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

聯軍終於是再一次退了,張飛他們也算是暫時安心。還是,能暫時逼退聯軍,一時是一時,一日是一日。他們確實早就不多想了,就想着能拖住聯軍,就是最好的結果。所以哪怕如今是聯軍佔優,可他們依舊是拿不下西陵城,這個就是張飛他們滿意的。如果說要是能讓聯軍傷亡更多的話,那就更好了。雖說如今他們也有一些傷亡,可己方也一樣兒有,而且等己方

人馬越來越少的時候,這城就要被破了。張飛他們也只能是守一日算一日了,畢竟己方也沒有什麼援軍,像他們兗州軍,之前還來了兩萬人馬呢。當然他們對自己主公的安排,也沒什麼怨言,他們很清楚,要是自己主公能派援軍來這兒的話,就不至於說這樣兒了。顯然,

自己主公是沒那個意思,他也相信自己幾人能拖住聯軍一些時日,那麼只要自己等人做到做好了,那麼就夠了。只要讓孫策他們趕不上樊城的戰事,那就足夠了,就是這樣兒。張飛他們的想法,就是如此。而如今來看,他們對此,信心可是有,不像守住城,他們沒大信心,

城早晚要被破,不過就是多少時日的問題罷了。這己方表現好的話,是能拖住聯軍,要是表現不好,那麼真就沒多久,城池就要易主了。就這樣兒,激烈的攻城戰,又繼續了五日,這五日,可以說聯軍佔優是越來越大,而形成對比的,那自然是涼州軍,他們如今是處在了劣勢當中,每一日都感覺這城池要被人破了,不過因爲有着張飛幾人,還真能做到力挽狂瀾。

當然這個也不得不說,更爲主要的,還是剩下的涼州軍士卒,不得不承認什麼呢,那就是越往後剩下的士卒,就越是精銳。當然拋開膽兒比較小的,比較油滑的個別士卒。大多數還是不錯的,至少他們知道,這最後的時日,自己將軍,必然是要帶着自己這些人離開的,而

不是要死守着這個西陵。那事兒張飛他們可做不出來,主要是馬超也沒有那個意思,所以他們真不會像張任那樣兒。如果什麼時候張飛他們能做到那樣兒了,那麼也就說明,可能是出了什麼問題,至於說具體如何,那誰都不知道了,畢竟人的想法,終究是不同的,所以不

太好猜測啊。對於聯軍的進攻,涼州軍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張飛他們來說,這城要守不住了。實在不是因爲自己幾個,而是己方士卒,這確實是沒剩下多少了。之前最狠的一次大戰,己方傷亡了近千人,話說在西陵城裡的士卒,一共纔多少?是,聯軍比己方傷亡更多,這個倒是不錯,可人家的人馬本身就是己方的近十倍,所以這個……張飛黃忠他

們都清楚,這城池最多再守個三日,頂天了,多了,也沒有那麼多人啊。所以爲了保住己方剩下的這點兒人馬,張飛和黃忠已經決定見勢不妙就撤退了。畢竟他們真是不想像張任那樣兒,哪怕是無意的,他們也不會讓人說自己和張任一樣兒,那樣兒的話,實在是太……

所以張飛黃忠他們是早已有了打算,當然武安國黃敘還有糜芳他們也都清楚,畢竟雖然張飛是江夏主將,不過這事兒肯定是要和所有人通氣兒的。他可以不和士卒去多說,但是武安國他們,卻是必須的,誰讓他們這個時候都在江夏,在西陵城呢。因此,張飛作爲江夏的主將,西陵城的守將,他是有責任和義務去對他們說什麼。當然這個決定自然是所有人都一致

通過了,畢竟他們都不是張任,不想讓己方士卒在這兒全軍覆沒了。所以除了張飛黃忠和武安國之外,就是黃敘和糜芳,他們也做好了隨時撤走的準備。反正他們和張飛相比,他們纔在這兒待了多久?和三爺是絕對不能比的,不過哪怕是張飛,他對西陵也沒什麼太大的感情,不過他是真不想走。畢竟從這兒離開,除非自己主公軍令,那麼其他的,就只能說明,

己方敗了。張飛對於自己失敗,他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就是他不怎麼喜歡看書,也都看到過,所謂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也。說起來別說是自己了,就是自己主公、那個兗州軍的曹操,包括江東孫策,乃至於劉備,誰沒敗過?所以三爺確實,沒什麼看不開的東西。不

過己方的損失,這個確實,是他不想看到的。張飛倒不是爲什麼士卒着想,雖說因爲馬超的影響,張飛對士卒不像演義那樣兒,沒事兒就喝酒,然後就鞭笞士卒。但是張飛卻也沒再多爲士卒去想更多,反正他就是知道,這是自己主公的家底,靠着他們打天下呢,所以……

能少損失,那當然是少損失好了,不損失,那就更好,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聯軍的再次進攻,對他們來說,這個時候,那可真是信心十足,哪怕是普通士卒,他們也看得出來,己方就要破了對方的西陵城了。雖然不知道具體的,但是也就這麼幾日的事兒,他們當然都明白。至於說張遼他們,那就更不用說了,自然一個個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些表情,

那是直接就寫在了臉上。對他們來說,這進攻了西陵城這麼多時日,如今終於算是真正看到勝利不遠了。以前雖然也不是沒看到過希望,覺得勝利其實就在不遠,但是真正一經歷之後,才發現,原來還距離自己很遠。不過此時此刻,卻是和之前不同,至少在張遼他們看來,

如果從前只是一種寄託的話,那麼如今確實,是真正的勝利。他們覺得,最多三日,那麼最快,都不一定了,張飛他們必帶士卒撤退。不過對此,他們也都沒有說準備攔截什麼的,因爲攔不住,所以……不過只要己方能佔據西陵,就是最好的結果了,至於說其他的,那不

是最重要的。此時張遼他們已經帶兵全力進攻西陵城,對他們幾人來說,破城就是這麼幾日了,所以自然是都跟打了雞血似的,這個倒是沒錯。不知道的,還以爲碰到什麼好事兒了呢。不過要真算起來,這他們這麼久的努力,如今能破城,其實也確實,對他們來說,這其實就是好事兒了。當然對張飛他們來講,這就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反而還是他們不想要的。

張飛幾人看了眼城下,知道聯軍是士氣正旺,這確實不是他們想要的。可確實,也真是沒有其他的辦法,如今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畢竟只要還能守城的時候,就一定得堅守。那實在是大勢已去的話,也沒有辦法不是,所以……雖然張飛他們都已經做好了帶兵跑

的準備,可應該這麼說,他們能不撤退,是絕對不會帶兵撤的,這個是一點兒都沒錯。而且退路,張飛他們都已經想好了,自然是西陽城。因爲不管是他還是黃忠,當然也有武安國黃敘還有糜芳,都一致認爲,最後孫策奪下西陵後,肯定要帶兵北上,那麼只有在西陽城,才能再阻截他們一下。當然結果是什麼,那是不一定,但是隻要能拖住聯軍一點兒,那就是

一點兒,也算是爲了樊城爭取點兒機會。所以他們幾個早都打算好了,當然,如果孫策真要是不走最近的話,他繞遠的話,那麼那更是張飛他們樂於看到的了。不過顯然,這自己要是他孫伯符的話,都不會那麼做啊,所以更何況是他孫策呢?而且必須要承認,哪怕就是拿下了西陵,他們聯軍是損失了,可終究還是有不少人馬的,依舊是比涼州軍在江夏的人多啊。

所以張飛他們都沒認爲孫策要繞遠,那是傻子纔會做的。此時張遼是第一次進攻,就已經上到了城頭,雖然不是一起,但也是前後腳,四個人都帶兵上來了。這就不得不說了,城頭士卒變少了,哪怕張飛他們實力不弱,可依舊是抵擋不住這麼多人的進攻啊。還好是涼州軍

在城頭上能拼死阻擋住他們,要不然的話,這城早就要被破了。張遼四人此時和城頭的張飛他們,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主要是他們聯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而城頭的涼州軍卻是越來越少,所以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之下,自然是他們佔優了。如果這樣兒他們還拿不下城池的話,

那可真是,沒天理了。張飛武藝比張遼高,黃忠也是比孫翊武藝高,唯獨武安國那兒,畢竟聯軍是越來越多,所以他面臨的壓力,纔是三人中最大的。哪怕張飛和黃忠都是讓張遼孫翊他們帶兵圍攻,也有涼州軍士卒在廝殺,不過都沒有武安國的壓力大,畢竟他這武藝對上曹真和牛金兩人,兵器是個優勢,但是武藝上的優勢,真就不是那麼特別明顯。之前因爲涼

州軍士卒多,所以自然是他帶兵打退了兩人,不過如今來看,想要打退兩人,確實是難了,誰讓城頭的涼州軍士卒少了,而人家聯軍的人馬多了呢。不過即便如此,武安國已經是全力應戰,對他來說,只要張飛還沒說要撤退,自己就必須要戰到最後,哪怕是受傷,也在所不

辭!畢竟對他來說,這勝敗到了現在,確實是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但是面子,這個確實是很重要。所以武安國自然是不願意丟了面子,而且他也清楚,自己多堅持一下,就能多拖住聯軍一會兒,多殺幾個聯軍的士卒。是,這樣兒一來,己方損失也是更多,不過只要能拖住

聯軍,那麼其實這個是值得的,不是嗎。武安國這邊兒是一下就陷入了苦戰,其實這是註定的,畢竟如今這個情況……而張飛和黃忠那邊兒,雖然是比他要好點兒,可也不是說強太多,畢竟如今是人家聯軍佔上風,而涼州軍,這城就要守不住了。張飛心裡確實是有點兒着急,他認爲也許就是今日,這城就要被破了。哪怕他並不想如此,可卻也改變不了什麼。

但還是,他和武安國想法一樣兒,或者說是對方與他的想法一樣兒,那就是能拖住聯軍一會兒是一會兒,畢竟如此一來,是對己方在樊城的戰事,有着莫大的好處的。所以張飛雖然不是說如今在城頭死戰不退,但是他知道,自己只要還能支持,己方人馬還沒損失那麼多的

時候,就要和聯軍一戰到底,實在不行了,再說退兵的事兒。撤是肯定要撤,自己可沒認爲在這麼多人攻城之下,自己和黃忠武安國還能守住城。不過要是能守住城,自己不會走,除非大勢已去!而黃忠,他自然是和張飛同進退,並且連想法上,基本都一模一樣兒。對於

他們這樣兒的大將,純粹的武將來說,自然是能不退縮,就絕對不會後退半步。至於說要帶兵撤退,那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對他們來講,還是那話,他能是絕對不會像張任那樣兒,所以自然是要帶兵離開,只是這個時候,確實還不到。但是他們都有預感,估計是快到了啊。張飛所想是很清楚,看如今的情況,就看聯軍什麼時候破了城門,自己什麼時候帶兵撤退。

這個情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說起來這個時候,城頭的涼州軍士卒死傷無數,就是張飛作爲主將,他也是不忍讓己方損失這麼多。他真不想最後離開的時候,己方全軍覆沒了,那樣兒的話,自己和那個張任,又有什麼區別?張飛大吼了一聲:“弟兄們,殺啊!”黃忠也是

如此喊着,他們這麼喊,絕對不是爲了抵擋住聯軍,而是想讓己方士卒振奮精神,好能不被聯軍給殺了,傷了,畢竟如今城都要被破了。

第五七五章 溫侯脫身下邳城第八一二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七)第五一〇章 入零陽得見守將第一三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七)第八九七章 中軍大帳議進兵第四三九章 到槐裡聚太守府第一七七章 南蠻再戰禺同山第四十六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續)第二六六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續)第二〇二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續)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二十八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續)第四〇三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第一一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五)第五十三章 滴血入劍寶物現世第四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一)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一四一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七)第二六二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第九〇八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八五二章 蘄春城下故人見第三一八章 馬孟起再見帶來停更一天 對不住大家第八〇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第七一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三)第一百零四章 南陽郡宛城失守第四七八章 涼州軍再攻作唐第五四六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續)第六十九章 崔福達城下罵陣第四九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百)第二〇〇章 戰涼州漢軍再敗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五七七章 魯肅伏兵退曹純第三六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四)第十五章 聯軍首戰攻安陸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續)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四八六章 樹林道旁攔孫策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三七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一)第二十章 別衆人馬良歸還第三二九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續)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第九三一章 荀公達出使樊城(續)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八七五章 劉巴文丑入郴縣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五二六章 文仲業逃到酉陽第五六三章 劉備夤夜會伏完第五三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一)第五五九章 涼州軍進攻辰陽第一四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二)第八七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九)第四九六章 涼州牧痛哭族叔第九五〇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完)第三十二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續)第一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一)第五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六)第六一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三)第二九三章 李儒諫言說呂布第六二一章 孟起三路取幷州第八九九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二八七章 制董卓曹操建議第一三一章 三日後兩軍決戰第九三六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完)第二六〇章 書信調令至長安第四十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完)第二十八章 途經路上人被救第二一八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上)第六四五章 晉陽城進攻遭阻第三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九九三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續)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八一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一)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七二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第六五一章 涼並兩軍聚龍山第六二二章 聯軍進攻益陽城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五九九章 三方聯合再欲戰第四二七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續)第一百零六章 宛城外初戰黃巾第一二七章 馬超夜襲南蠻軍第三十一章 長安動木馬出擊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七八七章 臨湘城有做內應(續)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二七〇章 南蠻軍使者返回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二九三章 李儒諫言說呂布第二三二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一)第六八〇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第七四九章 許都亂荀彧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