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戰慎陽

衆人好奇不已,都豎起了耳朵,想聽聽王允的妙計。

王允坐直了身子,輕撫長鬚,從容說道:“陛下有意將求學之道,播於四海,令大漢青年,皆成飽學之士,諸位可知?”

此言一出,衆人神色都有些暗淡下來。

“司徒所言,下官等人如何不知?此事本是各有利弊,利者,便於我等後輩子侄求學,出仕,且在太學之中,多結交些同窗好友,對日後仕途,自然也多有裨益。只是如此一來,我等士族地位,只怕會日漸衰退,尋常農夫、走卒之子,也可同堂求學,同朝爲官。”

“是啊,只是那時,陛下的紙質書籍一出,天下震驚,我等一時也不曾考慮到這些細枝末節,如今想來,只怕陛下也是籌謀已久了。”

“司徒,您不是說有重振聲威的妙策麼?何以提起此事?”

衆臣納悶道。

王允笑道:“這奧妙之處,便在太學之中。”

衆人愈發疑惑:“此言何解?”

王允說道:“大漢天下,符合太學招收年齡者,數百萬之多,可太學能容納多少學子?太學也好,四處新辦官學也罷,每次招考之時,門庭若市,人羣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揮汗如雨。多少人想要求學,而不可得,而朝廷本就是百廢待興之際,更兼如今又是開疆拓土,鮮卑、羌人、南匈奴諸部,多有臣服,數年之後,只怕還要多出不知幾個雲海郡。治理地方,墾荒興農,興修水利,籌辦醫館,開設藥局,所需人才,不知繁幾。”

“陛下早有愁容,太學和官學,每年所能培育賢才,少則萬餘,多也不過兩萬而已,怎能滿足國家所需?”

衆人之中,稍顯聰慧者,已經聽出了眉目。

“司徒的意思是……我等創辦私學,招攬士子,與太學分庭抗禮?”

王允臉色頓時板了起來:“愚蠢,什麼分庭抗禮?是爲朝廷分憂。”

“啊……對對對,下官該死,是爲朝廷分憂,哈哈哈。”

其中一人,卻是面露憂慮:“只是……真要招收那些草莽百姓之子入學麼?這……是否有辱斯文?”

王允斜視了他一眼:“短視之輩。此事已是板上釘釘,陛下一心想要成此大事,天下萬民,也是翹首以盼,已非你我之力,所能逆轉。既如此,何不順勢而爲,將賢才收爲己用?朝廷創辦與支撐官學,耗費極大,能辦出多少?我等齊心合力,不出幾年,定可使朝廷賢才,多出於我等門下,那時,你我等輩,豈不高枕無憂矣?”

衆人聽得,撫掌稱快:“妙極,司徒真乃無雙國士也。”

“陛下那邊……不知是否會應允此事?”有人提出了疑問。

“放心,我等此舉,乃是順應聖心而爲,陛下只有歡喜,怎會違逆?興辦私學,與官學一般,可每年定期考察,選拔賢才,此事絕對可成,諸位回去,好好準備,待陛下出塔後,請了旨意,即刻動手。”

“如此,我等這便回去籌謀。”

衆人欣喜非常,當即起身告辭。

王允將他們送到門外,隨後臉上洋溢起了得意的笑容。

“楊彪啊楊彪,你想這主意雖好,可動作卻不及我快了。待得私學遍佈天下之時,我太原王氏這士人領袖之地位,再無人能夠撼動矣……”

“八百里急報……孫堅要求朝廷嚴懲坑殺降卒的鎮南將軍程良,以及濫用刑罰,屈打成招,虐殺忠臣的洛陽令滿寵,並罷免趁天子閉關之機肆意妄爲,禍亂朝綱的尚書令荀彧、司隸校尉錢理。孫堅以‘清君側’之名,集結步兵十五萬於廬江,水師兩萬於巢湖……”

“八百里急報……徐州劉備,呈送萬民書,上奏朝廷,嚴懲程良、滿寵、荀彧、錢理等人,同時命其二弟姜桓,攜大將太史慈,領兵十萬出東海,進逼兗州。其本人與三弟張飛,領兵十萬出濟南,進逼冀州……”

“八百里急報……曹操稱奉詔討賊,發討賊檄文於四海,起兵三十萬,駐紮汝南……”

“八百里急報……高句麗爲報前次戰敗之仇,其主故國川王,統兵十五萬,御駕親征,攻入遼東……”

一份份急報,接連不斷地送入到了御書房之中,饒是以荀彧和錢理這等處變不驚的性格,此時也不由得冷汗直流。

“曹賊不但準備了三方聯軍,還讓高句麗出兵響應,委實難辦了。”

錢理眉頭緊鎖。

荀彧看着這四份急報,說道:“此事原也在意料之中。”

錢理有些緊張道:“如此大事,是否要報之陛下知曉?”

荀彧稍作沉思,隨後搖頭道:“暫且不必。這四路大軍,除卻曹軍以外,其餘一時之間,皆暫可不必憂慮。”

“爲何?”錢理不解。

“高句麗當初一戰,已近乎傾盡全國之力,爲趙雲將軍所敗,如今元氣大傷,這十五萬大軍,想來多半是臨時徵召,毫無戰力可言,田豫、田疇二將,也是善戰之人,且自那一戰後,連日加固城防,縱然趙將軍不在,以如今幽州之力,也足可抵擋。”

“嗯……你說的也有理。不過孫堅和劉備兩路大軍,卻是氣勢洶洶,手下謀士、猛將,不在少數,如何應對?”

荀彧說道:“這兩人,雖然與曹操結盟,卻是各懷鬼胎,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會輕易發兵,直接與朝廷爲敵,那樣便等於撕破臉面,再無轉圜之地。然曹賊與朝廷勝負如何,他們尚不敢斷定,在此之前,也不足慮。”

錢理聽得連連點頭:“文若所言,句句在理。不過,益州此次不曾出兵呼應,倒是奇特。”

“並不奇怪,劉焉如今已是油盡燈枯之時,隨時皆有可能死於塌上,再加上關將軍,還有馬超將軍,坐鎮涼州,張任幾次從漢中出兵偷襲,都不曾得手,如今益州自顧不暇,豈有餘力再與曹賊等人聯手?何況劉焉自立爲帝,與曹操也是不死不休之大敵。”

錢理聞言,微微頷首:“這倒也是。那以你之見,眼下對這些烏合之衆,便該當置之不理,一切等陛下出關之後,再做計議?”

“不,有一處地方,須得馬上飛鴿傳書,前往提醒多做提防。”

荀彧的話,讓錢理再次陷入了疑惑之中:“何處如此要緊?”

荀彧用手指向了地圖上的一座小城:“慎陽城。”

此刻的慎陽城外,大軍圍困,水泄不通。

“孃的,這曹賊攪擾了本將軍的酒興,實在該殺。”

程良氣急敗壞,一戟劈開了城牆上的一角。

這時,城外大軍之中,一人策馬而出,來到了距離城門約二百步遠的地方,站定身形。

“程良將軍何在?在下夏侯淵,有幾句話想說與足下。”

“說你祖宗!”程良隨手抄起剛剛被自己砍下來的一塊破碎青磚,奮力扔了過去,只是相隔太遠,自然是不可能打得到夏侯淵了。

“要打便打,要你在這裡多嘴多舌。”

夏侯淵對他這幅態度,也不以爲怒:“程將軍乃當世英豪,勇冠三軍,忠義千秋,我家主公,欽慕久矣。如今我六萬大軍,將此縣城圍困,將軍已是插翅難飛,若能早降,尚可封侯賜爵,榮華富貴,將軍何不……”

“我呸!”程良怒不可遏:“本將軍追隨大哥,征戰十多年,何曾怕過誰來?曹賊區區宦官閹賊之後,也敢欺辱於我,簡直是不知死活,要我程良投降,他也配?”

夏侯淵喊道:“將軍縱然不爲自己,也該爲城中這些將士們考慮一二纔是啊……”

“考慮你姥姥,來人,給我放箭!”

程良直接喝令着,一波箭雨騰空而起,夏侯淵不閃不避,站在原地,看着那些利箭飛來,隨後落到了自己面前數十步遠的地面上。

“唉,我家主公一片好意,乃是誠心招納將軍,將軍何必如此固執呢?”

程良直接啐了他一口:“呸,不知羞恥的東西,廢話少說,想要慎陽城,便從我程良身上踏過去吧!”

夏侯淵無奈地聳了聳肩,嘆息道:“既然如此,便休怪在下無情了。動手!”

幾支響箭,忽然放上了天空,程良一臉納悶:“這夏侯淵是什麼意思?放了響箭,又不來攻城,他意欲何爲?”

他正愁眉不展時,忽聽得身後的城中,傳來一陣陣呼喊。

“救火啊……快救火……”

“着火啦……快來人吶……”

程良一驚,急忙跑向了城牆的後面,放眼望去,只見城中心的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此刻已是一片火海。

“糟糕,是縣府着火了!”

他急忙呼喝起來:“快,派一千兵士,速速前去救火,快啊……”

一名將領卻拉住了他:“將軍不可啊,區區縣府,無甚緊要,燒便燒了,斷不可爲此亂了軍心吶,否則,敵軍趁此來攻,我軍定然難以抵擋啊……”

程良一把甩開了他:“放屁!火勢如此兇猛,若不撲滅,勢必迅速蔓延,你當我是傻子不成?”

“將軍此言差矣啊,縣府四周街道,都極爲寬闊,只需讓城中百姓,再加上數十名士兵,稍加防範,便可讓火勢不至蔓延到周圍房屋,斷不可爲此大動干戈啊……”

“滾開!”程良一把推開了這人:“本將軍行事,還要你來教麼?馬上派一千人去救火……”

夏侯淵遠遠地看着城樓上的動靜,滿臉嘲諷:“這程良當真是個莽夫,唉,常與那張勇和高順交手,如今忽然面對這等廢物,此戰實在是有些索然無味啊。”

于禁走上來,笑道:“呵呵,將軍何必如此?慎陽城關乎到我軍能否與荊州兵馬,合兵一處,一旦攻破此城,不但糧草運輸之路就此完全暢通,還能齊聚三十萬大軍,屆時一齊北上,再破張勇與高順,那時自然有將軍伸展之機。”

“哈哈哈……文則說的在理啊……”

城中火勢,越來越旺,看得程良直跳腳。

他見夏侯淵依然沒有開始攻城,便再次呼喊道:“再派一千人……哦不,兩千人去,務必要在敵軍開始攻城之前,撲滅火勢!”

總共三千名士兵,再加上不少百姓相助,一桶桶清水,潑到縣府的火海之中,這才堪堪將火勢控制住。

程良長長呼出一口氣:“呼……總算是……”

“將軍,大事不好啦……”一個士兵的呼喊聲,打斷了程良已到了嘴邊的話。

“什麼事,讓你這般慌慌張張,簡直不像話。”

程良本就十分心煩,被他這樣一喊,更是惱怒起來。

“將軍……糧倉……咱們的糧倉啊……”

程良一聽這兩個字,整個人都繃緊起來:“糧倉怎麼了?”

那士兵指向了一個方向:“糧倉着火……着火了……”

“什麼?怎會如此?這……”程良順着方向看去果然,糧倉所在的方位,此刻也冒出了火光,雖然遠不如縣府那般兇猛,卻也已不弱。

方纔說話那將領,再次說道:“將軍,這分明是夏侯淵的調虎離山之計啊。”

“什麼計?”程良急急忙忙問道。

將領解釋起來:“城中糧倉,一直有重兵把守,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可偏偏糧倉距離縣府不甚遠,他們故意派暗探,在縣府點火,則糧倉守衛在情急之下,又有將軍軍令,定會分兵去救火,如此糧倉纔會被他們趁虛而入啊……”

程良聞言,恨得咬牙切齒:“狗賊……安敢如此害我!”

就在這時,城外忽然響起了悠長而嘹亮的號角聲,緊跟着,數萬曹軍,氣勢洶洶殺奔城牆而來。

程良原本對這個屢屢阻撓自己的屬下,十分惱怒,可是一聽他提起了劉赫,也很快冷靜了下來。

“可惡……夏侯淵……我早晚必殺你……傳令下去,縣府火勢不必理會,三千士兵速速前往糧倉救火,其餘人等,隨本將軍死守城門,誰敢擅離職守,軍法從事!”

第七百零八章 青徐皆危第一百七十二章 徹夜激戰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雲暴怒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中高手第七百九十八章 酒樓衝突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鳳雛出山第七百九十七章 益州聖旨第八百十五章 證人華佗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江東危局第九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九十九章 童言之禍第五百一十章 巨大災情第九百六十一章 取亂侮亡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六百八十四章 西羌猛將第二百零八章 真的敵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洛神甄宓第九百四十六章 武將混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新的利器第四十六章 鄉勇集合第九百八十四章 典韋爆發第四百五十章 買你全家第七十一章 積分土豪第八百零七章 果皮之論第九百二十六章 高麗發難第一千四十九章 英雄之殤第一千十九章 再生變故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九百七十三章 再戰安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四百九十三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召天下第五百八十章 傾巢而出第六百九十五章 援軍趕到第七百七十七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腐儒嚇壞第四百零八章 劉赫駕臨第二十六章 慶功賀宴第五十二章 松林結義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雙霸之爭第六百九十章 至強關羽第九百五十二章 無名小將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將破陣第九百零三章 司馬動向第一百八十四章 出發北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箭連環第一百七十六章 絕對意外第七百八十三章 曹氏子弟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師高順第一千八十三章 奪取漢中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伐西涼第四百五十四章 嚇破狗膽第一千三十六章 生死未卜第三百八十三章 徐晃收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開戰藉口第二百五十七章 安漢商行第五百零九章 二賊之謀第八百二十四章 典韋首殺第九百六十四章 三撫二剿第八百七十章 最強程良第八百十五章 證人華佗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師高順第一千九十一章 平西四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最大危機第六百六十三章 趙雲趕到第五百二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一千五十六章 孫策登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元化先生第六十八章 鄉勇揚名第七十章 關程冠禮第七百四十五章 薊縣安頓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定內患第七百九十七章 益州聖旨第一百三十五章 陰謀暗藏第六十章 計策不斷第一百九十六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二十一章 戟士闖宮第六百零二章 袁門劇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問罪劉正第八百九十四章 那就加稅第三百四十一章 誰是叛徒第六百五十四章 第二朝廷第五百二十章 三策奪關第七百一十三章 徐州城破第二百二十六章 倉皇逃竄第七百九十六章 收服陳宮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肆壓價第四十七章 政委開訓第一千四十一章 破甲第一第三百三十章 劉赫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騙取信物第七百一十七章 兗州出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隕石天降第八百九十章 臨走暴殺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封禪之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合謀暗害第六百十七章 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