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大勢已改,何況小勢乎!

“割地求和驅魏?”

……

聞言,袁尚眉頭大皺,他忍不住看了一眼袁熙,道:“在朝議上,二哥還堅決反對割地求和,不知爲何突然發生如此大的改變?”

目光如炬,緊緊的盯着袁熙,袁尚的心裡有一種不安的情緒在滋生。他有一種,他錯過了什麼。

感受到袁尚目光中的深意,一旁的袁熙心頭猛然一震,連忙開口,道。

“稟君上,剛纔丞相與軍師邀請臣過府一敘,言辭之間,讓臣勸勸君上。”

袁熙心裡清楚,有了袁譚反出韓國的前車之鑑,袁尚對他並不信任。若非他手握幽州軍政,恐怕早已經死了不知多少次。

……

深深的看了一眼袁熙,袁尚沉吟了片刻,道:“對於此事,二哥有何看法?”

“稟君上,臣原本不贊同割地求和,但是經過丞相與軍師的勸諫,臣以爲解決青州糾紛當爲我國第一要務。”

“如今秦王嬴斐出兵吳國,而楚國近在咫尺,這樣一來,楚公心憂楚國局勢,一旦我國割地以示誠意,必然會得到解決。”

“只要楚公不插手,我國完全有能力驅逐魏軍,獨立於北方!”

……

說到這裡,袁熙眼底掠過一抹精光,朝着袁尚一字一頓,道:“更何況,東萊郡與北海國,本來就不在我國手中。”

“雖然名爲割地求和,卻也沒有損失什麼,只要我國恢復實力,就可以率軍南下,一戰可奪取東萊郡與北海國。”

“嗯。”

微微頷首,袁尚沉吟了片刻,他政治見識遠超袁熙,自然清楚割地求和的利弊。

這件事的影響,不僅僅是割地,袁尚更擔憂的是這件事一旦發生,將會對韓**民產生無與倫比的衝擊。

割地求和!

從來就是戰敗國的專屬,此時此刻,韓國雖然局勢複雜,但是並沒有戰敗。一旦割地求和,到時候對於青州奮戰的韓軍,將會是絕對的創傷。

“孤知道了,二哥此事不急,容孤思慮一二,再做決定!”

“諾。”

點頭應諾一聲,袁熙轉身告辭離開。他心裡清楚,這件事整個韓國只有袁尚一個人才能做出決定。

那便是韓公袁尚,其他人插手,無吝於公然謀反。

特別是他,一旦引起袁尚的猜忌,纔會是大問題。正因爲如此,一直以來,袁熙都規規矩矩,甚至於不常來鄴城。

這一次,若非太尉鞠義率軍南下,導致鄴城空虛。爲了韓國的安全,袁熙纔不會輕易南下鄴城。

……

“割地!”

心中念頭閃爍,韓公袁尚眉頭大皺,在廳堂中徘徊了許久,方纔下定了決心。他目光如炬,轉身朝着大殿之外,道。

“去將軍師請來!”

“諾。”

……

袁尚心裡清楚,丞相田豐需要坐鎮鄴城,袁熙更是要防守鄴城安危。在韓國重臣中,也只有軍師沮授可以一行。

“臣拜見君上!”

就在袁尚思考之際,沮授快步來到了大廳之中,朝着袁尚躬身而拜。前有袁熙勸諫,隨後韓公相召。

就算是人都會清楚,韓公袁尚召他前來的原因,更別說是沮授這樣的天下名士了。

“嗯。”

微微頷首,袁尚深深的看了一眼沮授,直接開口,道:“孤同意丞相所言,與楚國議和,此事孤就交給軍師了!”

“諾。”

望着沮授離開的背影,袁尚眉頭微微皺起,他心裡清楚,和沮授這樣的聰明人,鬥智鬥勇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如今他唯一能夠依靠便是,君臣有別,以及手中的權力。所以自從袁尚登上韓公之位,他就沒有爲韓國出謀劃策過。

Wшw⊙ttкan⊙C O

從來都是文武百官出謀劃策,他這個君上做最後的決斷。

……

青州,魏軍大營。

魏公曹操並沒有進入齊國與濟南國治所,反而是跟隨着大軍一起安營紮寨,與士卒同吃同住。

對於曹操而言,率領大軍前往青州,本來就是爲了圖謀河北之地。韓國實力不弱,必須要謹慎對待,故而他一直在軍中。

以兵起家的曹操,固執的認爲,出征大將只有與三軍將士在一起,纔有可能隨時應付突發狀況。

……

“君上,秦軍擊破南昌不久,水軍沿着豫章水而下,直指膠州,好想是要返航,秦軍主力向着吳國邊境移動。”

“與此同時,秦軍派出使者尉然前往吳國,態度極其囂張,言辭更是咄咄逼人!”

……

聞言,曹操小眼睛動了動。他自然清楚,既然中軍司馬這樣說了,足以說明秦使的張狂。

心中念頭閃爍,曹操沉默了一會兒,道:“有秦使原話麼?”

“有!”

重重的點了點頭,中軍司馬躬身行禮,道:“吳公無道,以至於山越之民橫行無忌,擾亂治安。”

“吳國羣臣尸位素食,不思進取,以至於吳國偏安,百姓貧弱。今秦王欲伸張大義於天下。”

“救吳國百姓於水火,不知吳公意下如何?”

“君上,這便是秦使的國書,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一份戰書!”

瞥了一眼中軍司馬,曹操搖了搖頭,道:“這不是國書,這根本就是一紙戰書,看來秦王嬴斐滅楚,已經成了定局。”

心中念頭閃爍,曹操緊盯着中軍司馬,道:“立即傳令斥候營,我國在韓國以及青州的眼線,孤要韓國朝廷與楚國朝廷最近的一舉一動。”

“諾。”

點頭應諾一聲,中軍司馬轉身離去,整個大帳中,只剩下曹操一個人,眉頭大皺,思考着青州亂局。

曹操自始至終相信,秦王嬴斐出兵豫章郡,就是打破天下大勢的開始。受大勢影響,青州小勢也將會改變。

這便是他不顧大臣反對,一心北上青州的最大原因。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對秦王嬴斐的研究,可謂是登峰造極。

魏公曹操心裡清楚,秦王嬴斐每一次出兵,都可以說是萬無一失。哪怕是過程中兇險萬分,到最後往往都會化險爲夷。

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這是運氣使然,但是曹操卻知道,這不僅僅是運氣,更是一種近乎本能的高瞻遠矚。

第四百七十九章 決蒼生誰主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正面剛!第三百零八章 人性如此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視死如歸第五百九十章 毒士出手石破天驚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軍殺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關內侯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鞠義氣吐了血!第七百六十八章 沙漠第七百九十八章 畫下一張大餅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魏韓楚三國的不安!第三十八章 用兵之道在於財第六百八十一章 藏劍兩年,一朝出手天下驚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九百三十一章 三公九卿的人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秦公嬴斐的轉變第九百三十五章 恢復我嬴氏天下有何不可?第二百六十八章 間隙更深第八百八十三章 擁荊揚二州之富,控徐州之卒.第八百三十八章 化私學爲官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秦軍師名不虛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步度根入東鮮卑第四百九十二章 巔峰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五方會獵第九百七百五章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江湖救急!!!!!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州皆敵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屠盡秦軍,揚我軍威,復我血仇.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封楚候,遙領彭城十一縣.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攻佔君士但丁堡第三百二十八章 文定之禮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南尹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對太后妥協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荀攸與程昱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五章 擊破第一道防線第九百六十九章 舉火爲號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蔡邕離世!第三百七十六章 翻越臘子口第四百一十章 慕子之才而欲拜子爲長史第八百一十七章 趙雲守漢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必成竇武之禍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勒石記功而還第九百一十章 真正無敵的是這裡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派遣使者入城,約見紀靈.第三百二十章 鳴冤鼓響之輕騎入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鳳凰七點頭第一千一十章 魏趙蠢蠢欲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之以捍威嚴第五百五十章 步卒出擊第三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主可有意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以魏韓糧草,秦國之兵,御趙王呂布.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神威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誅九族第七百九十六章 幾乎相同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恭恭敬敬的送回去!第八十章 用兵唯謹慎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有一點興奮,有一絲快 | 感第五百九十五章 九百九十階,階階染血第一百零四章 劍指氏羌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百八十一章 龍戰於野第五百零二章 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要如日中天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秦國中,刑上大夫,法責衆!第八百三十三章 問題一大堆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荀攸的佈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城下的交鋒第五百七十章 夜襲第一千一百章 一人師天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消息不脛而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百人弩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天不生秦王嬴斐,中原萬古如長夜.第八十八章 四大羌族第二百一十三章 左豐的胃口第九百七十七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趙王呂布虎視洛陽第二百七十六章 廖化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被後人小覷的龐柔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秦帝與魏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二就是來搶戰功的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田豐讓步了!第九百八百章 臨陣易帥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如神臨塵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未解之謎第五百七十六章 試問爾等敢戰否?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未必不是以一敵二!第七百七十章 精絕公主烏拉爾提第三百三十章 杯酒泯恩仇《爲Ricky護法賀!》第二百五十八章 尉氏來人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攻佔君士但丁堡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被世人小覷的袁術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十萬對戰三十萬第四百八十七章 百人弩第三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此章爲靚兒舵主賀!》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韓 | 國舉世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