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二)

所以擒住了他張文遠,那麼他張遼真投靠己方的話,也確實,不好說啊。反正在三爺看來,張遼和自己主公有舊,而且還和孫策有過節,那麼他投靠己方,未必就不可能啊,反而還很可能。所以他對這個,那還是有點兒希望的。不過他對己方能不能擒住張遼,這個他就沒底兒了。如今情況不用多說,就是之後,那都不見得啊,所以對此,他倒是沒什麼太大希望。

張飛這點兒念頭,在城頭不過就是一閃而過而已,並不耽誤什麼。畢竟他可不是那普通士卒,哪怕就是在戰鬥緊張的時候,多想點兒事兒,對三爺來講,都不算什麼大事兒。所以說更何況是在城頭呢,那終究是步下。在馬上,三爺都沒事兒呢,就更不用說是在步下了。再

說了,張遼可以說算是一個還可以,還不錯的對手,張飛也承認。但是他張文遠真就和那些一流上等武藝的武將相比,他還差着呢。所以也不能說就是三爺看不起他,實在是比他厲害的,三爺都沒懼過,所以他張遼,呵呵……不過三爺雖然是在城頭想事兒,可他也知道,

這就適可而止,自己還得是投入到和張遼的戰鬥中去。要不然的話,本來如今己方的優勢就已經沒有多少了,所以這個……張飛和張遼早就已經戰上了,對他們來說,這反正就是不是把對方打下去,就是把對方逼退,己方佔據城頭。反正對張飛來說,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依舊是對己方有信心,當然這個信心肯定不是說守住城,退敵什麼的,而還是,能

拖住聯軍,就是不知道多久罷了。在張飛看來,別看聯軍是越來越佔優,這個沒錯,自己也相信。可仔細這麼一看,己方還是能拖住對方的,也許是幾日,也許更短,當然也許還能更久,這都不好說啊。就在這個時候,孫翊也是上來了,他對自己的表現,一次進攻就能上

到城頭上,確實是比較滿意的。哪怕他前面還有個張遼,這已經是讓他給自動忽略了。他發現自己是不能和張遼比,和他一比的話,自己什麼時候都得喪氣,自己什麼都得不爽,自己都得……反正在孫翊看來,張遼就算自己的剋星了。雖說在自己主公,在自己大兄這兒,

自己確實是不能說什麼有他沒我,有我沒他,這樣兒的話,還得和他一起帶兵,但是……反正這次孫翊是自動忽略了張遼,其實也算是他的一種逃避吧,畢竟這個時候,他除了帶兵攻城之外,其他什麼都做不了。如果說他比張遼強,那麼孫翊怎麼也不會這樣兒的,但是人嘛,終究還得接受現實啊。如果說情況不是這樣兒,那就好了,孫翊也不至於說這樣兒啊。

孫翊和黃忠碰上,兩人與張飛那邊兒一樣兒,又是開始戰在了一處。都老對手了,誰不知道誰啊。對於這個比自己年輕得多的孫翊,黃忠怎麼說呢,要是以年紀來說,黃忠確實都可以稱得上是他父親那個年紀了。要是孫堅還活着的話,他和黃忠的年紀,其實也都差不多,、

說起來可能孫堅還得小個幾歲,也就是這樣兒吧。可雖說如此,黃忠肯定不是那種倚老賣老的武將,儘管他是覺得,孫翊年紀不是太大,可武藝確實,真不錯。就看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兒子,真比不上人家啊。人家孫翊的武藝,都能甩自己兒子好幾條街了。當然,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兒子從小就是個病秧子,所以說他還能有什麼好武藝?還是,人總得現實點

兒啊,黃忠當然也得接受現實。其實他還算是比較知足了,畢竟自己兒子,要是自己不遇到自己主公的話,如今自己兒子的身體,也不至於說還可以,至少領兵什麼的,都沒有問題。黃忠自然是忘不了當初馬超都是如何幫他的,怎麼幫他兒子,又帶着兩人去找張仲景,又送這個又送那個的。是,都知道張仲景是神醫,名醫,但是他能那麼給自己兒子診治,黃忠都

清楚,很大程度上,其實都是自己主公的面子。而且還有之前自己主公救了自己兒子一命,這些點點滴滴,黃忠可都記得呢。因此,拋開報恩這些不多說,就說如今自己兒子就算是和正常人差不多了,這他就已經很知足了。要不然的話,自己也沒那工夫,還帶兵守城?那有

那麼好的事兒啊,自己還不是得給自己兒子看病嗎。黃忠可是知道,單說自己主公給自己的財物,就已經多少了,都是之前用來給黃敘治病用的,黃忠確實是清楚。就說如今自己兒子的藥都沒斷過,如果說自己什麼都不做,那可真是,就光是吃藥的錢,就難以爲繼,所以

自己主公對自己什麼恩惠,自己心裡太清楚了。而自己兒子能有今日,真就是已經不錯了。所以說黃忠是知足的,畢竟知足者常樂嘛。所以對於自己主公,那黃忠自然是死忠馬超的,這個是必然了。至少他很清楚,沒有自己主公,就絕對沒有自己兒子的今日,也更沒有自己家的今日就是了。所以對於自己主公的恩情,自己是無以爲報,就只能是效死命以報恩情了。

對於黃忠,可以說不少涼州軍的將領,那是都知道,不光是知道其人的本事,也一樣兒知道其人受過自己主公大恩,所以他肯定是要報的。不過涼州軍的人知道,但是放到其他諸侯那兒,那可就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了。至少孫翊,他就不是很清楚。這個事兒孫策倒是知道,

不過他這個兄弟,那確實是不知道了。所以孫翊瞭解其人的本事,可卻也不太懂,怎麼這麼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就非得給馬超效力呢,而且看樣兒還是效死命啊。這個確實是讓他不怎麼能理解。但是怎麼說呢,孫翊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可他會猜啊,他就想了,也許這個

是因爲馬超對其人有着知遇之恩吧,這個很重要,所以他黃忠就……其實要說孫翊的想法,他所想的,不過就是其中之一的原因罷了。黃忠報效馬超,給涼州軍做事兒,自然是,有馬超對他的知遇之恩,但是這個卻絕對不是最爲主要的那個。而最重要的,當然是他對黃忠和他兒子的大恩,這纔是黃忠更看重的,而孫翊確實,不是那麼瞭解。顯然,孫策認爲有些東

西,瞭解不瞭解,那都不重要,所以他是不會把那些事兒和自己兄弟說的。所以有些東西,孫策這個當主公,他是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換成了孫翊,他就未必知道了。不過孫翊也是疑惑,他好像聽誰說過那麼一嘴,就是黃忠的兒子,好像有病,然後馬超給他治好了?當然孫

翊可沒認爲馬超有那麼大本事?還能只好別人的病,所以當初他也沒怎麼注意。其實在孫翊眼裡看來,馬超不管是馬上還是步下,武藝都是非常高超,所以那時間都用來練武了,還有其他的時間用來學醫?當然他確實是不太清楚,馬超屬於過目不忘,而且是從小就開始學

了。所以馬超武藝當然是學得最好,但是醫術,自然也可以,反正比一般般的醫者要強點。

不過這事兒他孫翊孫叔弻卻是不知道啊,要不然的話,他也不至於是這樣兒的想法了。而此時的孫翊,他還是盡力去和黃忠戰着,哪怕他很清楚,自己武藝不如人家。可不如歸不如,這該戰還得戰啊。那張遼他也知道自己武藝不如那個張飛,可他張文遠不還是頑強抵擋着張飛的進攻嗎?所以孫翊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那肯定不能比張遼再差了,所以他是更加緊對付

黃忠了。當然更準確來說,不是他攻人家,是防守人家的進攻,對,這個纔對。黃忠雖說是真不知道孫翊的想法,但是他也清楚,這之前對方看了張遼一眼,然後就變成這樣兒了,那麼顯然,是和那個張文遠有關。不過他沒有什麼工夫去想這個,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

早點兒打退孫翊,就比什麼都好。別看如今都是對方聯軍佔優,但是對黃忠來說,己方還有拖住他們的機會,也許不久,當然也許會很多時日,這個都不好說。如果自己真知道具體的話,那自己都神了,可顯然,自己沒那麼大本事啊。其實別說是自己,就是換成己方的頂

級謀士在這兒,那也預料不出來什麼。是,大體上的東西,他們會知道,可這自己也明白,所以……而第一個被打退的,果然不是孫翊,正是張遼。想想也是,他畢竟是第一個上來的,而且孫翊上來的時候,他都已經在城頭上一會兒了,所以這張飛抓到了一個小機會,直接就給張遼逼退了下去。確實,不是張飛給他打下去的,畢竟張飛也沒有碰到他,而是張遼他迫

不得已,被三爺給逼退了下去。因爲不下去,那麼自己估計可能要傷,雖說不是什麼重傷,但是絕對不是好事兒。張遼不怕受傷什麼的,話說當武將的,有幾個沒傷的?沒傷的,那還叫武將嗎?以前自己在奉先帳下的時候,就是他呂奉先,不也一樣兒是有傷嗎,那都很正常

了,張遼都不認爲什麼不對。但是如今這個時候,自己確實,是不好受傷,畢竟這那麼多人呢,如果自己傷了,那麼要影響到聯軍的士氣,確實是於戰不利啊。所以張遼寧可退下去,他也不會讓自己受傷就是了。所以三爺算是得逞了,他本來也是這麼個想法,就料定了張遼

他寧可退下城去,也絕對不會讓自己受傷,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小傷。張飛看到了張遼果然和自己所想一樣兒,下去了。他這個時候卻是在城頭衝着張遼是微微一笑,張遼正好看到了,他雖然不是看得那麼清楚,可也確實,他是看到了,張飛是笑話自己,他心裡是這個不爽啊。可也沒辦法,只能是再一次登上了雲梯,準備再登上城頭。他心說了,我再上去一次,看你

張益德還能笑得出來?顯然他確實,是真不怎麼了解張飛,對於張飛來說,只有極其個別的時候,纔不會去笑,要不然的話,只要他能笑,就一定是要去笑的。畢竟三爺絕對是性情中人,那麼就絕對不會整那些虛情假意的東西,所以當然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了,可不是

嗎。對三爺來說,要是什麼都忍着,那活着可真累啊,那絕對不是自己要去做的,不是自己想去做的,不是自己要去做的。而這個時候,孫翊也步了張遼的後塵,被黃忠打退。不過曹真和牛金,他們卻在張遼下去的時候,就上到城頭上來了。武安國此時是和他們戰在一起,

三人是殺得不亦樂乎,當然肯定是少不了三方兩軍的士卒了。當武安國看到自己這兒終於是有事兒的時候,他這手癢的問題,也算是暫時給解決了。畢竟這聯軍的士卒,肯定還是不能和曹真牛金他們去比的話。如果說讓武安國去選擇的話,他是不希望曹真牛金上來,可拋開這個問題的話,他自然是希望對付兩人,而不是聯軍的士卒。他就和魏延一樣兒,魏延的

心裡,他就想對上馬岱或者甘寧,而不是帶着城頭的士卒,去對付涼州軍的人馬。說起來那麼多時日,他帶兵對付涼州軍士卒,沒讓他吐了,就算是不錯了。你看要是他對上的是馬岱或者甘寧,他就絕對沒什麼厭惡的感覺,畢竟他和甘寧武藝幾乎就是不分上下,至於說馬

岱,不過也就比他低了那麼一點兒,所以他們要是對上,自然是沒問題。可是顯然,他是沒有機會啊。所以要是他知道武安國這樣兒的話,肯定會羨慕嫉妒恨。

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六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七)第二四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二)第六六一章 聯軍鏖戰臨湘城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二三二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一)第四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八)第四〇八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七)第一一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第四七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三)第八二五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二)第一五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六)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二三六章 蠻王決定贖孟優第六〇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三)第八一四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九)第二九五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續)第二十章 別衆人馬良歸還第四十一章 馬孟起傳授錘法第四六六章 神秘來人見馬超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八八八章 涼州軍進攻樊城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六一七章 黃敘回返臨湘城第二二〇章 孟獲帶兵回老巢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九)第四八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八)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三〇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第六九六章 戰臨湘聯軍收兵第三六〇 李肅遊說呂奉先(完)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四三七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完)第四一六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續)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四)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四五〇章 大戰雒縣傷亡重第四六一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第八二五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二)第七一一章 兵臨無極獻城忙第四七二章 攻城戰周裴無奈第八十二章 單人匹馬入敦煌第四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八)第三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二)第八九四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二一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一)第五一一章 找士卒指認信使第五九六章 殺車胄玄德歸來第三十六章 玄菟郡崔安馴馬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三八六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第五一九章 帶範強欲見主公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六五〇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續)第四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一)第三二二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第七七五章 馬孟起設宴招待第八三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二)第四三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一)第八四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一 )第五一七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第四五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九)第四六五章 費文偉投靠馬超第三九九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第一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九)第三六二章 馬孟起見糜子方第一二九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八)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三七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完)第一〇七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八)第六九五章 高邑城大軍已至(續)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一七三章 入宮中劉宏做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一六九章 馬孟起率衆夜戰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六五四章 郭嘉出言勸敵將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三四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六)第四九〇 孫策質璽借人馬(續)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續)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九四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四)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七一四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一)第五十九章 王平木馬到樊城第一四九章 戰祝融孟達失利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三)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