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

白馬縣外,高行成盯着城池看了許久,直到城內外再無交戰聲傳來,深深嘆了口氣,轉身招呼左右,“走吧,徐永輝完了。”

左右疑惑不解:“有數百甲士相助,徐永輝縱然降不住秦王,料也不至於敗得如此快吧?”

“事實如此,如之奈何?”高行成也想不通其中關節,只能徒嘆奈何。

“難不成徐永輝沒有舉事?”左右試探着問道。

高行成下意識道:“這不可能!有我等暗中聯絡支持的數百甲士舉事,徐永輝身爲節度使,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要說他對此事不知情,休說秦王不會相信,恐怕他自己都不信!事到臨頭,焉有徐永輝不動手的餘地?難不成他想等死麼!”

“那卻是爲何,城中這就沒有動靜了?”左右困惑道。

另有一人道:“早就聽聞秦王麾下將士精銳,今日一見,果然不凡。秦王若是率先制住了徐永輝,亂兵就此被秦王壓制下來,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高行成長嘆一聲,“此事,也只有這樣方能解釋得通了!”

說罷,狠狠一擊節,憤然道:“此事原本計劃周詳,斷無失敗之理。徐永輝委實太無能,使大帥一番盤算落空!”

左右也是同樣感受,罵道:“早就聽聞徐永輝乃一介匹夫,現在看來果真如此!要非他如此無能,今日事成,且不說秦王一定在此喪命,即便保得性命也是狼狽逃走,如此所有事情都落在了徐永輝頭上,無論是秦王還是朝廷,接下來都要專心對付滑州,再也不會顧及濮州。如今看來,這將禍水擋在家門外的計策是實現不了了!”

另一人滿臉懊惱之色,“說來也是奇怪,這秦王怎麼就能將徐永輝、將事態控制住?這太不可思議了些,說出去簡直聳人聽聞!”

高行成陰沉着臉道:“無論如何,秦王此番來滑、濮,是來者不善,且不說濮州處置流民的方法,與滑州基本無二,銀槍效節軍向來不受陛下待見,還不知秦王到了濮州,會鬧出怎樣的

事情出來!”

“秦王這人有手腕,加之身邊謀士如雲,的確不可小覷,那最負盛名的四大才子,此番就有兩人被他帶在身邊。尤其是那莫神機,傳聞有神鬼莫測之能,最會玩弄陰謀詭計,當年渤海王子大明安,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渤海大權,就是受此人之助!倘若使他到了濮州,還不知會玩出什麼險惡花樣來!”

高行成說完,左右道:“然而眼下形勢如此,我等該當如何?總不能潛入城中,行刺於他吧?”

高行成跨上馬,道:“爲今之計,唯有速回濮州,將此事稟告大帥,請他早作謀劃,以便應對!”

“高將軍所言甚是!”

......

徐永輝緩緩解下頭盔與佩刀,放在身前,剎那間這位老將彷彿蒼老了十歲,精氣神被抽了個完全,再也沒有半點意氣風發之態。

見徐永輝這番模樣,李從璟也不忍再有責罵之言,揮了揮手,示意孟松柏將他帶下去。

亂兵已被盡數鎮壓,當場爲秦王府衛斬殺兩百餘人,剩下數百人被拘押在一處,等候處決。

因了長劍軍、左右崇牙作亂,兩軍將士皆被解甲。

徐永輝因自請罪責,李從璟便當仁不讓,接管了白馬縣城。四百府衛,多半戍衛城門,小半隨在左右。

李從璟所做第一件事,就是盡數誅殺作亂兵卒,並逮捕其家人,夷三族!

一聲令下,滿城血光。

此事以被桃夭夭暗中調集的軍情處銳士爲主。

一日之間,無數人頭落地。

滿城震懾,十萬軍民噤若寒蟬。

天下由此知秦王之威!

當日夜,滑州節度府衙。

“驕兵悍將者,處置之法有三,爲首之計便是殺,以求震懾天下藩鎮。這是早在洛陽之時,父皇便與孤定下的基調。”李從璟與莫離等人草草吃了些東西,便聚在一起議事,“殺一儆百是殺,殺雞儆猴是殺。正因如此,對待此番作亂

之賊兵,孤王絕無姑息之理。”

“人頭、鮮血,最是能讓人敬畏,對待這些驕兵悍將,自無姑息之理。”莫離輕搖摺扇,微微笑道,“君不見,此番無數人頭落地,滿城軍民噤若寒蟬,那數千駐軍,卻是偏偏無一人膽敢側目而視?”

“滑州亂或不亂,此時下結論還爲時尚早,還需得再看看。”

“處置驕兵悍將之事,是孤王此行重中之重,滑州的長劍軍、左右崇牙,該殺的殺了,對孤王后續繼續深入處置驕兵悍將,有多大裨益與幫助,還待以觀後效。”李從璟沉吟着,“遠的不說,濮州本就在孤王此番行程之中,銀槍效節軍是否會乖乖聽候調遣,可是就要見分曉。”

“借用殿下一句話,騎驢看唱本,走着瞧就是。”莫離灑然道,“總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王樸見李從璟與莫離說得差不多,開口道:“驕兵悍將要處理,流民之事同樣刻不容緩。滑州數萬流民,無糧度日,無衣過冬,性命攸關。之前殿下已拿下酸棗,其他諸縣卻還未動。這些事情,如何區處,亟待殿下決定!”

“文伯所言甚是。”李從璟點頭道,“各縣情況軍情處都已查明,捉拿官吏、豪強,由軍情處主辦、秦王府與六部官吏牽頭即可。問題在於,這些官吏捉拿之後,各縣由何人主事。流民動向,除卻各家收買的之外,老弱去向也都查明,聚攏不是難事。難事在於,糧食、衣物如何調派,從何處調派。後續又當如何安置。”

“這些事看來複雜,實則都有章可循。”王樸道,正欲說些什麼,孟松柏進來通報,說是徐永輝求見李從璟一面。

“此時他要見我作甚?”李從璟有些疑惑。

“此正緊要之時,徐永輝請見,若是無事還好,若是有事,說不得對時局有影響。離以爲,還是見一下的好。”莫離道。

李從璟點點頭,站起身,對莫離、王樸道:“處理流民之事,你倆先且商議,定下章程,待孤王回來看過,一併定奪。”

(本章完)

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七十一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5)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七十三 經營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一百四十六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上)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二十 天下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二十三 你怎會懂我(第二更)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三十七 襲城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七十三 經營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十六 決心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十四 淇門之變(6)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