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

酸棗縣城並不算大,在城裡巡查、溜達一圈,並無多少發現,李從璟見天色漸晚,罷了下去鄉鎮的念頭,與衆人在城中尋了地方歇腳。這地方自非客棧,而是軍情處在酸棗縣城的據點。

用過餐後,李從璟便回房歇息,雖是出門在外,有令孟松柏攜帶書籍,這會兒挑燈夜讀,倒也不覺得無聊。

沒多久,莫離過來敲門,有事稟告。

“洛陽有消息了。”莫離進到房中落座,未及飲上一口茶便先說道。

“情況如何?”李從璟放下手中書籍,以親王之尊,仍是隨手親自爲莫離斟茶。莫離此言話中之意,自然是臨行前安排的對付安重誨一事有了進展,因是他頗有期待。

莫離端起茶杯,小小啄上一口,道:“日前王德妃向陛下進言,意欲爲趙王迎娶安重誨之女,陛下向安重誨透露此意後,不曾想安重誨竟然入宮堅持辭謝,此事遂罷。王德妃一片好心被當成驢肝肺,落得裡外不是人的下場,很是不樂,據說心中極爲芥蒂。”

“次日孔循便託人向王德妃捎信,表示願意嫁女給趙王,算是挽救了王德妃幾分面子,王德妃欣然應允。而當此時,安重誨卻入宮面聖,要外調孔循出任節度使。陛下雖然心中不滿,耐不住安重誨態度堅決,勉強同意——此事已經朝議,不幾日就會下達公-文了。只不過趙王納孔循之女爲妃之事已經定局,安重誨也扭轉不得。”

“由此,安重誨先失王德妃親近,再失孔循這條有力臂膀,雖不至於衆叛親離,朝臣中卻不乏有人就此對其疏離。加之任圜、李琪另成一派,時至今日,對安重誨而言,無論是威信還是權勢,都大爲減弱,再不復當初領袖羣臣的風采了。”

李從璟嘿然,雖說因信任莫離之策,早就料到會是這番結果,但事情真實發生,李從璟還是感到由衷高興。無論如何,日後朝堂上-將只有大臣安重誨,而無權臣安重誨了。

恰巧此時王樸也過來拜訪,他本意與李從璟談論學問、時政,待聽完莫離對安重誨遭遇之轉述,不禁大爲驚奇。不同於李從璟,王樸對此事前因後果知之甚少,不免好奇,因此感嘆道:“安公說來也是一朝重臣,雖說之前因舉薦宰相一事,與我秦王府有隙,不曾想我等才離京數日,他竟然落得這番下場,真是奇也怪哉!”

莫離笑道:“這有何好驚奇的?”

wWW ▪TTKдN ▪¢O

“怎麼不驚奇?”王樸反問道,“原本我還在尋思,要扳倒這個權臣,要花費好大一番功夫,哪知他自個兒就倒了!”

莫離剛喝下去的茶水差些噴出來,指了指王樸,無奈搖頭,“這天底下哪有這般好事,你不去鬥對手,對手就自個兒將自己鬥倒的?”

王樸更是驚訝,終究是反應過來,“好你個莫神機,原來是你在作祟,你倒是說說,你是如何辦成這件難如登天之事的?”

“這有何難?”莫離放下茶碗,拿起摺扇來,“首先,安重誨在薦相一事上吃了虧,此事必然導致兩個後果。”

“哪兩個後果?”

“其一,安重誨尋機反攻秦王府;其二,王德妃聞聽安公失意,無論是出於情分考慮,還是出於利益一體考慮,都會相助。”

“其一如何,其二又如何?”

“其一,安重誨要對付秦王,他會如何做?”

“如何?”

“安重誨是臣子,爲臣者,若是自個兒與秦王相鬥,不僅勝算不大,而且太過難看,還可能讓陛下不喜。當然,最重要的是,一旦日後秦王繼位,不說他安重誨死無葬身之地,卻必定失寵被貶!”

“如此說來,安重誨的確不該與秦王相鬥。”王樸頷首道。

“但卻不能不與秦王鬥。他若不鬥,現在便會失去權勢。”莫離搖起摺扇。

“這可如何是好?”王樸設身處地爲安重誨考慮。

“這卻有個一石三鳥之策,雖說有些難度,你說安重誨選是不選?”莫離笑問。

“世間事哪有容易的,若能一石三鳥,何懼艱難!”王樸肯定道,很是代入安重誨的角色。

“這個計策,就是輔佐另外一位皇子來與秦王相鬥。”莫離道。

“好計策!”王樸讚歎一聲,“然而選哪位皇子?”

“選誰?趙王最合適!”莫離道。

“的確如此,宋王太年幼了。”王樸點頭,轉念一想,覺得不妥,“倘若安重誨想不到此計,那該如何?”

“無妨。”莫離微笑道,“讓他身邊之人幫他想就是了。”

“安公身邊之人?孔循?”王樸搖頭,覺得不可思議,“孔循怎會替我等說話?”

“要孔循爲我等說話固然不易,讓孔循身邊的人爲我等說話,豈非容易得多?”莫離摺扇搖得略顯得意,“況且這是好事,又非壞事,要找這個說話的人,就更加簡單。”

“莫神機果然高見!”王樸驚歎。

“然則這裡卻有個問題。”莫離繼續道,“安重誨平白無故輔佐趙王,太過突兀,難免讓人起疑,覺得他別有所圖,因此最好有個親近趙王的由頭,來獲得趙王之信任。”

“的確是這個理。”王樸深表贊同,“那該尋個怎樣的由頭?”

“這就要說到第二個問題了。王德妃意欲爲安公分憂。”莫離將分析一步步深入。

“如何分憂?”王樸追問。

“讓安重誨嫁女到帝王家,自然萬憂可解。”莫離回答道。

“這......計是好計,怕是王德妃不見得能想到吧?”王樸有些懷疑。

“無妨,你忘了我等是怎樣防備,安重誨不能想到結交、輔佐其他皇子這個主意的嗎?”莫離飲了口茶。

“讓人將這個主意說給王德妃?”王樸再度驚歎,“不愧是莫神機!”細想之下,又覺得不妥,“然則敢直接說這話的人,定是王德妃極爲親近之人,萬一這些人不願爲我等說話,那該如何?”

“無需直接說出這個主意,略加提醒

即可。王德妃乃是聰慧之人,從她爲人處世上就能看得出來。”莫離爲他解答道。

“如此一來,這樣的人就容易找了!”王樸佩服道,“安重誨結交趙王的由頭有了,按理說此事至此對安重誨很有利啊,後來形勢怎會急轉直下?”

“因爲有人不願見安重誨太過得意,更不願安重誨權勢太重,想要跟他爭權奪利。”莫離悠悠道。

“孔循?”王樸失聲叫道。

莫離點點頭,“孔循這人,軍情處詳細瞭解過。此人心機深沉,喜好玩弄權術,熱衷名利,不甘屈居人下。最重要的是,此人性情卑劣,乃是十足的小人。先前朱溫欲自立時,問該沿用大唐國號還是另用新號,孔循奏其曰:‘唐之運數已衰,不如自創新號’。後來陛下舉事,將往汴州,可巧莊宗亦欲至汴州,時值孔循爲汴州知州,他便準備了兩套旗幟,開北門迎陛下,開西門迎莊宗,對左右曰‘先至者入’。有人責備他說‘主上破樑室,於公有不殺之恩,奈何欲納總管?’孔循卻絲毫不以爲意。安公權重當朝,孔循不得不奉其爲馬首,卻時常另作謀劃,更是早就暗結王德妃,想要倚爲助力。否則,此番安重誨辭謝賜婚後,爲何孔循一表示願意嫁女,王德妃便答應?”

話至此處,莫離收起摺扇,“後面的事就順利成章了,想必已不用我再贅言。”

“原來如此!”王樸無言以對,只剩滿腔敬佩,“莫先生果然是老謀深算!”

“當然,爲堅定孔循與安重誨反目之心,少不得需要有人在旁煽風點火,加以勸說。這樣的人不好找,不過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孔循身邊並不乏這樣的人,同樣被我們找到。”說到這,莫離轉身向李從璟拱手,“此人離欲薦給殿下,至於用於不用,離也說不好,殿下自己區處。”

王樸還在一旁回味莫離佈局的整個過程,時而沉吟時而驚歎,李從璟聽完莫離的話,笑道:“是怎樣的人讓莫哥兒也如此拿捏不準?”

“此人當真難以拿捏。”莫離無奈搖頭,“我等在尋孔循身邊之人,爲我等完成以上佈局時,找到了此人。原本只是想給些好處了事,誰知此人竟然憑藉隻言片語,推斷出了我們的整個佈局,雖說不是完全準確,但是大體不差,實爲有才。另外,此人堅決不受我等好處,只求能跟隨殿下!”

“他連你我的身份也推斷了出來?”饒是李從璟也有些訝異,隨即笑道:“如此說來,此人着實有才,自然可用。”

手中摺扇拍打手心,莫離道:“身份倒不是推斷出來的,是猜出來的!”頓了頓,“此人雖說有才,但卻很怪異,也不知是不是離多心了些,總覺得此人心術不正。”

李從璟稍作沉吟,“用人之道,古人有云‘亂世用才,治世用德’。孤雖不甚贊同,卻也不重出身,只要能於社稷有用,何妨不拘一格?對了,此人姓甚名誰?”

莫離想了想,道:“桑維翰。”

李從璟頓時驚掉了下巴。

(本章完)

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十八 攻克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九 破軍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六十四 相救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二八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6)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七 神仙山(6)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六十三 陣斬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品書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