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

站在史思明大帳中的是這樣一個文弱書生,他頭戴黑紗襆頭,身穿麻布襴袍,雙手負於身後氣定神閒。史思明在跟隨安祿山起兵反叛之前,是素來瞧不起讀書人的,但自從跟顏杲卿、顏真卿兩兄弟懟過之後,才知道讀過書的人比武夫更難對付。

帳中的這些幽燕將領勢若虎狼,目光如一簇簇鋒利的箭矢。

史思明笑着問道:“使者是從河西軍的大營而來?”

“確是。”

“使者是受李太尉的差遣而來?”

“確是。”

史思明的笑容突然凝住,大喝一聲道:“信口雌黃,來人,把此人給我綁下去鋸殺了!”

鋸殺是史思明喜歡用的一種刑罰,就是把人綁在樹上,用樹鋸活活鋸成兩半。

兩個兵卒上前來,推着岑參的肩膀要往帳外而去,岑夫子面不改色大聲發笑:“哈哈哈。”

“回來!”

岑參轉過身來,史思明怒而問道:“你爲何發笑,以爲我不敢殺你嗎?”

“我既然敢來你的大營,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周王何必戲弄我。”

史思明突然大笑着站起來,特地倒了一盞酒遞給他道:“哈哈,不愧是李太尉的人,氣度和膽量都有,喝完這盞酒我們就可以談事情了。”

岑參仰頭將酒水灌下,遞還給史思明,對方坐回到案几前:“岑夫子早年爲北庭行軍掌書記,與戴望是李太尉的左膀右臂。只是我不明白,太尉如今功成名就,被朝廷冊封爲西涼王,又進封太尉,爲何還要冒此奇險來相州呢?要知道造反這種事情萬一一個不慎,就有可能把全家的性命搭上。太尉可不像我們這種亡命徒吶。”

岑參朗聲回答道:“李太尉確實早已功成名就,只是這西涼王乃是太上皇所封,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容不下太尉這樣的舊臣,他在長安時生命危在旦夕,這才無奈被迫出長安從閹賊手中奪回河西軍,爲自己謀劃一個將來。”

“說得好。”史思明合掌道:“若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刀頭舔血造反。孤之前錯信朝廷,以爲歸順就可以安然渡過餘生,但沒想到朝廷卻背信棄義,派人取我性命。不知太尉與我結盟,謀求的是什麼,不會只是一個小小的魏州吧。”

岑參答非所問:“朝廷七軍主力盡在鄴城之下,如今師老兵疲,正是周王解救燕帝安慶緒之時,我軍願意讓出通往鄴城的道路,可使大王從容擊敗唐軍。”

史思明根本不理會他的提議,直接問道:“李太尉想從中得到什麼好處呢?”

“擊敗朝廷大軍後,周王獨佔河北十九郡,而我家主公獨佔河南,雙方互爲依仗對抗朝廷如何?”

史思明拍着案几哈哈大笑道:“李嗣業什麼都不想做,只是坐山觀虎鬥,就想獨佔河南?這樣的妙策他是怎麼想出來的?”

坐在大帳兩側的叛軍將領也鬨堂大笑。

岑參面無表情,雙目中甚至帶着幾分輕視和冷漠,他等衆人笑罷之後,才大聲說道:“我主公什麼都不做就比做什麼更有用。周王你如此精明,爲何卻只看眼前不看往後。你只需這最後一戰,就可以完全控制河北。而如今河南諸多州縣還有朝廷駐軍,我主公需要一一奪取拔除,不需要損耗兵力嗎?我主公一旦奪取河南之後,將從西面受到來河東和關中的壓力,南面受到來自南陽的壓力,他會成爲隔絕在你和朝廷之間的屏障,能使你安穩坐大,豈是你一場仗能夠相提並論的?”

史思明終於不再發笑,凝起眉頭說道:“李太尉終究是朝廷的大功臣,他若是再次歸順,朝廷怕也能夠接受吧。再者說你說他要反,讓我憑什麼相信你們,正所謂兵不厭詐,我所經歷出爾反爾的事情太多了。”

岑參瞪着眼睛問道:“你想要投名狀?”

“何必說得如此匪氣,李太尉可以不帶麾下兵卒參加相州城下的會戰,但是我確實需要他的援助,可否把他的炮營借給我一用,此戰過後再還給你們。介時我們就以魏州相州爲界,這兩地以南的土地,只要你們有本事,全打下來也沒有關係。”

岑參略作猶豫沉思,點點頭道:“此事我不能決策,等我回去報與主公。”

史思明陰鬱低沉地發笑道:“那就請李太尉儘快答覆,我們家的安慶緒等不了這麼多時日了。”

岑參叉手點了點頭,轉身退出了史思明的大帳。

部將薛嵩在史思明身邊詢問道:”大王,我總感覺這李嗣業不像是真心與我們交朋友,切莫要上他的當。”

史思明嘿聲笑道:“我不妨以最大的惡意來猜測他,他要做的也就三個可能,第一他沒有背叛朝廷,想趁我與唐軍激戰的時候背後襲擊立下大功。第二,他已經反叛,但不甘心待在河南這四戰之地,所以想趁着我與唐軍決戰的當口率軍北上攻取幽州范陽,奪取我三百萬石糧草,奪取我千萬貫金銀。第三,他已經反叛朝廷,但野心不止於此,企圖當這螳螂之後的黃雀。只要知道怎麼做對他有利,這種人還難以對付嗎?”

……

李嗣業駐紮在魏州邊境清豐縣,絳色的大纛在空中飄蕩,各軍在縣城外紮成營盤,軍帳排列規矩有序,看來治軍頗爲嚴謹。

他來到營門外對兵士拱手說道:“我是郭子儀,是從朔方軍大營而來,特來求見李太尉。”

兵卒們聽了不敢怠慢,連忙跑去稟報李嗣業。

片刻之後,李嗣業帶着戴望、燕小四和田珍等將領走出大營,對郭子儀拱手說道:“郭司空追隨我軍的足跡而來,莫非是來興師問罪的?”

僕固懷恩在他的身後低聲道:“以前怎麼沒看出這人的臉皮這麼厚,幹出這種背叛朝廷的事情,竟然還敢舔着臉出來迎接。”

郭子儀用眼色制止了他,叉手恭謹地說道:“我雖與李太尉年歲相當,但資歷功勳遠不及太尉,您當年做北庭節度使的時候,我剛剛從北庭副都護調任朔方橫塞軍使,你做三鎮節度使的時候,我還是橫塞軍使。作爲一介後起之秀,郭子儀當拜見太尉。”

“不敢當,如今我已經是大唐的罪臣,你無需向我行這麼大的禮。”

郭子儀翻身下馬,擡頭看了看天色說道:“太尉不會就這樣把我們晾在外面,連大營都不讓進罷。”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李嗣業伸手邀請,他二人並肩往中軍大帳處走去,郭子儀主動落後半個身位,連肩背都微微躬起。他此刻注重這些細節,只是要李嗣業加深對他的好感,然後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說客。

他把所有將領都摒在大帳之外,只留郭子儀在帳中詳談。

“按理說太尉已經是人臣之極,也輪不上郭子儀前來勸諫,只是太尉從昔到今所累積功勳,早已可與我大唐開國名將如李靖李績相提並論,青史之上已經有你的一席之地,可如今突然反轉,等於毀掉你這麼多年苦心積累的聲望與功勳。當然太尉這麼做有自己的原因,但您捫心自問,如今在這鄴城下,二十多萬大唐士卒鏖戰三個多月都是爲了什麼,只是爲了效忠皇帝嗎?我都能夠預感到,鄴城若大勝,我大唐將在今明兩年內平叛成功,八千萬大唐父老不必再受兵災之禍、若是大敗,好不容易扭轉的大局也將付之東流,叛軍則會變得更加殘酷兇暴,這叛亂也不知何時才能夠平定。如今天下的大局都集中於太尉一人身上,太尉甘心讓自己積攢的美名付之東流嗎?太尉甘心成爲千古罪人嗎?”

“太尉就算有不平之事,不願意再與朝廷虛與委蛇,但也請先以大局爲重,聯合擊敗我們的敵人之後,再分道揚鑣不遲。介時太尉美名尚存,麾下歸附者也心甘情願。”

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九百一十三章 父子對談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