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

孔循不曾想安重誨竟是這般回答,大驚失色,“安公此言何意,難道我等就眼睜睜看秦王掌控朝堂,打壓我等......不,危害社稷,而無動於衷嗎?安公,這......這可非爲臣之道啊!”

“你急什麼?”安重誨瞥了孔循一眼,很不滿對方的慌亂,也不顧對方臉上的焦急之色,依舊不緊不慢的說道:“大唐並非只有一個皇子,你我身爲人臣,不便對秦王如何,難道其他的皇子也是如此?”

孔循頓時眼前一亮。

扶持其他皇子上位與李從璟相抗衡,既避免了他們與李從璟直面交鋒,又不至於讓李嗣源不滿,更能讓李從璟陷入奪嫡之爭,無疑是上上之策!

孔循興奮起來,“高,實在是高!安公此舉,一石三鳥,端得是秒到絕處!天下間也唯有安公,能有如此韜略,不愧是大唐蓋世功臣,果然是深謀遠慮,下官佩服!”

安重誨雲淡風輕,一派高人風範。

孔循轉念一想,又不免開始擔憂,他遲疑道:“然則秦王功高威重,其他皇子怕是不能及......”

“愚蠢!”安重誨冷哼一聲,對孔循質疑自己的決策很不滿,冷冰冰道:“功再高,也是一件件立的,威再重,也是一日日養的。有你我輔佐,何種功勞不能立,何種威望不能養!“

孔循被安重誨的霸氣所折服,差些五體投地,完全不在意對方罵自己愚蠢,“安公英明!”拜完,問道:“安公,依你睿見,我等該輔佐何人?”

“這還用問?當然是趙王!”

孔循恍然大悟,連連稱是,“確該如此,宋王尚且年幼,自然是不能與趙王相比的。趙王如今正值建功立業之時,渴望功勳之心必如久旱之田守望甘霖,的確適合輔佐!”

安重誨哼了一聲,絲毫不露志得意滿之色。

“安公,輔佐趙王固爲上佳之策,然則眼下秦王東行滑、濮,我等是否應該?”孔循話不說透,含義卻很明顯。

“你我既已決定輔佐趙王,這幾日就得立即與趙王接觸。然則本公聽聞趙王與秦王關係甚好,與人談論時常以秦王爲榜樣,你我前期不得向其透露真意,只是助他建立功勳、培植黨羽,如此趙王便無拒絕你我之理由。待日後趙王勢大,不用你我多作勸說,趙王自會行奪嫡之事。”安重誨悠然說道,“至於你所言之事,何須多問,下去自作安排便是。”

孔循對安重誨天衣無縫的謀劃敬佩之至,自然連聲唱諾。

......

孔循的馬車就停在安府角門內,在夜色中渾如一團濃墨,靜若落葉,平淡無奇,沒人會去多看兩眼,因是自然也不會有人知道,此時這馬車裡還坐着一個人。

車廂中伸手不見五指,旁人自然也無從看清此人面貌。他隱身於黑暗中,只有一雙眼眸分外明亮,賊嚇人。

孔循離開時,安重誨沒有相送,他自個兒沿路出來,鑽進馬車。

馬車駛離安府,進入街巷。

未至宵禁時,街面上不乏行人,燈火闌珊。

孔循與車廂中人相對而坐,雙手攏在袖中,閉目養神,一言不發。

“大人此去安府,不知情況如何?”他面前的人開口相問。

街面上有燈火映照進來,雖不甚明亮,卻也頗能視物。影影綽綽的光線中,可見說話的身短臉長,面相頗爲

醜陋,不到而立之年的年紀,但身上自有一股勃發英氣,顯得不同尋常。

孔循睜開眼,嘆了口氣,“果如國僑所料,安重誨意欲輔佐趙王。”

國僑不是名而是字,年青人臉上閃過一抹微笑,頓了頓,說道:“大人雖與安公是親家,卻侍安公如上主,處處周到,讓人感佩。”

這話有些沒由頭,孔循不以爲意,哂笑道:“安公向來自大,如今權勢日重,愈發目中無人,容不得別人稍有觸怒,我與他雖爲親家,不過是因利所致,並不能改變什麼。”

年青人發出一聲刺耳嗤笑,斜眼淡漠道:“故而大人每逢與安公私下相見,必先故意言辭舉止有失,讓其指責,以顯其能,每有明見,故意讓安公說出口,以彰其睿智之態,以顯大人順從之心。如此諂媚心思,較之事君更深,如此奉承舉動,較之搖尾乞憐更甚,讓我輩自嘆弗如!”

“桑維翰!”孔循大怒擊節,手指面前的年青人,“休得自恃精明,口無遮攔!”

桑維翰對近在鼻尖的手指視若不見,依舊自顧自道:“安公不僅目中無人,而且嫉妒賢才,唯恐有人得寵君前,威脅其地位,大人如此作態乃是明智保身之舉,何必不敢承認?國僑若是大人,說不得比大人的戲做得更足些,如此安公便會更親信國僑一些。”

孔循眼神有些發直,被桑維翰這番言論震得啞口無言,半響放下手臂,唾罵道:“無恥至極!”

桑維翰臉色平淡,全無半分羞愧,繼續道:“樹大好乘涼,此理便是孩童也知。怕就怕,有朝一日,人還在樹下,樹卻突然倒了,不知人還能無恙否?而若是這棵樹長了一雙隨時能要人命的手,那樹下乘涼的人,恐怕也會時時感覺如噎在喉吧?”

孔循面色微寒,盯着桑維翰,“你想說什麼?”

桑維翰緊緊注視着孔循道:“國僑想說什麼,難道大人不知麼?”

孔循靠上車廂,冷笑一聲,“安公這顆大樹可粗壯得很,怕是未見得那麼容易倒。”

桑維翰不以爲然,“倘若有人以斧砍樹呢?再粗壯的樹,又能經得起多久刀斧加身?”

孔循眼神凜冽起來,直視桑維翰,“你是說秦王?”

桑維翰不置可否,繼續道:“樹大好乘涼,屋大好安家,但若這些都是別人的,樹與屋再大又有何用?”

孔循怔了怔,陷入沉思。

他當然知道,倚樹乘涼,不如手植樹蔭。

靠別人,終究不如靠自己。

......

歷朝歷代以來,後宮都是是非之地,向來未曾平靜過,差別只在於,後宮的風浪會不會漫過宮牆,影響到宮外頭。

話說這後宮之內有一個極好的去處,喚作瓊蘿宮。之所以說它好,一則是因此地乃匯聚後宮精華之所在,向來鶯鶯燕燕,不敢說蓋過百花,但絕對是帷幔留香。這卻是爲何?只因後宮佳麗們,無論是嬪妃還是女官,都喜往此處拜訪,時日久了,自然餘香不散。二則是因此地飽受聖眷,那皇帝陛下常常至此,各處沾上龍氣必不可免,自然也就有了福氣。有此二者,這後宮裡哪還有去處比得上這瓊蘿宮?

瓊蘿宮之前的主人是莊宗一朝的皇后劉氏,當今陛下成爲皇宮之主後,本欲將此處賜給淑妃曹氏,奈何曹淑妃不喜此地曾是妖后惑君之地,不願前來居住。倒是德妃王氏,偶

然看見便一眼相中,耐不住喜愛此地景緻,要皇帝陛下要了過來,當作居所。

說來也奇,前些年妖后劉氏爲此間主人時,此地是何種風貌,到得今日,此地雖說換了主子,其他的東西倒是一樣沒變,該有的餘香與聖眷,個頂個都不曾少了半分。

這一日天氣尚好,德妃王氏在躺在院中曬太陽,宮女宦官們肅立在側,隨時聽候差遣。那王德妃也不見怎樣打扮,斜躺在長椅上,卻如花枝招展,端得是美不勝收。

然而一向喜色甚好的德妃娘娘,今日卻一直皺着眉頭,顯得心事重重,這讓一衆宮女太監們既心急,又擔憂,卻單單不敢去問。

也不知是什麼時辰了,一位公公進了宮來,給王德妃送上新鮮水果。那公公見王德妃興致不高,只是隨意擺手了事,也是膽肥,弓着身子出聲問道:“德妃娘娘似有心事,不妨告知小的,或可爲娘娘解憂。”

聽到聲音王德妃才睜開眼,瞧見了眼前的人,眼神頓時明亮了幾分,“是敬公公來了......”揮了揮手,讓左右下去,讓那宦官靠近來,輕嘆道:“本宮倒的確有件心事,你向來主意多,這回不妨給本宮出出主意。”

能讓王德妃如此說話的,自然是她相信的人。

“娘娘但說無妨,小的也就剩這顆腦袋能值幾個錢了。”敬新磨道。

王德妃見敬新磨話說得俏皮,難得露出一個笑容,道:“你且說說,爲臣者,如何能君寵不衰?”

“這有何難!”敬新磨笑道,“忠心事主,進能爲國謀福,退能爲君解憂,自然能君寵不衰。”

王德妃歪着腦袋,“可有更簡單直接些的法子?”

“更簡單直接些的?”敬新磨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見王德妃一臉期待,轉念一想,笑了笑,道:“小的愚鈍,未曾聽聞還有其他法子。自古能久享君恩的臣子本就少,除卻能爲國爲君謀利的,恐怕就只有皇親國戚了。”

“你這敬公公,向來機靈,怎麼今兒......”王德妃失望不已,正泄氣間,驟然反應過來,“皇親國戚......本宮先前怎麼沒想到,這不就是最好的法子嘛!”

她是知恩圖報的人,這些日子聽說安重誨在薦相一事上吃了虧,難免失意,一直想爲安重誨做些事情,好徹底報答當初恩情,只是一直苦無主意,不免心智鬱結。

這會兒得了敬新磨提醒,心思急轉,開始認真思索起來:聽聞安公倒是有幾個女兒,若能挑一個嫁給一位皇子,安公成了皇親國戚,不就不怕不受恩寵了麼?如此一來,我也算盡報前恩了。

李嗣源向來恩寵安重誨,王德妃對促成此事有十足把握!

嫁給哪位皇子呢?

秦王已有正妃,宋王尚且年幼,趙王......

王德妃自顧自尋思起來,一時間忘了面前還有人候着。敬新磨見王德妃思慮出神,不便一直杵在這兒,不得已輕咳一聲,滿臉笑容:“娘娘若無其它事,小的先行告退了。”

王德妃回過神來,“也好......”見敬新磨躬身後退,又笑着叫住他,“敬公公,本宮還沒感謝你今兒送了鮮果來呢,煩你辛苦一趟,頗爲不好意思,你還是領了賞再走吧。”說着,讓人拿來銀錢,交給敬新磨。

敬新磨沒有推辭,領了賞,道了謝,躬身退出月門,這才轉身離去。

(本章完)

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五 水寨(3)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六 水寨(4)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八 兄弟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有關李嗣源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四十四 忠誠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六十一 火攻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六十六 郭威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