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三撫二剿

聽得入迷的劉正,也出言催促起來:“是啊,賢弟快說快說。”

“遵命。”諸葛亮此刻早已沒有了初進宮時的那份緊張,他雲淡風輕,從容不迫,毫不避諱地走到了劉赫的面前。

“這招撫其一者,在於撫民。既是要爭取民心,使萬民重新歸於朝廷,不再安心做那些諸侯的子民,如此,則朝廷之威日盛,諸侯之勢日衰。且不說錢糧、兵源、軍心、士氣了,倘使能令諸侯治下,各地烽煙四起,再由朝廷出兵徵繳,如此裡應外合之下,曹操等人,彈指可滅。”

劉赫微微頷首:“說得有理,其二呢?”

“這其二麼,便是撫其兵。劉焉、曹操、孫堅、劉備四人,皆有一流上將,招兵買馬,訓練士卒。爲將者忠心不二,爲卒者奮勇向前,自然無往而不利,朝廷行強攻之策,自然艱難萬分。假使其將士懈怠,不再用命,則陛下與諸位將軍,復有何慮?”

劉正插嘴道:“父皇,我二弟說得極是。孫堅,劉備,劉焉三方兵馬如何,孩兒雖然不知,可那曹操的兵馬,委實雄壯,比起四叔和高將軍的精銳,也僅遜色半籌而已,軍中更是猛將輩出,尤其那典韋,就算孩兒和三叔聯手鬥他,也是勉強,而且他們廝殺作戰,勇不可當,強悍無比。”

“還用你說?”劉赫瞪了他一眼,對諸葛亮說道:“其三?”

“其三,在於撫當地士族。衆多諸侯與朝廷不同,朝廷之中,經由陛下屢次改制,提拔賢才,如今已非士族豪門掌控朝局,武有關雲長、高伯平、趙子龍等大將,文有錢道準、石廣元、孟公威等重臣,俱非豪門子弟,身家榮辱,只繫於陛下一人而已。然曹、孫等輩,麾下文臣武將,多系大族出身。”

“陛下興辦太學、官學,以紙質書籍,引得天下士子紛至沓來,然太學之中,士農工商混雜,平起平坐,引得士人不滿。還有陛下對賦稅改制,依然令不少士族對朝廷心存芥蒂。諸侯麾下士族,其中便不乏因此緣故而對其主死心塌地效忠者。他們出錢糧,出謀劃,甚至率領部曲軍隊前來相助,如曹操起兵之初,不過兩萬兵馬,其中夏侯惇、夏侯惇、曹仁、曹洪等輩所領部曲,便有一萬人,還有孫堅麾下、劉備、劉焉、士燮,亦是如此。”

“陛下將士族之心,收爲己用,定可令諸侯之勢大爲衰減。如此三撫,可令文臣不出謀,武將不出力,百姓不應召,豪門不相助,諸侯之勢,便似空中樓閣,無從談起。”

劉赫聽得是歡心不已,撫掌稱讚。

“好好好,正兒信中,不吝各種溢美之詞,誇你博古通今,說你有經天緯地之才,包藏天地之志,如今看來,果然不虛。但此三撫之策,朕登基多年,朝中能人衆多,卻無一人能夠看到。”

“嘿,那還用說?孩兒看中的人,豈能錯得了?”劉正甚爲得意。

諸葛亮躬身道:“草民微末之才,怎敢勞陛下金口讚譽。”

劉赫揮了揮手,說道:“繼續說下去。這需剿除者,又是何人?”

諸葛亮此刻一副意氣風發模樣,羽扇向前虛指,聲音也高了不少:“無論哪方諸侯,明面上,仍舊尊奉大漢國號,只是另立朝廷,以圖對抗。這當剿其一者,便是剿其名。”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劉焉自立也罷,曹操擁立獻帝也罷,都不過是強詞奪理而已,只可矇騙一時。二人並非匡扶社稷之功臣,實乃謀權篡逆之奸賊,一旦大義被除,自然人心盡失。”

“其二,亮在陽都時,數日前,家叔送來之書信中,提及劉使君忽然受邀前往青州平叛,且是連夜趕路,十分匆忙。因此,在下敢斷定,此刻青州各郡縣,已落入劉備掌中,不復爲朝廷號令。還有,揚州刺史劉繇無故被刺,這幕後元兇,也非孫堅莫屬。二人如此默契,同時暗中行事,擴充勢力,隱隱有與曹操呼應之勢,故此,草民斷定,他們三方必已結成盟約。這二當剿,便是剿其勢。”

“三方聯盟之勢若成,定然聲威大震,士氣大漲,於朝廷大爲不利。反之,聯盟之勢若敗,自使敵軍人心慌亂,戰意全無。”

“有此三撫二剿,一旦成功,朝廷可不費吹灰之力,頃刻之間,收復各地,一統八荒。草民粗陋之言,還請陛下察之。”

說完之後,諸葛亮躬身下拜。

劉赫如同看着什麼稀世珍寶一般地看着他,連連撫掌。

“妙極,當真妙極啊。且不提這五條皆成,哪怕只辦成其中一兩條,朕也有十足把握,在三年之內,平定諸侯之亂,席捲四海,再創我大漢盛世。”

說話之時,他在心中想着:“這諸葛亮當真逆天,這才十七歲啊,竟然便有如此戰略格局,實在是不同凡響。”

他剛剛用系統查過,如今的諸葛亮,擁有92的智力,原本算不得出類拔萃,不過這戰略眼光,確實令人讚歎,不愧是在隆中躬耕時,便能作出《隆中對》這等傳世戰略名作的人。

這時,系統的提示音忽然響起:“系統提示:諸葛亮與宿主問對,進行戰略規劃,間接觸發了其原有歷史上《隆中對》事件,得以激活其歷史原有特技之一——戰略:進行全局性戰略謀劃時,自身智力提升5點,被輔佐者智力提升2點,在被輔佐者當前基礎智力低於至少自己5點時,戰略被採納後永久提升其1點智力。”

“哦吼?意外驚喜啊。”劉赫內心,簡直是歡呼雀躍。

他連忙說道:“朕聽了你這一番言論,茅塞頓開。安城戰敗之後,朕原本還在苦思對策,究竟要如何對敵,如今卻有了頭緒。你尚未成年,朕不便將你加官進爵,留在朝中聽用……”

劉赫話沒說完,劉正就急了:“父皇,我二弟他……”

諸葛亮倒是一臉淡然,坐回了座位上,眼觀鼻,鼻觀心,劉赫見狀,再次給自己那兒子投了一個白眼過去。

“你啊,同樣都是這麼大的腦袋,怎麼就比你二弟愚笨這許多,父皇話都沒說完呢,你急什麼?你看看人家……”

他看向諸葛亮,繼續說道:“不過,你聰慧異常,眼界獨特,朕有意重用,特此留你在宮中,與正兒做伴讀,不知你可願意?”

諸葛亮一副榮辱不驚的模樣,站起身來,躬身拜謝:“草民叩謝陛下聖恩。不過……草民尚有一個不情之請,斗膽提出,懇請陛下允准。”

“什麼請求,你儘管說來。你此番爲朕解惑,也是大功一件,但有所求,朕無有不允。”

“草民想請陛下允准,讓草民可以隨時入太學藏書閣,觀看所有典籍。”

聽着他這樣的要求,劉赫忽然大笑起來。

“哈哈哈……不錯不錯,你小小年紀,能有這般學識,自是個博學勤思之人,這一點,朕答應了。不過,看守藏書閣的皇甫清冷,那傢伙可是個臭脾氣,在這紙質書現世之前,他可是對朕都沒有什麼好臉色。如今這藏書閣,只有朕和他兩個人,能夠隨時隨地出入,現在又多了一個你,呵呵,只怕他會對你有些刁難,這一點,便要你自己去解決了。”

諸葛亮哪裡能聽不出這其中的考校之意,當即領命:“草民叩謝陛下。”

說完後,他瞄了劉正一眼,頗含深意地一笑,便對劉赫說道:“若是陛下無事吩咐,草民這便準備先去太學藏書閣了。”

劉赫大手一揮:“嗯,朕叫一個小黃門帶你去。正兒,你也該去太后宮中請安了。”

劉正臉色,分明透着幾分不情願,可是在劉赫面前,卻也不敢發作。

“是,孩兒遵命。”

他朝着諸葛亮擠眉弄眼了幾下,可是諸葛亮卻只作沒看見,很快,一個小黃門走過來,諸葛亮行禮拜別後,便跟着他退了出去。

劉赫盯着劉正:“還不走?”

劉正無奈,只能轉過身走去,心中卻將諸葛亮罵了一萬遍:“不仗義……不夠兄弟……見死不救……”

待兩人全都走了以後,劉赫雙目再次看向了面前的水池。

“三撫二剿……有點意思……不過這事說起來容易,真要具體實施,卻是千頭萬緒了,我可得好好盤算盤算才行……”

劉赫隨手從桌案上的果盤中,抄起一顆核桃,拇指和食指一捏,只聽得“咔嚓”一聲,核桃裂成兩瓣。

他這邊神遊太虛,荀彧的一聲呼喊,將他拉回了現實。

“文若啊,朕想事情太過出神,卻沒有注意到你。”

荀彧微微一笑:“看來陛下與那諸葛亮相談許久,頗有所得。”

“這是自然。此人年紀輕輕,論及軍略,不如公達。行軍佈陣,不如徐元直。處理政務,更不如你和道準。然而戰略眼光之精準,高屋建瓴,世間罕見,堪稱天下數百年不遇之奇才。”

聽着劉赫如此讚譽,荀彧也有些驚訝:“這是微臣第一次聽陛下如此誇讚一個人,看來這次大殿下私逃出宮,誤打誤撞之下,倒也是收穫不小。如此奇才落到敵軍之手,當是朝廷大患。”

“這是自然,正因如此,朕纔沒有追究正兒私逃之罪,否則非得要他好看。對了,你來找朕,有何要事?”

荀彧說道:“非是臣下有事,是道準派人來稟報,說陛下日前命人修建的五層高塔,已然完工,不知陛下是否要馬上駕臨檢驗一番?”

劉赫雙眼一亮:“哦?造好了?好,太好了。傳旨,各處暫時罷兵,吩咐將士們,勤加操練,同時命道準,繼續招募新兵,多多準備軍械。朕要入塔閉關一些時日,在此期間,朝中一切政務,由你和道準處置,非是緊急要務,不必來打擾朕。”

荀彧有些不解:“陛下,劉備已佔青州,將秘密前往赴任的徐庶等人,盡皆攔在青州之外,眼看三方聯盟將成,您這是……”

劉赫擺了擺手:“不必多問,朕可以告訴你的是,待朕出關之日,便是出手滅賊之時。”

他眼神異常堅定,甚至還透着一絲興奮,荀彧見狀,雖然心中不明所以,卻也沒有再問。

劉赫快步來到太后宮中,徐氏正是歡喜不已,見到劉赫來到,忙招呼他上前,便要與他商議劉正和甄宓的婚事。

不等劉赫說話,張妤便出面開解,說眼下戰事正急,朝廷正是要擴軍之際,皇長子大婚,乃是國家大事,勢必耗資靡費,而且如關羽等衆多大將,即是朝中重臣,又是劉正叔伯,必要拋下軍務,來洛陽賀喜,只怕不妥,因此建議先將婚事定下,之後視戰局變幻,再另擇吉日。

甄逸對此,自然是沒有絲毫異議,原本心心念念,覺得自己就要當曾祖母的徐氏,雖然有些掃興,但她也不是不識大體的人,因此也沒有說什麼。

倒是劉正,一臉看救星一樣的目光看向張妤。

劉赫走過去,摟過張妤,咬着她的耳朵道:“還是妤兒,最是善解人意。”

張妤莞爾一笑:“自陛下造那高塔時,臣妾便知道陛下用意了。雖然臣妾不明白這高塔中有何奧妙,不過陛下要做的事,臣妾都會竭盡全力支持。”

劉赫寵溺一笑,伸手摸了摸她已經明顯隆起的肚子:“等朕出來時,再和妤兒,一同給咱們即將到來的新孩子取名。”

洛陽皇宮,分爲南北二宮,南宮多是建築宮殿,而北宮則有諸多皇家園林,其中有一座西園,在靈帝時,乃是專門賣官鬻爵之地。

比如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曾經花了十億錢,在西園買了太尉的官職,從此位列三公。

不過,此時的西園中,原本專門用來賣官的宮殿,已經被徹底剷平,拔地而起的,是一座嶄新的五層高塔,雕樑畫棟,宏偉無比。

高塔之外,一隊隊御林軍,圍了個水泄不通,來回巡邏,見到劉赫到來後,爲首的隊長,急忙跑過來行禮。

“不必多禮了,你且在此守衛,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內。”

交代完之後,劉赫便徑直走入了高塔之中,一路來到了第五層。

“系統老大,在不在?”

緊跟着,系統那毫無感情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宿主,有何需求,請自行在系統界面中查看,不要問在不在。”

“嘿,你……”劉赫剛要發作,卻想起對方只是一個系統而已,自己說啥也沒用,萬一惹出事來,這系統直接罷工,那自己就完蛋了。

“行,好人不跟系統鬥,自己看就自己看。”

劉赫在腦海中,直接點開了“物品兌換”界面。

“來,把這個‘武魂塔’兌換出來。”

“叮……宿主消耗1000積分,兌換‘武魂塔’成功,請宿主自行選擇投放到某座五層高塔中。”

劉赫興奮地一拍雙手,馬上在腦海中點開了最新出現的“武魂塔”界面。

第九百九十三章 誰埋伏誰第九百七十三章 再戰安城第七百四十二章 徐牽之殤第二百零四章 建神虎騎第六百八十六章 馬超首功第七百三十八章 計定幽兗第二百一十四章 意外援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安漢商行第四百三十章 強攻趙府第六百九十一章 狠辣韓遂第三百二十四章 逆轉乾坤第五百零五章 名聲掃地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鬥徐晃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臨虎牢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開端第一千十二章 謀士比拼第六百零二章 袁門劇變第九百二十九章 雙槍合璧第五百零一章 皇城哭喪第五百一十四章 不打自招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司馬根基第八百零九章 以靜制動第一千五十六章 孫策登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四十七章 劉赫二胎第六十一章 攻打五虎第六百五十三章 典韋立誓第一千零五章 瘋狂公主第一千三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五十四章 豫州之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丁原抉擇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鬥徐晃第七百四十六章 肘腋之變第九百三十一章 終極謀略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雙槍合璧第四十六章 鄉勇集合第四百九十一章 荀彧調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最終決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劉備心思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後激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左賢王部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丹陽歸降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給的膽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次發狂第七百五十九章 高順鬆口第七百二十三章 暗中相助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達雁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黑山內鬥第六百八十九章 羣將亂鬥第七百零五章 太史初戰第一千九十章 絲綢之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高順後手第八百九十七章 徐庶之計目前主角勢力人物再覽第六百五十一章 華佗自責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八百零五章 力挽狂瀾第五百一十二章 藺縣異狀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曹操決斷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中高手第九百三十章 舉國之力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腐儒嚇壞第六百三十七章 貂蟬入府第一千二十章 姜桓之能第六百九十六章 猖狂洛重第五百七十章 臨陣突破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一千一十章 意外奇兵第一千六十五章 巾幗英雄第一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十四章 破而後立第三百九十九章 連環計發第九百五十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九十四章 雙面劉赫目前主角勢力人物再覽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門忠烈本書第一位盟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甲大成第一千十六章 武師是他第二百六十六章 黑山內鬥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漢局勢第七百七十四章 兇悍典韋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羽沉淪第一千二十三章 劉赫找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猖狂洛重第三十章 進城賣藥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發兵鹽澤第八百七十五章 以一敵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真的黃雀第四十三章 惡賊中計第五十章 好的盼頭第三百五十七章 超級工程第六百九十五章 援軍趕到第八百十三章 權謀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