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

對孫策來說,這自己該說的話,都已經差不多了,至於說其他的,那是等宴會後,自己再跟曹仁他們商議了。而如今在酒宴上,那是肯定不好說這個事兒的。畢竟衆人都是爲了喝酒飲宴,所以孫策也知道,不好說什麼出兵的事兒。當然了,如果說特別重要的事兒,不能耽誤的,那麼別說是個宴會,就是其他的情況,那也得說。不過樊城的事兒,雖然孫策認爲很

重要,但是在人家曹仁那兒,那可未必,在人家兗州軍衆將那兒,也未必啊。而且孫策很清楚,也就自己想法不少,可至少己方那些人,也未必想去如何趕緊去救援劉備。他倒是知道,不能說他們就什麼都不懂,難道說他們不知道劉備被滅,對己方沒好處?那脣亡齒寒的

道理,孫策知道,他們都懂。但是真要說去救援劉備,那可就未必是他們真心想去的。是,自己手下人,能爲了己方的利益去做事兒,所以他們能跟着自己去,也絕對不是爲了他劉玄德就是了。畢竟有幾個還真是看不起他劉備,看不上他劉玄德,所以孫策這個時候,不好就

直接說出來,一切都等吃完飯之後再說吧。對於帶兵北上救援劉備的事兒,是,孫策是有點兒着急,但是他對此,也不是說就不能等了。畢竟他也不是說真就非要一定救劉備不可,他和劉備還沒那麼深的交情,而且他很清楚,自己去的話,沒準到時候己方的損失就是最多的。如今這他們在江夏的人馬,在西陵城這兒的,還有三萬多人,之後只能是越來越少,所

以說孫策也知道,不讓己方這在江夏損失太多,然後帶更多的人馬去樊城,這是自己要做的。不過到了那兒之後,要是真趕上了的話,己方可能要有大損失,因爲哪怕曹操能出手,可他依舊會讓己方打頭陣,讓己方當那個冤大頭,而自己能不當嗎?是,孫策不想當,但是

他確實,想要救援劉備,雖說不是說非要救援他不可,但真就是能救則救,這是必須的。所以他已經考慮清楚了,己方損失多,自己認了,誰讓自己趕上了。不過他曹孟德想要不損失多少,不拿出真本事來,自己肯定不會幹的。是,如今樊城內還有他們兗州軍的人,可還

是不夠啊。對孫策來講,如果真要是在樊城趕上了戰事的話,和涼州軍一戰,己方損失怎麼也得超過一萬。畢竟和他們一戰,肯定不是小規模的戰,那是在城外的大戰,所以還得加上兗州軍,最後損失,肯定要超過一萬,除非馬超他們知道自己來了,就帶兵撤退。真那樣兒的話,倒是好了,可真就可能嗎?反正孫策認爲不太可能,如果說馬超帶着人馬和他們戰

過一場,他們涼州軍退了,那有情可原。可要是說他們一下就不和己方接觸,直接就帶兵撤退的話,孫策認爲那不是馬超和涼州軍的作風。無論是自己還是曹操,如果是自己兩人的話,絕對不會那麼做的。就算是劉備,估計也不會那樣兒。所以說馬超,能那麼去做嗎?除

非他們涼州軍的人馬剩下的非常少了,不過這個也說不通。如果那樣兒的話,那樊城還有那麼多人,他馬超不早退了?或者從其他地方調兵來,這都不一定。所以孫策認爲,自己去,要是趕上的話,肯定和涼州軍有一戰,而很大可能,是己方和兗州軍的聯合,對付涼州軍。當然了,沒準樊城的漢軍和荊州軍,也能出來一戰,這都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反而還很

有可能。最後這場宴會,終於是完事兒了,其實也沒多久,不過一個多時辰,沒到兩個時辰而已。如果不是因爲今日勝利了,奪取了西陵城,估計也沒這麼久才完。畢竟真算起來,其實兗州軍和江東軍的衆人,都沒什麼交情。雖然曹真和牛金還有孫翊,他們關係還可以,但是真要說起來,其實沒太多的交情。所以也只能是各自跟着各自一系的人說話,和另一方

的人,都沒什麼交流。而且畢竟都有對方的人在,所以就算是自己人說話,肯定很多話都不能說,只能是聊點兒其他亂七八糟沒有什麼營養的話,這就算是不錯了。所以這吃了將近兩個時辰,其實都已經夠多了。要是平時不是勝利的晚宴的話,可真是,沒有這麼長時間。

殘羹冷炙撤下之後,曹仁他們沒有直接離開,因爲孫策是出言挽留了一下,那意思是有事兒要對他們說,說好聽是商議一下,其實本質還是和曹仁他們說一下,就是這樣兒。畢竟孫策知道曹仁是會同意的,而最後其實不管他同意與否,自己都是一定要帶兵北上去樊城的。

這個是一點兒都沒錯。都撤下去之後,孫策對曹仁一笑,直接問道:“曹將軍,今我有意北上,不知將軍之意如何?”曹仁一聽,他第一個反應,不是說樊城的事兒,而是心裡腹誹着,這你孫伯符這個時候也不叫表字了,還是來曹將軍。當然了,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這樣兒,曹仁早就是習慣了。要是孫策再來一個子孝,他纔是要不習慣。所以他沒多想這個,而

是對孫策說道:“這個孫將軍是知道我家主公的意思?”雖說曹仁這話,確實是個疑問句,但是誰都聽得出來,其人所要表達的意思。他那意思就是說,你孫策還不知道我家主公的意思嘛,所以……對此,孫策是早有所料,只見他一笑,然後再次言道:“司空之意,我自是

知曉,不過正好我也有要是要去樊城面見司空,詳以說明,不知道將軍以爲呢?”孫策那意思就是說,我就要去樊城,你曹仁真就不同意?當然他不能明着那麼去說,所以只能是從其他方面來說這個意思。不過他的意思,曹仁他們確實,都知道,都懂,畢竟他們一個個的

都在軍中混多少年了,哪個也不是初出茅廬之輩,就算是最年輕的曹真,也都明白!曹仁也是一笑,他清楚,自己就算是明着反對,都沒用,更何況自己,也想去!所以不管是從哪方面來說,曹仁最後都得同意。所以他只好是說道:“既然孫將軍如此說了,那麼便這樣兒吧!”孫策聞言,是在心裡一笑,不過卻沒有表露出來,隨即再次問道:“那麼不知曹將軍覺

得,明日出發北上,如何?”曹仁一聽,是把牙一咬,說道:“好!”雖然他心裡確實是不滿,可半點兒都不能表現出來,因此,也只能是這麼說了。對此,孫策是最高興的,所以他也說道:“好!既然曹將軍都同意如此,那麼此事便這麼說定了!”“行,一切都依孫將軍!”

曹仁心說,你孫策明明自己都打算好了,叫我在這兒同意,無非就是走個過場而已,誰不知道?不過這話他也不能說,只能是在心裡腹誹,並且還得承認,哪怕這兗州軍的人馬比之前多了兩萬,但是這他曹仁在孫策的面前,依舊是孫策壓着他,而不會是他壓着孫策就是了。但是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兗州軍人馬多了,對他們肯定是好處更多,這個是絕對的,沒錯。

事情都解決了,該說的話,也都說完了,曹仁他們便起身告辭。孫策這次卻沒讓誰送曹仁他們,畢竟走幾步就到了,他也就不扯這個了。如果說還是兩軍大營的話,他自然是會讓龐統出面,但是這個時候,還真是不用了。曹仁幾人告辭,離開了會客廳,回了自己的房間。他也沒讓李典他們跟着自己,畢竟他也沒什麼話對幾人說,有什麼話,明日再說也不算遲。

張飛和黃忠他們,是帶着殘兵,直接是去了廖化駐守的西陽城。還是那話,因爲在三爺看來,孫策他們要北上的話,自己在這兒阻截他們,是正好。不是說就能攔住他們如何如何,只要是能拖住,那麼一切就都沒有白費,沒白做。所以他和黃忠,自然是帶兵去了西陽,而

廖化也是早知道了消息,在城門口迎接張飛一行人。他對張飛有意見是有意見,那是一回事兒,不過這該做的,還得去做,這就是另一回事兒了。就像他怎麼想張飛,他都得好好去守城,這都是一個道理。畢竟面兒上的東西,確實,那還得說得過去,所以他帶人出來了。

在城門口,廖化和張飛說了幾句,最後是請衆人進了西陽城。廖化他自然是知道,如今張飛他們剛敗,所以肯定也沒有太多心思和自己說什麼。因此,他不過就是和張飛簡單說了兩句完事兒。再說了,他對張飛有意見,所以還可能說太多嗎?而且必須要承認的是,別看他對張飛有怨言,這個是一點兒都沒錯,可廖化確實,一點兒都不敢得罪三爺,一點兒都不敢

怠慢了他。畢竟張飛是個什麼性格,他多少都是知道的。並且還得說,他張益德好像除了怕自己主公之外,就沒怕過誰了,所以廖化他敢去做什麼?他要是不知道張飛是個什麼人,沒準就來了情緒,或者嚴重點兒的打擊報復。但是他知道啊,可以說還很清楚,所以……

他什麼都不敢做,不敢說,就只能趕緊請張飛他們入城,然後再聽他的安排,等等。其他的,廖化也知道,自己是不能做什麼,說什麼啊。就這樣兒,廖化帶着張飛他們進入了府中的會客廳,至於說那些殘兵,自然是也有地方安排了,畢竟不到兩千人,西陽城還能裝不下?

在會客廳中,張飛自然不會對廖化說西陵城的戰事他敗了,又怎麼樣兒的。這個當然是有他在乎面子的因素在裡,可這個卻不是絕對的。畢竟說起來,廖化不過是他在江夏的下屬,所以哪有當領導給下屬彙報的,那不反了嗎?所以要是他廖化是張飛的上級,那麼哪怕張飛不願意,他也得去和對方講,就是這樣兒。不過如今,那卻是不可能了。而且廖化也算是明

白,他可不敢去問張飛什麼,所以三爺說什麼就是什麼了。張飛簡單做了一下安排,畢竟城內又多了近兩千人,所以他是不可能一句話都不說的。而且雖然廖化是這兒的主將,不過顯然,三爺來這兒後,廖化自然是自動變成n把手了。一擺手肯定是張飛啊,所以他肯定

在這兒說了不算,還得看三爺的臉色。所以廖化這個時候只能是聽着,畢竟張飛的命令,他不可能不聽。最後三爺一擺手,對衆人道:“各位,只要孫策北上,咱們就務必要阻截其人一下,不管結果如何,能拖一時是一時吧!”“諾!”衆人此時也只能是齊聲應諾,哪怕如

今並沒有多少人馬了,但是和聯軍戰一小場,還是可以的。張飛說完後,衆人便都離開了,廖化已經給他們安排好了地方住,當然還得讓士卒領着黃忠他們去。至於說張飛,他還在會客廳中,不知道在那兒想着什麼。三爺確實,不是那麼喜歡思考,這個確實不錯,但是隻要他去想了,就代表自己肯定是非常重視的,要不然的話,三爺也不會那樣兒。對三爺來說,

有的事兒,哪怕沒太大作用,但是卻也必須要做的。就像去阻截聯軍,哪怕就拖住他們一會兒,三爺也覺得是必須的。畢竟如今己方在樊城,可是還沒有破城啊。所以自然是儘量別讓孫策他們到樊城去。當然張飛很清楚,就憑如今西陽城這點兒人馬,哪怕加上那不到兩千

的殘兵,可以說也絕對擋不住人家聯軍。是,能擋住人家十分之一,就算是不錯了,所以三爺確實,沒指望着說要聯軍如何如何。就只是拖住他們一會兒,也算是勝利,就這樣兒。

第一〇〇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一)第二九三章 李儒諫言說呂布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九六〇章 孫劉商議進兵事(續)第六六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二)第五六一章 兗州軍抵達辰陽第四〇〇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續)第六六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六)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四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九)第五九五章 逃徐州袁術末路第八〇〇章 臨湘消息至長安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八六二章 德容府中批二將第九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六)第三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五)第四二九章 攔路虎半路阻截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四二六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九三五章 涼州軍信使來到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三五九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續)第四八七章 錢財玉璽贈伯符第四三〇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續)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二)第四七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二一五章 打兵器鄭渾應馬超第四七八章 益州牧劉璋歸降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一八七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完)第五七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七)第四三〇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續)第九十九章 何府一曲高歌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五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九)第七六九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七八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七)第五〇七章 論書信奉孝解疑第九八九章 西陵城張飛擺宴第七六七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完)第七十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一)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八七一章 北上江夏再進攻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二)第四〇四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續)第八六八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第一三五章 馬超用計破敵第三一六章 馬超問言賈文和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八八五章 孫策書信至蘄春第八九四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第三七〇章 南蠻王今夜出兵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八七六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第七五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一)第六九二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四)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五三三章 董承受命往豫州第九七四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第三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五)第八四〇章 徐庶帳中解衆惑第四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五)第四一六章 武安國登關激戰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九九二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四)第一四九章 樸克親見公孫康第六〇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七)第八〇六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第三四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第八〇一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第二六六章 漢軍大戰羌兵(續)第五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七)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二八一章 入雒陽探聽情報第二十六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完)第五三四章 徐晃伏兵殺董承第八八六章 馬超聚衆議敵軍第六四二章 子龍率軍奔晉陽第三六九章 涼州軍投石問路第九十二章 三人行到達成都第四〇八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第三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五)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一九九章 三日後叛賊退兵第五四九章 辰陽城內罰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