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

五日後,唐軍抵達營州。

因此前營州駐軍主力皆隨耶律赤朮南下,城中防備空虛,如此時機李從璟自然不會放過。唐軍至城外,休整一夜,即於翌日辰時攻城。激戰半日,至酉時,營州克。

唐軍攻佔營州後,於南門外築造土城一座,李從璟令李紹城率百戰軍主力駐守土城,與營州城互爲犄角。

營州城建於白狼水河畔,唐軍防禦工事除卻依靠新建土城,更是將河上橋樑摧毀,在河岸佈置下防線。

營州城外土城構造完成時,自契丹境內南下的契丹大軍進入營州境內,離營州城已只四日路程。騎兵馬快,更是兩日即能抵達。得到這個消息後,李從璟召集諸將軍議。李彥超、李紹城等人都認爲要阻擋契丹大軍,唯有依託白狼水防線,不給契丹大軍渡河之機,或者在其渡河時予其重創,如此營州城方能堅守。

“據斥候探報,南下契丹大軍不下三萬,步騎參半,由上-將耶律敵刺領軍。”李紹城道,“杜司馬曾有言,契丹國內能征善戰者,以八虎將爲首,這個耶律敵刺,即是八虎將之一,乃耶律阿保機肱骨之臣。其人一生,跟隨耶律阿保機開疆擴土,建立契丹國,四處征戰,戰功赫赫,尤爲難得之處在於,耶律敵刺不僅上馬能征戰,亦能下馬治國,是早年便跟隨耶律阿保機的猛將中,爲數不多的文武雙全之輩。”

李彥超聞言笑道,“李副帥說了這麼多,不就是想說這個耶律敵刺是個勁敵,難以對付麼?然而耶律敵刺再如何厲害,今番他領軍到了營州,我等左右可是沒有選擇,既然如此,何必問那麼多,將他打回去就是!”

李紹城看了李彥超一眼,也不跟他計較,繼續總結道:“耶律敵刺智勇雙全,是難得的儒將,又有盛名,不可小覷。耶律阿保機此番既遣其領軍南下,可見阿保機對眼下戰事之看重,有志在必得之心。其上有君王厚望,下有將士效命,我等不能不謹慎謀劃迎敵之策。”

李從璟認可李紹城的意見,頷首道:“與中原王朝不同,契丹國內‘常備軍’並不多,兵馬分散於各部落,平日皆歸諸酋長統率,若遇大戰,纔會徵調軍馬出戰。近年來,耶律阿保機雖有心效仿中原軍事制度,亦設腹心部、司近部爲‘中央軍’,但軍制並未改造完成,‘中央軍’不多。爲數不多的‘中央軍’,又負有拱衛皇都重任,且耶律倍西征黃頭、臭泊兩部叛亂尚未歸來,這回耶律敵刺領軍三萬南下,拋開充當耶律阿保機宮廷禁衛的腹心、司近兩部不言,可謂主力盡出。發如此大軍,可見李紹城方纔所言不差,耶律阿保機對此戰志在必得。”

“既如此,我等何以應對?”孟平單刀直入的問。

李從璟看向屋中諸將,“大敵當前,諸位有何破敵良策,但說無妨。”

屋中一時陷入沉默,所有人都在冥思苦想,李彥超率先開口,“耶律敵刺兵馬三萬

,而我軍在經過平州一役、分兵駐守平州、激戰耶律赤朮後,軍力已不滿萬,若是等到耶律敵刺兵臨城下,恐怕不好打,依末將之意,不若趁耶律敵刺未至,我等主動出擊,於半道設伏,如此或許有奇效。”

李紹城不贊同李彥超的計策,認爲此舉過於輕率,他道:“耶律敵刺是名將,行軍途中必然陣型嚴整,我等恐難有可趁之機。若是用騎兵伏擊,我軍騎兵少,難以湊效,若是大軍齊出,一旦被耶律敵刺探知動靜,以其萬餘騎兵之力,我步軍屆時如見情形不利慾撤,恐怕都是極難。”

“那依李副帥之意,我等便該坐以待斃?”李彥超不高興道。

“非是坐以待斃,而是以逸待勞!”李紹城糾正道,“耶律敵刺遠道而來,又身負耶律阿保機厚望,必定求戰心切,其部將士士氣也定很高昂。當此之時,我等當避其鋒芒,消耗其精神,待其兵鋒稍挫,纔有可趁之機。”

聽到此處,郭威眼前一亮,計上心頭,開口道:“末將以爲李副帥所言甚是。但凡契丹大軍征戰,多依仗其騎兵機動性強,而少帶軍糧,常是因糧於敵,就地劫掠。依末將之意,我等可利用白狼水之利,據河而守,挫其兵鋒,再堅壁清野,使其無法補充軍糧,營州本就地廣人稀,此舉或可湊效。如是若能堅持逾月,則契丹大有可能不戰而潰!”

郭威此計有理有據,正奇相合,可謂妙策,不僅讓衆將紛紛叫好,連李從璟都對其刮目相看,他心道:郭威不愧是開國帝王,智慧非是常人可比,今已始露雄才大略。

說到此處,郭威又補充道:“然則我軍軍糧攜帶不多,雖營州城內有糧草囤積,卻也不夠近萬人一月之用,要行此計,不僅要迅速補充糧草,更要保證後方糧草供應不斷,萬不可被耶律敵刺抄了糧道,否則就是作繭自縛了。”一席話說完,郭威眉目逐漸清明,越想越覺得可行。

“郭威此策,果真妙計也!”李從璟笑道,“諸位以爲是否可行?”

主將紛紛稱好,便是李彥超也沒有異議。

計策已定,李從璟便開始下令,“郭威聽調,着令你帶君子都,巡查白狼水河段,蒐集船隻,對何處能過河,何處便於架橋等事,務必對其瞭如指掌!”

郭威抱拳,“末將領命!”

“李紹城聽調,着令你帶本部,去往各處收集糧草,同時遷民入城,施行堅壁清野之策!”

“末將領命!”

“李彥超聽調,着令你領本部,繼續佈置沿河防線!”

“李彥超領命!”

“第五聽令,着命你帶軍情處,嚴密監視契丹大軍動向,並勘測大軍運量線路周邊地形,確保糧道暢通!另,遣人告知杜千書,務必爲大軍籌集旬月糧草!”

“第五遵令!”

“……”

“……”

契丹還未到,而

大軍實則已經開始,各部依令行事,營州城內外兵馬晝夜奔馳不休,各處皆一片繁忙之象,大戰的氣氛籠罩在人心頭,免不了讓人感到壓抑。

李從璟坐鎮中央調度各方,一份份奏報從城內外各處送達他的案頭,在他批示過之後,又由城中發往各部,傳令兵的馬蹄聲總是軍府門外永不停息的音樂,別有一番韻律。

傍晚之後是日暮,李從璟暫時處理完手頭的軍務,從案牘裡擡起頭,偶然一偏腦袋,看到窗外夕陽正落在山峰,青山如幕,黃燦燦的陽光在白狼水上波光粼粼,水中倒映的紅日猶如金餅,彷彿在訴說着什麼。夕陽西下,日暮初臨時分,總是容易讓人自問身在何處,心中不免會念及故鄉與家人,黑夜前的寒冷,讓人本能的想要追求溫暖。

李從璟起身,在窗前往外望,看見城外河畔正有一支軍隊在回城。

恍惚間,一陣悠揚的笛聲依稀響起。笛聲清幽空靈,蘊含着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這座邊塞城池上空輕輕迴盪,經久不息。

循聲望去,閣樓另一邊的亭臺上,果然是細細兒在吹笛。她依坐木欄,梆笛在嘴前,長髮披散臉側,長裙弧線輕柔。

算起來,自打細細兒請求進軍情處、被第五帶走之後,李從璟已逾月不曾見過她,按理說她如今正該在接受軍情處的訓練,卻不知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第五姑娘踏進門,向李從璟彙報每日軍情,李從璟便問她:“細細的訓練已經結束了麼?”

侍從點燃屋中的油燈,第五姑娘的紅衣紅裙在昏黃的燈光下彷彿在言語,她望着細細兒的身影點頭道:“臨時訓練已經結束,其他科目需得回幽州才能進行。訓練完成之後,依照軍情處慣例得分派去處,我見她心思細膩,機敏異常,便將她安排進了護衛部,讓她在軍帥身邊充當近衛。”

李從璟點點頭,沒再多問,只是對第五道:“我等本非幽雲鄉民,出鎮幽雲於百戰軍而言,是外出征戰。驟離家鄉,又數經戰事,將士多有思鄉者,細細兒這一曲梆笛,曲調輕柔綿長,讓人鄉愁格外濃郁,你過去讓她停了吧。”

“是。”第五姑娘應聲出門。

不久,笛聲停了。

李從璟走下樓,想去看看將士情緒如何,若是果真相思濃稠,還得想辦法化解。當年核下之戰,楚軍被韓信一首鄉歌唱潰,由此可見鄉愁多麼影響軍心。

不等他下樓,就聽見外面有人在引吭高歌:

“渡河梁兮擊河梁,舉兵所伐攻秦王。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陣兵未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聲傳海內威遠邦,稱霸穆桓齊楚莊。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樑……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樑”

歌聲漸大,逐漸有士卒相合。

聞此動靜,饒是以李從璟的心性,也是驟然色變。

(本章完)

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四十八 劫道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八 兄弟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一百零二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9)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四 水寨(2)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十 淇門之變(2)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二八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6)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十八 攻克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九 他的屠刀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