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九章 益州豪強

一百七十九章 益州豪強

“黃權,法正,諸葛亮”,劉憲凝視着手中的書信,久久才放下。“太快了,發跡的太快了。”

從新野到荊州,再從荊州到益州,三年間劉備集團跨前了兩大步。在這進展神速而背後,代表的便是根基不穩。

嫡系老班底,大貓小貓三兩隻,赤壁戰後僅依靠這些人根本就無力統治如此多的地盤,所以劉備集團進行了第一次大舉擴張。而諸多新人(荊州本地人和南下的中原士子)的加入,也造就了目下以諸葛亮、龐統爲首的文政系實力最爲雄厚的荊州派。(徐庶早於諸葛亮,又不是北方人,算不上真正的荊州派。可他又與荊州關聯深厚,自然就成了溝通荊州派與關羽的最佳人選。)

從荊州到益州,又是一口吃成了胖子。大批投效的蜀地官吏和地方士族,自然而然的組成了兩個劉焉父子統治時期就已經存在的派系——益州本土派和東州派。

可以說,劉備在佔領益州之後,其統治集團內部除了起兵之初跟隨他的心腹舊部外(元老派),主要存在的就是這三個派別,荊州集團,益州舊有的東州集團和益州集本地團。

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爲首,龐統副之,主要包括劉備在荊州時加入其集團的荊州人士,如馬良、伊籍、馬謖、廖立、鞏志等;東州集團(換首領了)以法正、李嚴爲首,主要班底是劉焉、劉璋父子在益州維持其統治的政治基礎和軍事保障;益州本土集團則由益州本地的地主構成,以張鬆、黃權爲代表。

早在劉焉父子統治時期,東州集團與益州集團之間矛盾就已經激化。早在建安初年,南陽、三輔(雍州長安一帶)百姓流入益州數萬家,劉焉收以爲兵,名曰東州兵。待到劉璋繼位,其人性情寬柔,無威略,東州軍民侵暴益州百姓舊民日盛,劉璋屢次下令皆不能禁。以至於政令多闕,益州頗怨。

其間的齷齪雜事,讓劉憲都懷疑,這是不是張鬆背主的誘因之一。

而且益州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與中原地區、甚至荊州、江東地區相比,均相對落後;加之劉焉父子爲了鞏固自身統治,在軍政上多加扶助,如吳懿、李嚴、雷銅等都是中原人氏,使得益州集團(士族門閥爲主)因自身因素無法與張任爲首的本地軍要(寒門出身)連爲一體的同時,也讓東州集團拉起了一股略微遜色於張任等人的武裝力量,從而使得益州集團一直處於劣勢地位。

劉備入益州之後,東州和益州集團在對待新政權的態度上不盡相同。東州集團中很多爲荊州人士,如李嚴、董和、霍峻等,因此東州集團同荊州集團有一種地域性的內在聯繫,對荊州人士佔多數的劉備集團採取積極合作的態度。益州本土力量由於其本身未形成統一的強勢集團,故對劉備集團存在兩種態度,一部分人意傾向於劉備,如張鬆,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而另外一部分人則對於劉備集團持有較強的對立情緒,前有王累,後又黃權等。

其益州本身的利益爭紛使得本土派和東州派矛盾一直尖銳,尤其是西川初定,劉憲、關羽、張飛爲首的元老派牢牢地把持着軍中大權,諸葛亮、龐統等西來的荊州派又位居高位,主持中央,益州本土派和東州派只有靠着地利優勢爭奪地方。

三個層面中,唯有這個地方大權是一個饅頭兩個分,不起紛爭纔是怪事。,何況他們之前還有很深的矛盾。

全盤考慮了一片,劉憲感覺自己腦門子生疼,玩政治可遠比打仗來的費腦子。

可即使這樣,他也沒得出一個像樣的結論。法正該不該受罰?劉巴的提議該不該施行?

諸葛亮的意見是——暫緩。對法正的處罰可以向後推一陣子,劉巴的提議也照此後推。

益州的庫存雖然不多,但也能支撐過一段時日,加之漢中戰事轉眼便可了結,其間的收穫也可用來補貼益州。只要拖到一年,待到明年局勢安定,便可“大刀闊斧”一番。

到時,無論是處置法正,還是從劉巴之法,都動搖不了劉備紮在蜀地的根基。

穩穩當當,這就是諸葛亮一貫的風格。

然而荊州派的二號人物,後軍師將軍龐統卻持着相反的意見,他主張雙管齊下,給本土派、東州派各一次教訓。

此人好設奇計詭謀,有這樣的主張劉憲也不意外,只是有點懷疑龐統這般的主張是不是完全出自公心,裡面推波助瀾的成分應該不小。

即打了本土派,也敲了東州派,還使得兩派矛盾更深,失於君心,唯獨荊州派無礙。

“若真是這樣,龐士元倒是一副好算較,除了損了點。”法正、黃權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益州本土派和東州派中更有大批有用之才,由得他們在那胡亂攪和自然讓人痛惜,可形勢不由人啊。他們不攪和,益州地方如何去處理。

二三十年了,益州地方豪強的實力委實讓人心驚,那些成都平原的大家士族還好一些,最多就是奴僕、田地衆多而已,可偏遠一些的南中、建寧,尤其是建寧雍闓,有恩於南中蠻人,早年擅殺太守正昂,自己取而代之。

至今建寧一郡只聞雍闓,而不識有漢。

餘下的的還有牂牁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對此三人劉璋嫌路途太遠,又是些不毛之地,是以見他們態度還算恭謙便放縱不理,任由他們在那一畝三分地上爲所欲爲。

劉備雖然不願曹隨蕭規,可他現今在西川剛剛立足,根基尚不穩定,加之錢糧短缺,也就沒去刺激他們。捏着鼻子先忍了下來,待以後在做論處。

除了這幾個讓劉璋鞭長莫及的外,川中奴僕上萬,私兵千百的大家族也有不少,單是成都周邊的張(張鬆)、黃(黃權)兩傢俬兵相加就接近兩千人,要是全都算上的話就算沒一萬也要過八千。

“何不趁兵威初到之際拿掉這些大家族的私兵?再做律令規定奴僕數量?”

二百二十五章 虎步關右九十二章 主公二百五十六章 無題二百六十三章五十八章 兵家常事一百四十八章 鳳雛謀川三百一十四章 調兵遣將三十九章 冰城拒敵三百二十八章 東南烽煙起三百三十四章 河西征伐三大戰告捷四百二十四章 兵將齊出一百四十四章 劉營三謀一百二十五章 赤壁進行時四百二十二章 如何收拾三十一章 江東二喬三百五十七章 關平戰曹彰下三百六十七章二百四十四章 衝陣三百一十七章 血戰鮮卑三二百八十八章 大戰序幕一百五十一章 黃魏爭鋒一百八十三章 過度章節一百三十一章 跨江北上四百一十三章 敗漢口三百六十五章 開始一百八十四章 孫權的算盤一百七十九章 益州豪強六十四章 操與使君耳一百七十八章 蜀漢派系一百四十五章 勸劉奪蜀二十五章 立威下二百六十七章三百八十六章 長安攻略十五脫線三百二十一章五十一章 外內皆定二百三十三章 漢水南岸二十七章 擁兵萬衆一百一十八章 還江夏三百一十二章 北線戰起二百七十四章 歷城會戰三元戎弩兵四十一章 計破臧霸三百七十四章 長安攻略三夜襲八十九章 火燒新野上二百三十一章 肉搏三百七十二章 長安攻略一二百九十章 軍機萬千戰計再變六十六章 兵行險招四十一章 計破臧霸四百三十三章 方向一百零七章 紫金冠寶雕弓一百三十一章 跨江北上七十九章 攻守之道二百零三章 萬安隱者二百五十六章 無題五十三章 華佗之名一百八十六章 下南中三百四十章 破敵一百八十五章 面子問題一百八十六章 下南中一百九十九章 孟獲設計二百七十五章 歷城會戰四大局已定一百七十六章 劉封大悟三百九十三章 劉憲使西域二百零五章 轉醒發兵三百四十七章 石橋口二百九十九章 鐵滑車二十一章 拉大旗二百一十五章 斜谷進兵二百三十一章 肉搏三百四十六章 曹劉再交兵二百八十七章 歷城會師第2章 說貂蟬三百一十一章 姜維登門第1章 關公月下斬貂蟬三百零一章 輕鬆與希望二十章 扯虎皮二百五十八章 用間二百三十五章 徐公明二百七十五章 歷城會戰四大局已定第5章 擒曹家子十三章 身價萬金二百四十一章 襲營二百四十二章閻行四百三十五章 漢祚斷曹操竊國二百五十一章 兵進下辨四百零九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九十三章 義陽魏延四百一十七章 破敵先鋒一百七十三章 楊任的杯具一百七十一章 慈悲毒計二百一十二章 無當軍首三百六十七章一百六十八章 無題三十五章 定九江三百零五章 成都和家四百一十章 重甲騎兵雙邊馬鐙一百二十七章 曹劉默契六十四章 操與使君耳一百七十二章 望遠一百九十五章 夾山峪三百七十五章 長安攻略四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