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

河北真定城中有一座宅子,十二進外帶八個旁院,府宅中高檐迴廊婉轉曲折,林木成蔭小橋流水,假山魚湖一應俱全,裝飾雖不盡奢華,卻雍容大氣,一看便不是尋常富貴之家,想必府宅中人的生活,不知要讓這城裡多少人傾羨。

時進四月,方過立夏,天氣愈發暖和,已是帶有熱氣了,人們輕衣寬帶,正是一年中奮進的時候。然而近些日子以來,這座府宅卻不復先前的生機勃勃,其中的人無論是主還是僕,時常心神不定、面帶惶然憂色,這使得整座府宅的氣氛都顯得壓抑不安,全無應有的抖擻精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只不過短短時日。

撥開車簾,望着府門牌匾上那個偌大的“李”字,街巷中的真定刺史命人停下車轎,他臉色陰鬱,眼神閃動,不知在作何念,但肯定不是如往日那般,在思考如何巴結府宅中的人。

“大人,如何在這裡停下了?”隨從到近前來聽命。

真定刺史楊豐智生得肥頭大耳,他雙手纏繞在腹前,眯着眼沉吟道:“本官不進府了。”

“大人英明!那我們就這樣回去?”隨從張瑞恆彎腰問。

“也不能白跑這一趟。這樣,你派人把守此地,嚴密監視,府中人若有異動,及時報給本官知曉!”楊豐智眼中閃出智慧的光芒。

“大人英明!”張瑞恆立即讚歎,隨即又不解,“大人,爲何要監視李府?若是大人有疑,要拿下李府易如反掌!”

“你懂什麼!”楊豐智冷哼一聲,不冷不熱道:“總管在鄴都征戰不力,如今又滯留相州不歸朝,雖有通敵反叛之嫌,朝廷卻還未有明詔。此時輕舉妄動,實爲不智。你我且看形勢,若是總管真坐實了反叛之名,你我立即動手緝拿府中人不遲,到時候功勞自然在手。但若是總管這項罪名坐不實,你我卻也不能事先開罪了貴人,否則他日必定性命不保!”

張瑞恆恍然大悟,“此乃兩全其美之法也!”說完不忘立即補上一句,“大人實在是英明!”

府宅中,曹氏以淚洗面,拉着李永寧的手,低泣道:“永寧,這可如何是好!你父親一生爲國征戰,怎會通敵反叛朝廷,他素來忠直,斷不會如此作爲啊!”

李永寧素衣羅裙,緊握着曹氏的手寬慰道:“母親既知父親不會反叛,又何須擔心呢?”

“永寧,你不知曉,人言可畏啊!”曹氏哀愁不減,“你父親雖爲忠臣,但近年來卻飽受陛下猜忌,此番又征戰不力,以至險些身陷囹圇,爲賊人所迫,現下雖逃出險地,但經此波折,陛下卻未必會信你父親清白!”

李永寧沉默片刻後道:“母親,眼下大唐亂世四起,何嘗不是陛下失德?若果真陛下不給父親活路,父親戎馬一生,果敢威武,又豈會坐以待斃?母親不必擔心太甚,父親必能知曉如何選擇。”

曹氏聞言大驚,眼露不可置信之色,“永寧,連你也如此認爲嗎?你也認爲你父親會反叛?”

“這哪裡是反叛呢?”李永寧道,她輕輕嘆息一聲,轉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正待綻開的牡丹道:“父親一生爲國盡忠,功勳卓著,便是大梁也是父親和從璟爲大唐攻克。然而這些年來,父親受的又是怎樣的待遇?從璟爲大唐坐鎮北疆,與契丹賊子鏖戰四哉,陛下可有給過一兵一卒?”

她轉過身,望着曹氏,認真地說道:“若是隻我一門如此便罷了,眼下大唐的天下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地方遭災而朝廷不賑,百姓受苦而貪官污吏橫行,將士爲國盡忠卻食不果腹,天下之財,盡入奸佞與皇宮私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街上賣兒鬻女者多不勝數,民不聊生至此,難道這就是父親和從璟百戰餘生,想要換

來的天下嗎?”

曹氏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怔怔看着李永寧,彷彿第一次認識她似的,回過神來之後連忙一把拉住李永寧,“永寧啊,這可是大逆不道之言,萬不可胡說啊!”

李永寧坐到曹氏身邊,“母親,我只是爲父親和從璟感到不值罷了,哪裡又有別的意思呢?母親放寬心便是,有父親和從璟在,我李氏一門不會有事。母親,你要相信他們!”

看着李永寧堅定的眼神,曹氏愣了許久,點頭道:“我相信。”

入夜,曹氏和李永寧仍在一起說話,忽而聞聽僕人來報,李從珂回來了。

“三哥怎會在此時歸來?”李永寧拉着曹氏出門,與風塵僕僕的李從珂相見於中庭。

李從珂未着甲冑只是一身便衣,見到曹氏先行了見禮,不待衆人相問,也顧不上歇息,便直言道:“父帥征戰鄴都,因小人作亂而失利,李紹榮誣告父帥通敵,朝廷聽信李紹榮一面之詞,不容父帥辯說。現父帥只得滯留相州,繼續上書申辯。爲免母親與妹妹爲奸人所害,特命孩兒來接母親去相州!”

曹氏身子晃了晃,事情已發展到要接家眷于軍中保護的地步,這意味着什麼曹氏豈能不知,她強作鎮定,嚴肅問李從珂:“三兒,你且告訴爲娘,你父帥是否打算......”

“母親!”李從珂打斷曹氏的話,面露悲色,“陛下受奸臣矇蔽,舉止寒透人心。無論父帥做什麼,都是爲求自保!”

曹氏閉上眼睛,傷悲太甚不欲再多言,只是說道:“情勢如此,都是天意,人能奈何?”

李永寧將李從珂扶起來,“三哥,我們何時出發?”

“我本是隱蔽而來,夜長夢多,需得馬上就走!”李從珂道,“城門守將與我有些交情,夜裡也能出城,只要出了城,一切都好說!”

李從珂欲帶李府衆人出逃,楊豐智很快得知此消息,然而在他糾集好人手時,李府衆人已經離府。楊豐智隨即帶領着百十軍士,一路追趕,在城門前,終於趕上李府一行人,將其團團圍住。

火把映照下,李永寧臉色有些蒼白,曹氏撥開窗簾,見到外面情景,也是臉色一變,李從珂立於隊伍之前,望着楊豐智負手邁步走過來。

見到李從珂,楊豐智露出玩味笑意,“我道是誰,原來是李家三將軍,可是好久未曾見着了。三將軍到了城裡,也不來與本座喝杯茶,可是叫本座好生傷懷。”

李從珂冷然盯着楊豐智,怫然不悅,“楊豐智,你無故圍住我等,攔我去路,此乃何意?”

“何意?本官完全是一片好意啊!”楊豐智呵呵笑道,“怎麼,三將軍方纔進城,這便要走?不知三將軍欲往何處去?”

“本將行事,焉需向你言明!”李從珂厲聲呵斥,“難道你還想攔本將的路不成?讓開!”

“喲喲,三將軍這話可就不對了,這夜裡宵禁,閒雜人等禁止走動,三將軍難道不知?”楊豐智挺着大肚皮,皮笑肉不笑,“三將軍,你平日跋扈,眼裡沒有本官,這也就罷了,可你夜闖宵禁,本官可不得不奉公執法了!”

李從珂握住刀柄,驅前一步,冷冷道:“楊豐智,本將要出城,你想攔,便攔得住?就憑你這百十蝦兵蟹將?”

楊豐智嘿然一笑,眼珠一轉,“三將軍要出城,本官當然不敢攔。”隨即又陰陰-道:“不過李府之人,卻走不得。”

“你說什麼?!”

楊豐智冷笑一聲,收斂了嬉皮笑臉之色,轉而昂首厲聲道:“本官近日接到邸報,李嗣源有通敵叛國之嫌!李嗣源家眷既在本官的地盤上,自然要聽從朝廷發落,豈能讓你帶走?李從珂,你

是軍伍中人,本官奈何不得你,但李府家眷,今日一人也休想出城!”

說到這,陰笑道:“三將軍若想硬闖,只管來便是,偌大一座真定城防營,本官倒想看看,難道還攔不住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婦人?三將軍若不信,只管來試!”

李從珂臉色陰晴不定,不敢妄動,楊豐智所言非虛,他不能魯莽行事。

李永寧到李從珂身側,低聲道:“三哥,此時若回去,楊豐智必定派重兵把守府宅,他日斷無出城可能!”

“妹妹,此事我豈不知?然而要殺出重圍,卻非易事,如若失手,母親她......”

楊豐智見狀,冷笑道:“不瞞三將軍,此刻本官倒是盼你出手。一旦如此,李家便坐實了反叛之名。本官倒是樂意爲陛下分憂,擒拿逆臣賊子!”說罷,哈哈大笑。

笑罷,盯着李從珂,面色陰狠道:“既然你不動手,便不要在本官面前杵着!來人,護送李夫人回府!”

“得令!”張瑞恆早就躍躍欲試,聞言立即招收帶人逼過來。

李永寧手足微微冰涼,李從珂額頭青筋暴凸,死死握住刀柄。

“回府吧。”馬車裡傳來曹氏的聲音,“我李家滿門忠烈,父戰於內,子戰於外,身爲妻母兄妹,焉能累其清名,使其身陷險境!”

“母親......”

“回府!”

張瑞恆提着刀牛氣走到李從珂面前,看着他輕蔑一笑,又看向李永寧,桀桀笑道:“李家娘子,我可是仰慕你很久了,怎麼樣,跟我回府?”

說罷,手伸向李永寧。

李永寧眼露殺意。

李從珂橫刀已要出鞘。

恰在這時,一聲慘叫響起。

張瑞恆抱着手臂,發出殺豬般的嚎叫。在他手腕上,赫然插着一支利箭!

衆人皆驚,楊豐智張皇四顧,“何人?何人膽敢如此放肆,殺傷朝廷命......”

話說一半,餘者再說不出口,因爲楊豐智已然看見,在街邊兩側的屋頂上,不知何時已經沾滿了弓手,利箭在弦,正對着他!

“何人?”一個威武翩然的身影在屋頂衆人後走出,嗤笑一聲,“軍情處,桃夭夭!”

......

“軍情處是......”

“你閉嘴,我沒興趣聽你說話。”桃夭夭從屋頂躍下,走向被團團圍困的馬車,隨着她現身,街道上奔出無數青衣,將楊豐智的人圍住。楊豐智臉色鐵青,桃夭夭半分也沒看他一眼,“至於軍情處爲何在這裡,有何權插手真定事務,甚至謀逆之類的話,你還是咽回肚子省省力氣的好。”

“你......”楊豐智氣得渾身發抖。

“因爲......”桃夭夭突然停下腳步,看着楊豐智,“我就是反了,你此時又能如何?”

楊豐智聞言臉色大變。

桃夭夭冷淡一笑,“若你覺得你尚有城防營可調動,你不妨看看城外。百戰軍剛敗了幾十萬契丹軍,你覺得,要攻破小小真定,需要多少百戰軍將士?”

“百戰軍......李從璟來了?!”楊豐智只覺得脊背一陣發寒。

“我家軍帥最是孝順,想必楊刺史也有所耳聞,爲救母親,他可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桃夭夭淡淡道,“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時你若是敢妄動半分,我保證,你馬上性命不保!”

說完這些,桃夭夭擡起手,對軍情處下令:“繳械!”

“現在,楊刺史可願送我等出城?”

“願意......願意!不,下官理當效勞!”

(本章完)

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三十二 軍神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八 空城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九 淇門之變(1)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三十一 君子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四十八 劫道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二八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6)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封推感言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十六 淇門之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