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三)

不過好在魏延是不知道,要不然的話,心裡是絕對要不平衡的。哪怕武安國不是他們漢軍的人,但是這所謂是“人比人,氣死人”啊,可真是,別讓他知道那麼多爲好。這個時候在西陵城頭,張飛和黃忠都沒有了對手,他們只好是帶着己方士卒屠戮着上到城頭來的聯軍士卒。也只有武安國,他還在對付着曹真和牛金。還是,如果就以他的單純武藝,哪怕他兵器

上佔優,他一時半會兒,也是絕對打不退曹真和牛金的。可城頭畢竟是涼州軍的主場,所以這個纔是最爲重要的,因此,這優勢誰都不會放棄,而且武安國也確實,他當然是希望早點兒打退了曹真牛金,也許他們還能早退兵,這也不一定啊。反正武安國是知道,一般來說,

只要城頭還有江東軍或者兗州軍的將領在,那麼孫策曹仁他們,是不會讓士卒鳴金收兵的。可如果不是這樣兒,城頭沒他們的將領了,那麼這個時候,確實,可就不一定了啊。所以武安國自然是希望早點兒打退兩人,這樣兒一來,城頭就沒有聯軍的將領了,沒準孫策就會讓

士卒鳴金。可惜他想法是挺好,可終究是比不上實際情況啊,因爲這個時候,他不但是沒有打退曹真和牛金,張飛那邊兒,張遼居然是上來了,這對己方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所以武安國知道,城頭的壓力,是又增加了。他自然是不會對張飛有什麼意見,別說是張飛了,就算是換成呂布,那他張遼該上來還得上來。都知道其人的本事,並且如今這個時候,

確實是他們聯軍稍微佔優,所以……對武安國來說,如今只能是趕緊逼退曹真牛金他們,如此一來,也算是減輕了城頭的壓力了。不光是自己的,更是己方士卒的。也許是老天聽到了武安國的祈求,這曹真和牛金,終於是讓他帶着一票涼州軍士卒給逼退了。說起來,武安

國也沒覺得打退他們就比之前要吃力。但卻是,自己不得不承認,如今上到城頭來的聯軍士卒,真是越來越多了。這個數量多,可自己還算是能防住,張飛黃忠他們更不用多說了。可是,要人家越來越多,當超過己方人馬的時候呢?不用說了,武安國都清楚,到時候,城

就該被破了。而這個時候,張遼到城頭後,武安國逼退了曹真和牛金,而他們下去後,孫翊這個時候也上來了,黃忠是趕緊迎了上去。對他來說,是早已預料到了如此,結果和他所想,並沒有什麼太大出入。說起來黃忠倒是沒有武安國的那點兒心思,不過他卻也想過,如果說己方能逼退張遼他們,讓他們上不來的話,孫策自然是要鳴金收兵。不過如今來看,確

實,真是不容易啊。至少張遼和孫翊,曹真牛金,四人可都不是什麼善茬。而且曹真牛金還是兩個對付武安國一個,所以說這個……有些東西是必須要承認的,哪怕黃忠也認爲,三人的整體實力,加一起,是要超過張遼他們四個的,但是這攻城這方面,可不單單是看這個

啊。如果真說起來,其實還得是看士卒,那纔是最主要的。說起來他們聯軍要是沒多少人馬,那麼確實,根本就不會對西陵城有什麼大威脅。可顯然,事實不是這樣兒,他們聯軍可比己方城內的人馬多多了,至少人家拿下一個小小西陵城,那是絕對沒有什麼大問題的。所以這也是張飛黃忠他們改變了想法,就是拖住聯軍,而不是要給他們逼退了。因爲現實,那

事兒基本不會發生,除非大意外。所以不管是張飛也好,是黃忠也罷,自然也少不了武安國黃敘還有糜芳他們,他們可都沒有指望着什麼意外發生,因爲那種情況,千百次能碰到一次?也就是那樣兒了,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東西,有幾個人能把希望寄託在那兒呢。所以黃忠自然不是那樣兒的想法,他還是覺得,己方拖住聯軍,這樣兒對樊城那邊兒的戰事也好。

至於說時日要是不長的話,那也沒辦法,自己都盡力了,張飛他們也都是如此,雖說事在人爲,可這人都已經盡力而爲了,那麼結果如何,可不是自己這幾個就能決定得了的。所以黃忠一直都認爲,自己盡力就好,也算是能不負自己主公所期望的。就是哪怕能拖住聯軍一

時是一時,這是自己的根本想法。而顯然,益德他們也是如此,自己都明白。城頭上張飛和張遼,這個時候還在對攻着,對張遼來說,自己也別一味防守,至少在開始的時候,自己可以不那麼慫吧。所以這剛開始,他也沒準備防,就是和張飛硬拼了幾招,哪怕他明知道自

己那武藝不如人,但是卻……張遼是個武將,一個真正的武將,他在呂布帳下,呂布那個人的性格人品什麼的,確實沒有影響到張遼什麼。但是其人那對武道的態度,還是影響了張遼不少。畢竟那些不好的東西,張遼怎麼可能去學呢,所以自然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而且可以說呂布對張遼還是可以的,至少也是指點了他不少,要不然的話,張遼也不容

易到了如今的一流下等武藝。畢竟可不是誰都能有着一流下等的武藝,可以說有如此武藝的人,哪個不是付出了多少艱辛,多少的汗水,甚至是血淚,那實在是太多了,真是。所以對於武道一途,張遼是有着自己的認知的。所以如果讓他從一開始,就永遠都被動防守的話,

那絕對不是他的武道。哪怕張飛確實,武藝比他強,可再強,又能如何?更何況,自己並不比他差多少,差距是有不假,可終究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因此,張遼和張飛兩人是對攻了七招,張遼他也算是破了例了。畢竟之前他可沒這樣兒過,哪怕剛開始是對攻,不過

之後,他卻又轉成防禦了。所以說這一次確實,和之前可不一樣兒。張遼覺得自己武藝雖然依舊是沒突破,沒進步什麼的,但是自己在武道的路上,卻是又前進了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畢竟張遼曾經在呂布帳下效力,關鍵是他還受到過其人的不少指點,所以對於武藝上的一些東西,他的觀點,其實就是呂布的觀點。在他看來,練武首重天賦,天分很重要,這

是必然的。但是一樣兒有天賦比較好的,最後武藝可能沒那麼高,反而天賦平平的人,後天刻苦之下,勤能補拙,相反還成就了比較高超的武藝。所以呂布對張遼講過,這武道,重在堅持,和你的理想什麼的,那都是一樣兒的。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麼無論如何,都得走

下去。你是不知道能走多遠,但是你卻能決定你自己還要不要往前走,有人也許就半途而廢了,或者累了就停下來了,可有人哪怕是再苦再累,就算是爬,也慢慢在往前,這就是呂布所認爲的,後天的努力,絕對比先天更更要。張遼是深有感觸,要說呂布都已經到了那個

武藝了,可能是不會有什麼進步了,但是他每日都不忘了練武射箭,從來都沒斷過,不管有

沒有戰事,都是如此。所以張遼自然是明白呂布所說的,其實別說是他了,就是自己,每日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嗎。當然了,別人不說,就說張遼所認識的,武藝不錯的,不管是孫策,還是說孫翊,還有江東軍周泰那些人,可都是,每日都不會忘了練武,這些都是必須的。所以張遼知道,這個武藝其實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然想要進,可以說絕對是不容易,

但是想退,那實在是太簡單了,你只要放棄每日的練武,基本上你就不要想保持了。別說是一般般的武將,就是呂布那樣兒的,也不行。此時在西陵城頭,張遼已經開始防禦上了張飛的進攻,畢竟武藝的差距在那兒呢,張飛也許是可以一直都進攻,但是張遼卻不行。畢竟

他的經驗和張飛都差不多,兩人沒大區別,可這武藝上的差距,確實城頭的士卒,如今是彌補不了了。什麼時候他們上來的人多到一定程度,那樣兒的話,才能起到大作用。而如今,不過是小小作用而已。所以張遼和張飛兩人都是全身大汗,順着臉都已經流下來了,這肉搏,

確實是消耗體力啊。而孫翊那邊兒也不比張遼這兒好到哪兒去,甚至還不如張遼呢,畢竟他武藝和黃忠相比較而言,肯定是比張遼與張飛的差距還大,這個是沒錯的,所以……第一個被打退的,不是張遼,而是他孫翊孫叔弻。差一點兒,孫翊就被黃忠一刀砍上了,不過還好,他認爲自己躲得快,要不然的話……所以儘管這個時候他已經是在城下了,不過孫翊覺

得自己也算是撿着了。他是認爲,如果換一個武藝差點兒的,那麼今日在城頭,那就要傷了。別看黃忠年紀大了,可你不能因爲這個年紀,你就小看了其人吧。更何況,就因爲對方的年紀,所以對方是經驗豐富,可絕非一般人可比啊。如果不是因爲是敵對關係的話,孫翊

都想在嘴上說個佩服兩字兒,當然他如今肯定是不可能在嘴上說出來,不過心裡,他卻還是對其人感到佩服的,這是沒錯。畢竟黃忠和張遼不同,哪怕前者是敵對,但是彼此是立場不同,各爲其主的敵人。可後者呢,雖說同屬一個陣營,可孫翊看張遼不爽,有時候更勝過

敵人。而孫翊下去了,他雖說心裡也是有不爽,但是更多的還是慶幸,知道自己跑得快,要不然的話,那後果可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此時的張遼和張飛他們,也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候,張飛加緊進攻了一刀,張遼雖然是躲了過去,不過卻是被旁邊兒逼上來的涼州軍士卒給逼退了。他這個憋屈啊,自己沒被張飛給打退,卻是讓城頭的涼州軍士卒給逼退了,實在是……

他就知道,這事兒孫翊看到了,肯定要笑話自己。果然,孫翊是看到了,所以在張遼在城下的時候,看到孫翊在那兒笑呢。他雖然心裡不爽,可卻一個字都不能說啊,本來人家孫翊也沒說笑話你,所以你還能不讓人笑了?而這個時候,孫翊心裡確實是感到好笑,心說你張

文遠那麼一個大將,結果這剛纔那樣兒……後面觀戰的衆人,孫策旁邊兒的龐統對自己主公言道:“主公,可以收兵了!”龐統認爲,這個時候就應該收兵,不過他也不好說如今就該收兵,萬一孫策不同意呢,這自己多沒面子?龐統他自然也是個好面兒的人,所以是這麼說

了一句。孫策聞言一笑,看向了曹仁,“曹將軍以爲如何?”曹仁一聽,是心裡直翻白眼,可他一個字都不能說,於是只好是說其他的,“這,士元先生之言有理,有理!”孫策聽完曹仁的話後,心說你曹子孝就不能簡單點兒說,還士元先生之言有理,我看你這是真就沒什麼說的了,所以這才……不過對曹仁,孫策顯然,也是什麼都不能說,只是一笑,“好!既然

曹將軍都同意了,那麼鳴金,收兵!”曹仁聽着孫策的吩咐,他心裡是鄙視着,心說你孫伯符都早是那個意思了,如今問不問我,重要嗎?反正都已經好些時日沒問我這個那個的了,說起來自己是早已習慣瞭如此,不過你孫伯符做事兒,確實是不地道啊,這如今你看看……

曹真和牛金是眼睜睜看着人家兩人上去又下來,這自己要上去的時候,後面就鳴金收兵了,沒有辦法,帶兵撤吧,要不然的話,還能如何啊。

第三〇〇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續)第四八一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第八九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五)第十三章 馬良奔赴江夏郡第四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一)第三十九章 謀遠慮杜義說賭約第八十八章 赴西陵傳遞消息第三八四章 長安馬超擺家宴第二五四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續)第一五六章 馬超趁夜入廣宗第六一四章 兗州軍突襲湘南第七四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五)第六五三章 兗州軍攻函谷關第三六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二)第三一八章 馬孟起再見帶來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三〇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二)第七八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七)第一〇七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三)第五五三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四)第六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三)第三三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二)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七六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八)第一二三章 談判成功返大營第一三九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五)第七六七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完)第八七四章 使桂陽兩人出發第四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五)第九九八章 到襄陽接手防務第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一)第一五四章 廣宗城內有故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第四八八章 欲創大業謀大計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三)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三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四)第三七四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完)第六〇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七)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五四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第九五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五)第六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九)第五十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續)第六十七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七七三章 諸葛亮緩兵之計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四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四)第七〇〇章 失敗後馬超反思第四十四章 對戰激烈涼州勝第六五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二)第五五七章 懷縣城外敵軍退第九九二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續)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三三五章 孫堅對質袁公路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第六七七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三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三)第六三一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一)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續)第二六二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二五一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中)第十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第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五)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一八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三)第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第七三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七)第七〇二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四)第一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二)第三四三章 祝融夫人見帶來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三八九章 張益德返還涼州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五四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七)第一二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一)第九三七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六)第九九四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九)第十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完)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第七三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第四五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三)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七〇五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續)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六四四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四)第二一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六)第七二八章 世家密謀反袁紹第八七八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七)第三〇四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