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撒潑得家業

沈俊臣道:“自是給了的。大太太要打理整個府邸,還主持中饋,自然要佔大頭,那幾位姨娘,幾個姑娘的吃喝月例,可都由大太太管着,難道大太太不該佔大頭。小太太有身子,正是養胎的時候,最是勞心不得,我不給她,原是怕她累着,韋家岳母怎就認爲我厚此薄彼……”

“我不管,你就得一視同仁,不能薄了我閨女。”

“我讓大太太給她兩個店鋪打理,你可不能再鬧,你再鬧就是無理取鬧了,傳出去就是你說話不算話。”

說話不算話……

她韋七太太自來言出必行。

她唯一的軟肋,正是這個償。

沈俊臣爲了對付韋七太太,也是研究了曉了一番。

這世間的人就是如此奇怪,偏偏韋七太太這樣愛撒潑的卻是講誠信之人,說了不鬧就不會鬧,這也是韋氏族裡都知道的唯一優點。

“你現在就拿出來,不然,我還鬧!”

潘氏想着那兩處鋪子都在僻靜處,雖不虧本,卻也不怎麼賺錢,統共也不到二千五百兩銀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給了韋氏,堵了韋七太太的嘴。

沈俊臣令潘氏寫了個單子,上面蓋了沈俊臣的印鑑,“你拿去罷,所有公中產業全由我管着房契、地契,這是兩處鋪子的地點名字,有我的印鑑,這兩處店鋪的管事瞧過,小太太就能接掌店鋪。”

韋七太太接過,拿着手裡轉了又轉,“最好是真的,你若哄我,我還來鬧。”

“自是真的,韋岳母也要說話算話,答應再不鬧的,我給了店鋪打理權,又給了銀子給小太太,你可不能再鬧,否則,你就言而無信。”

“我韋七太太最講信用,說不鬧就不鬧。”

韋七太太接過這兩張紙,轉身往桂安院去。

潘氏遲疑道:“她真不鬧?”

“這是個愛撒潑難纏的,唯一的優點就是說一不二,尤其是她承諾的事,她卻不會否認。”

潘氏心下詫然:韋七太太難纏,沒想還有這麼一個優點。可見就是再混賬的人身上總還有一兩樣優點,就如韋七太太就愛撒潑,卻是個信守承諾之人。

韋七太太回到桂安院,將兩張蓋有沈俊臣私鑑的字給韋氏瞧,韋氏一看那地段,都是僻靜地方的雜貨鋪子,道:“娘被他們給耍了,這可是偏僻地帶的鋪子,兩家還不抵繁華街市的一家呢。”

韋七太太問:“東西是真的吧?”

“東西倒是真的。”

韋七太太心裡暗暗叫苦,誰讓她不識字呢,被潘氏與沈俊臣給耍了,可她早前答應了不再鬧的,現在再去撒潑也不成了,“好啊,這算計我,這個大虧我還得認了,你哥卻不會認,偏僻就偏僻,回頭讓你哥再鬧,一定逼他們拿出好些的來,還得讓你再打理一處田莊。”韋兒太太一落音,“女婿說,給了你一筆銀子。”

“五千兩,算嗎?”

“什麼?才五千兩,我還以爲至少也得一萬兩,他的心果真是偏的,我得讓你哥大鬧,定要逼他再拿五千兩不可。”

韋七太太吃了個悶虧,一回家就與韋十三爺說了。

這一聽,更了不得。

韋十三爺覺得有人欺負他妹子,“娘莫急,我明兒就去路上堵沈俊臣,他若敢不一視同仁,老子就和他鬧。這些個當官的都愛名聲,再敢不給,我就去禮部衙門鬧,看他給不給……”

沈俊臣從未見過這樣的母子倆,一個耍潑,一個耍狠,一個靠的是戲,一個靠的是拳頭。這一次,韋十三爺不打他臉,卻揍了他的肚子,只疼得抓心撓肺一般。

“沈俊臣,你趕緊照我說的做,給我妹補五千兩銀子,再給一處田莊打理,還要一處地段好的店鋪,她若得了,你讓她派陪嫁婆子回來送個信,否則,明兒我還揍你,你明日不給,我後日繼續揍!”

不帶這樣的,哪有大舅子被妹婿揍一頓的,不僅是韋十三爺動手打人,他還帶了一羣十幾個小混混,連帶着沈俊臣的轎伕、小廝都給揍了一遍,不打臉,只打人,可就是這樣,好幾個小廝被打得爬不起來,這也太狠了。

沈俊臣回到家裡,是又取了五千兩銀子,再拿了一處田莊,也不過三百來畝,寫成了掌理令一併交給韋氏,“派人與你哥說一聲,這可是照他說的給。韋氏,我們是夫妻,還是你與他們纔是一家人,沒見你這等行事的。”

韋氏眼眶子一紅,“老爺,我真沒挑唆我哥打你,你也太冤枉人了,這東西我不要了,嗚嗚,我讓婆子回去遞話,叫我哥不得爲難你……”

沈俊臣立時憶起韋十三爺的話,“是男人就照我的話做,如果回去爲難我妹,你算什麼男人?還是逼我妹替你說好話,不拿田莊、店鋪出來給她打理,你若不拿,卻逼我妹說好話,老子就是個混的,到時候直接捅你一刀,免得我妹爲你牽腸掛肚!她又不給你地契、房契,就是替你們的兒子打理,你還想怎的,她更不是把你沈家的東西弄回孃家……”

韋十三爺說的實話,人家還覺得他佔了大理。

韋氏不收下,韋十三爺要來更狠的,要捅他刀子。

沈俊臣可是聽說這京城混混行事狠辣,有時候就在街上捅刀子的。

“小太太,你還是收下吧,快收下,你若不收下,你哥還以爲我欺負你,你要的東西都給了,再莫來下次,再有下次,便是你韋家行事不端,我是要鬧到皇后娘娘那兒去的。”

這最後一句,卻是韋氏最怕的事。

皇后娘娘可是韋家的祖宗、神仙,她說一句便管幾十句,當年韋家七房被他爹給敗了精光,皇后說道“族中才給七房分了良田家業,也才接濟七房,讓他們兄妹不至餓死、冷死。”因她開口,韋家七房就得族中公中接濟,這些年雖不是大富大貴,但韋七太太一家倒也過得豐衣足食,只是家裡的產業少些,日子相較其他族中各房略顯貧寒些。

韋氏柔聲道:“我定不會讓我娘和哥哥再鬧你,這次讓老爺被打,是妾不對,妾給你賠不是。”

沈俊臣心裡暗道:你們母子三人,有的唱紅臉,有的唱白臉,當我笨得不知,可就韋家的岳母與舅兄,沈俊臣想來就覺得頭疼。這韋氏倒是個懂事的,不會撒潑,也不會沒臉沒皮的大鬧,可韋七太太韋十三爺母了卻是真心地疼自家姑娘。

沈俊臣真覺得自己瞎眼方纔娶了韋氏進門,然後韋氏笑得真誠,又說了好些軟話,還親自給他敷藥,甚至還服侍他暢快了一宿,沈俊臣的氣這纔算消了。

韋家七房母子得了消息,知沈俊臣照做了,韋十三爺自然也不去鬧了,卻是隔日讓十三奶奶帶着他兩個兒子來竄門。

韋氏手頭充盈了,悄悄給兩個侄兒備了幾塊衣料子,又給韋七太太、韋十三爺等幾個大人備了漂亮的繭綢,讓韋十三奶奶帶回去做秋裳。

韋七太太手撫衣料,笑得見眉不見眼,“所以說,還得自家人才好,我們替小外孫爭了份家業,十九娘就孝敬我們,閨女還是自家的好。我們是孃家人,不替她撐腰,她就只得被欺負的份。”

*

時間流逝,光陰似箭。

樑宗卿令人遞話到沈府,說次日要來給沈宏與沈容指點功課,讓他們把佈置的功課都用心寫好。

次日一早,沈容起牀,備好功課,帶着畫菊去了私塾。

坐了不到半炷香,沈宏帶着潘家的五位兒郎也到了。

沈容一臉錯愕:不是教她,順帶着指點沈宏的學問,怎的潘氏家的兒郎也一併過來了。這可不是私塾先生,人教得越多,得的束脩也越多,樑宗卿沒收沈家任何好處。

沈宏指了指旁處的坐位,“幾位表哥表弟選了地兒坐?”他的臉上也有慣尷尬,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沈容低聲問道:“七弟,請樑大哥指點你一個都是爹求來的,你怎把他們也叫過來?”

沈宏一臉苦楚,他也不想,可潘氏說,沈府就他一個適齡讀書的兒郎,不是沈府請不起先生,着實不想他太孤單,就讓他去潘家上私塾,又說他幾個舅母,待他是真心的好,所以他們家也不能小氣。

“五姐姐,爹沒應,可娘應了。昨兒樑大哥身邊的書僮來遞話,娘就給潘家送了信,讓他們一早也過來接受指點。還不是近來先生說我學問大進,直誇我不愧名師出高徒。外祖母就讓我娘幫忙說合,讓表哥表弟也來。”

樑宗卿的名頭可不是虛的,人家的才華是實打實的,潘家的私塾先生一誇,潘家太太們都動心了,這才與潘氏說了好話,請潘氏出面,打聽到樑宗卿哪日來,便讓自家的兒郎也過來接受一番指點。

潘倫也來了!他多大的人,都娶妻了,居然也來湊熱鬧。

沈宏很是苦惱,心裡很忐忑,生怕惹得樑宗卿不快,上回沈憲使性子不學,樑宗卿留都不會留,就如樑宗卿所說,原指點他都是沈俊臣求來的,而樑宗卿願意教沈容,也是瞧在他朋友趙碩的情分上。

樑宗卿出生於衛國公府,這可是幾朝元老功勳門第,人家的是名門公子,就是宮中欲請他做先生,他也只是答應得空入宮指點皇孫們學問。

樑宗卿帶着書僮到時,立時就發現私塾多了五個人,有娶妻的潘倫,還有十四五歲的、十二三歲的,最小的也有八/九歲,參差不齊。

沈容、沈宏起身行禮,“拜見樑大哥!”

倒是潘倫兄弟五個,很是恭敬地呼着:“拜見先生!”

樑宗卿冷冷地道:“不必呼先生了,我昨兒去宮裡給幾位皇孫、親王府世子公子指點了一二。你們潘家五兄弟就坐着旁聽,本公子只教沈五娘,指點沈七郎,如果你們中確有天賦的,我破例指點一二也不是不可,不過在下的意見,還是覺得你們應該試着入詩社,以你們的身份,若能入青松詩社,無論學識才華都能得到提升。”

沈宏眼睛一亮,“樑大哥,我也能進青松詩社?”

青松詩社是三大詩社裡最好的,社長是當朝皇子,裡頭匯聚的都是大周最傑出、最有才華的公子兒郎。年紀最長的三十歲,過了三十歲就必須得退社,或轉往四方館、鹿鳴詩社,或再不入詩社,四方館裡的成員年紀參差不齊,最長的七十歲,最年幼的可能只得七歲,根據年紀分組。

樑宗卿笑了一下,“以沈七郎現在的學識,過不了青松詩社的入社考校,但只要你努力,最多三年,你就能進去。”他頓了一下,道:“上次的功課可完成了?交上來給我瞧瞧。”

沈宏恭敬有禮地將自己的功課遞到樑宗卿的先生案前。

樑宗卿看了書法,又看了他寫的文章詩詞,沒再吱聲,而是若有所思,“上回背的幾則論語,可背熟了。”

“回樑大哥,我背熟了。”

“好,你先背一遍來聽聽。”

樑宗卿聽罷之後,很是滿意,將這幾則論語的意思講了一遍,這是潘倫早就耳熟能詳的,可樑宗卿講出來,竟有另一番詮釋,令人耳目一新,眼睛一亮,就算樑宗卿不指點他們,他們來旁聽一堂也是極好的。他可是指點皇孫、親王府世子公子的先生,每幾日入一次宮,聽說連皇帝也頗是欣賞他的才華。

沈容則在想:後來,樑家就會引來滅門大禍。前世裡,沒有幾國使臣的詩詞大會,樑宗卿那一次離去的時間最長,待他在雲遊天下時聽說衛國公府的滅門大禍時,樑家滿門已經被殺了,而彼時,他因抗旨拒娶永樂公主,被衛國公趕出樑家,爲給家人報仇,他投奔了趙熹,襄助趙熹吞併代國,最後勢逼大周。

坐在先生案前的他,如春花秋月,似美玉明珠,怎麼也掩飾不住他的光芒,樑宗卿不愧是天下第一才子之名,能與北齊太子少傅蕭策齊名,行事端方,有些小性子、小脾氣也是可以理解的。

沈容神遊一番,耳畔又是他好聽的聲音,他說得不緊不慢,能讓私塾裡每一個人聽到他的聲音,還能舉例詮釋,說的亦是他在遊歷天下的趣聞軼事。潘家的兒郎公子一個個神采飛揚,覺得聽樑宗卿講課是一件樂事,是的,不是幸,而是樂,但更多的還是慶幸吧,畢竟天下第一才子的課,可不是尋常人能聽到的。

樑宗卿沒有書,他繼續說了幾則論語,對沈宏道:“今日先熟讀,下次我考校時,須得背熟。另外,我一會兒要檢查你的功課,會做出最中肯的評定。沈宏,在我評定前,你仔細想想,自己有沒有做錯什麼事?”

沈宏面有疑惑:他做錯什麼事了?立時間,他似憶起了什麼,又很快地進行了否定。

樑宗卿站起身,“沈宏與衆人讀書!”他走到沈容的跟前,兩人一前一後去了私塾院子的西廂房,這是琴棋房,沈容先取了棋盤,與樑宗卿對奕,樑宗卿看她所使棋局風格,正是他上回交給她的棋譜,那幾本棋譜,她就瞧完了?

雖然使得生澀,卻是用了心的。

如果樑宗卿知道沈容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雖是能用熟用細,也是個人物,許更要吃驚。

沈容笑:“樑大哥,我輸了!”

樑宗卿看着棋盤,“你不是輸在棋藝不精,而是佈局不熟,只怕三年後,你的棋藝就不在我之下。再來!”

“是”。

沈容應聲,下了一棋又一棋,整個上午就下了五局棋,沈容連輸了四局,每下一局,樑宗卿就點評一番,指出她輸棋的問題所在,沈容聽得心服口服,直至第五局,沈容還是輸,但輸棋數卻越來越少。

下完了棋,沈容彈了兩支新學的琴曲,這是樑宗卿給她的琴譜新曲。

樑宗卿笑了一下,“往後不必考較你的琴藝,你的琴音自有神韻,這是你優勝旁人處。”

定是她因爲擁有問心石之故,讓她的琴音擁有一種撼動人心的力量。

樑宗卿聽琴,聽出了沈容的平靜心境,卻又隱藏在琴音裡的意氣風發,這女子若是男兒身,他日才華定在他樑宗卿之上。

潘倫幾人時不時望着對面。

更有個與沈宏年紀相仿的,用手捅了捅沈宏,“沈七郎,我問你,樑大哥爲什麼要教你五姐姐?”

“不是說了,大姐夫與他是朋友,大姐夫出面求情,想請他教授五姐姐,也不知道是如何求的,反正人家同意。”

當樑宗卿承了趙碩的情,不好推拒,便入府親自教授、指點沈容。

潘倫託着臉,“樑宗卿是多驕傲的人,居然會收一個小丫頭當學生,有一個好姐姐就是好啊……”他說得酸溜溜的,早前他一片真心向沈宛,誰知人家全無心,他自己還莫名地中了圈套,娶了個官家庶女爲妻,潘倫想起來就氣急。

樑宗卿取了沈宛繪的竹葉,“竹葉繪得不錯,但竹節畫法不對……”他又指出不妥之處,沈容聽得很認真。

沈容握筆練習繪竹節。

樑宗卿立在一側細瞧,“《地府遊記》是你寫的吧?”語氣不是問,根本就是肯定。

沈容的筆一顫,一個墨滴落了下來。

他是如何知曉的?

樑宗卿取出新買來的《地府遊記》,“來的路上,我讀了一遍,用筆勾點處,是經人圓潤的,未加修飾處,定是你的言辭。”

沈容擱下筆,翻看了一遍,他居然能瞧出來哪些是她寫的,而哪些是旁人寫的,“樑大哥,我的文筆不行!”

“你還藏拙?”樑宗卿對沈容有太多的意外,明明是個小孩子,卻行事如同大人,“名動京師的美名,你不想要?”

世間,有多少人追求名利,可沈容卻把這白白成名的機會讓給了旁人。桂花詩社的《地府遊記》、《十二花神》據他的思量,定然也是出自沈容之手,可她全都沒有佔在自己名下。世間多少人,不是自己的才名,卻硬是搶奪他人,但又有誰把自己的名氣讓給旁人的,至今爲止樑宗卿沒聽說過,也只他面前的沈容這麼做。

對沈容,他憐惜,憐的是她的遭遇,惜的是她的才;他欣賞過,雖是女兒身,卻如男兒般意氣風發,行事有度。

“不要!不要!美名如肥豬,肥了就要被宰,我不要美名。”

樑宗卿第一次聽到如此可笑的比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沈容則是一副呆萌樣,面露不解地道:“有這麼好笑?”

“美名如肥豬?那你看我如何?”

“樑大哥是兒郎,自然與姑娘家不同,姑娘家擁有了美名,就會被其所累,就與豬肥了要宰殺一般;可是男子有了美名,卻可以成爲一柄利器,這利器可成就青雲路,亦可成殺人刀劍。這是完全不同的!”

她看得很是透徹!

沈宛被美名所負,爲了求得自由,不惜遠嫁他鄉。

如果沈宛未曾遠嫁,就真如一頭肥豬,成爲沈俊臣通往榮華的棋子。

沈宛聰慧,沈容也不是笨拙的。

沈容看到了這點,纔不願意被聲名所負。

“你不求美名,卻用心爲桂花詩社十二釵作嫁衣,甘心嗎?”

“有何甘不甘心?這是各人的選擇,我既然同意講《地府遊記》的故事,就不會計較得失,而是真心幫襯。”

那就是她胡諂的故事,今日爲盛名計,他日許就是丟命的禍事,天堂、地獄也只是一念之間,與其冒險,倒不如從一開始就不取。

“桂花詩社,還出了一本書,叫《十二花神錄》稱天上有幻虛仙境,有十二花神鎮守十二月……”

“地府遊記也好,十二花神也罷,此乃縹緲之事。然,世人相信,有人間,便有冥界,地府遊記也不過是勸人向善罷了,既非惡事,何樂而不爲。十二花神錄,則是想提高女子們的地位,自古以爲,男尊女卑,而姑娘更被視爲卑賤,我偏要說她們是世間最高潔的,不僅心靈高潔,靈魂也高潔,就當是給世間女子一份高潔的信心罷。

樑大哥不必以爲我是何等大愛之人,我只是覺得這兩件事都不算惡事,反而能增添幾分趣味,姑娘們聽說十二花神錄,會多兩分閨趣罷了……”

第297章宿命蓮第11章 淑妃省親第93章生病第327章 渡仙第307章被放逐的神第62章 輔國論第339章 偏鳳九第90章 禁足〔求訂閱8000+)第235章談判第171章 背醫書第316章 天宇歸位第295章 半步神器第269章 天空之城第258章 聖魂所化第118章 潑辣二姨娘第381章貶仙第322章師命第145章 韋氏掌家第221章緣錯第320章 鳳九是九音第273章敘舊第9章 戒行第328章 人才第144章 拉攏第170章 辯毒鬥琴第110章桂花詩社第228章 天女臨(沐容卷結局)第359章 貓妖天香第349章 救人第94章 牽紅線(10000+)第73章 〔下〕猜謎第一第313章 戰天帝第358章 嫁給我第159章 賽前第7章 治病石枕第124章 退親第325章 回擊第143章 風波起第38章 被發現第11章 淑妃省親第202章 治眼第75章 天命貴人第193章 馮氏的心事第250章 夢周之死第376章 糊弄第45章 變賣的嫁妝第299章 尋草藥第153章真沐容第371章 重生第61章 口不對心第359章 貓妖天香第55章 拜見第300章 搶丹師第329章 威脅第188章 勸祖母第138章 選十二釵第73章 〔下〕猜謎第一第162章 狀告沈家第229章 她是鳳九第220章 童年往事第113章 欲訂親第170章 辯毒鬥琴第107章 慪氣第294章 佛冥帝第106章 會面第164章 中毒第118章 潑辣二姨娘第70章 裝財迷第55章 拜見第379章撕破僞裝第84章仕途夢第18章 飽嗝第153章真沐容第80章 毒母第209章 訓罵第86章 貴女訓練第171章 背醫書第339章 偏鳳九第163章 對簿公堂第302章 是鳳凰的樹魔第288章 百花盛宴第162章 狀告沈家第299章 尋草藥第259章 殺戮第375章天河龍宮第167章 聖物第60章 殘牆斷壁第9章 戒行第135章未過門先鬥第45章 變賣的嫁妝第94章 牽紅線(10000+)第95章牽紅線第17章 再見惡奴第4章 貴女歸來第112章 兄污弟媳第260章 託夢留言第282章 把柄第158章 潘多拉盒子第175章誣蕭策第13章 被盯上