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囂張的秦使

作爲與秦王嬴斐接觸過幾次,甚至於瞭解秦王心性的呂蒙以及魯肅臉色瞬間變了。

他們都清楚,以將爲使,根本意義上就是代表着戰爭。

特別是尉然親來,這等於是向吳國宣戰。一想到這裡,魯肅與呂蒙的心中壓力山大。

相比於吳國,秦國太強大了。中原第一強國,名不虛傳。一旦秦軍意圖滅吳,就算是壓上整個吳國,恐怕也阻擋不了。

……

高坐在公位上的孫權,自然將兩大心腹的變化看在眼中,眼珠子一轉,立即就必然是來人與其相熟。

而且此人頗爲不凡!

心中念頭閃爍,孫權沉吟了片刻,朝着尉然,道:“不知秦使此來,秦王有何見教?”

孫權雖然心頭不舒服,卻也不得不壓下心中的驚疑。畢竟作爲一國之公,孫權還是合格的。

聞言,尉然微微一拱手,道:“吳公無道,以至於山越之民橫行無忌,擾亂治安。”

“吳國羣臣尸位素食,不思進取,以至於吳國偏安,百姓貧弱。今秦王欲伸張大義於天下。”

“救吳國百姓於水火,不知吳公意下如何?”

……

雖然尉然姿態放的極低,但是尉然話中的鋒銳,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甚至於就差只言吳國投降於秦了。

一番言辭,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是對吳國君上與吳國朝廷以及文武百官的一種藐視與諷刺。

尉然的這一番話,簡直就是打臉。吳公孫權臉色鐵青,整個宮殿的護殿衛士紛紛拔劍,只要孫權點頭,必然是一場殺戮。

“君上,此賊猖獗,辱我吳國,當殺之!”

全殿大臣,清一色的撲倒在地,高聲怒斥,目光兇狠,好像下一刻,就會將尉然分而食之。

氣氛凝固,這一刻秦吳衝突達到了極致。秦使尉然的鋒芒畢露,與吳國羣臣惱怒之心,形成了爭鋒相對。

“啪!啪!啪……”

孫權怒極而笑,拍了拍手,望着一腔正氣,凜然不懼的尉然,道:“秦使好大的口氣,秦王好大的野心。”

“我吳國三軍可戰之兵數十萬,江東之民近百萬,敢問秦使,秦軍雖然天下第一,但是殺得完麼?”

這一刻,孫權恨不得拔劍殺人,只是涉及兩國邦交,就算是心中再憤怒,都得壓下來。

秦使此來,最大的意義,就是爲了宣戰,爲秦吞吳找一個出兵的理由。

心中念頭閃爍,孫權一擺手,道:“如此國書,孤不能接受。若是秦王率軍犯境,我吳國有百萬民衆,願與吳國共存亡!”

威脅不成,反而被威脅,一時間,尉然心中大惱。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吳公孫權雖然年紀不大,卻極爲難纏。

“告辭!”

這一刻,尉然心中也是無奈,要是自己達到了目的,但是吳公孫權尖銳的言辭,依舊讓他心頭籠罩着一片陰影。

一旦舉國血戰爆發,到時候秦國大軍退無可退,只能死戰。如果這樣的場景發生,那秦國的外交上就會變得很被動了。

……

望着尉然離開,丞相張昭突然神色一動,開口道:“君上,莫非還有後續行動?”

吳公孫權滿意的看了一眼張昭,笑道:“丞相果知孤也。”

南昌之戰,這關係到秦楚吳三國命運乃至天下一統之勢,甚至可以說是奠定了大一統基礎的大戰。

如今秦國攻破南昌,整個豫章郡落入秦國手中,這個時候秦國本來就佔據着絕對的優勢。

孫權眉頭皺了皺,朝着大殿上的衆人,道:“《孫子兵法》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但是在一定的情況下,比如說是今天,謀劃,外交,都起不了作用,秦國大軍咄咄逼人,秦使口氣之張狂,世所罕見。”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兵對兵,將對將的打一場,至於勝負,孤也不好說。”

……

孫權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他心裡清楚,對於整個吳國而言,這樣做,無疑是創傷最大的一個。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面避戰,一面備戰。

……

“太尉,軍師,爾等以爲呢?”

吳公孫權的話音剛落,一旁的魯肅立即開口,道:“君上,秦使口氣張狂,但是秦國有張狂的底氣。”

“所謂邦交,歸根到底還要靠國家實力來支撐!”

“如今秦國坐擁涼,益,荊,膠,漢,並,諸州,不論是國家實力,還是秦軍將士的戰鬥力,都達到了一個恐怖的層次。”

“就算是魏,韓,楚三國現在對於秦國都忌憚一二,不敢輕易挑釁,更不要說是我國了!”

魯肅從來就不贊同,輕易招惹秦國。在他看來,縱觀整個中原大地,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遏制秦國。

吳國更加不可能!

……

聞言,張圖與韓當等諸將紛紛面露不屑,擺出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張圖甚至用鼻孔狠狠的哼了一聲,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孫權穩坐公位,不急不忙的看着魯肅,道:“如今秦國咄咄逼人,滅吳之心不死,不知軍師何出此言?”

魯肅朝着孫權一拱手,道:“以臣所見,秦王嬴斐這一次派遣使者前來,並不是爲了兩國邦交,而是專程前來下戰書。”

“此時此刻,君上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其中一條是割地求和質子,另一個是舉國之力,與秦一戰。”

魯肅的這一番話出口,整個大殿上,安靜的落葉可聞,誰也不敢再開口。

但很顯然,秦國之強,讓衆臣膽寒,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

只是吳國羣臣絕不可能這麼輕易就認輸的,呂蒙沉吟了片刻,自己開口,道:“君上,今秦國戰書下達,唯有死戰!”

與此同時,丞相張昭,道:“君上,今國中之糧不過可供全軍半年之食,若仍堅守不出,則秦軍不必出,我軍自敗也。”

吳公孫權眉頭大皺,他心裡清楚衆人說的都是一回事,那就是吳國的另外一大危機,一旦大軍久戰,必然會缺糧。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合縱軍出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誰敢一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河間歸秦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秦國重臣的無奈第五百三十四章 選擇呂布爲突破口第六百二十八章 上中下三策以伐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魏延的速度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嚴成投降第六百二十六章 秋收後南下荊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兩腳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天欲其亡,必先使人瘋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郭嘉的告誡第九百零二章 練兵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秘密流言轟動了秦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緊急部署第一百六十九章 治國安邦之能第四百零二章 南下荊襄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縱橫五百里,不得不止步.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父子親情,天地常理,自古皆如此!第六百二十章 恢復故秦之地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五萬兩黃金,兩百零五萬石糧草.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蒙鵬的問題第四百九十六章 引火焚金闕,帝業興於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八十五萬大軍,一言而定.第一千零三章 蒙鵬出擊第六百零七章 三年不過函谷關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青州不可棄,豫章不可不救!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一別數載,衛羽再使韓.第七百四十五章 蒙鵬的秘密武器第六百一十章 先定幷州再圖中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噩耗接二連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建章宮中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孤欲一統四海八荒第一千兩百章 孤親自爲你們掠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五百零九章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天都幫忙第一百五十章 劉宏的狂喜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在吳國,他就是世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出兵五萬,逼近冀州.第六十八章 被脅迫的郭奉孝第四百七十二章 董與嬴共天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城門前的驚天一箭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揚州入秦,楚公吐血!第四百八十三章 鳳凰七點頭紅塔山的一些廢話, 兄弟們一定看看第一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上的扯皮第八百五十七章 沮授入幷州、呂布的野望第八百九十四章 臧霸戰文聘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魏公可知匹夫之怒乎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將難免陣前亡第八百七十四章 魏延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攻 2第五百三十三章 帳中之議第七十四章 一劍驚魂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消息源源不斷的傳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張百騎的野心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嬴斐的滅越之計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哪來的敵軍?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設伏青峰谷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袁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五章 十里桃花第五百四十六章 長安鬧劇結束第九十四章 陷阱第六百七十一章 兵家學子欲爭鋒第八百七十一章 呂布的蓋世兇威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鞠義氣吐了血!第三百一十章 美人情重第八百一十二章 這是無解一個死局第一千零五章 秦韓大戰第五百零九章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詔令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黑衣衛第四十九章 此後非故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魏延的速度第五章 結識糜竺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一人之威第八十三章 梟雄之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來自大幕的致命威脅第一百一十二章 胃口吞天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魏王與韓相的口舌之爭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太湖水軍的一紙書信.第八百四十五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自古以來,任何一項偉大的工程都註定了白骨盈野.第三百八十章 下戰書第五十一章 流言四起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就算給他一年時間,他能奈孤何?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河間歸秦第六百零二章 呂布的決斷第三百六十五章 袁氏出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登基稱帝立國大夏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作晉身之階第三百四十四章 掘地道以通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荀攸論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