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

人固有一死,徐永輝並非不怕死,卻不想死得不明不白,更不想自己到死都在被人利用。

因是他求見李從璟。

從城牆上下來,到被關押在節度府衙別院,不短的幾個時辰裡,徐永輝想了許多。他並非蠢笨之人,否則也不可能在戰場上活下來,成爲而今的滑州節度使。

雖說滑州節度使權柄並不重,統轄之地不過一州七縣,在當世屬於末流,然則節度使就是節度使,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從璟沒有將徐永輝關押在牢房,除卻不想對他處置過甚,引起滑州駐軍的動盪,恐怕還有給他留了一線生機的意思。

因此,徐永輝認爲自己能夠見到李從璟。

但他也知道,生死一線之間。從生到死,他很可能只有眼前這一次見到李從璟的機會。所以他決心把握住,哪怕付出的代價大一些。

誰會求着去死呢?

李從璟負手進門,徐永輝趨前行禮,第一句話便是:“秦王殿下,今日牙城動亂之事不同尋常,定是有人在幕後策劃指使!”

屋中有高腳圓桌、圓凳,李從璟尋了一隻圓凳坐了,也不叫徐永輝起身,理順衣袍,不鹹不淡的嗯了一聲。

李從璟的意思很明白,是示意徐永輝繼續說下去,搖曳的燈火中,徐永輝神色顯得急切,他轉了個身,面對李從璟,躬身抱拳的姿勢不敢有變,忙繼續道:“請秦王殿下相信,下官絕無行刺殿下之心,牙城中的暴-亂,卻又分明頗有組織,當時若非秦王殿下府衛戰力強悍,後果不堪設想。左右崇牙駐紮牙城,長劍軍駐紮城外,卻能同時舉事,絕非巧合......”

“徐將軍!”李從璟不耐煩的打斷徐永輝,方纔對方所言,實在是顯而易見之事,他沒有興趣聽徐永輝再給他分析一遍,“你求見孤,就爲讓孤聽你分析案情?”

“殿下......殿下英明!此等末節下官能想到,定然也瞞不過殿下!”李從璟的突然發話讓徐永輝一陣忐忑,他急忙重新組織語言,剔除那些分析之詞,又見李從璟頗爲不耐,知道必須直入主題,拿出有分量的東西來,“下官是想說,下官知道此事乃何人所爲!”

拋出這顆重磅炸彈,徐永輝偷看了李從璟一眼,讓他失望的是,李從璟面色並無半分變化,既像對他所言之事毫無興趣,又似對所有事都已瞭如指掌,此種觀感讓徐永輝更加不安。

他知道,若是他所言之物,皆不出李從璟所料,那就毫無意義。既然他拿不出有意義的東西,他這個人也會變得毫無意義。人一旦毫無意義,只能被遺棄,對他而言,也就只有死路一條。

徐永輝不免更加急切,連忙道:“數日前,濮州節度使遣人來見下官,要與下官商量應對殿下巡查之事......下官並未迴應......殿下,左右崇牙、長劍軍之亂,極有可能是濮州節度使李守敬所指使!”

話說完,徐永輝忙看李從璟反應。

李從璟神色如常,看了徐永輝片刻,見他一時再也無話可說,不由哂笑:“極有可能?”

“對,極有可能!”徐永輝連連點頭,加重了語氣,話說完,才發現李從璟神色不對,心下疑惑不已,啊了一聲,實在摸不清李從璟意圖。

“徐將軍之意,是說滑州駐軍不受你節制,反倒聽

從外鎮藩帥調遣?”李從璟眼神揶揄,不無調侃取笑之意。

徐永輝頓時語塞,如此說來的確顯得他太過無能。連自己的部下都不忠心於自己,實在是生無可戀。然則亂世當道,人人爲己,最奢侈之物便是忠誠。那些驕兵悍將,面對讓人眼花的財物,何事做不出來?

就連徐永輝自己,不也是因爲李從璟要動他的利益,而準備將他亂棍打跑麼?

上樑不正下樑歪。敬人者,不一定人恆敬之,而叛人者,必定人恆叛之。

李從璟站起身,似乎失去了與徐永輝繼續談話的興致,卻淡淡說了一句含義深刻的話,“徐將軍不妨好好想想,何時想清楚了,再來找孤王。”

“殿下,秦王殿下!”徐永輝見李從璟擡腳出門,只覺求生希望遠去,眼前世界如在天崩地裂,再忍不住,撲通跪倒在地,淒涼的叫出聲來。

李從璟在門口停下腳步,沒有回頭看徐永輝,他的聲音輕飄飄的傳來,“徐將軍是實誠人,心眼不多,殊爲難能可貴。徐來此人,想必徐將軍定不陌生,先前他來求見孤,徐將軍猜他說了什麼?他說徐將軍與濮州節度使相互勾結,意欲阻撓孤王此番巡查各州,牙城亂兵,實是徐將軍與濮州節度使蓄意爲之!”

話音落下時,李從璟已離開別院,留下目瞪口呆的徐永輝,僵在原地久久忘了起身。

徐來,便是徐永輝的心腹幕僚,說起來還是他的族人,乃是一名士子。當世科舉之制雖存猶廢,徐來上進無門,遂投了徐永輝。

回到議事之所,李從璟將與徐永輝會面之事,簡要與莫離、王樸說了,莫離輕笑道:“只怕徐永輝不能理解殿下話中深意。”

李從璟在矮塌上坐下來,揉了揉眉心,“這種事終歸勉強不得,若他不能開竅,孤拿他也沒辦法,反之,此事也不必一定由他去做,方法總是很多的。”

見李從璟這般說,莫離點點頭,不復多言。

王樸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看看李從璟,又看看莫離,“你們在說什麼?難道殿下希望徐永輝做些什麼?”

“當然。”莫離替李從璟接過話,有些事他能做但不方便赤裸裸說出口,“我且問你,滑州之外,我等下一個目標是何處?”

“自然是濮州,銀槍效節軍。”王樸理所當然道。

“很好。”莫離點點頭,“因有牙城之亂,我等得以有理由處置長劍軍,然要處置銀槍效節軍,理由從何而來?”

“這......”王樸一時回答不上來,銀槍效節軍固然驕兵悍將,不乏劣跡,但若以此處置銀槍效節軍,無疑有翻舊賬之嫌,難免讓其他藩鎮人人自危,畢竟誰的身家都不會太清白。流民之事固然是個好由頭,但有滑州前車之鑑,濮州不會沒有防備,要依樣對付濮州,很難。

“當世驕兵悍將分兩種,一爲士卒驕橫成性,如邢州趙太,一爲將校無法無天,如皇甫暉,昔日魏博軍便是前者,如今的天雄、銀槍效節則比較複雜,兩者兼有。要瓦解銀槍效節,得雙管齊下,首先需得擒賊擒王,然後處置士卒。”

莫離說道:“要處置濮州節度使李守敬,這個由頭從何而來?便需要徐永輝出面。”

王樸失聲道:“你要徐永輝指證牙城之亂,是李守敬與其共同爲之?!”

“要

捕拿一位節度使,還有什麼比行刺親王、意圖反叛更好的理由嗎?”莫離搖動摺扇,輕輕笑道。

王樸哀嚎一聲,大叫陰險。

嚎叫過後,王樸問道:“徐永輝怕是不見得會如此做吧?”

“他還有得選麼?”莫離撇撇嘴,“若不如此,他馬上就會死,若如此,便是戴罪立功,秦王網開一面,未必不能保得他的性命。”

王樸長嘆一聲,“我明白了!今日殿下去見徐永輝,原因便在於此。若無殿下親見,徐永輝或許不會如此選擇,但有殿下暗示,徐永輝必定以爲抓住了一線生機,哪有不赴湯蹈火之理?”

“然也!”

李從璟拍拍手,“好了,此事到此爲止,徐永輝能否悟透其中關節,還得看他的造化。眼下,我等還是先議定滑州流民後續處理事宜。”

說到此事,先前李從璟去見徐永輝時,莫離與王樸已詳細談論過,初步有了定稿,這會兒由王樸報給李從璟:“流民安置之事,重點有三:衣物、糧食、住房。”

“以酸棗爲例,牽涉進買賣人口之事中的大族、富豪、官吏、寺院,皆已被治罪抄家,其家中財物、糧食儲備甚豐,以之散給流民,則流民過冬衣物、糧食不愁,暫時居所也能得到解決。”

李從璟點頭道:“民脂民膏,取之於民,如今也算還之於民,可如此施行。”

王樸繼續道:“短期如此區處自然妥當,卻非長久之計。樸與長史計,將抄沒之財物、糧食集中,派遣得力官吏、護衛,分批押送至受災地區,作爲流民重建家園之資,此事若是組織得當,時間抓緊一些,可趕在寒冬來臨之前,使流民恢復家園。如此,來年口糧、糧種亦有保障。再有不足者,從臨近州縣調派,可抵來年稅賦。”

李從璟皺了皺眉,沉吟道:“蝗災地區確可如此行之,只不過水災地區......河流決堤,良田被毀,局部河流改道,使得原有之地,不復再適合居住、耕種,如是遷民回原籍,似有不妥。”

對此王樸與莫離顯然早有考慮,王樸接話道:“殿下所言甚是。水災之地,當即刻派人勘察,以能否重建爲標準加以劃分,能重建者遷民回原籍,加以重建。不能重建者,則需要墾荒。墾荒又分兩者,一是原籍就近墾荒,一是流民接納之地墾荒。”

李從璟尋思着道:“多年來中原戰亂頻繁,各地頗有匪盜,百姓流離失所者多不勝數,這就使得原本良田之所化爲荒蕪之地的極多,相比墾荒,重新利用此等土地,要省力得多。”

王樸與莫離相視一眼,皆道:“殿下英明!”

“不用拍馬屁!”李從璟笑道,“要計量荒田,重新分派百姓耕種,工作量很大,更別說重建家園等等,這些事僅憑我秦王府是做不來的,也不必都由秦王府來做,得發揮地方官吏的力量,讓他們主導便是,秦王府只負責牽頭、監督。”

“滑州已經得到控制,轄內各縣立即着手行動,你們擬出章程來。至於濮州,待我等去過,再依葫蘆畫瓢。”

“是!”

李從璟與莫離、王樸等人議事完,徐永輝再度求見。

這回,他被孟松柏帶了過來。

徐永輝見到李從璟,迎面下拜,道:“下官願往濮州,替殿下誘捕李守敬。”

(本章完)

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三 神仙山(2)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九 他的屠刀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十三 勝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八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二十一 教育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