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

在認罪的那一刻,酸棗縣令就意識到,看來傳聞都是真的。

自打那位秦王殿下救渤海、破契丹,迫使契丹簽訂城下之盟,又助當今陛下繼位大統以來,天下就四處興起有關他的傳說。

聖人言,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而大唐的秦王殿下,一歲能言,三歲能詩,十歲遍覽羣書,年未弱冠便已胸有文韜武略。

傳聞說,秦王殿下十六從軍,曾於萬軍之中屢救莊宗,單槍匹馬破敵陣、擒敵將,而人莫敢與之戰。當年莊宗令秦王淇門建軍,未及一載,秦王練軍大成,士卒莫不以一當十,遂能擒殺逆賊李繼韜,爲國開疆擴土。

市井傳聞,前樑第一將王彥章,號稱天下第一將,卻在見到秦王后,喟然而嘆:若使此子早生二十年,天下有我王彥章何事!因此當年中都一戰,王彥章自知必敗於秦王之手,遂與其陣前坐飲,而後慷慨赴死。

秦王不僅有武功,而且文略亦屬鳳毛麟角。他自請出鎮幽州,護邊擊賊時,將盧龍九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以至於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那些作亂的土匪山賊,受其感召,紛紛棄惡從善,甘願爲秦王馬前卒。

就連那海東盛國渤海,本是將亡之國,其王子大明安就因受了秦王點撥,頓開智慧,回國後整頓社稷,遂能與秦王一道擊敗契丹。還說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在見過秦王后發出與前樑皇帝一樣的感嘆,說與秦王相比,他的兒子簡直豬狗不如!

百姓都言,秦王乃是上天不忍見天下大亂、生民疾苦,由玉皇大帝派遣的天臣下凡,專門輔佐當今陛下重整山河的!因而,秦王有生而知之之能!

——此等傳聞,酸棗縣令向來不屑信之,而今日經歷委實太過離奇,比起秦王是查出了他的罪行,他更願意相信,秦王就是生而知之之士,是天上星宿下凡!

酸棗縣令情願相信李從璟是神明,滑州節度使徐永輝可不這樣認爲。

在聽聞李從璟方至滑州,未進酸棗縣城,就在縣城外將一衆縣官縣吏捉拿問罪,並在事後將衆官吏罪行公之於衆後,正在聽歌賞舞的他氣得將手中酒杯摔在了舞女身上,不顧舞女渾身是血,他暴跳如雷,掀翻了桌子,大罵酸棗縣令無能。

“愚蠢,愚蠢,一羣飯桶!”徐永輝咆哮不已,“本帥不是早就告訴過他們,要好生處理流民,謹慎對待秦王嗎!?這幫飯桶,竟讓秦王一來就看出了破綻!這幫人腦子裡裝的都是屎嗎?!”

“稟......稟大帥,聽說,聽說是酸棗主簿被李從璟手下之人策反,出面捅了這個簍子,而且......”來報信的人低着頭,唯唯諾諾。

“而且什麼?”徐永輝一把揪住他,怒吼道。

被徐永輝噴了一臉唾沫,那人也不敢擦,“而且,主簿還獻出了買賣流民的賬簿......”

“混賬!”徐永輝一把將信使摔倒在地,“直娘賊,老子要殺了這主簿全家,要夷他三族!來人,來人,立刻去,將這主簿全家都殺了,一個都不要留!雞犬不留

!”

“大帥,萬萬不可!”徐永輝心腹幕僚聞訊趕來,聞言當即色變,連忙相勸,“秦王而今就在酸棗,大帥萬萬不可輕舉妄動,讓他抓住把柄啊!”

“放屁!”徐永輝怒不可遏,“此等人渣,不除之,難解我心頭之恨!是可忍孰不可忍!哇呀呀,李從璟欺人太甚,太甚!豎子擅動我藩鎮官吏,竟然都不知會本帥一聲,眼中完全沒有本帥,他將本帥置於何地,何地!欺人太甚,太甚!休得勸我,我一定要殺了這狗-娘養的主簿!哇呀呀,直娘賊!”

“大帥息怒,萬萬息怒!”幕僚苦口婆心,“秦王手握罪證,行事方能如此肆無忌憚!大帥,處置流民的方法,並非只有酸棗一縣如此啊!大帥還是速做應對,免得都被秦王查出來纔是!否則......否則......”

“否則如何?”徐永輝怒目而視。

幕僚嘆息一聲,“轄地政亂,未聞有主官安然無恙者。一旦朝廷抓住此事不放,只怕大帥,就不是大帥了!”

“爾敢!”徐永輝怒加上怒,“老子如今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豈是旁人想拿走便能拿走的!他李嗣源何德何等,當初要不是老子放他的兵馬過境,他也能坐上皇位?!沒了老子們的支持,他李嗣源算個屁,早就被莊宗殺了全家!”

“大帥,慎言,慎言吶!”幕僚聞言驚慌不已,“秦王可非善茬,他既能以雷霆手段拿下酸棗,焉知不會登堂入室,奔着大帥來?卑職早就聽聞,秦王行事向來膽大包天......”

“他敢!”徐永輝道,“你讓他動老子試試?看老子敢不敢弄死他!”

“大帥......”

“報!大帥,秦王車駕已至白馬縣,距城不足四十里!”

幕僚還試圖說什麼,忽而有人來報,立即叫幕僚的話咽回了肚子裡,只剩下滿臉吃驚,不敢置信。徐永輝也是大感意外,以至於忘了憤怒,“秦王?他到了白馬縣?”

“是!”

“他怎會到了白馬縣?”

“這......”

“他不是在酸棗縣嗎?爲何轉眼就到了白馬縣!”

幕僚反應得快些,他立即問來報信之人,“秦王隨從多少,可帶了車駕?”

“約莫四百來人,未帶車駕,不見儀仗,盡皆輕騎!”報信之人道。

幕僚臉色黑了黑,“四百輕騎兵甲皆全?”

“是!”報信之人答道,“輕騎突進,速度極快,算其腳程,再有兩個時辰,便會趕至縣城。”

徐永輝愣了愣,一時不知該作何言,幕僚揮手示意報信之人退下,向徐永輝拱手道:“大帥,秦王舍車駕不用,置儀仗不顧,輕騎突進,完全以奔戰之法趕路,不同尋常。要是正常情況,秦王怎會如此不顧威儀。由此不難想見,秦王此來絕非單純與大帥會晤,恐怕別有用心。”

“別有用心?”徐永輝寒着臉問道。

“的確。”幕僚點點頭,思維快速運轉,眼珠轉得極快,

“來者不善,大帥應當早做應對。”

“早做應對?”徐永輝咬着壓,一字字道。

“大帥,秦王剛至酸棗,縣城都未進,便在城外將酸棗縣一衆官吏捉拿,此事本就詭異。更爲詭異的是,他竟然查清了酸棗縣買賣流民的真相!雖說此事有酸棗主簿被策反,但亦不能不當心。”幕僚尋思着道,他也不太拿得定主意,只算勉強分析,“若是秦王是爲流民之事,驟然輕騎突進,只怕情況對大帥極爲不利。”

“極爲不利?”徐永輝重複一遍這四字,忽的起身,一腳踹在幕僚胸前,將他踹翻到廳中,破口大罵道:“別有用心,早做應對,極爲不利,你這蠢材想說什麼?你是想說秦王是來拿本帥的,讓本帥趕緊束手就擒嗎?”

“大帥息怒,大帥......息怒!”徐永輝乃是武人,這一腳踹得不清,幕僚在地上滾了一圈,差些沒喘過氣來。好不容易順過氣,連忙趴在地上,再不敢多言。

“都他孃的一羣飯桶,老子養你們還不如養一條狗,簡直就是浪費狗-糧!”徐永輝大馬金刀坐回座位,“來個秦王就將你們嚇成這樣,看看你這副模樣,簡直是白日見鬼!幹你孃的仙人闆闆,給老子滾遠點。秦王來了如何?他查清楚了老子處理流民問題的手段又如何?他想幹什麼?來捉拿本帥嗎?他敢嗎?笑話!”

徐永輝大手一揮,滿臉傲氣與不屑,“天下藩鎮百十,如何處理藩鎮內之事,自有老子們自個兒說了算!就算是皇帝要來管,也得掂量掂量他有無那個本事,也得合計合計老子們聽不聽他的!唐朝爲何亡了?不就是惹惱了我們節度使!娘希匹的,老子愛怎麼處理流民怎麼處理,管他李從璟鳥事,他查清楚了又能怎樣!就憑他那四百來人,也想來跟本帥扳扳手腕?”

“是,是,大帥所言甚是,是卑職思慮不周,思慮不周......”幕僚點頭如蒜,再不多言一句。

“告訴你,如今這世道,有兵就是將,有錢就是娘,他李嗣源幾個月前跟老子有何兩樣?如今撿了便宜,僥倖成了皇帝,就真拿自個兒當回事了?還想管老子,他孃的,老子不管他要糧要餉就是好事!哪天惹急了老子,拉上幾個節度使,洛陽去得去不得?皇位坐得坐不得”徐永輝怒氣難平,罵罵咧咧不休,“天子?哼,狗屁!這世道,兵強馬壯者就是天子!”

發泄完,徐永輝心中總算好受了些,“他孃的,一個黃毛小子就想來捋老虎鬍鬚,活得不耐煩。好了,李從璟既然來了,本帥便去會會他,看看他有什麼話說。要是話中聽,那還能相安無事,可要是不中聽,本帥城內外兵馬數千,也不是擺設!能不能廢了他兩說,轟他走還不是本帥一句話的事!”

說罷起身,“拿老子的甲冑來!”

少頃,披掛完全的徐永輝大步流星走出府邸,在門前跨上戰馬,前去城頭。

“這天下是節度使的天下!皇帝?有人捧就是皇帝,沒人捧算個卵!秦王?心情好賣你幾分面子,心情不好去你孃的!”

(本章完)

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三十五 心思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六十七 搜刮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十九 何衝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十 淇門之變(2)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一 王於興師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六十七 搜刮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