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章 剪除私兵

一百八十章 剪除私兵

“剪除私兵?”便是諸葛亮的沉穩,聽了劉憲這一言也由不住的呆愣了。多少年了,從光武皇帝中興漢室開始,地方大族門閥豢養私兵就成了慣例。沒誰會想着去剪除私兵。

太平盛世時,朝廷也下詔明令,那時候都無法剪去,更何況如今正逢亂世,這些士兵部曲是家族門閥保護自身的最可靠的力量,其能容忍如此被人收了去。

“亂世人無所歸,部曲永隨將。”這句話說的是亂世軍將,用在民間自然不太合適,但豪門大家的私兵比起來,卻是同一個道理。

歐洲中世紀的貴族莊園,放到中國西漢時就已經涌現,光武帝起事時,南陽和河北諸郡紛紛響應,而那些響應劉秀之人多是豪強地主。

劉植、耿純以私兵隨劉秀,成爲東漢開國勳臣,在病危時他們都指定子侄代統營衆,至死都不願放棄私家武裝。

在農民起義勢大的地區,豪強地主爲求自保,更是廣聚兵衆,待機漁利,如劉秀的孃舅南陽樊宏作營塹以待劉秀;京兆第五倫聚宗族鄰里依險阻固,抗拒赤眉;南陽族姓馮魴聚賓客,招豪傑,作營塹,觀望等待。這些豪強地主,舉兵萬衆,其實力之強就當比的眼下的雍闓、高定、朱褒。

東漢強盛時期,經濟、農業的發展,豪強地主勢力也隨之發展,百姓創造的物質財富,不是作爲賦稅流入國庫,而是作爲地租爲豪強地主所攫取。豪強田莊中種有許多種類的穀物、蔬果、竹木、藥材和其他經濟作物,飼養各種牲畜,還有養蠶、繅絲、織縑帛麻布、染色、製衣鞋、製藥、釀酒醋、作醬等手工業。比之中世紀歐洲的所謂莊園,大氣、豐富、強勢何止倍論!

這種情況下,隨之發展起的自然是是門閥私兵,大到公卿之家,小到縣鄉土豪,莫不是如此。想想當年董卓亂政時,豪強地主武裝割據者何其之多,這根源就是劉秀這個老祖宗親手栽培下的。

一連三天的日夜奔走,劉憲回成都來可不是爲了看諸葛亮發呆的,轉頭望向同樣有些接受不了的劉備,“主公,益州各地豪都強驕橫慣了,不狠狠的收拾一下,怕還是要受劉璋之苦!”

“亂世用重典,主公猶豫不得啊!”地方豪強全都是喂不熟的狗,只有狠狠的教訓一頓,才能讓他們明白過來在益州,誰纔是主人。

“主公,這可是個妙招,能得一箭雙鵰之功。”龐統已經回過神來了,瞧着他那一臉的興奮的樣子劉憲就曉得,這傢伙定是想到了什麼損招。“主公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一是生益州豪強的氣,二是怕責罰了孝直,使得益州的豪強不知到了天高地厚,再次狂放起來。可現在,主公若是在責罰孝直的同時,剪除了他們的私兵,那自然能讓益州士族豪強曉得主公心意,從而不敢再犯。”

“且我軍現今兵員短缺,若能收盡巴西、巴郡、蜀郡等郡縣的豪強私兵,也能彌補一些缺口啊!”龐統說話間已經默默地算計起了蜀中大族門閥,單是成都附近怕就要有上萬,那幾郡下來,“主公,少說也有兩萬人丁啊!”

“我大漢州郡兵將,從來都是良家子,這些人只要入了軍,那就算是平民。他們的家人也理所應當的該是平民,如此就是兩三萬戶,十四五萬人口啊。”

這丫的,竟然還打着這樣的注意。望着龐統滿臉的奸笑得意,劉憲心中暗自爲蜀中豪強落了把淚。

對於蜀地的治理,諸葛亮歷來便是主張重典峻法施之,主要原因就是益州地方豪強太過驕橫。詳細的盤算了一片,他接着開口道:“主公,士元之言倒也算周到。益州豪強雖然驕橫,可他們到底是偏遠小族,其爲首者永年(張鬆)、公衡(黃權)倆大族,放在中原,也是籍籍無名而已。與那些累世公卿之家,完全比不得。所以,主公只要態度強硬,有大軍坐鎮,西川斷然不會亂。且主公只需要隱隱的透出去,是爲了懲罰擷取府庫之過就是。”

諸葛亮重點放在了剪除私兵上,直接將之前被列爲首要討論問題的——是否責罰法正,這一命題給揭了過去。

這是表明,他贊同龐統的“一箭雙鵰”了麼?

劉憲嘴角一翹,見到劉備安然點頭。他纔不會沒眼色的去添亂呢,不看劉備大BOSS都不談了麼!

反正自己的目標達到了,還管他法正如何?

暗暗一笑,劉憲心中一陣暢快,總算又圓上了一個不是心願的心願。

在前一世,因爲喜愛三國,所以穿越三國的小說讀了N多,當時記在腦中亂糟糟的,甚至在重生之後自己還靠那些東西來應證《三國演義》。時間過去了十六年,到現在還能記着的內容已經很少了。

可其中的一本書就像一顆揮之不去的陰影牢牢地印在劉憲心中。並不是這本書太好太精彩了,事實上這本書的內容甚至書名都已經被早早的忘了去。能讓劉憲銘記在心的只有主角求援時的一段遭遇。

鄧艾出陰平道,蜀漢主力皆在劍閣守備,困難之際主角求到了蜀漢的各大世家,相求他們以私兵相助。

鄧艾敗了,但私兵折損的也很厲害,但似乎還有一些世家派出的兵很少,主力還是關張趙、諸葛等劉備集團的頂樑柱後裔。

這個不真實的“印象”令得劉憲對私兵一直暗憂在心,再對照歷史(演義)——鄧艾出陰平道,尚書僕射諸葛瞻(諸葛亮之子,時年三十七)臨危授命,結果“老子英雄兒非好漢”戰死錦竹,一同陣亡的還有其長子諸葛尚(十九歲),黃權的兒子黃崇(尚書郎),張飛的兒子張遵(尚書),李恢的侄子子李球。

可見諸葛瞻率領的這支部隊是一支多有勳舊子弟組成的近衛軍,是蜀漢最後的力量,他們的覆滅對蜀漢、對劉禪的打擊稱得上是致命。

兩方一比較,劉憲心中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可以說就算這次剪除私兵不成,還有下一次等着呢,劉憲是絕不會放棄的。而現在,一舉解決,他當真是心胸大暢。

Ps:那本書應該是前兩年看的,現在已經記不得了。只知道主角是劉備和孫夫人兒子的兒子,雖然也是劉氏後人,但身份尷尬不受待見。

寫這本書的時候,前天想到了這一段,再想到歷史上的那場綿竹之戰,心理面真的有些難過。

老子英雄兒好漢,真的不適用他們。但對劉氏的忠心,卻是讓人感慨。其中的黃崇,更是令人黯然。

一百五十七章 張任之死二百三十八章一百六十六章 沒題目一百五十八章 雒縣大戰一百九十四章 渡瀘水四十二章 李通阻路一百一十章 長阪坡下二百四十八章 再看陽平關四十五章 計算周瑜三百九十三章 劉憲使西域八十五章 襄陽風雲一百七十四章 生死抉擇六十四章 操與使君耳二十七章 擁兵萬衆五十三章 華佗之名二百零五章 轉醒發兵一百二十九章 東風便周郎五十四章 坐鎮汝南三百四十三章 鐵騎南來二百三十八章二百九十六章 戰爭一一百四十一章 鳳雛龐士元二百九十二章 無題了一百零四章 死戰不得脫身三百六十章 騎神馬孟起一百五十五章 將逼雒縣四百三十五章 漢祚斷曹操竊國二百章 雲霞似錦二百六十七章四百三十一章 無題七十二章 練兵四百一十六章 第一步一百一十九章 曹操之怒一百五十三章 後路不寧四十七章 水淹三軍一百五十六章 落鳳坡前不棲鳳四百零七章 江東孫吳一百六十章 葭萌戰起第四卷征伐天下二百八十五章 烈火焚城三百零四章 西部鮮卑一百三十七章 楚之良才二百零五章 轉醒發兵三百八十六章 長安攻略十五脫線四百二十九章 關曹兩父子一百九十五章 夾山峪一百一十四章 唯有常山趙子龍三百二十章一百一十章 長阪坡下三百六十章 騎神馬孟起三百六十九章 攻蘭池一百六十五章 還是刑道榮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一百九十一章 真的很輕鬆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五十六章 曹操來襲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攻略十四再場血戰四百一十七章 破敵先鋒四百三十七章 河洛之役上二百七十一章 張飛使計四十六章 八百驍勇九十三章 義陽魏延四百三十五章 漢祚斷曹操竊國九十七章 入當陽二百七十章 立足已穩五十二章 拐賣黃忠第5章 擒曹家子八十章 正道詭計一百四十章 願爲武將四百一十八章 洪流三百五十七章 關平戰曹彰下一百六十章 葭萌戰起一百八十五章 面子問題十六章 暗部棋子三百二十八章 東南烽煙起一百五十三章 後路不寧二百九十章 軍機萬千戰計再變二百二十八章 陽平關首戰一百一十六章 敗走漢津三百三十六章 懼一人非爲一軍九十四章 一環套一環三百五十七章 關平戰曹彰下一百五十二章 斬獲兩萬四百一十四章 白馬趙一百九十七章 禿龍洞三百五十七章 關平戰曹彰下三百八十七章 長安攻略十六十章 攜美南下四百章 交河二百五十八章 用間三百二十四章 無題一百七十章 圖謀漢中三百六十一章 現代人的前觀性三百九十九章 破焉耆一百九十二章 捲毛神駿二百一十八章 聲東擊西三百四十三章 鐵騎南來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三百五十六章 關平戰曹彰中六十三章 戰夏侯修改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