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

來人依然是孔循。

見禮,落座,吩咐上茶。

安重誨先問孔循:“上回說起秦王東行,你欲行隱秘之事,此事安排妥當了否?”依舊是眯眼睥睨的神色。

“安公放心,諸事都已安排妥當。秦王此番東行,路途遭遇必然精彩。”孔循嘿嘿笑了兩聲,“且別說巡查州縣對流民的處置是否妥當,他能顧好自身就算不錯。想想咱們這位秦王,當日於朝議上領命而行的姿態,可是意氣風發得緊,他還以爲這回東行能撈到好名聲呢,可真是天真。滑、濮又非懷、孟,他又不是滑州節度使,那裡可不是他的地盤!”

安重誨對孔循這幅小人嘴臉有些逼視,然則如此倒也讓他省心,若孔循真是一派中正嚴謹作風,那才讓他忌憚。安重誨挺着腰板,坐姿一絲不苟,聞言冷哼道:“孔大人這是什麼話,天下都是陛下的,秦王貴爲親王,天下哪裡去不得!”

“是,是,安公所言甚是,是下官失言了。”孔循點頭哈腰,一派恭敬諂媚之色,“總之安公放心,諸事下官都已安排妥當,必定不會讓你失望。”

安重誨不冷不熱點點頭,看起來並不因此感到高興,當真是喜怒不形於色。兩人言談片刻,安重誨將宮中來信告知孔循,言道:“結交趙王,乃是我等當務之急,現下有此機遇,實屬難得,本宮決意上表謝恩,不知孔大人有何補充?”

孔循並未如安重誨所料那般欣喜,相反,聞聽此言後他大驚失色,“安公,此事當真?”

安重誨不耐煩,語氣中卻沒有顯露,“此事還能有假?你當本公拿你尋開心不成!”

孔循哀嘆一聲,正了正衣襟,起座向安重誨躬身行禮,鄭重道:“安公,非是下官多嘴,此事萬萬不可!”

安重誨佛然不悅,然則他雖有些輕視孔循平日做派,心底還是認可孔循見識的,將其視爲左膀右臂,如若不然也不會與他結爲兒女親家。從鼻孔裡哼出一股冷氣,安重誨問道:“有何不可?”

孔循沒有回座,就站在安重誨面前,言辭懇切道:“請問安公,如今朝堂之上,論及地位尊崇、權勢之大,羣臣中以何人爲首?”

安重誨不回答。因爲答案很明顯,他不屑於回答,或者說不願意直接回答。

孔循不以爲意,繼續問道:“再請問安公,陛下起於微末,歷經沙場宦海數十年,而今繼位大統,可稱得上是明君?”

“陛下當然是明君!”安重誨道。

“如此,下官三問安公,安公可曾聽聞,有明君治下,權臣當道,而明君能容忍的嗎?即便是有舊日情義,明君不曾忌憚,難道明君便絲毫都不介意嗎?”孔循接連發問,意態真誠。

安重誨皺了皺眉,又不說話了。

孔循再道:“下官再問安公,朝廷政務陛下向來尊重安公之意,前番卻不顧安公提議,以李琪爲相,這裡面難道就不曾有其它深意嗎?”

能有什麼深意,無非敲打、警示,讓權臣不要太過擅權、放肆。

安重誨細細思之,不禁疑上心頭,沉吟片刻,躊躇起來。

“臣子權勢過重,便是庸君姑且不能容忍,何況英明如陛下者?”孔循再次下拜,頗有苦口婆心之色,“安公,眼下朝堂上,還有秦王、任公能與你稍稍抗衡,倘若你一旦嫁女與趙王,權勢之盛如日當空,羣星失色,試問天下還能有誰能撼動你分毫?自古剛極易折、盛極易衰,此理安公何須下官提起!”

安重誨左右爲難,猶豫不決。

孔循嘆息一聲,緩和了語氣,道:“想當年,郭公攜滅樑之首功,

爲莊宗偏愛,進樞密,拜郡公,賜鐵券,恕十死,權重一時。伐蜀功成,三月止戈,聲名爲天下敬仰,諸侯無不側目。而一朝爲君王猜忌,竟爲宦官所折,身死族滅,何其悲哀!前車之鑑,不能不察。”頓了頓,又補充道:“饒是情況稍好,陛下仁慈,但外放藩鎮只怕必不可免,安公可願情形如此?”

好半響,安重誨嘆道:“然則此事畢竟是由陛下主動提起......”

“正是因陛下主動提起,才更加不得不謹慎吶!”孔循痛心疾首,“安公豈能不想,此舉完全可能是陛下試探之舉?”

安重誨:“......”

良久,安重誨起身,面對孔循行禮,“此番若非大人提醒,本公危矣!”

孔循慌忙還禮,“下官與安公榮辱一身,何敢受安公如此大禮!”

......

這一回,安重誨送孔循出府。

“本公即刻進宮面聖,辭謝此事。”安重誨與孔循府外作別。

孔循坐進馬車,緊繃着的面色須臾化開,終於笑出聲來。

“大人如此舉止,可是正合‘小人得志’四個大字啊!”孔循面前,桑維翰搖頭嘖嘖感嘆。

“國僑休得取笑於我!”孔循收了笑,拂拂衣袖,面色得意而傲然,“若是你見了安重誨那番真摯相謝的模樣,只怕是當場就會忍不住笑出來,我這算心性好的了!”

桑維翰淡淡道:“大人心性,自然非是下官可比。從今往後,大人再也不必在安公面前卑躬屈膝、強作歡笑,忍耐數月之氣終得解恨,翻身做主就在明日,下官在這先行恭賀大人了。”

“你說話能不如此難聽麼!”孔循笑罵一句,忽然意識到什麼,臉色頓時一冷,盯着桑維翰:“你怎知本官已忍耐數月?你早就知道本官的謀劃?!”

桑維翰灑然一笑,對孔循的逼視毫不在意,“下官雖自恃才高,自命巧舌如簧,可不會自大到以爲,憑藉前日那番話就能說動大人與安公反目。大人這些時日在安公面前愈發顯得恭敬,跌份跌到了讓人不忍直視的地步,若非蓄謀即將得逞,恐怕不能如此吧?”

孔循臉色變了變。

桑維翰說的不錯。

他孔循身爲樞密使,論官位,難道就比安重誨差了多少?這些時日以來,他在安重誨面前卑躬屈膝,時時以下官自稱,處處以下屬自處,難道真是心甘情願,有受虐傾向?當然不是。

當狐狸對你一臉諂笑、搖尾乞憐時,這說明它的利爪已經到了你喉前,它的所作所爲不過是讓你麻痹大意,好趁機要你性命。

早在朱溫稱帝時,他孔循便已是樞密使,論地位資歷,彼時安重誨還在何處!如今安重誨橫行霸道,目空一切,孔循豈會甘居人後,沒有與其爭權奪利之心?

孔循自忖,他兩人誰也不比誰高明多少,誰也不比誰無能多少,憑什麼就你能手握大權,我就要跟在你後面吃殘羹冷炙?天下間沒有這樣的道理!

孔循冷冰冰的雙眼盯着桑維翰,彷彿要將他吃掉一般,“你不覺得,人有時候太過聰明,未見得是一件好事?”

桑維翰無所畏懼,笑道:“人聰明並不是壞事,喜於隱藏自己的聰明才罪大惡極。孔大人,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孔循怔了怔,不由得哂笑一聲,“國僑啊國僑,你可真是個極品!”

桑維翰側頭看向窗外,街面上人來人往,他輕聲呢喃道:“誰說不是呢!”

......

午後,天空陰沉沉的,日頭不知藏身何處,烏雲也未顯真身,漫

天色彩混若一張巨大簾幕,籠罩在大地上,又恰似一張大鍋蓋,蓋住了山川大地。

桑維翰坐在一間茶館裡,左手轉動桌上茶杯,出神望着街道對面的孔府。

他非是孔循幕僚,他有官身,當年亦是進士及第。他與孔循爲伍,爲其出謀劃策,在孔循看來,他是趨炎附勢,要靠着他孔循這顆大樹乘涼。

然而他既能說出那番“樹倒人滅”“樹能殺人”言論,又怎會去攀附孔循這顆並不粗壯的老樹?

茶館生意清淡,滿堂也沒幾個人,小二趴在一張桌上睡着了,口水順着嘴角流到桌上,積了一大灘,晶瑩透亮。掌櫃的一直在櫃檯後算賬,很是入神,他已然算了一個多時辰,也不知這家生意寡淡的小店,哪來那麼多賬需要他算。

桑維翰不在意這些,生民百態他見得多了,沒什麼值得奇怪,他自個兒不也是其中一景麼?

孔府的門打開了,孔循身着官袍走出來,在門前上了馬車。

今日是孔循休沐之日,無需當值,他這番打扮,卻分明是要進宮。

桑維翰當然知曉孔循進宮所爲何事。

茶館門口傳來腳步聲,桑維翰側身望過去,看到了兩個人。

一男一女,男着素袍,女着紅裳,男子很年輕,女子更加年輕。

在那兩人身後,街面上有一架馬車正駛過,那架馬車的車軲轆很老舊,碾在街面上吱吱作響,聲音刺耳。馬車旁,有一個挑夫挑着兩擔快殃了的蔬菜,一閃一閃前行。還有些其他行人,神色匆匆。

無力的陽光不知從哪裡照射出來,越過門窗,越過門前一男一女,打在桑維翰臉上。

桑維翰眼神恍惚了一下。

......

一男一女徑直向桑維翰行來,他站起身,那女子徑直在桌前坐了,男子向桑維翰微笑示意,也在桌前坐下。

“孔循這是要進宮吧?”紅裳女子雙手擱在桌上,撐着下巴,望向窗外。

桑維翰知道該他接話,頷首道:“前日安重誨進宮辭謝了婚事,讓王氏一片好心落空,王氏面上掛不住,心生芥蒂在所難免,她與安重誨的情分算是盡了。孔循已請託了一位宦官,向王氏表示願嫁女給趙王爲妻,他如此湊趣,王氏自然樂得李代桃僵,今日孔循入宮,便是因爲此事。”

“孔循倒真是一副好算盤!”女子咯咯笑起來,眼如月芽,露出一副皓齒,“不知安重誨聽聞此事,會是何種反應?”

“安重誨知道被孔循戲耍,自然惱羞成怒,少不得要奏請將孔循外調。”桑維翰笑道,“如此一來,安重誨與孔循反目成仇,可算是自毀一臂,往後只能自保了!”

紅裳女子扭頭看向桑維翰,趨身向他靠過來,看着他的眼睛問:“出賣故主,就讓你如此開心?”

“孔循並非我主......”桑維翰立即辯解。

然而他話未說完,身子忽然僵住,雙眸睜大,盡是不可置信之色。

女子刺進桑維翰腹部的匕首正反扭動幾圈,在他耳邊低聲道:“今日賣主,來日必定同樣賣主,這樣的人我們怎敢與之爲伍?”

桑維翰緩緩倒在桌下,眼睜睜看着這一男一女走出去,兩雙腳愈行愈遠,他一手捂着腹部,一隻手伸出去,想抓住什麼,卻什麼都抓不到。

他看到小二和掌櫃的不知何時站在一起,都用鄙視嘲諷的眼神俯瞰着他。

桑維翰感到眼前五彩紛呈,像是蝴蝶在飛舞,他想說些什麼,卻已沒有絲毫力氣。

真冷。他想。

......

(本章完)

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六十四 相救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八 兄弟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四十八 劫道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九 破軍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六十六 郭威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十六 決心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四十二 董璋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四十 勢運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