗留數日,竟不料他這般迅捷。秦王歸來,老夫授人以把柄,豈能無恙,你等且速收拾行裝,我等明日便離開洛陽。”

左右聞言大驚,連忙退下去做準備,相互小聲道:“秦王方歸,怪罪府君之意未表分毫,而府君避之如虎狼,惶惶然何異於喪家之犬,可悲,可嘆也!”

尚書省,任圜正埋案處理文牘,聞聽秦王歸來,大喜不禁,對因公務前來的馮道說道:“秦王東行,一滅驕兵悍將,二動藩鎮大權,三理勸課農桑,四助地方興盛,數月之間,我聞滑、濮二州已然改頭換面,今非昔比。此三者,皆緊要國事。大唐欲強,需得舉國之州皆如滑、濮,你我正爲此事煩憂,如今秦王歸來,正好前去討教。”

“任公何其急也!”馮道嘿然而笑,“秦王乃任公之婿,如今方歸,未曾安歇,任公便要去叨擾,竟是分毫不恤秦王辛勞?秦王在滑、濮等州數月,成績固是斐然,本身豈能不深感疲憊?而今秦王歸來,未曾臥榻而眠,任公便欲以公事相擾,我若是任公,斷不會如此不近人情!”

任圜知道馮道這是在打趣他,不過話卻很實在,任圜聞之回神,竟然沉默下來,半響不曾說話,末了,目視馮道認真道:“人之常情,苛責聖賢,而寬宥不肖。聖賢稍有差錯,動輒爲萬民唾罵,不肖稍爲善舉,而鄰舍交相稱讚。眼下,秦王賢能,爲國事在外奔波數月,歷經兇險,遍飲風霜,一朝回京,我等不思體恤其辛勞,反而所求更甚,此豈不爲大謬?殊不知,聖賢亦是凡人,亦會思慮不周,亦會感到疲倦,亦會犯癡出錯,而世人愚陋,竟不予賢才少許喘息之機。”

“此言大善!

”馮道不吝讚歎,擊節罷了,面色怪異,“任公此言,意在嘲諷我等愚陋?”

這是打趣之言,任圜聽了,卻正色道:“非爲嘲諷你我,實爲大唐慶幸,爲天下慶幸!”

馮道稍怔,隨即瞭然,嘆曰:“莊宗一朝,朝政昏暗,官吏枉法,致使民生凋敝,國風喑啞,而今陛下繼位,有意行仁政、正吏治、興百業,恢復盛唐雄風,秦王雖年輕,智勇雙全,心智堅韌,銳意進取,不避艱難,此確爲大唐之幸,天下之幸!”

任圜肅然頷首,隨即笑道:“馮公有王佐之才,如今朝政清明,此正馮公大展宏圖之際,滿腹詩書,一身才能,可莫要埋沒了。”

馮道連忙謙虛一二,又道:“任公大才,興邦還得任公施展修爲!”

“哈哈......”

故時,長安爲京都,城中一百零八坊,曾有百萬人,盛極天下,後洛陽爲東都,亦是繁華日盛。雖說當朝長安興盛在前、洛陽在後,實則洛陽早就是京都,論時期,反倒早了長安許多,傳說夏朝便是建都於此——當然不是同一座城。

洛陽既有此底蘊,城池歷經修繕,氣勢自是非凡。而今之洛陽城,爲前隋宇文凱手筆,乃隋煬帝楊廣下令修建,曾有意遷都於此。其城南對伊闕,北依邙山,東逾瀍河,洛水橫貫其間,分外城緘、宮城、皇城、東城、含嘉倉城、圓壁城和曜儀堀,規模宏大,佈局有序,不讓長安。

有一青年士子,生得面醜身短,卻一身青袍,手持摺扇,滿臉悠然,舉手投足間故作瀟灑,在街上四處閒逛,不時左顧右看。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街巷店鋪,亦或是小孩嬉戲,都讓他興致勃勃,不時駐足觀看,嘴角始終含笑。

此人若非神經病,便是閒到了一種境界。

行至宮城外,正好撞見秦王騎隊。青年士子僅是看了一眼,便驚喜莫名,差些當街跪拜。

秦王騎隊雖是輕裝簡行,然則親王儀仗、標識俱在,皇家出行,威嚴無處不在,禮儀無時不有,再如何簡單,也不是尋常人家能夠想象的。

“秦王啊秦王,殿下啊殿下,秦王殿下,可算歸來,可算歸來!爲守君歸,僕望之久矣!”桑維翰臉上神情說不清道不明,如百花盛開,又似五味翻騰,“殿下如若此時還不歸來,往後天下事了,何來我桑維翰用武之地!”

秦王騎隊已消失在宮門,雪地裡自然無煙塵,使人無法望塵思人,桑維翰收拾心緒,邁開步子行向秦王府,心道:“秦王既已歸,我當去王府等候,以免秦王傳喚,久不見我,心有不耐,平生惡意。君不識我,首度會面,需得倍加謹慎,多作準備!”

別看桑維翰這些時日淨在街上閒逛,實則爲等候秦王傳喚,他私下已做了許久準備。他打聽過秦王爲人,知曉秦王用人不拘一格,但唯纔是用,可謂有幾分本事給幾碗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

桑維翰自恃才學不凡,秦王此舉正好合他胃口,他的策論準備了一兩月,修修改改,自認爲已是盡善盡美。如

今,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李從璟見到李嗣源,從對方神態中得知,對方已等候許久。

到底是知子莫若父,李嗣源召見李從璟的第一件事,不是問滑、濮等州的情形如何,也不是等着李從璟上疏,而是拉着李從璟坐上飯桌。

一桌酒菜,花樣不多,甚至談不上如何精美——李嗣源不喜奢華,崇尚儉樸——但絕對夠豐盛,酒肉青菜擺了滿滿一案桌!

此時已是申時,李從璟趕路大半日,早已飢腸轆轆,此時瞧見滿桌酒肉,自然是不會客氣,往桌前一坐,埋頭就是一頓大嚼。

片刻之後,李從璟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李嗣源也吃得很開懷。這隻有一種可能——李嗣源午飯並不曾吃下,而是專門等了李從璟兩個時辰。

李從璟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在後世時,對帝王、皇宮生活,他有一種僵化認識,如今親身體驗,才發現其中景象天差地別。別說帝王家,就是尋常大戶人家,錯過飯點,也不會出現人等人的情況,一是家中不缺飯食和不缺做飯食的僕役,二是捱餓的確不是一件享受的事。

這頓飯自然吃得暢快淋漓,酒卻未多喝,畢竟李從璟直接到皇宮來,非是爲了醉酒。

李從璟此番東行,做了四件事:滅驕兵悍將,動藩鎮大權,勸課農桑,重建地方經濟秩序,這些事在做的過程中,李嗣源原本就是清楚的,而今李從璟當面說給李嗣源聽,自然要詳細得多,另有一些在上疏中說不透徹的問題,也需得眼下當面詳談。

滑、濮二州只是探路石,李從璟此番東行所作所爲,說到底還是爲日後李嗣源在全國推行的政策進行試探、試驗,如今試驗、試探既然頗爲順利,父子倆要商談的東西自然很多。

兩人這一談,就是三日三夜。

三晝夜後,李嗣源將幾位宰相召進殿來,又是一番詳談。比之父子倆的討論,與宰相的商談就顯得冗長得多,因爲此番議程一旦結束,也就意味着來年新政的具體策略,馬上就要浮出水面。

時間總是不等人,轉眼間天成二年還是到了。

大唐天成元年劇變頗多,百廢待興,朝廷財賦更無結餘,是以這個春節、上元節,對李嗣源而言過得並不太舒心。且不說後宮嬪妃和大臣們沒有多少賞賜,就連節慶大宴,規模也不大,比起莊宗時奢華鋪張的大場面,對比下來很是可憐。

李從璟知道李嗣源崇尚節儉,平日裡三餐都簡單得很,更別說修葺宮殿這樣的事,但一年到頭,在春節、上元節之時,仍舊沒有多少賞賜給予嬪妃、宮人、羣臣,以至於宴席場面都顯得羞澀,這就關乎君王與朝廷的臉面了,李嗣源不可能不在乎。

大會羣臣的晚宴,當李從璟從朦朧的燈光中,看見李嗣源雖強作歡笑,卻掩蓋不住眼神的憂鬱,臉上幾縷皺紋似乎都飽含惆悵時,他想到,無論如何,來年此時,大唐至少要有一場真正的盛世宴席。

那樣的話,至少老爹的笑容不會再沉重的讓人不忍注視。

(本章完)

章一百八十一 有人苦戰有人行 有人夢甜有人醒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二十 天下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六十一 火攻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六 水寨(4)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六十九 名將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五十八 總攻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四十七 序幕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六十七 搜刮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四十二 董璋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三十五 心思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四 水寨(2)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