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動盪的吳國朝廷

不論是以秦代漢,還是以漢代秦,說是一個循環,天道使然。倒不如說是,天下大勢,終究是強者爲尊。

當年漢高祖劉邦兵強馬壯,絕大秦社稷,毀嬴氏宗廟,取代大秦帝國成就了大漢天下。

四百年過去了,秦王嬴斐劍指皇位,此刻兵強馬壯,已經有了併吞八荒之心,斷漢室社稷,絕劉氏宗廟,不過是時間問題。

這是一個天大的事實,不論是秦國,還是關東諸國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

只是這件事,沒有誰會挑開,因爲每一個人都在做着美夢,想要登上那張天下獨一無二的位子。

成就皇圖霸業,成就萬萬人之上的豐功偉績!

……

吳縣。

當秦王嬴斐率領大軍攻入豫章郡的消息傳出,除了楚國之外,吳國是第一個接到斥候消息的國家。

吳宮之中,吳公孫權坐於上首,臉色並不好看。畢竟秦軍大軍壓境,在天下人看來,已經是不可避免。

作爲吳國的掌控着,吳公孫權自然也是有所預料,整個吳國朝廷就這件事做了一個預測。

結果顯示,秦軍伐吳的概率,遠遠大於楚國。正因爲如此,方纔有了今日的朝會,孫權要與羣臣商議,一起拿一個主意出來。

“諸位愛卿,秦軍已經拿下整個豫章郡,根據斥候傳來的消息,秦國水軍正在周瑜的率領下向着膠州返航。”

“與此同時,秦軍主力大軍滯留豫章郡,目前爲止,尚未有輕舉妄動的跡象,對於秦王嬴斐此舉,諸位愛卿可有高論?”

……

孫權雖小,卻也做了多年吳公,身上自帶威勢。這一番話落地,一時間,吳國朝廷之上,鴉雀無聲。

沒有一個人敢先行開口,也沒有誰敢打破這一刻。

“當,當,當……”

扣擊着桌案,孫權眼底掠過一抹厲色,望着吳國的文武百官,道:“如今秦軍大舉壓境,劍指吳郡。”

“可以說是邦國危難就在今日,爾等食君之祿不忠君之事,在此國難之際,靜默不出聲。”

“爾等可曾對的起家父,對得起先公!”

……

這一刻,見到三公九卿,吳國文武百官靜默着。一向好脾氣的吳公孫權炸鍋了,就差指着鼻子大罵。

“丞相,你來說!”

最後孫權不得已之下,將張昭擡了出來。他心裡清楚,這件事不可再拖,必須要在短時間內解決。

要不然等到秦軍殺到,吳國在準備,就來不及了。

聞言,張昭臉色微微一變,朝着吳公孫權,道:“稟君上,如今秦王嬴斐坐鎮南昌,親率大軍伐楚。”

“然而,秦王奪取豫章郡,可以說是與楚公有奪地之仇,此刻楚公尚未發表任何意見,足以說明這件事的事關重大。”

“根據斥候傳來的消息,此時此刻楚公袁術依舊在青州,只派遣大將紀靈南下,率領大軍防備秦王嬴斐。”

“秦王嬴斐赫赫兇威,率領大軍決勝沙場,天下無人能出其右。就算是紀靈南下,也沒有辦法。”

“只能守廬陽郡而不動,迫使秦王大軍前來攻吳,臣以爲君上當調遣三軍,封鎖各大關隘,同時準備戰爭事宜。”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這一刻,吳公孫權心頭彷彿壓着一塊巨石,烏雲密佈,沉重的讓他喘不過氣來。

“丞相,府庫之中糧草足否?”

張昭目光如炬,沉默了一會兒,道:“稟君上,最近數年,我吳國尚未有戰事,連年豐收。”

“支持一場戰爭,自不是問題!”

“嗯。”

點了點頭,孫權望着底下的軍師與太尉,道:“呂蒙,魯肅,若是舉吳國之兵一戰,我軍有幾成勝算?”

呂蒙與魯肅對視一眼,兩個人眼神中都有些凝重,他們都清楚秦軍尚未出擊,甚至於連出兵吳國的苗頭都沒有。

沒有參照,他們根本判斷不出這一場戰爭的勝算。

“稟君上,一場戰爭的勝負,關乎到各個方面,這其中以大軍數量質量最爲重要。”

“如今秦王出兵意向不明,出兵數量更無從談起,故而,臣等無法預估勝算!”

……

“秦王!”

呢喃一聲,吳公孫權沉默了下去,他心裡清楚,縱觀整個中原諸國,其中以吳最弱,以秦最強。

秦國無端發難,必將會動盪朝野,讓吳國百姓人心惶惶。

“丞相。”

“臣在。”

深深的看了一眼張昭,孫權厲聲,道:“立即由丞相府張榜安民,稟報天下,十萬大軍枕戈待旦,吳國穩如泰山。”

“諾。”

……

“太尉。”

“臣在。”

孫權左手手指不由自主的扣擊長案,發出叮咚輕響,他盯着呂蒙,道:“立即傳孤命令,吳國大軍除必要關隘守軍之外,立即理解。”

“同時匠作坊,連夜趕製大軍兵器與皮甲,一旦戰爭爆發,吳國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徵發十萬民夫上戰場。”

“此事關係邦國安危,太尉不可懈怠!”

“諾。”

點頭應諾一聲,呂蒙心頭壓力如山,吳國太小了,縱然是與他國爭鋒,也不應該剛開始就對上秦國這樣的龐然大物。

……

“君上,有秦國使者到!”

看了一眼護殿衛士,孫權眉頭一皺,在心裡思考着秦國使者此來的目的與意義。沉吟了片刻,一擺手,道。

“將秦國使者請進來!”

“諾。”

……

不一會兒,尉然就跟隨着護殿衛士走進了吳國朝會大殿,微微躬身,道:“外邦使臣尉然,見過吳公。”

“尉然使臣快快請起,不必多禮!”

這便是一國國力強弱的最佳表現,特別表現在外交之上。弱國無外交,不管在那個時代都是至理名言。

若是吳國使臣踏入未央宮,秦王嬴斐絕不會這般低姿態,他只會一擺手,請使者落座罷了。

“謝吳公!”

……

望着站直身子的尉然,一旁的呂蒙臉色變得不太好,曾經與秦軍合作過,他自然認識秦軍大將尉然。

更明白尉然若非出身故秦遺族,只怕此刻早已經名聲震動天下,絕不在蒙鵬之下。

紅塔山先入吃飯,飯都涼了,一會兒,還有一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 發出屬於我們的聲音第六百六十四章 爲益州計第八百二十七章 重新編戶齊民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秦帝不僅要武城,還有韓魏聯軍以及你我的性命.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君臣誓言!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王上,黑冰臺勢太大,不利於秦!第六百零七章 三年不過函谷關第九百零九章 放魏延離開第七百二十六章 若降,其之一脈與國同休第九百七十章 擺在黃蓋面前的艱難選擇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徐庶的自信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華彥倒戈,決戰逼近!第二十三章 天然居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魏良大戰孫策第三十六章 來謁建章宮 爲擼Sir賀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反威脅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二將戰呂布第七百八十章 以大漢之名第四百九十三章 潰敗第八百五十一章 論勢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出兵伊闕關第一千三百章 毒士之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零八章 以百姓之犁鑄帝國之劍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程昱話秦國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句話換十萬大軍南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逐鮮卑出中原第一章 私生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等這一戰結束,必將天下皆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趙雲止兵、東西鮮卑停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三章 潰敗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爭鋒相對的計策第六百六十八章 左慈與國考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七百四十二章 昔日袍澤今日仇寇第三百五十二章 嬴氏血脈不絕,其守護不斷第五百三十一章 橋門第四百零七章 坐而論道於鹿門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西楚霸王與齊恆公的區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亂韓之分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絕黃巾之望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封吳候,遙領吳縣.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箭陣之威,扶羅韓的末日.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關內侯第一千零六章 敗退平城第一百零四章 劍指氏羌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祭壇一旦建成,就必須有人獻祭.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暗中的較量第八百四十二章 諸侯四加第八百零三章 初到大月氏第七百一十章 約見第七百三十九章 免戰牌高懸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堂堂正正之師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醫精誠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蔣琬、郭嘉、徐庶全反對第九百二十一章 防患於未然《爲Ricky盟主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免戰牌高懸第九百八十五章 請將軍下令,我等誓死不退.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暗中的較量第二百四十二章 尉籍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將難免陣前亡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未必不是以一敵二!第八十七章 情勢危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下戰書第三百四十八章 越來越複雜的局勢第四百二十章 永漢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大秦國中,刑上大夫,法責衆!第六百七十章 天命在我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魏王與韓相的口舌之爭第八百零四章 對趙雲的怒其不爭第七百九十四章 飄揚在西域的黑龍旗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再至虎牢第九百三十九章 中原震動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出兵五萬,逼近冀州.第六百七十五章 法制還是法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徐晃止步,兵向樑甫.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強則硬,國強則霸,學強則橫!第五百零八章 前往溫侯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治國安邦之能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秦王入蜀第四百四十三章 郭嘉的決定第四百一十六章 北斗七星高第十五章 因緣際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鼓動城中百姓死戰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圍三缺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少帝繼位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人守一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大戰起蒼茫,天下我爲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洛陽城下的交鋒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一夜之間,咸陽城安靜了下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縱橫五百里,不得不止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天下士子出儒門第八百三十九章 擇其有用而用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你這樣做,與喪盡天良的畜生何異!第四百四十七章 拒敵於國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