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八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6)

徐永輝壓根就不認爲李從璟敢動他,他打心底不相信,他百分百認定李從璟不敢!

原因簡單的很,還是那句話,這天下是節度使的天下。皇帝算什麼?頂多算個盟主而已。做得好,讓節度使順心,衆人捧着你,做得不好,不能服衆,衆人就反你孃的。就是這樣簡單。

動節度使?就如徐永輝自個兒所言,惹急了節度使,只需要三五個藩鎮聯起手來,就能叫天下變色。李嗣源如何當上皇帝的?不就是如此當上的!

今日李嗣源能當皇帝,來日未必不會有別人來當。這世道,鐵打的節度使流水的皇帝。如此而已。

皇帝要做的,不是與節度使爲難,給節度使找不痛快,而是千方百計拉攏節度使,贏得節度使的尊重、服從!如此纔有人願意爲皇帝征戰,爲皇帝鞍前馬後,否則,誰吃飽了撐的要給你跑腿?

節度使不聽號令,朝廷能如何?征討嗎?京城兵馬有多少?願意爲皇帝死戰者幾何?

這天下早不是朝廷詔令一下,天下俯首的盛唐了。軍隊是節度使的,皇帝想打仗,要靠節度使幫忙!

——這些,就是徐永輝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不是讀書人,沒受過先生教育,也不通文墨,所以看問題簡單、直接,帶點粗暴的色彩。

他心中沒有仁義道德,不懂忠君愛國的大道理,也不知如何治理民政,更不知所謂文道是什麼東西。

在他眼裡,今日他擁有的一切,都是他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是他流血賣命努力得來的,是他自個兒私人的東西。與旁人無關,與皇帝無關,與國家無關,因此容不得他人冒犯。

誰來冒犯,就是搶劫,那就得與他拼命。

在他心中,自身過得舒心,能養得起兵馬,就萬事大吉。其他的,什麼百姓死活,什麼家國大義,什麼文化傳承——等等,你在說什麼,老子怎麼聽不懂?那跟老子有狗屁關係?

徐永輝走上城樓,扶刀而立,望着官道。

在那裡,待會兒會出現一個人——那個人要來動他的奶酪,是個強盜。所以徐永輝決定將他打跑。

......

白馬縣城遙遙在望。

李從璟擡起頭,向前看去,官道盡頭聚集了不少人。他目力極好,因而雖隔得遠,亦能分辨得清,彼處甲士成羣,更有戍衛在官道兩側的。

臨近白馬縣城的緣故,李從璟方纔就已下令,將隊伍速度慢下來。趕路可以急進,既至目的地,不能不顧威儀,否則顯得過於心切。

來白馬縣是公務,因是李從璟先前一步遣人知會了徐永輝,此時,徐永輝便在城外相迎。當然,徐永輝必是來不及出迎三十里的。

在李從璟身旁,隨行有三文吏。除卻莫離與王樸外,尚有從洛陽帶來的一個戶部主事。帶戶部官員,是因爲接下來用得着。

“排場倒是不小!”待看清徐永輝迎接陣仗,莫離似笑非笑道。

官道兩旁,有兩百名甲士,彼此相隔一步佇立,人皆甲冑鮮亮,左手持長槍,右手扶腰刀,目不斜視,神色肅穆。兩百名甲士末尾,徐永輝同樣全身披掛,立於道路正中。在他身後,前兩排盡爲軍將,人人荷甲持刀,後排纔有些許文官,但亦腰佩長劍。官無論文武,皆昂首挺胸,目光銳利。

王樸沉下臉來,“徐永

輝好大膽,竟使下馬威!”

李從璟付之一笑,打趣一句:“看來滑州官、軍皆奮發勇武之士,不可小覷。”

這話調笑之意明顯,然則除卻莫離呵呵兩聲,再無一人發笑。

徐永輝如此對待秦王,挑釁、傲慢之態盡顯,作爲秦王府文武,他們自然笑不出來。

“諸君爲何不笑?”李從璟左顧右盼,很是意外的模樣。

“徐永輝如此對待殿下,我等笑不出來!”王樸心眼較爲實誠,如是答道。

“徐永輝辱人太甚!主辱臣死,請殿下許末將先行,末將請爲殿下手刃此這等猖狂之徒!”林英跟隨李從璟日久,最是不能見旁人對李從璟不敬。

李從璟哈哈一笑,“林將軍切莫動怒,何須如此。”遙指徐永輝,“此等作態,你等以爲他跋扈,孤不如此認爲。”

“請殿下示下!”林英抱拳。

李從璟並不直面作答,轉顧莫離,“莫哥兒方纔爲何發笑?”

“鼠輩逞強,如何能不引人發笑?”莫離輕飄飄說道,拿摺扇遙點徐永輝,“不以甲士護衛,不敢直面殿下,不以兵將簇擁,不敢出城迎駕,非是大膽,恰好相反,實是膽小如鼠!”

“離聞山中猛虎,遇敵從不呲牙咧嘴,唯冷眼相待而已,一旦時機到來,反手間取獵物性命。反倒是犬、鼠之輩,每逢遇敵,無不舞爪而逞強、浪-叫而壯膽,其因在何?掩蓋弱小罷了。”莫離笑意不減,“諸君,請看起徐永輝身後文官武將,皆有奮然之氣,如此惺惺作態,何也?無它,心虛而已。”

“如此鼠輩作爲,實在不值正眼相待,諸君何必動怒?我等若要拿他,好比猛虎取食,只在覆手之間。”莫離說完,向李從璟拱手,“殿下,不知離此言然否?”

“知我者,莫離也。”李從璟笑道。

由此,衆人皆笑。

聞聽陣陣笑聲,左右靠近徐永輝,低聲問道:“大帥,這些人無故發笑,是在笑什麼?”

“本帥如何得知?”徐永輝沒好氣道,“待會兒你自去問秦王便是!”

左右訕訕一笑,不再多話。

見李從璟已至近前,徐永輝迎上去,抱拳行禮:“秦王殿下!”

李從璟下了馬來,擡手虛扶,面帶微笑,“徐將軍不必多禮。”

見李從璟從甲士中間穿過,步履穩健,身形灑然,全無半分窘態,徐永輝便知自己這些威懾手段沒起作用,暗罵一句“豎子看你裝到幾時”,轉身爲李從璟引路,“秦王,請!”

李從璟仍舊是微笑點頭示意,當仁不讓邁步,負手走在前面。

見李從璟步履輕快,徐永輝怔了怔,心中驚詫,暗道不對啊,這廝怎敢如此放心進城?

在他看來,李從璟既是爲流民之事問罪而來,豈能不防着他?輕易進城,無異於進入虎穴,待會兒若是一言不合,鬧得不愉快要動手,李從璟就不怕自己設了埋伏?怎麼着也該留一手纔對啊!

徐永輝向身後望去,只見秦王護衛隨行在後,與他的兵將並行,僅有一名親衛在側......這是完全沒有顧慮的表現啊!難道他沒看見自個兒這些人,可都是甲兵俱全?

徐永輝剎那間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難不成秦王非是來找麻煩的?

“徐將軍?”李從璟見徐永輝落在後面

好幾步,不得不回頭提醒,示意他跟上前去。

徐永輝連忙乾笑兩聲,掩蓋方纔失態,嘴裡道:“秦王殿下的護衛個個驍勇,下官好生羨慕,竟是看入了神。”

李從璟不以爲意,輕笑道:“徐將軍驍勇之名孤早有耳聞,能得將軍誇讚,想必孤這些護衛的確不至於丟人現眼。”

“秦王殿下哪裡話,如此謬讚下官愧不敢當。”徐永輝心裡琢磨着李從璟此言深意何在,半響也沒想明白,暗道:知道老子驍勇,還敢如此大搖大擺進城,你他孃的真不要命?

李從璟一邊前行,一邊打量眼前城池,感慨道:“孤之前轉戰南北,走過許多地方,見過許多景緻,知曉每地各有風情。在來滑州之前,孤聽聞此地陶瓷甚爲精緻,開元年間一度進貢大內,可是大爲有名。”

“些許物件罷了,不入秦王法眼。”徐永輝不知李從璟要說什麼,姑且敷衍道。

忽的,李從璟停下腳步,低頭向徐永輝靠近過來,這個動作惹得徐永輝大驚,他右手握上刀柄,差些拔出刀來。但緊接着,他就見李從璟擠眉弄眼,模樣輕佻道:“但孤還聽說,滑州歌女乃是天下一絕,想必徐將軍坐鎮在此,沒少近水樓臺先得月吧?孤來一趟可不容易......”

“沒問題,沒問題!”徐永輝連忙開口掩飾自己的小動作,大排胸脯,狀極豪放,“只要秦王開口,府中所有,秦王儘可拿去!”說到這裡,徐永輝首度露出笑意,與李從璟相視而笑。

他心想,原來秦王也是性情中人吶!可不是,年紀輕輕,血氣方剛的,想當年老子年輕時,每至一地,可都是先蒐羅美人的......如此一想,頓覺李從璟模樣可親許多。

轉念一想,不對,他孃的這廝如此着急跑到滑州來,難道就爲老子府中歌女?唔,倒也有可能,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廝在酸棗鬧出那麼大動靜,原來就爲讓老子乖乖就範,給他些美人?!

他孃的,有心機,太有心機了這廝。狗日的,心機深沉!

徐永輝晃了晃腦袋,知道不能如此迷糊就進了城,得先摸清李從璟的底,遂正色問道:“敢問秦王殿下,此行來滑州,所爲何事?”

徐永輝這一發問,李從璟立即停下腳步,徐永輝頓生警惕之心,嚴陣以待。他此時與李從璟離得甚近,他已做好準備,見狀不對隨時動手。

“怎麼,徐將軍不知道?”李從璟睜大眼睛望向徐永輝,大感意外。

“請秦王明示!”徐永輝穩住陣腳,隨時防備李從璟發難。

“此事天下皆知,偏偏徐將軍不知?”李從璟一臉不可思議,在徐永輝身上每根汗毛都在準備應對意外時,他接着道:“孤此行滑、濮各州,是爲巡查各州縣安置流民之事的情況,徐將軍竟然不知道?”

徐永輝:“......”

他心中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恨不得罵出聲——他孃的這事用得着你來說嗎?老子是問你爲何馬不停蹄跑到老子面前來!

隨行的戶部官員落在後面,見徐永輝在李從璟面前,明明好似吃了一盆黃蓮,卻偏偏無言以對,費了好大力氣才憋住沒笑出來。

徐永輝啊徐永輝,連權傾朝野的安公,在秦王殿下面前都走不過兩個回合,他要玩你這泥腿子,還不是一套一套的?

(本章完)

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七十三 經營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二十一 當年明月仍皎潔(下)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四十二 董璋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三 神仙山(2)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有關李嗣源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