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追索真相(續)

“打仗是要錢的,鄆州府庫本來積存着可用五年的軍糧,去年六月大雨,其中一個倉庫漏雨,致使三百多石糧食受潮黴爛,當日那位說今上安於太平,百官崇尚無爲,天下太平無事,積攢這麼多糧食在倉中幹什麼,留着喂老鼠嗎,不如減少庫存到兩年,將餘糧投入市場平抑物價,惠民於實際。節帥竟然聽了他的話。

賈直言繼續說道,他說的“那位”自然指的是李師道。

“戰事一開,四處要糧要錢,庫存很快耗盡,此時內外糧道斷絕,宣武自不必說,魏博也因我北上攻打棣州而對我心存戒備,不肯賣糧,左支右絀,無計可施,只好腆着臉向徐州購糧。昔日張建封病卒,其子張愔來求冰棺,某短視之徒竟一口回絕。昔**不肯行死人一個方便,今日他就不肯救你這個活人。”

“購糧無果,奸商趁機哄擡,鄆州糧價一日數變,十日之內翻了一翻!爲了購糧,銀庫迅速空竭,沒錢沒糧,這仗還怎麼打?從那時起節帥的脾氣便日漸暴躁起來,那個處事謹慎滴水不漏的淄青大帥不見了,淄青的局勢也就一天天地爛了下去。

“等到那位上位主政,不惜卑躬屈膝,向宣武割地賠款,以求平安。韓弘那老狐狸,送錢就拿,平安卻是絕不會給的,淄青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爲天下人笑。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內部那些被壓服的人也看到了翻盤的希望,一個個爭先恐後去見韓弘,搖尾乞憐,獻妻獻女也在所不惜,只求能借力翻盤。”

“一夜之間,淄青就變得風雨飄搖起來,爲了穩住局勢只能一再向四姓和右廂讓權。棣州得而復失,損兵折將不說,又失了道義,沒了朋友。汪王李方四姓和右廂暗中勾結,趁機興風作浪,蛀空了淄青的基石,而今尾大不掉,已成惡瘤難除。

“偏偏天公又不作美,不是澇就是旱,不是蝗災就是**,這些年與民休息,把人都養懶了,動不動就扯旗造反,官府疲於奔命。早年間咱們日子好過,吏治並不嚴苛,尤其地方官昏暴無能,更是雪上加霜。偏偏我又不爭氣,讓人拿了把柄……諸多事情湊在一起,才致節帥大意翻船,着了他們的道兒。”

賈直言身居高位多年,深得李師古的信任,知道許多內幕,他如今聲名狼藉,若想東山再起,必須有強力之人拉他一把,李茂或許就是他苦等的那個人,故而這番分析皆出自肺腑,倒沒有做特別的隱瞞。

從賈直言的分析中看,李師古其實早在馬球場墜馬昏迷前就已經失權了,失權的原因是他大權獨攬後,任性行事,好大喜功,乃至一步踏空步步空,親手毀了自己兢兢業業十年掙起來的豐厚基業。

李師道發動的兵諫只是加深了淄青的苦難,而非淄青苦難的源頭。或者可以說,李師道無意間替兄長背了黑鍋。

話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經賈直言這麼一說,兩個人頓如醍醐灌頂,一切瞭然於心。

“月滿則虧,人滿……則易妄爲。”

李茂猶豫了一下,還是在賈直言面前詆譭了上司,只這一句話頓時將二人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畢竟賈直言也在李茂面前發了不少牢騷。

“淄青如今的困局,賈公有何妙法解決?”

賈直言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無解。”

李茂試探着問:“十年前,先帥過世時,形勢比今日更加危急,那時節帥才只是個十五歲的少年郎,怎麼僅僅只過了十餘年,一切就無解了呢。”

賈直言道:“爬的太高,摔的太重,再想爬起來,談何容易?”

李茂沉默良久,忽然激動地說道:“如今軍隊還在節帥手中,真要拼個魚死網破,大家誰都沒有好處。”

賈直言道:“茂華,我記得你也曾在孤山鎮練過兵,當**麾下不過八百衆,卻有幾座山頭?你對你的兵,真能做的到如臂使指嗎?”

李茂默然道:“不能。”其實這個道理,李茂也明白,牙軍中派系龐雜,早被李家宗親和四大家族所滲透,李師古調動牙軍用於御外可以,用來對付自己人,風險太大。而除去軍權,李師古手上實際已無牌可打。

“朝廷給節帥加侍中,這不是好苗頭,這是鼓動他們儘快動手的意思。此番巡視完回鄆州後,非有重大事項不要再輕易離開,要防備他們暗箭傷人。”

李茂道:“當初王叔文主動向藩鎮示好,節帥指示我投桃報李,誰知他一得勢便立即翻臉,主張削藩。原來主張對藩鎮強硬的內廷閹黨,反過來倒主張維持現狀,是我太遲鈍,還是世道人心變的不可捉摸了?”

賈直言道:“陰在陽之中,不在陽之對,陰陽環抱,殊途同歸。王叔文之流志大才疏,放空炮博上位,實際並無能力和本事,故而節帥要你資助他,這樣的人在臺上對任何人都有好處。至於閹黨,你切莫小看了他們,他們雖極度貪鄙,卻也熟透人情世故,更兼懂得上位者的心。”

說到這,賈直言忽然壓低了聲音道:“今上病體殘缺,享國不會長久,以目下看廣陵王最有望執掌乾坤,你以爲此人會如何對待藩鎮?”

“削藩!”

“削藩。不如此,大唐危矣。”

李茂向賈直言長揖作禮,言道:“賈公一席話點醒夢中人,多謝。”

告別賈直言,李茂繼續南巡,一日來到雷澤縣,縣尉李忠迎在界橋,李茂下馬問道:“你本在範縣爲官,幾時調到了雷澤。”

李忠上前牽住李茂的馬,親親熱熱說道:“範縣來了個新縣令,和我不對付,我就走門路到了雷澤縣。欽差來我縣中莫不是查辦奸僞,我有事舉報。”

李茂笑道:“你堂堂縣尉都處置不了的事,我一個外道官有甚本事管得了。”

李忠道:“欽差莫要說笑,俺李忠不是傻蛋,今日淄青還是節帥當家,你想管的事哪有管不了的。其實若是強徒俺也不怕他,奈何他在鄆州有些關係,非一般人能動的了,可恨這廝魚肉鄉里,無惡不作,不殺他不足平民憤。”

李茂追問是誰,李忠道:“他姓張名望,他的哥哥在觀察幕府做書記,仗着他的勢力在鄉里爲非作歹。”

張望此人,李茂聽說過,知道他背景一般,料想也是個扯虎皮擋大旗的主兒,想着不過是舉手之勞,李茂便答應了下來。在路邊蓆棚裡用了差點,便驅馬前去張家莊。

第670章 禍亂之始第428章 虛晃一招第208章 打死我也不說第618章 每臨末世必有妖異第582章 激辯是非第712章 這僅僅只是一種諷刺...第557章 互相擔保第219章 惹不起我走第447章 風聲不對第402章 種一顆仇恨的種子第158章 明月,暖風,遇故人第137章 斷指求援第664章 牛肉湯西施第63章 李茂就是青墨第465章 白臉和紅臉第130章 寶刀斬鐵第601章 戰後的分贓協議第440章 共赴時艱第723章 風意莊第10章 一路向東第328章 策反第169章 好魚不宜亂燉第666章 弦上箭(續)第76章 全憑叔叔做主第354章 以暴制暴第171章 糾察官第343章 你待怎樣第650章 天師威武第378章 我的金印第507章 欲求家宅寧第604章 太平記(續)第184章 順藤摸瓜第623章 不能猶豫第567章 罵你別生氣第646章 持續惡化中第79章 誓不低頭第96章 帶着你的嫁妝嫁過來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626章 和爲貴第114章 他死或我亡第589章 新朝的新氣象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93章 月光下的罪惡第352章 國不愛民第525章 這一劫在幽州第129章 會錯意和等時機第311章 我就是試探你第722章 伐隴第263章 說客(續)第250章 大事化無吧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181章 倒枯的大樹第219章 惹不起我走第461章 萬事開頭難第351章 回鶻王城第56章 我就是個打醬油的第452章 半道殺出個李全忠第158章 明月,暖風,遇故人第469章 勝利之不易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606章 王氣不能泄第561章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第712章 這僅僅只是一種諷刺...第434 種植猜疑和仇恨第102章 藏寶第267章 闖宮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406章 屁股不疼了第373章 勇士不哭第507章 欲求家宅寧第73章 宣傳只爲賣地第732章 我不是小心眼兒第510章 取營州第52章 自己挖坑自己跳第543章 你可真是朵奇葩第614章 改元寶曆第89章 救人乃快樂之本第89章 救人乃快樂之本第26章 你當我是好欺負的嗎...第471章 野豬皮死磕契丹狼第3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601章 戰後的分贓協議第88章 這算什麼第716章 大青川第50章 大變局第546章 謀亂第26章 你當我是好欺負的嗎...第100章 玫瑰色的夢第69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414章 進退之道第732章 我不是小心眼兒第504章 天賜之物第441章 興亡第29章 怨恨第315章 按既定步驟走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鵝和禁言令第408章 挖坑第172章 糾察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